书城艺术影视精品导视
25036600000074

第74章 流浪北京

影片档案

出品年代:1990年

片长:68分钟

导演:吴文光

导演简介

吴文光,云南昆明人。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82年至1985年先后在昆明和新疆的中学任教,1985年至1988年在昆明电视台做记者。之后到北京,从事纪录片拍摄和写作,至今。主要作品有:《流浪北京》(1990),《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1993)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小川绅介”奖,《四海为家》(1995),《江湖》(1999)。

作为当代中国较早独立制作纪录片的导演,吴文光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实验创作,并且大力推广DV的使用。他的代表作《流浪北京》被评论为中国新纪录片的开山之作,而吴文光对于中国新纪录片创作者而言,也因此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影片记录了五位艺术家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流浪生活。他们是喜欢写作的张慈、拍照片的高波、画画的张夏平和张大力、戏剧导演牟森。五个人分别来自云南、四川、黑龙江,或是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或是大学毕业后自愿留在了北京。他们有缘相识,目标也大致相似,就是在北京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然而,现实的残酷却使他们追求梦想的道路充满坎坷、艰辛、挣扎与无奈。几年过去了,高波去了巴黎,张慈和张夏平远嫁美国和奥地利,张大力也娶了意大利妻子,他们四人相继离开,结束了在北京的流浪。只有牟森一人孤独地留在了北京,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本片多次在国际电影电视节上参展,并产生重要影响。1991年,参加日本福冈亚洲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国际论坛”;1992年,参加新加坡国际电影节;1993年,在巴黎卢浮宫电影院、柏林文化宫“中国新电影”、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展映;1996年,参加维也纳国际电影节、里斯本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等等。

影片分析

一、记录方式的改变

吴文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拍摄纪录片的方式和心态,最“开始没有什么态度,只是想拍,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肯定是电视台以外的东西。没有任何理念,也没有任何理论指导。只是知道要尽量客观一点,尽量做到用事实说话,所以不会用旁白。”①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吴文光在拍摄《流浪北京》时,大胆地抛弃了以往中国纪录片画面加解说、声画两张皮、重画面轻声音(尤其是同期声)的表现方式,而是将被拍摄对象的声音和画面同时、同步、完整地记录下来,在最大程度上还原被拍对象的本来面目。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偶尔运用字幕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说明,其间大量使用同期声采访,让五个主要人物面对镜头讲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梦想……在他们的交替谈话中,也传达出创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一种靠真实记录的眼光和勇气建立起来的力量,以此来带动社会中更多的人思考和改变现状。

尽管本片在表现方式上的这种简单质朴,现在看起来未免有些粗糙,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它却建构出一种空前的真实感,并对传统的纪录片创作形式产生强大冲击,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纪实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和实践开了先河。从这个意义上说,《流浪北京》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二、叙事特点

在结构上,影片由六个部分组成:1.“为什么到北京”;2.“住在北京”;3.“出国之路”;4.留在北京的流浪者;5.“张夏平的疯狂”;6.“《大神布朗》登台”。这六个部分,就相当于是六个板块,其中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发展线索,同时又交替着按时间顺序展开,既独立又互相联系,属于典型的板块式结构。影片运用这样的结构对主人公们的心路历程作了剖析,从梦想的璀璨到生存的尴尬,进而逃离甚至精神崩溃,很简洁地对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做了描述,并直接关注了艺术家的生存问题。

在处理情感和态度上,《流浪北京》是很节制的。导演没有在影像和语言上进行任何煽情,但正是通过这些人的讲述,给了观众逼视他们心灵的机会,即便在窘困的生活面前,对艺术的执著依然隐隐流露,这是《流浪北京》非常动人的地方。

在整体风格上,影片简洁随意。它通篇不用解说,不用音乐,仅有少数字幕。这种不事雕琢的朴素风格,不仅体现在后期制作中,即便在前期拍摄时也处处彰显。比如,在大量的采访镜头中,没有精致的构图、明亮的灯光,而且在拍摄角度和景别的选取上也非常随意,除了常见的正面中近景外,侧面机位、顶部机位、特写、中景、全景都有所使用,一旦拍摄起来,镜头就固定不动,哪怕被拍对象出画也不做调整。

本片不仅画面造型特点鲜明,采访话题设置也与众不同。五位主要人物谈论的有时是关于自己的,有时是关于别人的。比如对牟森的评论、对张慈的评论、对张夏平的评论,每个人既是评论者,又是被评论者,大家拥有同等机会的话语权。

三、独立制片的发轫

1991年底,在电影导演张元家的一次非正式聚会上,独立制作作为一个主张被正式提出来。“独立”,首先是操作上的独立,亦即非官方机构的制作;其次,是思想上的独立,强调的是影像主体的非职业化和公益精神。独立制片的作品,在题材上,表现出对中心和权威的逃离和对边缘的关注;在形式和风格上,大胆突破旧有的美学观念,对传统模式进行解构。

作为较早的独立制片人,吴文光克服了缺机器、少带子、没机房的种种困难,历时两年多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独立作品——《流浪北京》。它记录了北京流浪艺术家们的生活,而导演吴文光本身也是其中的一员。生活境遇的相似性,催生了吴文光对这个选题的敏感和认知深度,由此产生了记录的意识。“我们这群自80年代初满怀艺术梦想,抛弃职业和户口约束盲流在北京的人或许不久都会以各自的方式结束自己‘流浪北京’的历史,我应该动手拍点东西记录下来。”②从选题上讲,这是一个被主流社会所忽略的边缘群体,他们无论是从外地来的,还是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北京的;无论是自由画家,还是自由导演,都挣扎在社会底层,游走于主流社会之外。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使《流浪北京》有了别具一格的人文意识和文化品格。正是透过吴文光的镜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变迁,看到了一种民间化、个人化的创作立场,看到了独立、自由的创作精神。

《流浪北京》对后来的独立制作影响较大,且被奉为经典。此后,包括蒋樾、段锦川、睢安奇、王兵、张丽玲、杨荔娜等一大批导演走进独立制作的行列,并拍摄出许多优秀的纪录片。

(王更新)

参考书目

《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侯洪等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

①《独立纪录——对话中国新锐导演》,朱日坤、万小刚主编,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吴文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