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时期青少年情绪与情感读本
2508300000024

第24章 感恩的情感最美丽(2)

艾森豪威尔没有听随从的话,因为这样的天气,两个老人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冻死的。于是,他坚决把这对老夫妇请上车,特地绕道将这对老夫妇送到家,然后,才火速赶回去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真是善有善报,没想到艾森豪威尔的这一善举,受到上天的格外眷顾。原来,那天,几个德国纳粹狙击手正虎视眈眈地埋伏在艾森豪威尔原来必须经过的那条路上,当时如果不是因为行善而改变了行车路线,艾森豪威尔恐怕早已成为纳粹狙击手枪下的亡灵了。

善心如水,助人的行动比祈祷的双唇更神圣。

离市区最远的琳门山一向以贫穷偏僻而著称,近年来随着旅游热,竟有来自远方的大小车辆不断光顾。

琳门山下住着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老人有一口井,据说打到了泉眼上,因而不仅水量充裕,而且特别清澈、甘甜,冬天还可以洗脚治脚病。于是,不仅山下的村里人前来担水,就连那些前来旅游的人们也都拥到老人的井旁,痛快地喝着井水。有不少旅游的人临走时用大壶小桶装得满满的,有的说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有的说回去试试是否能治好自己的脚病。

老人没想到自己的一口井竟得到那么多见过大世面的城里人赞美,心里美滋滋的,嘴里不断地说着:“这里也没啥稀罕东西,好喝,就多喝点儿。这井水喝不坏肚子,愿意喝,管够你们。”

看到老人如此慷慨,很多游客就把身上带的好吃的、好喝的,争着抢着往老人手里塞,说让老人品尝他没吃过的高级营养品。老人推让不掉,急忙把自己家的土特产往游客们口袋里塞。

山下的人劝老人卖水挣钱,老人回答说:“能让人们喝到甜水是我最大的心愿。”

原来,老人在20世纪60年代是乡里修水库的人,一辈子修渠挖水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山下的村里人打一口甜水井,让他们不再为吃水发愁。

有一次,旅游的人中有一位省扶贫办主任。当他喝了老人的水,了解到老人的经历和心愿后,被深深感动了。回去后,他便到市里调查。后来,那位扶贫办主任又把打井的款项批下来。一年后,村里人都喝上了清凉的甜水。老人高兴地逢人就说实现了自己一辈子的愿望,这比什么都让他高兴。

当人的心灵被爱浇灌后,它所飘逸出来的,会是人性的芬芳。善心如水,多给他人一些滋润,自己也必将得到爱的滋润。当然,施恩布善最基本的准则就是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双亲,虽然父母不图回报,但那种伟大的爱是我们今生今世难以报答的。

琳上中学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她怕母亲承受不了重大的打击,每天放学后都会把同学领回家做作业,让家中热闹一些,让母亲不再生活在伤悲的气氛中。母亲在她的眼光里读出了关切,每天上学时总是慈祥地摸摸她的头,让她好好学习,不用为自己担心。

有一次,她放学回家听到屋里有母亲的笑声,这久违的笑是妈妈自父亲走后半年也没有过的。她推开房门,发现家属院的医生王叔叔正帮母亲换煤气罐,这时,琳看见母亲的脸上闪烁着动人的美丽。

不知道为什么,她不愿母亲的美丽在不是父亲的男人面前流露,更不愿母亲把爱分给别人。她的脸马上沉了下来,故意大声说话打断母亲的笑声,后来,又翻箱倒柜地折腾,为的是将王叔叔赶走。

那时,她开始担心,担心母亲会为她领一个继父回家,她不想要继父。她认为,母亲只爱她一个人是应该的,有她全部的爱对母亲来说也就足够了。

后来,每当王叔叔来时,她总是冷着脸,把电视音量开到最大,并用力地摔门,想方设法表示自己的反感。这还不算,她还从老家搬来奶奶当救兵。

奶奶直接反对母亲与王叔叔交往,并提出如果母亲改嫁,就把孙女带回老家。

母亲流泪了,她怎么舍得她生养的女儿离开她,从此家中再也没有出现过王叔叔的身影。琳暗自庆幸终于取得了胜利。

她日甚一日地美丽起来,而母亲却不可避免地衰老下去。

琳大学毕业后有了自己的家庭。远在外地军营的丈夫回不来,双胞胎的儿女都是母亲帮她带大。不知不觉,岁月流逝,当爱人转业回来,她享受着一家人的欢乐时,却发现已经驼背的母亲在自己的房间里显得那么孤独。她想,这辈子一定要好好报答母亲。

琳的儿女长大去外地读大学了,她自己也到离家很近的单位上班,母亲再不用起早做饭了。琳一心想让母亲安度晚年,星期天便和丈夫陪母亲去旅游,让她散心。在旅游中,母亲竟见到了已搬离小区、由儿子陪伴的王叔叔。他早已头发花白,但母亲的眼里却有一种幸福的感觉,那是琳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的。

忽然,她意识到这么多年自己是多么残酷地剥夺着母亲的幸福和美丽,剥夺着母亲爱与被爱的权利。

旅游回来后,她一夜未眠。第二天,她坐上公交车,从城东赶到城西,主动找到还是单身的王叔叔,向他认错,并为母亲牵线搭桥。终于,母亲有了自己的感情依靠,有了个温暖的家。琳也悔恨自己为什么直到为人母时才能真正理解母亲。

一片孝心动天下!天下做儿女的,趁父母健在,善待他们吧,不仅是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和情感上关心他们。在父母能够言爱的时候,一定不要阻止他们的激情与情感,在他们能够享乐的光阴中为他们贮藏欢乐与美好,让他们的心灵有一个可以寄托的家园,让操劳一生的父母幸福地安度晚年。这样,善良的初衷才能变为恰当的孝道。

感恩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去世时,除了一块写有“勤俭”的匾外,什么也没给两个儿子留下。兄弟俩分家时,便把匾从中间锯开,哥哥要了“勤”,弟弟要了“俭”。哥哥每日辛勤耕作,但不知节俭生活,结果是两手空空;弟弟则省吃俭用,却不知勤劳耕作,结果是坐吃山空。后来经过仔细琢磨,他们把匾合在一起,照着去做,勤俭持家,终于创造了丰富的财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从这则故事可见,“勤”和“俭”是不能分开的。勤俭节约是一种立身、立家、立业的基础,也是一种美德。

今天绝大多数人都不缺吃,不缺穿,有些人就忘了应该勤俭节约。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有的人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他们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然而,现实绝对不容乐观,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一个人的生活好了,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要知道,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俭的意识,其实节俭做起来就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可以打包带回家再吃。

美国一些百万富翁的儿子,常在校园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纸、冷饮罐收集起来,学校便给他们一些报酬。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钱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却让八九岁的孩子去打工送报挣零花钱,目的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作为礼物,并嘱咐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闯一闯。”“有钱难买幼时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后来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维在回首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父亲送他的最好礼物,它使自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衣食的来之不易。

奢侈浪费必会遭受谴责,甚至身败名裂;勤俭节约必会受到尊崇,甚至成就大业。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奢侈浪费和勤俭节约的事例值得我们深思。

晋代王济,字武子,娶常山公主为妻,被提升做侍中。他的父亲王浑,曾平了吴国,立下军功,做了尚书仆射。王济宗族门徒势力相当强盛,多有风流倜傥、豪迈直率之辈,豪气盖过当世。当时武帝亲自去王济家赴宴,宴席安排得极为丰盛。所有的东西都用玻璃器皿盛着,伺候女婢有一百多人,都穿着绫罗绸缎。蒸的猪很肥美,和一般的味道很不一样。皇帝很奇怪,就问是怎么做的。王济回答说:“是用人奶蒸的。”皇帝脸色很不高兴,没吃完就走了。

《唐玄宗天宝遗事》中记载,王元宝将金银叠起来造房子,将铜钱装饰花园的小路。当时人们称他家是财富的洞窟和屠宰场。过于奢侈的人,他们不能够忍受清贫的生活,而一旦这种财富失去,他们的灾祸也就来了。

晏婴出身齐国的世家,曾经辅佐3个君主,因为节俭勤勉而在齐国声名很大。吃饭时没有多少肉,妻妾不穿绸缎。

北魏的李崇担任尚书令,家里经常只吃炒韭菜和煮韭菜。李崇的一个门客对人说:“李令公一顿饭吃18种菜。”别人问这话是什么意思,门客说:“二韭十八。”听到的人哈哈大笑。

唐代芦怀慎是滑州人,清廉节俭而且朴素,不求资产。唐玄宗时做费门监同平章事,俸禄发下来就给了亲戚旧友,妻子儿女却吃不饱,穿不暖,自己用的东西只有一个衣袋。

北宋名臣寇準因政绩卓著、才华出众被升为宰相。时逢寇準寿辰,在众人的建议筹划下,宰相府摆下了盛宴准备好好庆祝一下。全府张灯结彩,布置得华丽铺张。有“好心”人还觉得不够气派,于是又弄来山珍海味。就在全府上下的一片笑语喧哗中,却传来了一个老婆子的哭声。寇準循声望去,原来老婢刘婆被蜡油滑倒而哭。寇準忙问原因,刘婆说:“想起了老夫人,早年守寡,生活十分清贫,为送你读书,老夫人吃糠咽菜,为别人洗衣缝补,只期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成为有为的栋梁之材。而如今,你刚居相位便如此铺张,真有负老夫人一片育儿苦心!”刘婆一番言语,说醒了有些飘飘然的寇準,他立刻传令停办盛宴,并深谢刘婆之言。

感恩别人,帮助别人

一位国王有一个非常疼爱的王子,因为他父王的疼爱与权力,这位王子可以得到一切他所向往的东西,然而他仍常常眉头紧锁,面容戚戚。

一次,王宫里走进一位大魔法师,他对国王说,他有方法可以使王子快乐,能把王子的戚容变成笑容。国王听了大为高兴,对魔法师说:“如果你能办到这件事,你要求的任何赏赐,我都可以答应。”

于是王子被魔法师领入一间密室中,用一种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一些字迹。他把那张纸交给王子,让王子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呈现出的东西。说完魔法师就离开了。

年轻的王子按照魔法师所说的,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白纸上面浮现出绿色的光芒,变成一行文字,这变成的一行字是“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照了魔法师的劝告,很快就成为国土中最快乐的少年。

只有有助于他人,一个人的生命才能称得上喜悦与幸福。我们必须有所“给予”,才能有所获取,我们的生命才能生长。

一位哲学家有一次问他的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什么?”有一位学生回答道:“一颗爱心!”那位哲学家说:“在这爱心两字中,包括了别人所说的一切东西。因为有爱心的人,对于自己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他则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和可亲的朋友。”

一种爱人的性情,一颗温柔的爱心,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给予他人以爱、同情和鼓励,我们本身却并未因为给予而有所减少,只会由于给予而获得更多。我们把爱、同情、善意给予得愈多,我们所能收回的爱、同情和善意也就愈多。

一个女人快50岁了,丈夫去世不久,她的儿子又坠机身亡。她被悲伤和自怜的感情所包围,久而久之得了忧郁症,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一位智者知道她的情况后,劝她去做些能使别人快乐的事情。

年近半百的她能做什么呢?她过去喜欢养花,但自从她的丈夫和儿子去世后,花园就都荒废了。她听了智者的劝告后,开始修整花园,撒下种子施肥灌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很快就开出了鲜艳的花朵。从此,她每隔几天便将亲手栽培的鲜花送给附近医院里的病人。她给医院里的病人送去了爱心和温馨,换来了一声声的感激。这些美好的感激轻柔地流入她的心田,治愈了她的忧郁症。她还经常收到病愈者寄来的卡片和感谢信。这些卡片和感谢信帮助她消除了孤独感,使她重新获得了人生的喜悦。

给别人送去善良,你也会得到善良;而与人为恶,总是相互指责与猜忌,那么带给你的也只有误解和怀疑。“如果你握紧一双拳头来见我”,威尔逊总统说,“我想,我可以保证,我的拳头会握得比你的更紧。但是如果你来找我说:

‘我们坐下,好好商量,看看彼此意见相异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就会发现,彼此的距离并不是那么大,相异的观点并不多,而且看法一致的观点反而居多。你也会发觉,只要我们有彼此沟通的耐心、诚意和愿望,我们就能沟通。”

从前有一位盲人,他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

那盲人微笑着说:“我提着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为别人提供光明,帮助别人。同时,手提着灯笼,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身上,这样也保护了我自己。”

像盲人这样肯爱人助人的人有很多,甚至还有人为他们建立纪念碑。这些纪念碑不一定是用大理石或铜雕铸的,而是建立在人们心灵之中的。俗语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