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廊
一、廊的建筑特点
中国纵长、有顶的建筑,又称廊子。附在主体建筑外侧的称廊庑,独立设置、连接各栋房屋的称游廊。廊子可以围成院落,组织观景路线,创造各种有趣味的空间环境,在宫殿、坛庙、寺观、园林、民居中使用很多,其中尤以园林中的廊形式最多。
廊的个体形式,有单廊、复廊、暖廊、半廊等。单廊有的两侧开敞,有的一侧有墙,墙上常开窗,另一侧开敞,后者在唐宋时期的建筑群中使用较多。复廊很宽,中间砌隔墙,形成两条平行的单廊,隔墙上多开窗或门。
暖廊是带有槅扇或槛墙半窗的廊子。半廊是依墙而建的半边廊子。
二、廊的作用
主要在空间组合方面。可以用廊把分散的
建筑群围成一个整体,例如北京颐和园的前山,自中部排云门向两侧伸出长廊,使山上的多组建筑被围成一个整体,对中轴线上的佛香阁至排云殿的建筑群统领全局的地位起了烘托作用。还可以用廊子把单栋的建筑串连在一起,形成一进进院落,造成或紧凑或疏朗的不同环境气氛。廊子在私家园林中更为自由活泼,布局迂回曲折,时而爬山,时而涉水,起着导向作用。造园匠师还利用廊子空透的特点增加景物的空间层次。例如苏州拙政园的波形廊,左右盘错,高低起伏,人行廊中,景物变化纷纭,层出不穷。苏州沧浪亭和怡园的复廊则利用漏窗透景,使廊子两侧的景物交相辉映,对园林意境的形成起了点染作用。
(第二节)中国宫殿
一、宫殿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得到充分发展,宫殿是封建思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中国宫殿传承有序,各代都有所增益。其总的设计思想都在于强调秩序和逻辑,以渲染皇权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的和时代的特色。
二、宫殿建筑的历史沿革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是现知最早的宫殿,以廊庑围成院落,前沿建宽大院门,轴线后端为殿堂。殿内划分出开敞的前堂和封闭的后室,屋顶可能是四阿重屋(即庑殿重檐)。整个院落建筑在夯土地基上。
以后,院落组合和前堂后室(对于宫殿又可称为前朝后寝)成了长期延续的宫殿布局方式。
河南郑州、湖北黄陂盘龙城和河南安阳殷墟有商代中期和晚期宫殿遗址。盘龙城的朝、寝已可能分别设置在前后相续的两座建筑中,陕西岐山西周宫殿遗址是一座完整的两进四合院,沿中轴线设置了屏(照壁)、门屋、前堂和后室,左右廊庑围合。据记载,东周的宫殿布局是在宫外立双阙,有五重大门及外朝、治朝和内朝三座大殿。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燕国下都和赵国邯郸都是在中轴线上串连的一些高台上建筑宫殿。秦国宫殿在陕西咸阳北部高原的南沿,1号宫殿遗址居中,依塬作基筑台,台上构屋,经复原是二元式的阙形。
秦始皇还在咸阳仿建六国宫殿,又在渭河以南建阿房宫,规模十分巨大。西汉长安主要有未央、长乐、建章诸宫,以未央宫为朝会宫殿,诸宫各有宫墙,主要宫门处建双阙,中轴一线布局规整对称,其他地方比较自由地布置园林池沼和次要建筑,它们的规模都很宏大。
汉洛阳(北魏)城内有南北两宫。
秦汉的离宫苑囿也很多,是中国宫殿建设的第1次高潮。曹魏邺城宫殿集中在城内北部,朝会正宫居中,东为寝居的东宫,西为铜雀苑。但当时一般宫殿布局多取南北纵深的方式,大致是在宫城内设前朝、后寝,宫城北常有苑囿。如南朝建康、魏晋和北魏洛阳都是这样。这个时期宫内的朝会部分还流行过三座大殿呈品字形布局的方式。唐长安有三座宫殿,即西内、东内和南内。西内以太极宫为朝会大宫,以凹字形平面的宫阙为正门(承天门),内有太极殿,两仪殿两重殿庭,即唐代的大朝、常朝和日朝,相当于周制的天子三朝。两仪殿以后还有甘露殿院庭。中轴线左右各有对称布置的一串院庭,安置宫内衙署,形成一片井然有序的大面积组群。此外,宫内还有其他殿亭馆阁共36所。太极宫东连东宫,西连掖庭宫,分居太子和后妃。
东内即大明宫,在长安城外东北,大部面积已经发掘或探测。朝会部分与太极宫相似,在丹凤门内顺置含元、宣政和紫宸三座大殿为三朝,左右也各一路。含元殿及左右两阁合成凹字形平面宫阙,气势辉煌。大明宫后面是太液池园林区,沿湖有许多游观建筑,其中有的是楼阁,规模极大,它和含元殿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盛期建筑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南内兴庆宫较小,是离宫,宫内有占地甚大的湖面。
唐东都洛阳宫殿也是在凹字形平面宫阙
的后面布置两组殿庭,合成三朝,左右也各有一路。武则天时在这里建筑两座高楼代替原来的两组殿庭,前为明堂,下方上圆共三层,后为天堂五层,规模空前。隋唐时期在两京之间及其他地方还建造了许多离宫,形成了中国宫殿建设的第二次高潮。
北宋汴梁(今河南省开封
市)和南宋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宫殿都是就旧时州衙改建,规模气势已大不如唐。但汴梁由内城正门到宫前正门之间所建的丁字形宫前广场则是北宋的卓越创造。
在凹字形宫阙宣德门内前后建大庆、紫宸两组殿庭,也是三朝串连,左右也各一路。寝宫则在此区以外。在常朝、日朝之间隔以通向宫城东西门的横街。此外,宋宫各殿还常采用工字形平面,这些对金元直至明清的宫殿都有很大影响。金中都宫殿大都仿自汴梁,据载宫内正中为皇帝正殿,后为皇后正位,仍是前朝后寝的概念。
元大都宫殿仿自金中都,也是前朝后寝。元代后期可能在后寝以北至宫城北门之间建造了御花园。元大都的宫前广场自宫城正门穿过皇城正门直达都城正门,串连两座,其丁字形广场移至皇城以外,加强了气势。
明北京
宫城称紫禁城,都城南墙和宫城南墙都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南移,但前者南移较多,所以加长了宫前的长度,在宫城正门午门和皇城正门承天门之间增加一座端门,宫前广场串连为三,气势更大。宫内布局为前朝三大殿、后寝三大宫和御花园,朝寝均各由三殿组成,都坐落在工字形石台上,仍存有宋金工字殿的遗意。宫城横轴前移至前朝之前,使中轴线上的气势更为贯通。中轴左右前部是文华、武英两殿,后部是东西六宫和外六宫,它们是中轴的衬托。宫城以北的景山也是明代的创造,清代乾隆时在山上建五亭,恰当地起到收束轴线的作用。明宫为清代所沿用,同时又在北京和承德建造了许多离宫。
明末时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在沈阳建造过一组宫殿,具有地方的和女真族的特色。除清代的离宫以外,北京和沈阳宫殿是现仅存的两组宫殿。明清时期是中国宫殿建设的第三次高潮。
(第三节)长城
中国古代最雄伟的防御建筑。包括城墙、敌台、烽燧、城障等建筑。
一、秦汉长城
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秦、赵、燕
三国沿北侧边境筑边墙以防御匈奴,秦汉长城就是把这三国的边墙衔接、联缀、增补而成的。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达辽东,长达3000余公里,史称万里长城。汉武帝时,增修西段,由敦煌直达新疆,东段过内蒙古而抵吉林。汉长城除利用秦长城外,又增筑复线,新建边城、城障、烽燧。边城是屯戍性质的小城,内有官署、民居。城障小于边城,在长城内侧,是哨所性质的小堡。烽燧是报警的碉堡,建于视野宽阔的草原或山巅,沿线罗布,主体为圆锥或方锥台,用块石或夯土筑成,下面围以小城,建少量兵士住房和武器柴薪仓库。长城的墙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般平地多用黄土版筑,戈壁地带用砂砾与当地植物如芦苇、红柳、胡杨等,分层压叠,山上用石块垒砌外皮,内填碎石,底高相等,约4~5米,在陡峭山崖上则利用峭壁,略加凿琢而成,跨沟筑窦,跨川筑墩,跨大川筑墉,用各种结构将城墙联成一体。
汉以后,北魏、北齐、隋、金各朝都修筑长城,但遗留至今最完整,最雄伟,工程最大的是明长城。
二、明长城
明灭元后,仍大力修筑长城以防蒙古南下,
长城的防御体系非常严密。明代砖的产量大增,制砖和砌筑工艺水平提高,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长城建筑水平达到最高阶段。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甘肃嘉峪关,分九镇管辖(嘉靖后改为十镇),各镇所辖长城累计达5660公里,有的地段还建有复线,所以称为万里长城,并非夸张。
明长城包括下列主要建筑:
1.城墙。选址在高地、
陡崖、山脊上,尽量利用自然地势以增加险要。其中位于河北省和山西省境内的许多段落,都是沿山脊蜿蜒上下,曲折迂回,气魄特别宏阔。用材及结构因地制宜,最多使用的是夯土版筑墙(都在黄河以西)和砖石墙。一般构造是用条石做基,墙皮用大砖或块石砌筑,内填碎石三合土,高度3~8米,顶宽4~6米,顶部外侧设雉堞,内侧设女墙。另有一些特殊构造,如辽东镇(山海关以东)有柳条墙和木板墙,陡崖处利用山体为墙,只砌雉堞,特别险要处只设障墙,不能上人,黄河突口处冬季设冰墙等。
2.敌台。即城墙上驻兵的哨楼,间距30~100米不等,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平面有圆有方,结构有砖拱和木结构外包砖等,种类很多。空心敌台一般高二层,下层驻兵,且通城墙顶部,上层建铺房,为守卫的处所,四周建有雉堞。
3.烽堠,即烽火台,为报警用的独立台墩,有些外面围以小城,有些只是单独建造。一般建在山岭高地上,间距约1.5公里。大部分建在长城内侧,也有少数前哨建在外侧。
形式与构造和敌台相似。
4.关隘。为险要交通孔道的防
御组群,由驻兵的城堡,出入的关城,密集的烽堠,敌台和多道城墙组成。关城是主体,建有瓮城、城楼、角楼、敌楼、铺房等,两侧与长城相连。现存著名关城有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古北口、雁门关等,地形险要,建筑雄伟,也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独具风格的杰作。还有许多段落很有观赏艺术价值,如北京延庆县八达岭段、怀柔县慕田峪段、密云县司马台段、河北省滦平县金山岭段等。
三、山海关
现存明长城最东端的关隘,位于今河北省
秦皇岛市东北面海边。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关城,长城由关城南侧伸向海边老龙头,北侧延伸至燕山深处,地形极为重要。关城方形,辟四门,东西门外又各有一座罗城。
关城内侧北面建有北翼城,南面有南翼城,近海的老龙头附近原来还有宁海城堡,关城东门外有威远城和八里堡墩台。这些大小城城堡和散处附近的烽火台,布置在山海之间,形成一幅防御性强烈的苍莽画面。其间又点缀许多楼阁,最著名的是现存关城东门城楼天下第一关。
楼为5间2层歇山顶,向外的3面为厚墙,上辟箭窗。此外城内的钟鼓楼,城墙上的瓮城门楼、罗城门楼、角楼和奎光阁、临闾楼、威远阁,以及宁海城上的澄海楼等(已毁),使得整个环境又富有活泼的气氛。
四、嘉峪关
明长城最西端的关隘,位于今甘肃省嘉峪
关市。明洪武五年在此处筑城建关,关城建于嘉峪山西麓台地上,祁连山、龙首山南北对峙,关城北侧长城穿过茫茫戈壁滩东折而行,南侧长城顺地势直抵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脚下,形势非常险要。关城平面呈梯形,周长733
米,城墙高10.6米,雉堞高1.7米,全为夯土筑成,只城门、角楼等处为砖砌。西关城外又筑砖罗城一道,并连接南北关城外的土墙,使关城成为重墙形式。关城东西各辟城门一道,门外又设瓮城。东西城门上各有城楼一座,西罗城城门上原也有相同的城楼(已毁),三楼在同一轴线上。
城楼高三层,五间周围廊,歇山顶。另于关城四隅和西罗城两端建角楼,南北墙中间各建敌楼铺房三间。整个嘉峪关重城重关,城阁相望,这一形象在周围戈壁高山、黄土长城的衬托下,更显得格外鲜明。
(第四节)天坛
一、天坛的创建
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在北京(明清)南城正门永定门内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其基地大约即元成宗时(1295~1307年)所建天坛的旧址。
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神崇拜,在中国封建社会为统治者所接受并加以改造和强化,延续很久。自然神中天最尊贵,其次为地,再次为社(国土)、稷(五谷)和日、月、山、川、风、雨、雷、电等。皇帝例于每年的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从东汉开始历代天坛都设在都城南郊,故史书记皇帝祭天常称之为“有事于南郊”。天坛的坛本身通常是圆形层台,所以又常称为圜丘。有的朝代也将天地合在一起祭祀。
二、天坛的功能
北京天坛原在内城南郊,只是明嘉靖(1522~1566年)
年间在城南加筑外城,才包在城内。
明初建都南京时只在大祀殿里举行天地合祭。永乐十八年在北京今天坛祈年殿处建大祀殿,矩形,仍为合祭。嘉靖九年,在殿的正南轴线上建圜丘祭天,原大祀殿改建为三重檐圆形建筑,名大享殿,降为祈求丰年之所。同时在城外北、东、西三面分建地坛、朝日坛和夕月坛,实行天地分祭。大享殿平面圆形,大致和今祈年殿相近,但三檐颜色不一:上檐色青象征天,中檐色黄象征地,下檐色绿代表万物。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大享殿三檐都作青色,名祈年殿,又重建圜丘,尺寸比明代几乎扩大1倍,即今圜丘。乾隆时的祈年殿后被火焚,光绪十六年(1890年)循旧制重建,遗存至今。
三、天坛的建筑艺术
天坛基地东西约1700米,南北约1600米,占地面积约272万平方米,相当于紫禁城的3倍多。有两重围墙,南面是方角,北面为圆角。内墙并不在外墙所围面积的正中而向东偏移。圜丘和祈年殿居南北轴线两端,其轴线也不在内墙所围面积正中,同样向东偏移。外重墙仅西墙开两座门,较南的门内有神乐署和牺牲所,较北的门是正门。由正门东行过内墙门后,道南为斋宫,是皇帝在冬至日祭天的前一天斋戒居住的地方,再东行即至主体建筑轴线。圜丘在轴线南端,为三层白石圆台,四向设踏道,周围石栏,底层直径55米,总高五米许。台外有两层围墙,平面内圆外方,两重墙四正面都有白石棂星门。
圜丘北为一院墙围绕的圆院,直径63米,院内北部正中为圆殿皇穹宇,是供放“昊天上帝”牌位的地方。殿前左右各一配殿。皇穹宇坐落在圆形石台上,单檐青色琉璃瓦攒尖顶,全高约20米,造型精美,内部藻井天花和彩画组成了瑰丽的向心图案。圆院外北面过成贞门是一条名为丹陛桥的大道,长约400米,宽30米,高出地面约4米。北端过券门和祈年门后是一方院,祈年殿在院中偏后,殿前左右有配殿。祈年殿平面圆形,三檐青色琉璃瓦攒尖顶,坐落在总高6米的三层白石台上,石台下径90
米,殿直径24米,连石台总高38米。方院北连一封闭的小方院,院内皇乾殿用以存放神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