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25178200000011

第11章 阴阳五行与人的关系(1)

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的过程中,笔者不厌其烦地请教过一些“高人”:“什么是阴阳?阴阳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五行?五行的本质是什么?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阳五行与人的关系?”没人回答得上来,甚至有些人会烦躁地说:“这些东西都是迷信,问这有什么用,阴阳五行是过时的东西,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笔者是爱刨根问底的人,坚信《黄帝内经》描绘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一定是古人发现了天、地、人之间的必然联系。

用现代科学逻辑揭示这些联系,都应称作定理、定律,应该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中医学源于阴阳五行,应该用自然科学揭示天、地、人之间关系的必然联系——定理、定律,为人类防病去疾服务,这才是中医及其养生的本来面目。《黄帝内经》

是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藏,只告诉我们结果,没有告诉结果是如何获得的,才造成了千百年来的许多悬念,需要我们现代人或是未来人不断的挖掘,以造福人类。

自古以来,对“阴阳五行”的哲学化使其与人体的关系成了“千古之谜”,使《黄帝内经》确立的中医基础理论成了谁也说不清楚的“玄学”。民国时期的彭子益先生曾经提出过正确的观点,怎奈列强入侵,西学东进,没能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在中医复兴并逐步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医人对其学理不能自圆其说,人们也只是承认中医的实践部分,对其理论仍然有人说是封建迷信,并扬言:中医要“废理存药”。有点儿理性的人都会明白“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的道理;有点儿民族气节的人,都会认为“伸张正义”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上一章是笔者探讨阴阳五行的经过。本章将着重用校正的阴阳、五行概念,用现代科学知识重新叙述阴阳、五行规律,来说明阴阳是生命本源,五行是生命至理,以及“天人合一”的合理性,以使中医及其养生理论体系形成完整框架。

一、为什么说阴阳是生命的本源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发现的自然规律。用自然科学观、用现代人的语言描述阴阳五行的本质,还其本来面目,使之走出“玄学”的怪圈,对中医学的普及发展、造福人类意义非凡。

(一)阴阳的自然科学本质源于太阳与地球

现代科学从物质本源出发研究天、地、人的相互关系,在不同程度上为古人发现的科学提供了证据。古人所认识的太阳和地球与我们今天感受的太阳和地球一样,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东西),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古人总结的地球为阴,太阳为阳,向阳处热能使气上升,背日处寒能使气下降。

所以,阳者主动,阴者主静,这是不争的事实。古人根据事物在寒热二气作用下所表现的,动的、明的、上升的、向外的、热的、浮跃的、无形的事物归纳为属阳;而静的、暗的、下降的、向内的、冷的、沉降的、有形的事物相应属阴。这两类归纳,我们可以理解为阴阳的“赋像”。

那么阴阳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太阳的阳热,地球会和太阳系其它行星一样一派阴寒,所以来自太阳的阳热与地球的阴寒,才是古人阴阳概念的原始意义。地球和太阳在一天和一年的相对运动形成地球寒来暑往的规律,古人称作“道”。地球和太阳是阴阳的本体,阴阳寒热运动是地球上一切物质运动的动力之源,其中热量温度的变化是阴阳的本质。地球是生命体栖身之所,属阴,太阳之热是地球生命体、物质运动之所依,所以说“阴阳是生命的本源”。如今,地球是生物包括人类的家园,万物生长靠太阳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自古以来把阴阳的概念引入哲学范畴,脱离了自然科学基础是造成中医学理不能自圆其说的根源。笔者从阴阳本质是寒热这一定义出发,将本书讨论的“阴阳”回归其自然属性,以区别于抽象的哲学意义,即:凡有热量、能量代谢运动的阴阳概念就属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阴阳,其它都属于哲学意义上的阴阳。

(二)地球的自转形成阴阳的运动规律

古人在没有“日心说”之前,认为太阳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太阳的东升西降,形成昼夜阴阳变化。古人把昼夜阴阳变化描绘成太极图(图4-1),形象地描绘出阴阳互抱,互根互用,互相转化、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消彼长的相对运动规律,是后人阴阳哲学立意的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描绘世间万物。将阴阳变化总体概括为四个方面,笔者用自然科学观(以区别于抽象的哲学)重新描述如下:

1.阴阳的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

日出日落形成一天的阴阳消长变化,其实质是明暗、寒热(温度)在一天、一年中不断地此消彼长。阳动、阴静是寒热的自然属性,这种阴阳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没有寒热就没有冬夏的气候变化,没有四季,就没有生物界繁衍进化的动力。

人体是水(阴)火(阳)的结合物,水火是阴阳寒热的主要表现形式,火多了,水就少了,叫阴虚阳亢;水多了,火少了,叫阴盛阳虚。人体内的阴阳对立制约平衡,叫“阴平阳秘”,是人体健康的根本保障。阴寒过盛,必然阳热衰少,阳热过盛,必然阴伤燥盛,需要补充水分。“阴平阳秘”是平衡状态,人体就是健康状态。从现代科学可测到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可以理解为“阴阳平衡”状态(还不能完全等于“阴平阳秘”),低于这个温度,就表现阴盛阳虚状态,人就怕冷;当然,高于这个温度,不管什么原因,表现的都是一种阳盛阴虚的状态(中医辨证有真假之分)。阴阳的一方偏盛或偏衰,达到一定程度就是疾病状态,对于具体某一脏腑,也同样需要阴阳平衡的状态,才能保持正常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双方相互制约,互不偏亢(或偏衰)。若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使阴阳一方偏衰,失去制约对方的能力,使另一方出现偏盛,就出现疾病状态。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体,阴阳的消长变化都是渐进的。《素问·脉要精微论》

记载:“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讲的是一年中阴阳渐变的开始。一天中也是一样,夜半之后,阳气渐生,阴气渐退,直到中午阳气达到顶峰之后,阴气渐生,阳气渐退,再到夜半,阴气达到极致,阳气又开始上升,现象是阳光的变化,其本质都是向阳和背光导致的温度、热量的变化。人体有自我平衡机制,属于恒温动物,当人体不能自我调节的时候,就要借助于医药,阴证治阳,阳证治阴,努力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当我们睡眠(阳杀阴藏)的时候,要借助于衣被、暖室,帮助保持体温,维持阴阳平衡的状态。所以,生命过程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相互制约、动态消长平衡的过程。

2.阴阳的互根互用规律

“阳化气,阴成形(《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自然界的“阴”为形体,“阳”为其功能,阴阳双方互为基础,相互依存,二者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没有阴,就没有阳。阴阳的互根互用还表现在相互包含。朱子曰:“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滞则为阴。”如水(阴)变为蒸汽则为阳,气(阳)凝聚化为水则为阴,这就是阴阳互根互用的道理。在人体内,“血(阴)为气(阳)之母,气为血之帅”,气推动血液运行,血液又是气的来源和载体,二者互根互用。形与神、精与气,同样存在互根互用的关系,形存则神在,形亡则神灭,精化气,气生精等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说,人体的阴精藏于内,有赖于阳气在外的护卫,才能闭藏而不外泻;人体在外之阳气,有赖于体内之阴精,不断地转化为阳气以补充,所以阴阳一方的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另一方的正常存在。总之,其实质也是温度、热量的高低在起决定作用。

3.阴阳相互转化规律

一物体在温度高时为阳,在温度低时为阴,说明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这一过程在自然界(包括人体)普遍存在。前面提到的阴阳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一个方面;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一天内昼夜交替,是阴阳相互转化的表现,其中的决定力量是太阳和地球的相对运动;人体的精化气、气化精;人体患有疾病时,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也可以转化为阳证,实证日久可以转化为虚证,邪气入里,表证可以转化为里证(《伤寒论》外感伤寒二日,寒邪入里化热)等等,都是阴阳相互转化的例证。

《黄帝内经》对阴阳相互转化的论述,强调了“物极必反”的道理。《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说:“四时之变,寒暑之盛。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阴阳之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在实际中,阴阳的转化,不一定要发展到极限才转化,一年中天气的不稳定,如阴雨,雷电、风暴等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阴阳转换。人体疾病受个体禀赋的影响表现不同,先天素质偏阳的人,寒邪中伤就会从阳化热;先天素质偏阴的人就会加重阳虚怕冷的症状。若治疗及时,可以阻断疾病进程,出现向病愈的阴阳转化。

4.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的本质是寒热,表现为温度的高低。不同的两个温度值,高者为阳,低者为阴,就像“一尺之缒,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无限可分的。所以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阳中有阴阳,阴中也有阴阳,阴阳之中各有阴阳。一天之中白昼为阳,平旦至日中,为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为阳中之阴;夜为阴,合夜至鸡鸣为阴中之阴,鸡鸣至平旦为阴中之阳。在人体中,表皮为阳,体内为阴;五脏六腑中,脏为阴,腑为阳;心肺居于膈上为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居于膈下,属阴,其中脾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等等,说明阴阳是相对的概念,是无限可分的。正如《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所指:“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此阴阳之道,所以无穷(《类经·阴阳类》)。”

(三)人体的阴阳运动受自然阴阳二气的制约

1.疾病产生于阴阳失衡

阴平阳秘,即阴阳平衡,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但是这种平衡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他们在运动中保持相对平衡,由于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阴阳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必然会出现一方偏盛或偏衰,导致阴不制其阳,或阳不制其阴,使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去平衡,出现“阴胜阳病”或“阳胜阴病”。例如,环境寒冷致人生病或冻僵的状态就是阴盛阳病;过量运动、劳作导致汗出不止的虚脱,就是阳胜阴病。

就每一个具体脏腑来说,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对立制约,保持不亢不衰的平衡状态才得以维持脏腑的正常的气化功能。如果外感于六淫或内伤于七情,使阴阳一方偏衰,就会失去制约对方的能力,出现另一方的偏胜。肝阴不足,必然肝阳偏亢;肾阴不足必然导致肾阳偏亢。已经偏亢的肾阳、肝阳,反过来耗伤已经不足的肾阴、肝阴,于是出现盛者更盛,衰者更衰。常见的热证病人,必然出现舌苔黄燥、口干、口渴、喜饮、便干等津液不足的症状,这是典型的阳盛伤阴的现象。

2.阴阳偏盛、偏衰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病理变化

阳胜,则人体功能亢奋而见热证;阴胜,则人体功能抑制,可见寒证;阳虚则表现为虚寒;阴虚则表现为虚热。

阴阳失调反映在具体病症上,有气血不和、营卫不和、脏腑经络阴阳失调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若阴津耗损到极点,可以出现亡阴证;热量虚衰到极点,可出现亡阳证。亡阴证与亡阳证,都是阴阳严重失调,难以调节、恢复的危重证候,若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人体因“阴阳离绝”而死亡。

3.阴阳是审察病机的总纲

古代中医用“八纲辨证(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诊查病机时,先观天之阴阳(五运六气),后审人之阴阳(神、形、气、色);再归五脏察阴阳。阴者阳(热)之,阳者阴(寒)之。阴阳二证是“八纲辨证”的总纲,表、实、热证属阳证,里、虚、寒证属阴证。但临床上,阳证是指实热证,阴证习惯上是指虚寒证。故临床表现:阳证可见发热口渴,语声粗壮,面赤气粗,便秘溲赤,甚至烦躁谵语,舌红苔燥,脉象浮、洪、滑、数(shuò)、有力等。阴证则语声低微,面色晦暗,目光无神,怠惰懒言,身冷畏寒,近衣喜温,口不渴,尿清长,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等。

4.阴阳理论概括自然、生命的全过程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概括自然界阴阳二气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其中“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化气,阴成形”是在概括天地分离及万物“气聚成形”的过程;“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概括的是自然界万物热胀冷缩,地球生物随着春夏(阳热)温度的上升茁壮生长,随着秋冬(阴)冷空气的收摄逐渐收藏的过程;“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概括的是自然界寒来暑往、(冬天)阴极(春天)阳生,(盛夏)阳极(秋天)阴生的过程。

现代自然地理学表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给地球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的阴阳交替变化,是造就自然界气象万千、物质运动、无限生机的原始动力。

古人将其概括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生动地描绘了地球上“万物生长靠太阳”的真理。

阴阳理论认为阴阳寒热是生命的本源。“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至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类经附翼·医易》)”。所以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明人生于阴阳,而生长发育同样是阴阳二气“平衡”的结果:“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之疾病,常因阴阳二气失衡;人的生命结束也是阴阳离决的结果,“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这是“阴阳”对生命的总论。

二、为什么说五行是生命至理

(一)从五行的来历说起

1.五行是阴阳的运动形式——春、夏、长夏、秋、冬

大家知道,阴阳二气产生的根源是地球自转与绕太阳公转运动的结果,了解五行必须从阴阳的四时运动开始(图4-2)。

四时,就是一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由于地球自转轴与绕日运行轨道平面存在66.34°的夹角,使地球在围绕太阳运动时,形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的南北回归线间往复运动,形成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对于南半球的人们来说是冬至),这一天,是我们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享受最长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运动。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是秋分(南半球是春分),直射南回归线时就是冬至(南半球是夏至),也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

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运动到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南半球是秋分),直到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完成一年地对日的相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