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25178200000032

第32章 和喜怒,调情志(1)

中医养生研究遵循人的生命规律,把人放在自然和社会两个环境中加以研究和考察。人首先是自然的产物,遵循自然规律是人的自然属性要求。人又是高度群居的动物,人类社会由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到部落、部族;又随着人类认知、利用自然水平的提高,有了生产的社会分工,于是,有了社会团体、部门利益。人类进入高度社会化以后,几乎不能独立生存,要与其他人和社会团体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环境影响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使人有了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感情。人的情感、好恶支配着人的行为,产生世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这是人的社会属性。

可见,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与自然要进行能量交换,必须参与自然的物质循环——“顺四时而适寒暑”;作为健康的人必须与社会交往,适应生存的社会环境——“和喜怒而安居处”。所以,客观上要求人的代谢规律,必须同时服从社会与自然规律的要求——“节阴阳而调刚柔”。

一、中医学的伟大发现——脏腑情志

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的中医学伟大发现之一,是发现人的情感“喜、怒、忧、思、悲、恐、惊”取决于人体脏腑的功能状态,是脏腑与外界环境发生关系之后的情感反应,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学问,它基于脏腑的五行架构,七情分属五志,遵循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五志的生克制化及其每一“志”

的不及与太过,都直接影响脏腑和脏腑之间关系以及生理功能的异常,是人体内源疾病的主要来源。这一发现,为中医学研究用情感治病、防病,以及通过治疗脏腑疾病而解决情感疾病,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依据。

例如,肝病会使人易怒,易怒也可引发肝病,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医治好肝病可以改变易怒的性格;性格的改变长期作用于相应脏腑,或有利于病愈,或使其恶化。古今应用实例很多,简单而实用,这一点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多有论述。对于情感的异常,在西医学属于精神科治疗范畴,用药物只对大脑神经系统施以抑制或刺激。

(一)脏腑情志的五行架构

在《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和《天元纪大论篇二十二》两次提到:“天有四时五行,御五位,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渡,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古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的阴阳“不以数推以像”。

变化万千的“像”使人往往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然而阴阳的变化是纲纪,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人体脏腑产生于天地阴阳五行,情志又产生于脏腑,见表10-1,也必然遵循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关于五方聚类的段落中论道:“东方生风……在藏为肝……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在藏为心……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中央生湿……在藏为脾……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西方生燥……在藏为肺……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北方生寒……在藏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

对这段经典论述,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一下其中“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是否成立。

从相生的方向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是因为预料到或者是看到结果的可怕,为了避免或责备才发怒(恐生怒);怒气生发出去了就生喜(怒生喜),就高兴了(发不出去,时间长了就抑郁了,就乘脾了);人在高兴的时候“想法”就多(喜生思);对什么事不过脑子不会怕难,对事情顾虑太多,想得没有出路了就会生悲(思生悲忧);悲的极端状态就是恐惧(悲生恐)。五行当中的“生”就是促进的作用,大家可以循着这个思路去想,是不是有道理。

再从相克的方向看:人意外中了大奖,会大喜过望精神失常,一个“巴掌”

打过去,就会把他惊醒(恐胜喜);小孩子最天真,哭得很伤心,一遇高兴的事或逗笑的话,可以马上破涕为笑,成人有时也有这种状况(喜胜悲);正在暴怒的人,在耳边告诉他一件令其伤心的事,怒气马上会烟消云散(悲胜怒)。

关于“怒胜思”,有一个相传若干版本的故事,大意是:古代有个丞相病了,刚开始闷闷不乐,后来茶饭不思,渐至体弱无力。宫中御医多方诊治无效,皇上下旨张榜征天下神医。一天,一位郎中应征进宫,为丞相诊脉察方,思虑再三,给丞相写了一个纸条折好,只给丞相看。丞相以为开的什么方子,慢慢打开,见纸上写着病因:“月经不调!”丞相盛怒:“什么狗屁郎中,男女都不分,给我撵出去!”郎中被赶出去后,丞相越想越可笑,过一会儿,顿觉精神渐爽,腹中咕咕作响,接下来便知饥索食,多日沉闷心情烟消云散。忽然想到郎中是个高人,令人快请回嘉奖。下人禀报:郎中已经在外面等候领赏了。这里的玄机在于郎中看出了丞相日理万机,为谋事思则气滞,日久忧而肺郁致病。郎中用的正是“怒”和“喜”这两味“药”——以怒胜思,以喜胜忧。

对于“思胜恐”,本人有过一次深刻的体验。2009年深秋的一天傍晚,笔者骑自行车穿过马路,被一辆疾驶的汽车撞飞几米开外,仰面落地,头被对面停车的轮胎垫了一下而幸免丧生。被送往医院检查的过程中,我体如筛糠,躺在病床上越想后果越可怕,浑身发冷、战栗打牙,不能自控。我明白,这是惊吓后伤肾的表现。这时有人问一个关于单位的事情,我的注意力转移到对那个事情的思考,顿时战栗停止,身上也不觉得那么冷了。这些受惊吓后的症状被我几天温补肾阳的办法解决了。经过这件事,使我对祖国传统医学倍感亲切而痴迷不已。

(二)心主神明,总统魂魄

1.心总统魂魄

脏象学把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归属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参看第六章脏腑功能,此处从略)。

2.水谷精气是心神的基础

从物质决定精神的角度,《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了:“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这说明人的气血充足是“神”的基础。《灵枢·本神》论述了五脏与神、魂、魄、意、志的物质关系:“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这说明五脏的气血虚实在造成实体病变的同时,连带产生情志变化异常。可见,人的气血、脏腑阴阳和合,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精神状态、智力判断等反应正常的基础。

从以上论述可知,人的精神主要由心所主,但离不开脾肾先后天精气做基础。

《灵枢·本藏》明确指出:“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也。”这里的“志意和”实质是“脾肾和”,在自然中叫“水土合德”。从精神层面判断人的健康状况时,《黄帝内经》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移精变气论》)”的论断,说明“神”是人体内在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是中医诊断、预知善后的重要依据。

3.人的情志变化反映内脏健康状况

中医学的脏腑情志观告诉我们,脏腑的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人的精神状态,或者说,人的情志变化反映内脏健康状况,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范畴,这是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的依据之一。在第六章脏腑一节介绍的五脏和五志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有五脏“藏(cáng)神”,即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肝藏魂,例如肝气旺盛的人易暴怒,肝阴不足的人,也易怒,后者是一种歇斯底里、声嘶力竭的状态,是因为魂魄不安使然;肺部有病的人,悲悲切切,气虚无力,就像林黛玉看到花儿凋谢都会满腹惆怅,是因为肺不藏魄,魄力受损所致;心气盛,个性张扬,爱说爱笑,心气虚,性格内向,心脏有病则喜怒无常,魂不守舍,自言自语,神昏谵语等等一系列精神疾患,是心不藏神而迷乱所致;脾不主肉而懒惰,思而不敏或思而不能自控(西医称“强迫症”),易心烦意乱,幻听幻觉,是脾不藏意所致;肾气盛(肾阴虚)五脏不安,易思淫躁动,肾阳虚易惊恐、胆小怕事,是肾不藏志,或志高无上(阴虚阳动),或志气低落(肾阳虚动力不足)所致。以上这些都是五脏气血盛衰(太过或不及)使其脱离阴阳平衡状态的情志表现。

4.某种情绪的长期积累会导致相应脏腑生病

某种情绪的长期积累会导致相应脏腑生病,这是“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人与社会交往,难免事不随心,长期的心情压抑会使相应的脏腑生病。根据张介宾所说归纳如下:

怒动于心,则肝病(怒伤肝)。“怒则气上”,长期的怒气不得发,郁而化火,肝脏代谢失常。

思动于心,则脾病(思伤脾)。“思则气滞”,长期用脑的人,尤其是作家,长期处于一种忧思的状态,多脾胃不好。

忧动于心,则肺病(忧悲伤肺)。“悲则气竭”,过度悲伤可使人休克。像林黛玉那样,长期处于一种忧悲的状态,最后得肺病而终(说明曹雪芹懂得中医之理)。

恐动于心,则肾病(恐伤肾)。经常处于恐惧状态,耗伤肾精,使人动力不足而猥琐。“恐则气下”,在极度恐惧之下,可以使人二便失禁(肾主二便)。

喜动于心,则心病(喜伤心),大喜过望会扰乱心神,使人精神失常。甚者“喜则气消”而死亡。《岳飞传》中的牛皋抓住金兀术,骑在他的背上大笑而一命呜呼,就是大喜过望所致。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其例,特别是老年人,心气已虚,在遇特别高兴的事时,就要加倍小心,以防出现意外。

中医理论认为,五志不衡,更伤五脏。日常所见的情绪不能自控、偏激、自闭、抑郁,甚者自杀等精神异常现象,都与脏腑生克制化的协调关系出现异常有关。《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所以突然半身不遂的人,往往大怒是诱发因素。人的情志过激伤害五脏,进而伤害所管辖的经络、器官。造成五行关系异常的原因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的风、寒、暑、湿、燥、火、饮食、劳倦侵害机体产生脏腑病变,继而破坏人体五行关系;二是社会交往的精神压力,久而不能排解释放,使脏腑情志五行关系受到破坏。以上这些为中医养生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古今也有许多实践案例。现代西医学把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完全归于大脑的反应,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认识基础的科学体系,能否殊途同归还很难说(参见第十六章)。

(三)精神异常的养生调治

以上从“情志归脏”的角度列举了精神与脏腑的关系,可以通过五行关系调整情志解决脏腑问题,也可通过治愈脏腑疾病解决精神问题。实践中,无论哪一脏腑出问题,首先会表现情志异常,在没有扰乱心神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控制,一旦扰乱了心神,精神、行为不能自控或过激,就属于现代医学“精神病”的范畴。从中医角度理解,心脏是空窍,主神明,神明被扰多由痰涎作祟,即痰迷心窍。痰是未气化的水谷精微凝结而成,是脾脏失职的结果,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涎属阴邪,其性重着,可随血道流窜、稽留身体各个部位导致人体生怪病。

解决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健脾,提高脾的运化功能,消除生痰之源。二是温化、消除痰饮。笔者在这个问题上小有体会:根据体内湿寒或湿热环境,分别选用补中益气、人参健脾、逍遥丸之类舒肝健脾,再用金匮肾气、桂附地黄丸、“四逆汤”等温补命门之火,再用“泻心汤”之类加减化痰除瘀,交通心肾,收到良好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必须在符合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以及家人的精心照料之下,否则也不会取得如此效果。人体的疾病都是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必须重新建立符合规律的生活方式,并养成习惯才不会生病。

心脏受邪百官皆危,只要心不受邪,身体各器官的疾病就有望恢复。本章所述的内容重点是“调情志,和喜怒”,都属心主神明的范畴,确保心主神明功能的正常,也要从生理和思维(参看下一节)两个方面着手,本节先从维护好心脏的实体结构说起:中医的心系统包括周身的血管、血液、手少阴心经络和心脏本身。心脏实体是空的,几个腔室之间以瓣膜形成关窍,控制血液流向和周身的血液循环。所以维护心系统的任务包括:保证气血充盈,使血道、关窍畅通无阻,以打好心主神明的基础。为此推荐两个益气养心方:

一是一位中医名家推荐的益气保心汤:黄芪15克,党参10克,黄精9克,丹参9克,赤芍10克,郁金10克,三七3克煮汤代茶饮,对预防血压高、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二是梅兰芳先生养心益气的方法:铁皮菖蒲一味,开水冲泡代茶饮。据说梅兰芳先生用的铁皮菖蒲是浙江特产,比较稀有,价格昂贵,一般可用中药店的石菖蒲即可。菖蒲性温,味辛、苦,入心、胃经。具有通窍除痰、醒神健脑、祛湿开胃的功能,对神昏癫痫、健忘耳聋、脘痞满闷不饥等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关于梅兰芳先生用菖蒲的信息,笔者掌握的不全面,觉得一味菖蒲的功能不足以使他面容姣好、底气十足。我用石菖蒲6克,加入黄芪(6克)补气、芦根(6克)清热,对养心益气确有裨益。

二、是谁使你心神不安

(一)自然、社会两重因

《黄帝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百官皆危。”

百官指的就是人体脏腑器官。这里的主明,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心系统实体结构要完好,这取决于脾肾先后天之本的功能——化生气血的充足,为心主血脉的功能提供基础,这属于阴阳五行的自然属性;二是心主神明、主情志,对外有“任物”、与环境沟通的功能,指人的精神状态的正常。所以养心要从这两个方面做出努力,前者要求人们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阴阳而调刚柔等,遵循自然规律;后者要求人要适应环境、调情志、和喜怒、节阴阳而调刚柔等,适应社会环境。人的心神不安主要受环境和事物等因素影响,造成“心动五脏俱焚”。

1.是谁动了你的心

中医理论认为:脑为心之体,思想是心脑结合的产物。人的五脏是体(主人),六腑、脑、四肢为用(仆人),六腑分别从属于五脏,脑从属于心。脑领导四肢,四肢是脑的工具。中医养生的诀窍是“勤动脑体不动心”。人的脑子越用越聪明,心里越“亮堂”,人的文化修养、办事能力就随之提高。心动五脏俱焚,说的是“心君”丧失神明,脏腑“百官”皆乱,从原理说叫五行关系紊乱,用现代医学词汇称为“内分泌紊乱”。为什么心动就五脏俱焚呢?心为君主,是皇帝,是不能随便离位的,就像中国象棋里的将帅是不能出宫的,他一出宫“国家”就容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