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25178200000008

第8章 探寻养生文化之源(2)

《黄帝内经》阐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重要原则和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灵枢·本神》重点阐述了养生的诀窍:“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其中,调和阴阳、脏腑,疏通经络,饮食有节,劳逸适度,节制房事等,具体指导人们达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境界。《黄帝内经》所阐述的这些原则,既是养生的大法,也是医疗的基本条件,不注重这些基本条件,医疗就是扬汤止沸。《黄帝内经》强调了“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防病重于治病”的思想。

《黄帝内经》所总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养生理论被广泛应用至今。千百年的事实证明,以东方传统文化为源头的理论,是真正从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出发,帮助人们实现延年益寿的健康养生之法。在本书中,笔者将其概括为“黄帝内经养生原理”。

四、中华养生文化为什么薪火不衰

自《黄帝内经》问世以来,传统养生文化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金元、北宋时期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弘扬。

西方注重解剖实验,即有形物质形态(形而下)的现代科学,否认阴阳五行(形而上)规律的普世科学。我国部分主流学者跟进西学,完全否定祖国几千年的传统医学,到民国时期,中医竟然面临被立法取缔之地步,传统医学逐步衰微。而今,中医在许多西医学领域补其不足,已显强大生命力,逐渐被发达国家所认识,中医及养生自强不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也说明真理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在2000多年的历史沿革中,出现了许多知名的养生大家,他们博采精修,着书立说,身体力行,养生理论和学术思想融医、道、儒、佛等诸家思想于一炉,百家争鸣,各有所长,逐步形成各自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许多有代表性的养生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东汉时期张仲景把“慎养”的思想以“外避六淫,内养正气”为核心,提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事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入其腠理。”

主张“顺时气,养天和”,“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

东晋葛洪建立系统养生法,重视尽早着手保精行气,以不伤气血为本,他说:

“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赖也(《抱朴子·内篇·微旨》)。”

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着成《养性延命录》,认为“寿命在人不在天”、“淡然无为,神气自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指导意义。

唐朝孙思邈在我国养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指出:“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治于无事之前。”这继承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

他认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在《千金要方》中列出养生食物154种,经弟子及后世传人增补为《食疗本草》,奠定了我国饮食养生学的基础。

宋代陈直编着了《养老寿亲书》,主张饮食调摄、顺时奉养、重视起居护养和药物扶持。周守忠纂集的《养生类纂》强调保精、调气和养神,对涕唾、便溺、睡眠、叩齿、交合等生活中的琐碎也颇为重视,丰富了老年生活调摄和保健的原则方法。

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着古代营养学专着《饮膳正要》,具体阐述饮食卫生、营养疗法等,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与食疗专着。

金元四家的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

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气之生者元也”。张子和提倡驱邪扶正,提出“养生当用食补,治病当用药攻(《儒门事亲》)。”其养生思想核心是“君子贵流不贵滞”,提出调饮食、施药物、戒房劳、练气功等方法;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论》)”。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主张治疗和养生以滋阴为主,顺应四时调养神气。

明清时期涌现出很多养生家。张景岳主张“温补真元,治形保精”,指出:“阳强则寿,阳弱则夭……善养生者,必保其精(《景岳全书》)。”李中梓编着《寿世青编》一书,提出养心说、养肝说、养脾说、养肺说、养肾说,为五脏调养的完善做出一定贡献。万密斋撰书《养生四要》,对强身延年之方搜罗丰富,并提出“寡欲、慎动、法时、却疾”为养生要义。孟笨的食疗着作《养生要括》提出饮食卫生三条准则:戒轻杀、善调理、知避忌。明代高濂的着作《遵生八笺(jiān)》除在国内广为流传外,还于1895年译成英文发行于国外。

清代袁开昌撰《养生三要》,分别从养怡、调摄、治疾三方面论述老年养生之道,提出“存退步心能祛病”、“病初愈不可骤补”等。胡宗鹤编撰《养生杂录》,从精、气、神、形的关系方面提出养生保健措施,主张调畅情志,使“人之灵心必有所寄”。孟日寅采集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历代养生着作中的修身延年之术,将其中适用于日常应用的内容列纲分类,汇编成文献专辑《养生擥要》(擥,lǎn)。

纵观历代养生大家都是当时的名医圣手,他们在创造了古代灿烂的中医药文化的同时,更注重养生文化的传承和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贡献。

与历代养生大家的典籍论述相并行,也有许多民间百姓养生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口授身传的形式沿袭下来,如民谚“春捂秋冻,四季没病”、“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早睡早起身体好,都能没病活到老”等,在民众中拥有广泛的认知度和可行性。这既适应了人们保养身心健康和长寿延年的需要,也体现出华夏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承接。

现代市面上流行的《不生病的智慧》、《求医不如求己》等大量的养生书籍,除了继承传统的养生思想外,汇集了大量的养生实践体会,在指导公众祛病、养生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不断丰富着中医养生文化的宝库。笔者在大量涉猎之后,重点学习了刘逢军先生的《中国龙文化养生》,深刻理解了先生遵循《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和创立“化繁为简”的“阴阳平衡,自愈百病”思想,并在先生的指导下掌握了基本的技法,对笔者能深刻理解《黄帝内经》的精髓起到了很大作用。以上综述多引用先生的观点,在此谨表深深的谢意。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概述了中华养生文化的历史渊源,从《河图》、《洛书》、《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粗略描述了古代中华祖先认识自然、社会规律的足迹。《河图》、《洛书》、《易经》所揭示的阴阳五行规律,说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源于对天地自然规律的观察、抽象和高度概括,其中对生命规律的认识,发源于远古,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不朽的传世之作——《黄帝内经》。

《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所揭示的“天人合一”世界观,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及其养生文化秉承《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传承发展,生生不息,虽然没有统一固定模式,但各成一派,各具特点,各有侧重,延续千百年,被历史证明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本章重点是:揭示了中华五千年养生文化发源的轨迹,明确了《黄帝内经》

在中华医学及养生科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黄帝内经》揭示“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生命规律和养生治病的原则和方法”,确立了“天人合一”整体观,完整地描述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阴阳五行规律,奠定了中医及养生理论的基础。

2000多年来《黄帝内经》的基石地位至今不可动摇,成为历代中医及养生大家的理论源泉,使中华养生文化薪火相传,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是:

三经一统民泰安,中华文明几千年。黄帝内经奠基石,养生文化流长远。

养生之首顺自然,古今未来亘不变。天人合一乾坤定,治体安邦理同源。

多年学习养生,涉猎大量古今之学,笔者得出结论是:中医及其养生的核心理论是阴阳五行,它也是人体这架“机器”的工作原理。然而,古今难寻依据。

遍观古今,引用古人的只言片语、断章取义者多,使“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能自圆其说,脱离了《黄帝内经》旨意。所以,必须对“阴阳五行”正本清源。

下一章,笔者从古今权威着作入手探索“阴阳五行”的真谛,解开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