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
25241600000007

第7章 隐规则二委婉含蓄,玩好“太极推拿手”(3)

例如:某经理在给员工作报告时说:“我们企业内绝大多数的青年是好学、要求上进的。”这里的“绝大多数”是一个尽量接近被反映对象的模糊判断,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认识,而这种认识往往带来很大的模糊性。因此,用含糊语言“绝大多数”比用精确的数字形式的适应性强。即使在严肃的对外关系中,也需要含糊语言,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受欢迎的人”,等等。究竟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不受欢迎,其具体内容,不受欢迎的程度,均是模糊的。

平时,你要求别人到办公室找一个他所不认识的人,你只需要用模糊语言说明那个人矮个儿、瘦瘦的、高鼻梁、大耳朵,便不难找到了。倘若你具体地说出他的身高、腰围精确尺寸,倒反而很难找到这个人。因此,我们必须至少在办事说话时放弃这样一种观念:“较准确”总是较好的。

7.言语对抗不代表人身攻击

争辩是日常说话中再所难免的事情,但争辩的语言很重要,一方面要反击有力有据,富有涵养;另一方面争辩中也要保全对方的脸面,给别人一个台阶下。

在对外交往中,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同或者对立,在言语上发生对抗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这种对抗又有特定的要求:一方面要义正词严,反击有力,能扞卫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方式方法,以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在反击对方的无理言行时,自己的言语必须与对方的言语相关,同时能迅速接过对方言语中的词语、话头,而展开辩驳。

1955年秋,西德总理阿登纳出访莫斯科,和赫鲁晓夫进行了会谈。两人性格都非常顽强、自负。双方的交谈充满了对抗,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赫鲁晓夫有一次在对一项德国建议作出反应时说:

“在我同意你这个意见之前,我要先到地狱里去拜访你!”

阿登纳立即反击:“如果你在地狱里看到我,那只是因为你比我先到那里!”

阿登纳抓住赫鲁晓夫话语中的“到地狱”一词进行了迅速的反击。

有时对方的话语很“冲”,而自己却不能暴跳如雷,破口大骂。那样,一方面由于失态而破坏自我形象,另一方面也会因情绪激动而减弱自己话语的反击力。高超的反击,应当是情绪平稳、彬彬有礼和富有涵养的。

1957年,尼克松出访苏联。在此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赫鲁晓夫在与尼克松的会谈中激烈地抨击这个决议,并怒容满面地嚷了一番话:

“这项决议很臭,臭得像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那玩意儿更臭了。”

此话是很粗野的,就连赫鲁晓夫的译员听了也顿时涨得满脸通红,好一会儿,才把此话翻译过来。对此,尼克松当然要进行“反击”。要知道,当译员在翻译时,赫鲁晓夫正两眼盯着尼克松呢。但如何反击呢?如果大骂一番,显然反击无力。尼克松想起为他准备的背景材料中曾提到赫鲁晓夫年轻时当过猪倌,他还想起他小时候就知道,马粪常常被用作肥料,但有一次他的邻居用了一担猪粪,那可真是臭气冲天。于是尼克松逼视着赫晓鲁夫的眼睛,用交谈的口气回答说:

“恐怕主席说错了,还有一样东西比马粪更臭,那就是猪粪。”

尼克松说此话时在表情上神态自若,内容上却暗露锋芒,因此反击力特强,说得赫鲁晓夫欲怒不能,只得转过话题,谈论别的事情了。

当然,“反击”要看准目标,不能过于敏感,疑惑重重,那样反而有失风度与涵养。

1959年赫鲁晓夫出访美国,两国领导人在共进午餐时闲聊。艾森豪威尔想使谈话的气氛轻松些,于是问赫鲁晓夫在假期最喜欢干什么。赫鲁晓夫说他喜欢到黑海海滨游泳或者去乡间打猎。艾森豪威尔说他喜欢出去钓鱼和打高尔夫球,但很难避免不受电话的干扰。赫鲁晓夫听了译员的翻译之后生气地说:“我们苏联也有电话,事实上,我们的电话不久就要比你们美国还多。”应该说,赫鲁晓夫过于敏感了,失去了应有的风度和涵养。

8.怒火中烧不如“绵里藏针”

令人尴尬的场面也许人人都经过。当你陷入某种难堪境地时,默不做声,生气以至动怒,都难以摆脱窘境,而有时一两句机智、巧妙的话语却可以打破沉寂,摆脱难堪,使你心中的不快烟消云散。

春节期间,列车上尤其拥挤。亚男中途上车,见对面两边坐席上坐着三个年轻人,边座空着,就走了过去。问:“同志,这儿没人吧?”对方说:“没有。”亚男于是放下了东西,准备就座。不料,那个男青年突然把腿放到了坐席上。她当时一愣,问:“你这是为什么?”

“因为你不会说话。”

“那么,请问该怎么说?”

对方眯起眼睛,装腔作势地说:“看来你是井里的青蛙,没见过多大的天地。让大哥告诉你。你得这样说:‘大哥,这有人吗?小妹我坐这可以吗?哈哈哈哈……’”说完,肆无忌惮地狂笑起来。

看他和他的同伴们得意忘形的样子,亚男说:“听你这一说,我确实没见过你们这种独特的‘礼貌’方式。不过,你们既然见过世面,又有自己独特的礼貌方式,见了我,就应按照我们的礼貌方式办事才对。”

“你说怎么办?”

“那还不容易?看见我来了,就该起身肃立,躬身致礼,说:‘大姐,这儿没人,小弟请你赏脸,坐这可以吗?’哎,可惜呵可惜,你连自己的‘礼貌’信条都做不到,还想教训别人,真是土里的死蚯蚓,一点蓝天都没见过。”

亚男的话,逗笑了周围的乘客,包括另外两个青年。只见那位挑衅者的脸一白一红,尴尬极了。他的另一个同伙忙打圆场道:“快请这位小姐坐下吧,咱惹不起。”

面对嬉戏,亚男既没有暴跳如雷,也没因被戏弄而羞赧结舌,而是采取了笑里藏刀术,以柔克刚,挫败了对方。如果她采用怒火中烧的处理办法,结果恐怕就不会如此轻松了。

论辩中,掌握分寸,在轻松愉快的笑谈之中暗藏斥责,往往能化难为易,并且常常能在不露声色、和风细雨中,巧妙地达到猛烈抨击对方、鞭挞对方的目的。

巧妙地借用对方非难、责难时的某些字眼或惯用词汇将计就计,移花接木,把“脏水”反泼到对方头上或以此来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群众大会上演讲时,反对者在下面鼓噪,其中一人高声大骂“垃圾”。为了不使一场严肃的演讲变成一场可笑的争吵,威尔逊用冷静的口吻说:“先生,关于你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我们一会儿再讨论。”

美国的林肯总统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一次,他正在演讲时,一位先生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拆开一看,只有两个字——“傻瓜”。林肯镇静地说:“本总统收到过许多匿名信,全都只有正文,不见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刚才那位先生只署了自己的名字,却忘了给我写信。”

当年国民党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要在广汉建造私邸,建筑师把一位老秀才的三间破屋也划在圈内。老秀才陷入了困境。

朋友们给老秀才出点子,要他利用戴季陶信佛的心理,说这里风水不好。于是,老秀才给戴写了一封信:“戴公传贤院长大人钧鉴:迩闻我公于梓里兴建华堂,为广汉古城增色,不胜欣喜。然而动土露去敝舍柴屋三间,本应理当奉献大人,惟此房历来风水败逆,贻误子孙繁衍。如此不毛之地,今我公改建公园,未免魑魅魍魉作怪,不利长居久安……”

戴季陶见信后很生气,当即派人将老秀才三间柴房归还。老秀才“明修栈道”——说风水不好,会闹鬼,这全是为戴院长着想;“暗渡陈仓”——利用信佛人的忌讳,保住了柴屋。

许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寒冷的冬天能挨得过,闷热的夏季实在难熬。原因很简单,冬天能生火,运动驱寒;而夏季却不能整天泡在水里避高温。说话也是这样,义正词严容易反击,恶言秽语却难对付,对于这种情况,不宜动粗而宜机智化解之。

9.给瘸子支根拐杖——让他有“地”放矢

说话要看准对方的心理及脾性,不能病急乱投医。策略对头,才能说话投机,事遂人愿。

说出的话表面上是指自己,实际是说对方,把自己贬低一番,使人觉得他要比你高明,你是需要帮助的弱者。

某公司老板刘先生资金周转不灵,资金如不及时到位,就会给公司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他本想贷款,而银行又不贷。

就在这个时候,刘老板忽然想起找孙经理帮忙。孙经理是一家大公司的经理,非常富有,不过为人却非常吝啬,简直就是一只铁公鸡,可刘老板却偏偏选中了他。

刘老板先发制人,他经过片刻的思考后,想出了一个计策,那就是因性制人地激一激他。于是他与孙经理约定了见面的日期和地点。

到了那天,刘老板很早便搭车前往。去时他换了一身很一般的衣服,又借了一双带补丁的皮鞋。不过,当车子离孙家还有200米时,他便下了车,用尽力气跑到孙家去。当时天气正炎热,刘老板满头大汗。孙先生见了便诧异地问道:“咦,你这是怎么搞的?”

“自行车半路上坏了,我怕赶不上时间,只好推着车子跑来了。”

“那你怎么不坐计程车呢?”

“你不知道,我一向很小气的,坐计程车要花很多钱,我又没有私车,父母赐给我这双脚最好,我碰到赶时间的时候,只要用它就可以,既省钱,又强身。总之,我是很吝啬的,鞋子破了都舍不得再买一双,可不像孙大经理。计程车只有你们这样的才可以坐嘛!”

刘老板事先调查过孙经理没有小车。

“我也很小气啊!所以我也没有自家的轿车。”孙经理谦逊地说。

“不,您是非常的节俭,而我才是小气鬼呢,您不知道,大家都叫我‘严监生’呢?”

“但是我从来没听说过你是这种人,其实,我才真被人称作吝啬鬼呢。”

“唉呀!孙经理,人不吝啬的话,是无法创业的,所以,人不能太大方。我们应该小气、更小气,无论如何不能浪费钱财呀。”

“你说得太对啦。”孙经理竟一拍双腿,猛然站了起来。孙经理对刘老板的话产生了共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样孙经理破例慷慨地把钱借给了刘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