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25261100000039

第39章 成败(1)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总有一件事情让“成功的人”成功。

从无到有

“成功的人”由内在的“精神富有”转化为外在的“物质拥有”

从无到有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精神到物质的转化过程。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也是真实存在的。地心引力就是看不见的,但它却可以把我们牢牢地吸引在地球表面上,不至于因为地球旋转到我们头朝下的时候就掉到太空中去;精神也是看不见的,但它却指导(指令)着我们举手投足、行为处事。

我们每天工作的本质就是在实现这个从无到有的转化过程、实现这个从“精神上的有”到“物质上的有”的转化过程。

思想就像是子宫,孕育了大千世界里的林林总总。婴儿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彰显了一个由内而外的转折,思想的诞生就如同受精卵的植入,经过了“十月怀胎”的一个过程之后,最终将变成某一个结果。

看不见的领域比看得见的领域更加广袤深邃。我们的肉眼只能看到电磁波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可见光,而我们的思想却在这个无限宇宙里穿梭往来、自在遨游。

我们的梦想就是思想领域里的一个部分,就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胎儿”,在经过了一段成长过程后,最终变成了外在的一个什么存在。如果这个存在是我们想要的,就会收获成功的感觉;如果这个存在不是我们想要的,就会收获失败的感觉。

“成功的人”在外在拥有房子、车子、票子之前,他们的现实世界里并没有这些东西或者说并没有太多的这些东西,但在他们内在的世界里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他们的内在世界里早就存在着一幅幅的美丽画卷了,房子、车子、票子只是点缀其中的道具而并不是这宏伟蓝图的核心要素。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外在的存在不过是内在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成功的人”普遍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这是他们创造出外在价值的基础,就如同高楼大厦底下的地基,地基越牢固,高楼大厦也就越挺拔;地基越深入,高楼大厦也就越高大。内在的价值感经过了一番转化之后,最终变成了外在的价值量。这种价值量在现实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但源头上都是由精神上的某个东西转化而来的。

从有到无

“失败的人”由内在的“精神匮乏”转化为外在的“物质缺乏”

在高原的上空,常常可以见到秃鹫在翱翔。秃鹫又叫作山雕,也被人誉为“神鹰”,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它们往往栖息在海拔2000—5000多米的高原上,体重达到7—11公斤。秃鹫张开翅膀后,整个身体有2米多长,能长时间飞翔于空中。

当它盘旋在湛蓝的天空时,它宽大有力的翅膀,似乎连太阳也能遮蔽,你甚至还能听到它的双翅在空气中“哗啦,哗啦”扇动的声音。它一旦发现猎物,便如利箭一般俯冲而下,褐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像一道钢铁般的闪电。它甚至能捕杀草原上的野狼。

有一次,一个猎人意外捕获一只秃鹫,他把秃鹫关进一个不到一平方米的围栏里。围栏的顶部完全敞开,从围栏里面可以仰视天空。然而秃鹫身处在这样的围栏,怎么也飞不起来,只能在围栏里徘徊,做无奈的囚徒。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过程中,不是每个人都很幸运可以得到健康的成长的。这里所说的健康成长,不只是指我们的生理指标,更是指我们的心理变化(心灵成长),也就是我们思想内核的形成。

每一个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3亿个精子里面最强壮的那一个,都是经历过精选的,都是带着天生第一的特质而来的,但是当外在的“社会要求”在精心培育我们的时候,却让原本存在的部分能量给封存了起来。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所谓的性格,只表现我们觉得容易被社会接受的部分,而把原始的很多本能(自我需求)给搁置了起来。经过了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原本有的东西变得好像是没有了。内在思想的萎缩让外在的物质表现出了匮乏,毕竟它们之间是在守恒的规则下相互转化的。

秃鹫虽然雄健有力,能翱翔万里,可它飞上高空之前,却需要一个助跑的过程。它要先在地面上奔跑三四米,然后才能飞起来。就是这短短的几米,决定了秃鹫是否能翱翔直上,成为一只勇猛的大鸟。而在这个狭小的围栏里,它没有助跑的距离,无法腾空而起。

一个人的承担、成长、成熟、成功,其实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对于现实结果而言,这个助跑的过程也许就很漫长了,但这是达成目标的基础。从煤炭的自我认知到钻石的自我确认是需要千锤百炼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的度过这段涅盘重生的旅程,多数人一辈子潜心修行,却并没有在有生之年走完这段坎坷的成长之路。

真正的成长是需要打破惯性的,是需要将思想上封存的那部分能量释放出来参与到转化的洪流中的。这是个重塑价值感的过程,这是个创造价值量的过程。我们的所谓努力,其本质就是一个自我开发(开采)的过程,而非是一个改造世界的过程;我们的潜能开发,其本质就是一个将潜在能量逐渐意识化、现实化的转化过程。

先出现了一个成功的人然后这个人就成功了

“成功的人”身上的成功特质像成功的种子一样最终长成了成功的果实

种瓜之所以得瓜,是因为那个瓜的种子决定了它最终展现出瓜的样子。一个人成功了是因为他生命里已经具备了有利于成功的内涵,是这个内涵支撑着他展现出外在成功的样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总有一件事情让“具备成功特质的人”成功。

少数人知道这个春种秋收的道理,他们的努力大多集中在让自己成为“成功的种子”,是这些“成功的特质”推动着他们自然而然地变为“成功的果实”。

从种下“成功的种子”的那一刻开始,“成功的果实”就已经诞生了;从出现了一个“成功的人”的那一时刻开始,这个人就已经成功了。外在的所谓努力并不能改变这个结果,而只是加速这个结果的及早实现而已。

“成功的人”具备着成功的特质。他们有能力自己产生“自我有价值”的感觉,也尊重和保护别人的自我价值感,进而得道多助;他们有着清晰的目标,对于这个目标的高度关注使得他们不理会障碍,巨大的牵引使得他们废寝忘食地夜以继日;他们自己就是行为的主体,具备着独立的商业人格,努力不成为别人的负担……

“成功的人”在外在成功之前,其内在早就已经成功了。他们知道能量守恒的定律;他们所做的就是把“思想的种子”培育成“现实的果实”;他们先调整自己,匹配成功的特质,然后外在的世界也就自然地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变化,并最终成为了他们想要的那个样子。

真正有价值的努力需要兼顾到两个层面:一是努力让自己成为“成功的种子”,二是努力让自己复制“成长的基因”。

“成功的种子”里配备着“成长的基因”,里面有我们的梦想以及实现梦想所必须具备的成功特质(原材料)。

梦想在实现之前,不过是我们脑海里的一幅画卷,如同河对岸的一处风景,可以看见却不能到达。不同的自我价值感催生了不同的梦想画卷,纯度越高的钻石装点出来的画卷越发得金碧辉煌。为了实现梦想(到达彼岸),我们需要一条船,这条船就成了我们的目标,少数人得到船了(达成目标)之后,不会只是沉溺于此,而是背上行囊、坐上船,开赴彼岸。

真正牵引我们跃跃欲试的是目标背后的目的,这个目的的满足程度决定着我们成功或者失败的感觉。

先出现了一个失败的人然后这个人就失败了

“失败的人”身上的失败特质像失败的种子一样最终长成了失败的果实

之所以收获了“失败的果实”是因为播撒的是“失败的种子”。失败的种子就是失败的思想。有那个“前因”才有这个“后果”。

一个人失败了是因为他生命里已经具备了招惹失败的内涵,是这个内涵腐蚀着他展现出外在失败的样子。世事难料,总有一件事情让“具备失败特质的人”失败。

“失败的人”努力做的事情如同种下瓜的种子却希望收获豆的果实,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他们时常看到的是失败的现实。

“失败的人”撒下的瓜的种子里也会有几粒豆的种子,当满眼瓜熟蒂落的时候也会有几处豆瓣飘香,但收集垃圾的习惯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不想要的瓜的果实上而不是他们想要的豆的果实上。即使收获到了那么多的瓜的果实,也仍然感受到“无”的感觉。这正匹配着他们内心的匮乏感,他们看着满眼的瓜却依然感受到了失败的感觉。当这感觉蔓延开来的时候,即使“有”也是“无”;当“无”的感觉挥之不去的时候,即使(种瓜)“成”了,也是(种豆的)“败”。

“失败的人”现有的资源被持续地消耗着。因为时常迷失方向,他们所做的努力大多都要从头再来,之前的所谓投入大多是付诸了流水。

找到了过河的渡船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是成功,因为目标变成了目的,所以也就让自己滞留在了河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维习惯呢?

在我们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周围爱我们的人希望我们变成最好的样子,而那个时候的我们却并不认为那个样子有多么的好。不断修正事情的努力逐渐让我们感觉到了被人修理;不断指正我们的声音逐渐让我们感受到了被人指责。“我是不好的!没有人真正地喜欢我!”类似这样的自我认知埋藏在了我们的内心深处,一粒“失败的种子”早就已经种下了。之后的努力正是不断地在给它浇水、施肥,我们也不断看到自己正越来越面临更多的挑战,因为马上就要结出失败的果实了。

我们想要成功,但是更害怕失败。内心的恐惧不断地让我们也变成了《叶公好龙》的主人公。找到了船的时候就感觉到马上就要成功了,满屋子雕龙画柱的氛围也让自己感觉像是半个神仙了,这样的成功感觉多么来之不易啊,万一在过河的时候人仰马翻不就前功尽弃了吗?这样的恐惧让他们迟迟不敢扬帆起航,不相信自己值得拥有的思维习惯让他们总是很久不能看到成功。

生产“成功”的流水线

“成功的人”习惯于启动“成功模式(程序)”生产出“成功”这个产品

产品生产所经过的路线就是生产线。生产出“成功”这个产品,卖个好价钱,进而就成功了。那么“成功”这个产品是经过怎样的生产线被生产出来的呢?

我们知道: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导致结果。结果之于整个过程而言就是一件产品。如果产品的质量好,就是拿到成果了;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就是碰到后果了。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前因后果的。现在的结果可能正是未来某个结果得以产生的原因,而现在的结果之所以出现,一定是在这之前有个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现在的这个结果。

从内在的起心动念,到意识的矢志不渝,到行为的百转千折,到结果的峰回路转,就构成了一条生产“结果”的流水线。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因果关系链关联而成的。

“成功的人”启动的是生产“成功”的流水线。他们正面思考、积极反应;他们看到的问题变成了投入到生产线里的原材料,并最终在生产线的约束下生产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关联到外在的目标,链接到内在的目的。他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上路,满怀欣喜地享受过程,最后像花儿自然地开放那样,他们自然而然地到达终点。他们在终点的掌声中感受到成功,他们也在努力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已经成功了。

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在学校里的那段时光,想想你班级里的那个第一名的同学,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几乎每一次的考试都没能难倒他,他始终是班级里的第一名;不管他好学还是不好学,他仍然是班级里的第一名。而有些同学很努力地进入了班级的前10名,稍稍贪玩一点,就被挤出了前10名的排序。更有甚者,有些同学不管他怎么努力也实现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始终在几十名的位置上徘徊。

试想一下这样的一个场景:如果把正数第一名同学的思想与倒数第一名同学的思想互换一下,将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一定是原先正数第一的同学变成了现在的倒数第一,原先倒数第一的同学变成了现在的正数第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因为他们大脑运行的软件不同了,而人的身体不过是个类似电脑硬件的载体而已。

“成功的人”的思维模式给他们生产出了成功的思想、成功的行为和成功的结果。当稍微有所偏差的时候,他们知道修正自己,完善模式,并迅速回到对的方向上,然后大步流星地往前走……

生产“失败”的流水线

“失败的人”习惯于启动“失败模式(程序)”生产出“失败”这个产品

“失败的人”习惯于启动倾向于失败的思维模式,如同一条生产“失败”的流水线,生产出“失败”这个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不了好价钱,进而他们就失败了。

他们最大的失败是并不知道自己在启动一个生产“失败”的程序来追求成功。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几番折腾之后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应该不会有人再去启动那条生产“失败”的流水线,但谁又能未卜先知呢?

他们所执着的一些东西通常在维护那条生产“失败”的流水线,辛苦的劳作更加强化了生产线的加工效率,偶然的因素频繁增加了生产线的启动频率。他们也不愿意面对杯盘狼藉的不可收拾,但之前他们就是控制不了他们自己。

为什么连自己都控制不住呢?因为生产线的流程已经设置到潜意识里了,因为自己并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基本上在4~6岁之间就已经初步形成了,虽然我们的身高仍然在增加,但如果环境没有太大变化的话,思维模式可能会以4岁的水平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见到过很多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相称的人做着很多不伦不类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个4岁孩子的水平。虽然这些年累积了不少的知识,但加工这些知识的生产线却依然是4岁时成型的那套流程。他们不知道要在这里下功夫!他们也不知道要怎样在这里下功夫!

启动生产线的按钮在他们身上,而按动这些按键的手却长在别人身上。追求外在认同的习惯让他们把自己的命运拱手于人,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总比没人理睬他们来得轻松一些,这就是他们思维模式里的某一处系统性漏洞。当碰到自己可以颐指气使的对象时,他们会不自觉地向着这些人发泄一番,在别人莫名其妙地满怀委屈中,他们反倒觉得畅快多了,因为再度看人脸色的时候,他们自己的委屈终于有地方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