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在机械厂找了份工作,干钳工。他吃住在厂,很少回家。每月发工资后回家一次。交生产队买工分后,把余下的钱交给美荣,住上一宿就走,家中的事根本没有时间来管。美荣每天下地干活,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喂猪养鸡,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开始时,美荣下地干活,孩子由英汉的母亲来带。英汉的母亲身体有病,生活勉强自理,突然增加了看孩子的负担,有点吃不消,因劳累而卧床不起了。这样一来,不但看不了孩子,反而增加了美荣的负担。李法虽然能帮助美荣干点事,一来年纪大了些,而来文人出身,干庄稼活有限。这样一来,可就苦了美荣,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早饭,饭熟后顾不上吃就去干早晨的活,放工回来吃早饭,吃完早饭去干上午的活。放工回来抓紧做午饭,匆忙吃过后不休息,去打猪菜,下地前赶回来去干下午的活。此外,还要挤出时间照顾婆婆和孩子,还要喂猪、洗衣……一直忙到深夜。
孩子无人照看,她就把孩子锁在屋里。下地回来,孩子常常掉在地上磕破了头,哭哑了嗓子。美荣心疼得像针扎,一边喂奶一边落泪。泪水落在孩子的脸上,分不出是谁的泪水。李法看到这般情景,只是叹气。他心疼地说:“孩子,苦了你了。本想让你来这个家享点福,至少比你家要好点,可……爹对不起你!”
美荣叹口气,说:“这都是我的命,年轻时受点苦不算什么,以后会好起来的。”
常言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婆婆的病越来越厉害,最终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李法因为伤心过度,得了脑血栓,全身瘫痪。这样一来,对已经是千疮百孔的家庭简直是雪上加霜。经济上负债累累,生活上缺吃少穿,逼得人喘不过气来。从美荣的工作量来讲,李法不但不能帮助她,反而需要她来照顾。使得美荣忙上加忙,累上加累。可她咬紧牙关坚持着,从没有一句怨言。
美荣对李法有着特殊的感情,李法全身不能动弹,为了照顾着方便,美荣把李法弄到自己屋中,每天给他喂饭、擦屎、换尿布。为了让老公公舒服些,经常用热毛巾擦洗身上。公公儿媳本来就不方便,可美荣不计较这些,她对李法说:“你有病,家中又没有别的人可照顾你,我也就顾不得许多了,为了少让你受罪,谁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不在乎。”
李法感动的热泪盈眶,内疚地说:“孩子,苦了你,我不知哪辈子积了德,修下你这样的好儿媳妇。但这也不是长法,时间长了会把你累坏的。我倒不如死了干净,还是不要管我了。”说这话,声音哽咽,热泪夺眶而出。
美荣安慰他说:“还是不要说这样的话吧,谁还没有个老?你安心养病,慢慢会好起来的。”
英汉看到家中的情况,很不忍心,对美荣很是心疼。但他想到这可能是玉春对她的惩罚,不敢过多地帮助美荣,怕招来更大的灾难。所以在外边他省吃俭用,多省点钱留给美荣,也算他尽了心了。不就,李法让他辞去工作回家帮助美荣,英汉总是借故不肯回家。李法在床上动弹不得,拿他也没有办法。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美荣又怀孕了,生了一个女儿叫“天兰”。由于家中生活贫苦,身体营养缺乏,孩子一生下来就没奶吃。家中养两只鸡,只好用鸡蛋混合着白面沏成糊糊喂养。孩子营养跟不上,骨瘦如柴。细脖子、大脑袋,肚子圆鼓鼓的好像刚出壳的麻雀。美荣看着可怜的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时常落泪。
天兰十个月时可以到处爬了,也会喊妈了。美荣下地干活,把她留在家里无人照看,怕她摔着,给她钉了一个小车,把她放在车中,无论如何她是爬不出小车的。但可以到处走,所以比较安全,也就可以安心下地干活了。天财已经七岁,在小学念书。美荣自己没上过学,再苦再累也不愿耽误孩子。天香五岁,因无人照看,就把她送到姥姥家让姥姥看着,勉强维持着这个贫困不堪的家庭。
这天,美荣下地干活,感到有点头晕,她强忍着想坚持到放工。可是,头晕的越来越厉害,已经无法忍耐。她向队长请了假,匆匆忙忙赶回家中。她难受极了,先倒了碗开水,想把火往下压一压。可开水太烫,只得先晾在桌边。
天兰见妈妈回来,高兴极了。在车中伸出两个干瘦的小胳膊,让妈妈抱她。瞪着一双大眼睛,咯咯地笑出了声,一窜一窜地等妈妈抱她。平时美荣十分疼爱这孩子,因为觉得她最受委屈。一是没奶吃,又没钱买奶粉,从小就吃面糊糊。二来没人照看,整天把她锁在家中。所以美荣每次放工回家,总是先抱一抱她,然后沏好面糊糊把她喂饱。今天美荣实在是难受到了极点,哪里还顾得上抱孩子?她看了孩子一眼,就一头扎在了炕上。
天兰见妈妈没理她,感到委屈,伸出去的小手又缩了回来,小嘴撇了撇,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到底还是没哭出来,因为她习惯了。自降生以来,不知试过多少次,哭死也不会有人管的,所以也就认了命。今天,妈妈不理她,可她饿啊!抬头看到喂自己的那个碗里冒着热气,以为是给她沏的糊糊。她多想吃呀!把手指放在嘴里吮着,不停地咽着口水,嘴嘟噜着:“妈……妈……”
她实在忍不住了,在小车里移动着小腿向那碗靠近。到了下边,把身子往上一窜,用干瘦的小手一扒,把碗扒翻。一碗开水整个浇在了身上。天兰疼得拼了命哭嚎:“啊哇!啊哇哇……”
美荣听到哭叫声,睁开眼睛,看到如此情景,惊呆了。她从炕上跳下地,去抢孩子。谁知头一晕,一下子栽倒在地,失去了知觉。
李法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自己又动弹不了,急得在炕上大呼救命。
邻居们听到呼救声,纷纷赶来,看到这般情景,个个叹气,七手八脚地把她母女送医院。打电话通知英汉,让他回家。
美荣在医院里经过治疗,很快苏醒过来,诊断为美尼尔综合症。可小天兰的烫伤十分严重。头、面部、前胸、肚子……总面积占了全身的百分之六十。到处是水泡,肿胀的面部,使容貌变了样。睁不开眼睛,发着高烧,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美荣看着,只是捶胸顿足地哭泣。
英汉赶到医院,看到这般光景,心中难过极了。他流着眼泪对医生说:“孩子在我家没享过一天福,求你们一定要抢救她的命啊!”
医生告诉英汉:“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孩子的烫伤很严重,她的身体弱,抵抗力差,恐怕很难……如果能熬过三天,病情不恶化,也就过了危险期,不然……”
医生没再说下去,可英汉已经明白了一切。他看着可怜的孩子,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
第二天,孩子的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去。美荣苦的死去活来,昏过去几次,死活不让把孩子埋掉。英汉为了不再让她看见孩子伤心,在她昏过去的时候,偷偷地把孩子埋在了乱葬岗子上。
美荣醒过来,不见了孩子,她哪里肯依,哭喊着要见孩子。英汉百般劝说,只是不听。后来英汉被他闹得实在是没有了办法,只得把她带到了埋孩子的地方。
美荣拿了钱,买了两袋奶粉,跑到埋孩子的地方,扒开土丘,把奶粉埋了进去,哭着说:“我苦命的孩子,妈对不起你。妈没有奶给你吃,也没钱给你买奶粉吃。长这么大也没尝过奶是个啥味儿。今天,妈给你买了两袋,吃顿饱饭吧……早知这样,你活着时,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让你吃点奶呀……你是因为饿才去扒那碗的呀……”
英汉听着伤心,劝道:“我们回家吧,事已到了这个地步,就别想那些伤心的事了,保重身体要紧。”一边说着,一边拉她起来。
美荣哪里肯呀,接着哭道:“你伸小手让妈抱你,妈当时太难受了,没有抱你,可现在妈想抱你……你在哪里呀……也听不见你喊妈了呀……”哭着哭着,又昏了过去。
英汉看着眼前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他把美荣背回了家,但美荣终因伤心过度,卧床不起,他只得在家伺候。看到家中如此光景,他觉得美荣太苦了,心中十分不忍。莫非这是玉春对美荣的报复?他感到很内疚,觉得这几年自己做的是不是有点过份?决定改变以前的做法。他辞去了工作,回家和美荣共同分担家庭的重担。
他来到玉春坟前,百感交集,对她又是思念,又是怨恨,想起她说过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是因为听了她的话,才给美荣造成了痛苦,失去了女儿。这哪里像玉春的性格?也许真的不是玉春。可她到底是谁?是人?是妖?还是鬼?她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和自己过不去?不管怎么说,再也不能上她的当了!
英汉跪在地上祷告说:“春姐,英汉对你一片痴情,时刻不忘。你却离我而去,长眠地下。我知道那鬼不是你,因为如果你有灵,你一定希望我过得幸福。现在你去了,美荣替代了你,她对我很好,我也很爱她。如果你还念着我们的旧情,就应该保佑我们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这并不是我变了心忘了你,要知道我是每时每刻都在思念你。如果有一天,你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一定会离开她和你团聚。算命先生说桃艳和我有牵挂,我想是不是在桃树开花时能见到你?所以每年桃树开花的时候,我都去桃园,可是一直见不到你。我能怎么办?我想,今生既不能结合,那就等来生吧。我希望你不要再打扰我们的生活。”
英汉祷告完毕,起身回了家。从此后,和美荣过起了日子。他对美荣关心体贴,尽一个丈夫对妻子应尽的义务。夫妻之间和和睦睦,日子虽然过得清贫,却有说不尽的快乐,从此再也没有分开过。
李法在炕上一躺就是五年,在这期间,家中已经负债累累,生活困难。为了节省粮食,美荣把细粮换成粗粮,这样可以多吃些日子。粮食不够吃,她把野菜掺进面中,全家吃掺菜的饽饽,只给李法做点净面饽饽。孩子们看着净面饽饽馋得直流口水,可谁也闹着吃,他们都知道是给爷爷做的。有时美荣分给他们一点,谁也舍不得一下子吃下去,捧在手里一点点品尝,仿佛在吃美味佳肴。看着可怜的孩子,美荣心里很不是滋味。
李法的病一天天加重,美荣心里很难过。问李法想吃点什么?李法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想吃碗面。美荣犯了难,家中连一粒麦子也没有,到哪里去弄白面?看着要离开人世的老公公,如果死前不能满足他吃碗面的愿望,那将会内疚一辈子。天兰就是因为没吃过奶,至今想起来就觉得堵心。绝不能再让老公公带着遗憾而去。美荣想到这些,狠下心来,默默地去了县城。
美荣去了县城医院,卖掉了自己四百毫升血。她拿着卖血的钱,到黑市买了五斤粮票,又拿着粮票到粮油门市部买了五斤白面回家,做了面条,给李法捞了一大碗。剩下的让孩子们吃。天财和天香见有面条吃,乐得直跳。只有英汉发现美荣的气色不对,关切地问:“白面是哪里来的?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美荣苦笑一下说:“我在娘家弄来的——不知怎的,我觉得有点头晕,可能歇一歇就好了。”
英汉感到不对劲,她娘家哪来的白面?在英汉的追问下,美荣只得说了实话,英汉听了感动的泪流满面。
李法竟然吃了一大碗面条,第二天病情加重,离开了人世。美荣的身体,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恢复,才渐渐的复原,一家人仍旧过着清贫的日子。
转眼几年过去了,党中央颁布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美荣觉得这是一个改变自己的命运,脱贫致富的好时机。她和英汉商量,托人贷款建一个模具厂,准能赚钱。可英汉觉得这样做担风险,万一赔了本,就无法过了。凭自己的技术,找份工作比较稳妥,旱涝保收。
商量再三,没有结果。美荣说服不了英汉,只得由他。当即决定,英汉出去打工,美荣在家种田。商议好后,英汉再次离开了家,又去了工厂上班。
美荣是一个既有远见又有心计的女人,她为英汉空有一身技术而无所作为惋惜,知道指望他是不行的了,决定闯自己的路。有这样的好政策,如再受穷,实在是不甘心。自己不懂技术,何不在种植方面做点文章。通过调查,她看准了栽种果树是致富的好路子。虽然当年见不到效益,可一旦有了效益,就会年年上升,很有潜力。她把承包的离村较近的地块换成了远地,连在了一起。别人觉得她傻,拿近地换远地,所以,很快就换好了。
她托人贷了款,买了树苗,又在地里打了一口井。为了管理方便,在果园里盖了两间简陋的小房子,吃住在洼里。不懂技术,她请了一位技术员,天天跟他学。又买了有关书籍自学,很快就掌握了管理技术。
最初两年,由于树小,树的行间空着,她种上了经济作物:棉花、花生、草莓……一年下来,所卖的钱除去果园的花销外,还有剩余。后来,果树大了,见了回头钱,收入年年增加。
她成功了!几年来,收入总在七八万元以上。她用这些钱,还了贷款,翻盖了新房,娶了儿媳,嫁了女儿,又盖了一处新房,而且手里还有存款。
事办完了,她也累垮了。她枯瘦如柴,腰疼得直不起来,整天佝偻着身子,过早地衰老了。仿佛一盏干了油的灯,火苗儿渐渐暗了下来,豆粒大的灯火,闪闪烁烁,无精打采地燃烧着,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美荣心里明白,自己完了。想起自己的一生,实在是不容易,现在中年已过,总算是争了口气,改变了家庭的穷面貌。以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没几年的时光了,应尽早地退下来,过几天舒心的日子。这些年来,由于日夜在果园干活,费心费力,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私生活,对英汉冷淡了些。如今,应该好好弥补一下。她把果园交给了儿子来管理,回家和英汉过起了日子。
英汉这些年来一直在工厂干活,美荣又吃住在果园,平时里也很少回家。美荣建果园时,他极力反对,可后来成功了,又觉得没脸去帮她。所以,;俩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如今美荣从果园里退下来,英汉又去了板厂,英汉就天天回家。美荣对英汉关心体贴,为了让英汉吃好,她又买了烹饪书籍自学,很快就学会了做菜的本领,做出的菜有滋有味。英汉每晚回家,美荣总是炒上两三个菜,量不大,却是多样化,另加一碗鲜汤一壶酒,英汉真正过上了舒心幸福的生活。
这天,英汉去上班,忽然想到今天是农历十月初一,这是烧纸送寒衣的日子。英汉想起玉春,心里沉甸甸的,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买了纸和寒衣,想去坟地给玉春烧。走到坟前,他大吃一惊!只见坟前摆着十二个一次性泡沫塑料盘,盘中放着供品,有四干、四鲜和四面点。前面一大堆刚烧过的纸灰。坟旁边,有一个比碗口还大的洞,深不见底,通往墓穴。
英汉感到奇怪,这供品是谁留下的呢?玉春没有亲人,父母去世,弟弟下落不明。多年来,从没给姐姐烧过纸,是他的可能性不大。是谁给烧的纸呢?为什么供品不收走?这个洞是谁挖的呢?难道是盗墓的?可洞口这么小,人也进不去呀!思来想去,找不出答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