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25423300000090

第90章 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曰:“《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掌其职焉。”《郑笺》则说:“挈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朱熹《诗集传》也认为这首诗是“诗人刺其君兴居无节,号令不时”。而今人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反映劳动者对繁重劳役的怨愤。从整首诗的内容看,写的是穷苦人民当官差,应徭役,每天忙得早晚不得安宁。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章反复咏唱,描绘了这样一个场面:东方还未露曙光,世界还是一片漆黑,突然响起了公家监工的吆喝声,催促着他们赶紧去上工了。这一声声叫喊惊醒了劳工们,他们不顾疲惫的身子,摸着黑就开始穿衣裳,有的抓着裤管往胳膊上套,有的把腿伸进衣袖里。一时间,一群人乱作一堆。劳工们在监工们的监督之下长期受到残酷压迫,因而监工的一声吆喝,就将他们惊醒了,急忙爬起来抓起衣裤就往身上套。而“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这特定环境下发生的典型细节将劳工

们混乱的穿衣场面描绘得很细致,渲染了劳工们没有自由,没日没夜被人驱使劳作的非人待遇。末章首句“折柳樊圃”告诉了我们劳工们半夜被驱赶起来是为了砍下柳枝来围菜园篱笆。而此时的劳动现场,监工们瞪着可怕的大眼监视着他们,不让他们趁机偷懒休息。“狂夫瞿瞿”这个细节描写将监工凶恶嘴脸描绘得栩栩如生,颇有真实感。最后两句“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则写劳工们那不分早晚,起早贪黑只为公家劳作的悲惨生活,也暗示了被劳役者胸中的不满。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使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头语言如“东方”、“未明”、“颠倒”、“倒颠”、“狂夫”、“不能”等,读起来朗朗上口。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但其蕴含的意义却十分深刻,让人读完却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受压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