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2546700000011

第11章 曹刿用柔消彼刚,避锐击其怠

曹刿即曹沫。春秋初鲁国大夫,鲁庄公时,他指挥鲁军,取得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战役的胜利。后鲁、齐两国会盟,他身怀利刃,劫持齐桓公,逼齐归还侵鲁之地。前人有诗称赞:“曹刿有深谋,临敌三鼓待。用柔消彼刚,避锐击其怠。盈竭迭迁移,知止自不殆。战胜斯一端,莅政至理在”(清嘉庆帝《齐鲁长勺之战》)。

春秋时期多战争。毛泽东曾几次提及齐鲁长勺之战,并由长勺之战谈到鲁国的指挥者曹刿。长勺之战是春秋初期的一次规模不大的战争。毛泽东谈长勺之战,现见文字记载最早的是陈士榘将军的回忆。

1936年3月,毛泽东在陕北保安(志丹)附近红军大学演讲“军事辩证法”战略学。陈士榘说:我记得,他在讲战略学的战略追击时,专门列举了一些中国古代战例。如春秋时期著名的长勺之战,鲁国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强大的齐国的例子,以及后来齐桓公和军师管仲关于追击战的例子。当时毛泽东说:“中国有个有名的成语,叫做‘一鼓作气’来自何时呢?来自春秋时期的齐鲁长勺之战。”(刘恩营著《井冈山走进中南海——陈士榘老将军回忆毛泽东》第225页)毛泽东的这项例子,不久就作为他说弱师是如何战胜强敌的战略思路,写进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说:“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用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为了说明故事,毛泽东还全文引用了《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并高度地概括了这次战争胜利原因:“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3年第2版第203—204页)毛泽东在这里高度评价了曹刿。曹刿对于这场战争,知己知彼,作了全面的考虑:“夫战,勇力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毛泽东对此有很深邃的认识。

据李银桥回忆,1953年1月14日,毛泽东在听了公安部长罗瑞卿对两个县公安局长违法乱纪、草菅人命一事的处理报告后,很是气愤。当时李银桥劝他消气。毛泽东说:你不知道这中间的利害,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春秋时期,山东有两个诸侯国齐国和鲁国。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鲁国的国王当时是鲁庄公,他当国王当到第十年的时候,齐国发大兵来打鲁国,鲁庄公准备发兵抵抗。有个知识分子叫曹刿的去见鲁庄公,问他打仗会不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鲁庄公回答说,我对鬼神很敬重,鬼神必然会庇护我。曹刿说,鬼神的事很难说清楚。鲁庄公又说,我平时有什么东西爱分给大家。曹刿说,那是小恩小惠,没有什么了不起。鲁庄公又说,我对于所有的案件虽然不可能每件都办得十分好,但总是尽量弄清楚,不要冤枉一个好人。曹刿说,凭这一点你肯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肯定会打胜仗。结果弱小的鲁国果真打败了强大的齐国。我不是可惜那两个公安局长,而是怕这样的人一多,我们就会渐渐失去老百姓的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