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2546700000081

第81章 吕蒙有国士之量,应刮目以待

吕蒙(178—220)三国时东吴将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字子明。久随孙策、孙权。参加赤壁之战。曾听孙权劝说,多读史书、兵书,被鲁肃称为“学说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后代鲁肃领军,袭破荆州(今湖北江陵)。授南郡太守。旋病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毛泽东在关于读苏联《政治经济学》(第三版)教科书的一次谈话中,联系赤壁之战说:三国时吴国的张昭,是一个经学家,在吴国是一个读书多、有学问的人,可是在曹操打到面前的时候,就动摇,就主和,周瑜读书比他少,吕蒙是老粗,这些人就主战。(《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在曹操大军饮马长江时,东吴的文官要降,武将要战。吕蒙没有文化,却是主战派。毛泽东称赞了吕蒙的立场。

毛泽东称赞吕蒙,当然不仅仅因为他是大老粗,而是大老粗在实践中也懂得折节读书的重要。毛泽东不止一次在谈话中赞扬吕蒙肯认真读书的事。毛泽东曾多次读《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赞赏孙权论吕蒙的“学问开益,筹略奇至”,且在《三国志》作者陈寿评“吕蒙勇而有谋”的六个字旁加了密密的旁圈。

建国后,毛泽东曾多次号召干部,特别是军队里的高级干部读《吕蒙传》。1958年9月,毛泽东在宁沪杭铁路线专列上,和张治中、罗瑞卿畅谈三国历史和人物,毛泽东说:《三国志》中《吕蒙传》不可不看。吕蒙从小参军,虽然骁勇,有胆略,但没有文化,当了带兵官后禀报军情时只能心记口述,很感苦恼。孙权劝他读书,他说军务倥偬没时间。孙权便以自己为例,说明只要决心,时间不是主要的问题。吕蒙听从了,刻苦自学,数年之后,判若两人。后来吕蒙当了东吴的统帅,打了许多胜仗,还使关羽败走麦城。毛泽东又说:我们现在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以后才受到教育的,他们不可不看《吕蒙传》。(张治中、余湛邦《张治中与毛泽东——随从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日记》,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毛泽东对吕蒙事迹十分熟悉,又向他们说了吕蒙取荆州的故事:关羽攻曹军手上的樊城,吕蒙用计骗关羽把全军开到前方,然后轻骑疾趋南郡(江陵),南郡太守麋芳投降。关羽将士家眷留在南郡,吕蒙进城办法很好,对他们不但不加损害,还特加照顾,对年老的慰问,对疾病的给医药,对饥寒的给衣服粮食,对关羽的财产丝毫不动。对关羽派来的人很优待,使他和将士家属相会,结果起了很大的作用。关羽的将士知道了,军心涣散,士无斗志,使得关羽不得不败走麦城。毛泽东还要求罗瑞卿和公安战线上的干部读《吕蒙传》,说:“公安干警应成为有文有武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要求。”(《解放军报》1978年8月15日)

1972年,毛泽东曾就大字本《吕蒙传》注释、点校时再次指出:文化不高的也可学文化。他又举了吕蒙读书的例子勉励高级干部要重视文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