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大全集
2576000000052

第52章 宪问篇第十四(4)

张居正注:“达,是通透的意思。孔子说:‘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小人之所以为小人,始焉不过一念之少殊,终焉遂至趋向之迥绝,何以言之?天理本自高明也。君子凡有所为,都只循着天理而行,故其心志清明,义理昭著,所知者日以精深,所行者日以纯熟,渐至于为圣为贤,‘而造位乎天德。譬之登山者,一步高似一步,将日进于高明矣,岂非上达者乎?人欲本自污下也。小人凡有所为,都是一团私欲,故其志气昏昧,物欲牵引,良心则日以丧失,邪行则日以恣肆,渐至于为愚为不肖,而与禽兽不远。譬之凿井者,一步低似一步,将日流于污下而已,岂非下达者乎?欲脱去凡近以游高明者,当知所择矣。”

解读

孔子所说的上达,是说君子追求的是仁义道德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小人追求的是利益财富等物质层面的东西。这是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

上达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属于精神范畴。说的是君子追求的是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且为之而努力奋斗。下达是具体的内容,属于物质范畴。君子应该追求精神修养,淡化物质利益。小人首先追求的是物质层面的东西,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更好地生活。所以,小人下达。他们只掌握一些生存技能,从事农工商贾各行业。“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还可以理解为:君子能够通达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小人则通达于财利,遇事着眼于表面现象,见事不明,甚至通于邪道、歪道。

君子的人生目标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传播自己所知道的真理;所以,在日常生活的细节方面,他们往往不能面面俱到,更不会在某些小事上耍小聪明。而小人则往往在细节处大做文章,突出表现;然而,如果把重大的任务交给他时,他又可能经受不住考验。所以,我们要有更广阔的胸怀,不要执着于做世俗的“小人”;而应更加积极进取,做通达于上的“君子”。

14.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①。”

注释

①人:意指别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学者做学问在于提高自己,当今的学者做学问是为了给别人看。”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又注:“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

朱熹注:“圣贤论学者用心得失之际,其说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

于此明辨而日省之,则庶乎其不昧于所从矣。”

张居正注:“为己,是欲得之于己。为人,是欲见知于人。”

解读

孔子通过比较古今学者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委婉地批评了那种学习目的不正确的读书人,同时也明确地阐述了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学习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而不是为了充门面做给别人看。

这里说的“古人”怎么样,其实也就是在告诉我们“今人”应该怎么样;而说的“今人”怎么样,实际上是在说不应该怎么样,其实归根到底是要告诉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孔子主张仁义道德,有济世救民的胸怀,认为只有给别人带来好处的才能称之为“仁”。所以,孔子认为读书的真正目的,除了修身养性外,更重要的是人仕辅助君王,为天下的百姓谋福利。遗憾的是,在现实中此类“今之学者为人”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人学习知识都只是泛泛而谈而不解其中真实含义。有的入学习只是为了谋取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不考虑自己的真正爱好和特长,也不考虑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为了充门面而学习的人,不可能领悟知识的真正精髓。学习是为了不断的提高自己,我们必须要认清这一点。

14.25蘧伯玉①吏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注释

①蘧伯玉:人名,卫国的大夫,名瑗,孔子到卫国时曾住在他的家里。

译文

蘧伯玉派一位使者来探望孔子。孔子让了座之后问道:“老人家在做什么?”

使者回答说:“他想减少自己的过失却还没办到。”使者出去以后,孔子说:“好使者呀!好使者呀!”

名家注解

朱熹注:“欲寡过而犹未能,则其省身克己,常若不及之意可见矣。使者之言愈自卑约,而其主之贤益彰,亦可谓深知君子之心而善于辞令者矣。故夫子再言‘使乎’以重美之。按庄周称‘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又曰:‘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盖其进德之功,老而不倦。是以践履笃实,光辉宣著。不惟使者知之,而夫子亦信之也。”

张居正注:“大抵天下之义理无穷,人心之出入无定,故寡过未能,非使者为伯玉谦词,乃真实语也。尧、舜、禹之授受,以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成汤之检身若不及,文王之望道而未之见。古之圣贤,未有不以此存心而成德者,善学者宜加意焉。”

解读

蘧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大夫,孔子和他私交很好。孔子问蘧伯玉的近况,使者非常巧妙地回答说,蘧伯玉在不停地反省自身的错误,但是他感觉还做不到,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孔子非常赞赏蘧伯玉使者的言谈。圣贤能自省其过,但也不能免其错,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减少自己的过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能够承认自己的过错已属不易,承认过后还要不断改正,这就需要更高的道德修养。现实永远不会有绝对的完美,人的道德修养自然也无法说已经达到了完善。但是,只要我们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就能不断减少犯错误的几率。如果犯了过错,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把过错归于外在条件,这就需要我们时刻有谦逊的心态。

74.2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注释

①谋:考虑。②出:越出,僭越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不谋那个政事。”曾子说:“君子考虑的事情不超出自己岗位的范围。”

名家注解

朱熹注:“此艮卦之象辞也。曾子盖尝称之,记者因上章之语而类记之也。”

张居正注:“位,是职位。这一句是《易经》中《艮卦》的象词。曾子尝称述之说道:‘凡人之居住,虽有大小尊卑之不同,莫不各有当尽之职。若舍其本职,而出位妄想,则在己为旷职,而于人为侵官矣。君子则身之所居在是,心之所思亦在是,凡夙夜之所图虑者,惟求以尽其本分所当为之事。如居乎仓库之位,则思以审会计,明出纳,而尽乎理财之职;如居乎军旅之任,则思以勤训练,饬军令,以尽乎诘戎之职,初未尝越位而有所思也。如是,则众职毕举,而庶务成理矣。”’

解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为政的基本修养。在孔子眼中,人与人有严格的身份差别,每个人都安分守己,社会才能井然有序而不至于陷入混乱。这也符合儒家的一惯思想,与“君君臣臣”的正名理论密切相关,一以贯之。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很多人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所以,孔子面对混乱的社会现状,提出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理论。古代社会没有民主,统治国家管理百姓,就需要有人来做决断。如果大家都各执己见、言辞纷扰、莫衷一是,就不能达成一致,从而导致社会混乱。一个正常的国家,应该是上下都各按名分,各尽其职。这样,国家机器才能有效而稳定地运转。我们在工作中,同样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隔行如隔山,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不要强行去干涉,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了。

14.2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①注释

①这句话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

名家注解

朱熹注:“行,去声。耻者,不敢尽之意。过者,欲有余之辞。”

张居正注:“耻,是羞耻。孔子说:‘人之言行贵于相顾。若喜为高论,轻肆大言,而考其所行未能如是,则为言过其行。究其归,不过便佞小人而已,故君子耻之。以是为耻,则勉不足而谨有余者,自不容不至矣。”’

解读

孔子向来都很反对言过其行,不断强调要“讷于言而敏于行”。他反复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少说大话多干实事。

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要真诚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言过其实作为一种耻辱。人们应当少说多做,先做后说,说到做到,说了大话却做不到是很令人厌恶的事情。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爱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却一件实事都没做到。这不仅是对他们自己诚信的严重损害,有时候也会给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所以,一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把牛皮吹出去了却不能兑现,就会被人看贬。

言行一致,不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美好品德。

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①。”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注释

①仁、知、勇:此三者为孔子强调的作为君子所必需的三方面的品格。

译文

孔子说:“君子遵行的道有三点,我没有做到:仁德的人没有忧虑,智慧的人没有迷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子贡说:“这正是他老人家自己所遵循的道。”

名家注解

朱熹注:“知,去声。自责以勉人也。道,言也。自道,犹云谦辞。”

张居正注:“忧,是忧虑。惑,是疑惑。惧,是恐瞑。自道,是自家说自家的事,言道其实也。夫孔子道全德备,其于三者,皆已各造其极而时出之,岂复有所未能者乎?故子贡闻其言而叹说:‘此乃夫子自言其实有者如是耳。而乃以为未能,盖圣不自圣之心也,大抵圣人深见义理之无穷,其自视常以为不足,故圣而益圣。有志于希圣者,当知所惕励矣。”

解读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品格。能够做到不忧虑、不迷惑、不畏惧就是在仁、智、勇三方面达到了境界。尽管孔子自谦说自己还不能做到,但十分了解孔子的子贡却说这正是孔子本人所遵循的道。

仁者,有正确的世界观,谦虚谨慎,对待任何事情都会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且力争做到凡事为他人考虑,以仁义之道面对他人,济世利人,上不怨天,下不怨地。这对人的心理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内省不疚,所以不忧。

智者,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明辨事理,做事情有决断力,所以能够做到不迷惑。

勇者,依于仁智,凡是应该做的事情,都不计较艰难险阻而勇往直前,努力达到,所以勇者不惧。“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道德品质,这些都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如果我们能具备“仁”“知”“勇”的品质,那么在任何方面我们都能取得成功。

14.29子贡方人①。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注释

①方人:评论、诽谤别人。②赐也贤乎哉:疑问语气,批评子贡不贤。

译文

子贡对别人品头论足。孔子说:“赐啊,你就比别人好吗?我没有闲工夫去这样论人长短。”

名家注解

朱熹注:“比方人物而较其短长,虽亦穷理之事。然专务为此,则心驰于外,而所以自治者疏矣。故褒之而疑其辞,复自贬以深抑之。”

张居正注:“方,是比方。子贡平日好比方人物而较其短长。此虽穷理之一事,然专务为此,则心驰于外,而自治之功疏矣,故孔子反言以警之说:。赐也其贤乎哉?盖惟贤者,自家学问工夫极其精密,乃可以其余力而较量他人。若我则以义理无穷,工夫未到,日孜孜焉惟以进德修业,迁善改过为事,方自治之不暇,而何暇于方人哉?’夫方人之事,在圣人犹以为未暇,况学者乎?孔子言此,其所以警子贡者,至深切矣。”

解读

子贡有时候恃才傲物,说话刻薄不够委婉,经常对别人品头论足。孔子就对他的这种行为加以批评,并且告诫他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不要对别人吹毛求疵。

孔子一贯主张人要多做少说,不要只会说漂亮话而没有实际行动来办实事。子贡议论人家长短,对别人过于苛刻和挑剔。孔子十分不悦,说如果是他,他就没闲工夫去说这些没用的话。言外之意就是,有评论别人是非长短的功夫还不如去做点有用的实事。闲来论人是非,在儒家看来就是不务正业。俗话说“静坐惟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对于自己个人修养的提升和关注,远远大于对别人家长里短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把目光锁定在自己身上,切实地多做实事,少论是非。

14.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其不能也。”

注释

.①不己知:即不知己。意为不了解自己。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名家注解

朱熹注:“凡章指同而文不异者,一言而重出也。文小异者,屡言而各出也。

此章凡四见,而文皆有异。则圣人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可见矣。”

张居正注:“孔子说:‘人之处世,常患名誉不彰,人不知己,然此不足患也。惟夫学焉而未能明其理,行焉而未能践其实,此则在己本无可知之具,反之吾心而有歉者,正学者所当患也。今乃不以此为患,而徒患人之不知,何哉?”’

解读

一个真正有才能的君子,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相反,应该忧虑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孔子积极鼓励弟子们学而优则仕,而从政的一个基本门路在于使别人了解自己。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自己首先要了解别人。

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是有才德的贤士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不但对自己的道德修养与学识技艺没有一点影响,甚至可以让自己更加警醒,更加努力于修身养性,以让别人更可能了解自己。而对别人不了解,则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就会不知道别人的是非邪正,不能亲近好人而远离坏人,就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且,不了解别人,也就不能做到在与人交往的时候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所以,一个真正懂得与人为善的聪明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更多地是去提高充实自己,多去了解别人,多倾听别人的心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一定会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14.31子曰:“不逆①诈,不亿②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注释

①逆:迎。预先猜测。②亿:同“臆”,猜测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不预先猜测别人欺诈自己,也不揣度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虽不逆不亿,而于人之情伪,自然先觉,乃为贤也。”

张居正注:“逆,是事未来而逆料的意思。亿,是事未形而意度的意思。诈,是欺诈。不信,是不实。抑,是反语词。先觉,是无心而自然知觉。盖多疑生于不明,而明者自无所疑,逆诈、亿、不信,皆由不明故耳。至明之人,物至即知,孰得而欺之乎?然非有居敬穷理之功,讲学亲贤之助,则此心虚灵之体,未免为物所蔽。欲以坐照天下,亦未易能也。此又事心者所当知。”

解读

孔子反对预先猜测别人,但他认为能洞察别人的欺诈行为的人,是贤人。可见,孔子教给我们的是,做人既要胸怀坦荡,不随便猜测评价别人;又要有防骗防诈的先知先觉。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把人往坏处想,又要对他人的心计洞若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