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鉴赏】
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从弟即堂弟。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作者把时间(春夜)、地点(桃李园)、人物(作者与诸从弟)、事件(宴饮)等都在题目中一起交待了,为在文章中写作序原因留下了空间。
诗人交代了与诸从弟夜宴并作诗的原因:一、浮生如梦,为欢几何?二、古人也秉烛夜宴。这里宕开一笔,借古人之行为说自己之行为。古人夜宴是有原因的,那么自己夜宴也是有原因的。不直接说自己,而说古人,着实巧妙。三、美景在前,不容辜负。“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景美如画,春光暖人心,一切都是那么融和,春宵一刻值千金,岂能虚度?四、共享天伦,机会难得。能和兄弟们一起共度良宵,实在不易,亦为人生一大乐事。再加上“群季俊秀”,那就更要一展才华,不传千古,也能聊以自慰了。恰当的时间,美好的情境,欢乐的气氛,诗情油然而生。作者在短小的篇幅中一一道来,显得有条不紊,精巧紧凑。
小序所描绘之夜游饮宴的情景,更是给人一种实景再现的观感。“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以醉月”,无不生动毕肖,引人感叹。而“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两句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此句前用一“况”字承接“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进一步说明夜宴的原因。此二句写景,更给人无限的遐想。“阳春”不禁让人想到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春风和煦。古人诗句中常有“烟”字,如“杨柳万条烟”、“蓝田日暖玉生烟”等,李白自己的诗中也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烟”字让人感到朦胧迷离,如梦似幻,烟一样的景一定是美的。阳春的烟景则更是繁花盛开,花香满地。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阳春”、“大块”拟人化,说阳春召大块施与,令人读来更显亲切。这也许就是这两句流传千古的原因吧!
尽管这篇序中也出现了“浮生如梦,为欢几何”的字句,但读完全文,我们并没有消极之感。一方面,这是因为本句在文章中是起句,是为引出下文写与兄弟们夜宴,共叙天伦之乐而设,“欢乐”才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再加之下文写到的如诗如画的春景,众人宴饮的痛快,作诗罚酒的雅兴,无不显示出欢乐的景象,又何来消极呢?因此,我们读这篇小序,感觉到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全文仅百余字,紧扣题目,句无虚设,而层次井然。以骈偶句式为主,铿锵动听,而又潇洒流动,无板滞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