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孩子有出色的表现,就必须有一个好的身体。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全方位的保护,精心的调养,提醒孩子养成卫生的习惯,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的锻炼、大脑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性格的锻炼,成就孩子的性格开朗、活泼、乐观……
时刻进行健康教育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句谚语说得好:“有两种东西丧失后才发现它们的价值——青春和健康”。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由此可见,身体健康是何等重要。这个每个父母都非常的清楚,但是对于孩子性方面的教育,成了父母们教育孩子的一个障碍。
例如:当孩子问道:“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很多父母的回答都是哄骗或者敷衍:“你是爸爸妈妈捡来的。”“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是妈妈生的。妈妈许了个心愿,然后神仙听到了,就有了你。”等等。
当孩子问道:“为什么男孩子是站着尿尿,而女孩子是蹲着尿尿?”时,很多父母们都不知道怎样解释,因而编一些谎话来敷衍孩子。而孩子听得云里雾里,往往会更加好奇,甚至产生偷窥异性的行为。当孩子从画报或电视上看到男女拥抱或亲吻的画面时,父母面对孩子好奇的目光,不知道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解释。有的父母会说:“这是大人才能做的事情。”;有的甚至会说:“这是坏行为,不可以学!”
当有些父母面对孩子青春期的一些生理问题时,还会因为不知道如何科学地进行解释和引导,让孩子产生对父母的排斥心理,从而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
曾经有一个报道:有一位9岁的男孩,因父母批评几句,结果喝了农药后没人知道,发现时已躺在大街上,口吐白沫,来到县医院虽经抢救,但因服毒量大,孩子还是死了,当他的父亲抱着弱小的尸体走出抢救室的时候,使人悲愤不已。孩子的过错多少,大人的过错又是多少?是什么原因使弱小生命的心灵是如此的脆弱?
很多父母都担心这样的问题,面对孩子的性健康教育,说早了,怕孩子听不懂;说迟了,又怕孩子从其他不健康的渠道得到有害的信息,从而产生错误的理解。
小学上二年级晓馨,有一段时间总是闷闷不乐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家长问她,她也不说。渐渐地,她变得越来越古怪,学习也在不断退步。有时她还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哭起来。在晓馨妈妈的耐心开导下,她终于说出了她的心事,原来她是害怕自己怀孕。这下可把家长急坏了,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她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晓馨学习很好,在班上又是班干部,所以在学习上经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学。有一天放学,她应邀到一个小男孩家里帮他补习功课,正巧男孩的家长都不在家。可谁知补着补着,小男孩突然一把抱住晓馨就亲她,而且还脱下裤子,强迫顾馨摸他。回到家后,她不敢和父母说,只好自己憋在肚子里。可是她又因为和男生有了不正当的接触,所以害怕自己怀孕。晓馨的父母得知此事后立即感觉到事态的严重,于是找来男孩的家长要求双方协商以解决此事。谁知当双方家长抱着不好意思的态度问到小男孩时,他的回答竟然让人瞠目结舌。“我很爱她,她属于我,我要和她结婚。”望着这张稚嫩的脸,家长的心里真有说不出来的滋味。
从这个案例中,反映出了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偏差。没有合理的对孩子进行健康的教育,尤其是对孩子的性健康教育。每个人都是从孩子这跟阶段成长起来的,也都会也到这样的问题。因此,作为父母,在平时教育中应该正确认识,合理引导,时刻进行教育。
当孩子提出性方面的问题时,父母回答应实事求是,自然大方,不得超过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过深过细,要通俗易懂。一般来说,应根据年龄段来进行性健康教育,比如3、4岁左右的小孩,教她从外形上分辩男女,帮助他们了解性器;5、6岁左右的小孩,传授“受精”等等,传授时可用科学名词解释男女生殖器,这样做就不会给孩子留下“性”神秘的印象,反而使他们像认识五官、四肢一样认识性器官,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卫生习惯。在平日生活中要帮助引导小孩养成良好的性卫生习惯,如上厕所前后洗手,清洗要用温开水,浴盆、毛巾专用,外出住宿,要注意性卫生安全等等。
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
经常听到小孩子把屁股疼说成肚子疼,对自己身上部位的结构和名称不是很清楚,以至于闹出很多的笑话,这其实也是父母没有很好教导的结果。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地长大,他们对外界的事物都感到兴趣,父母们都乐于教导。但是,对孩子身体每一部分的认识,父母往往会被忽略。事实上,教导孩子认识身体,可以是一件既有趣,又当作为亲子活动的快乐事。
从头、到手脚以至手指脚指,都是与生俱来,好像无需要多大的介绍,便可轻易区分得到,但其实小孩对手与手臂,头和额头的认知未必清晰,父母也要想个好方法令他们可以辨别出来。
头部的辨识
要孩子认识头部,父母可以给他们戴上一顶帽子,便可以突出了该部位,方便解释,另外要解释额头跟头的分别,这时候便可以为孩子披上头巾,指给头巾盖住的前额部份,就是额头的位置。至于要解释颈部,也可以借助颈巾,让孩子了解颈项的位置。
面上的五官
除了用手指指着眼睛的位置,解说这是用来看东西的器官之外,还有一些很有趣的方法。父母可以借助太阳眼镜,除了标示了眼睛的位置,也同时直接了当的指出眼睛的功能,也可顺道带出护眼的种种讯息。同样地,介绍耳时,也可利用耳塞或者冬天时常用的耳套,让他们感受到听到与听不到的明显分别。如此类推,戴上卡通面具来标示面部的位置,同样口罩也于让小朋友了解口部而用得上。
四肢的辨认
孩子有不同的服饰,我们也可以多加利用,例如穿上“鸡翼袖”的时候,便可以解释何谓手臂;穿短袖时,便可指出何谓前臂,戴手套时就可以讲解手掌;同样不同长短的裤子,也就可以让孩子对下肢部份的了解。
让孩子逐步了解自己身体的结构和部位,更清晰的认识自己,从而对于自己身体的意识也会加强,为保持今后的身体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因此,对于父母来说,应尽早及时的给孩子介绍这些部位。试试下面的这些方法吧:
观察法
早晚盥洗中的洗脸、刷牙,就蕴含有认识皮肤、五官及清洁皮肤、保护五官、保护牙齿的知识,可边进行边对孩子讲解。让孩子在洗澡时,照照镜子,观察自己的头部、躯干及四肢,也可以直接接触某些身体部位,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个直观的印象。如果孩子被允许触摸自己的身体,而不必偷偷摸摸的,他们就能自然地看待自己的身体,而不必过分羞涩。这将使他们学会爱惜、照顾自己的身体,并能对一些侵犯自己身体的行为有所警惕。
即时法
孩子擦伤、扭伤、流鼻血时正是教育的契机。如流鼻血时,就要教孩子认识鼻腔里有鼻黏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如果把鼻黏膜挖破,细菌就会侵入,引起鼻黏膜发炎。比如,孩子吃饭时因为说话被呛着了,就可以让孩子知道吃饭时说话的害处,让孩子知道气管上有一扇像“活门”的软骨,说话时“活门”会上下扇动,吃饭时说话,饭粒会乘“活门”扇动的机会溜进气管,使喉咙痒痒的,咳嗽不止,严重的会影响呼吸,甚至窒息。
感知法
教孩子认识五官时,可以让他用看、闻、尝、嗅、听来分别感知这些器官的功能,从而让孩子明白这些器官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因此,要好好保护。如果要让孩子了解“皮肤”,可以让他触摸冷、热、冰、硬、软等东西来感觉,顺便教育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皮肤,这是我们身体的屏障,不要随便碰有危险的东西。再比如,在孩子的脸上蒙上纱巾,当宝宝呼气或吸气时,感觉这纱巾的变化,让孩子了解气息通畅的条件,知道不能把异物塞进鼻腔或口腔,不然会影响呼吸,会有生命危险。
游戏法
可以让孩子学习给自己的娃娃穿衣服,让孩子了解关节和骨骼的作用,还可以玩给娃娃看病的游戏,学习如何听娃娃象征性的心脏搏动,让孩子了解心脏的搏动和血液的输送,懂得在生活中不能随便拉扯、磕碰或做太剧烈的活动。
艺术法
如给孩子讲饭粒旅行记的故事,让他懂得人体的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到食管,再到胃、小肠,经消化后被人体吸收,再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直肠,直至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以此告诫孩子不要将一些异物,塞进嘴里,这些不能消化的东西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对消化系统产生伤害。
联系法
如认识耳朵、认识声音,进而认识噪音及产生噪音的原因,让孩子在认识耳朵的基础上懂得要保护环境,减少噪音,保护耳朵,还应让孩子了解环境的优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水污染、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从而懂得要保持环境的卫生整洁,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新鲜和水源清洁,懂得防止噪音等。这可以培养孩子初步的环保意识和人口意识。
重视体育锻炼
儿童时期正是养成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好机会。如果错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受旧习惯的干扰,新习惯就难以形成。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必然有助于促进其心理健康,身心健康的孩子才能学习更好。
孩子的健康如此重要,每个家长都知道。但往往是,父母平时不会真正去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通常是在孩子出现疾病时,才嘘寒问暖,打针吃药,做一些亡羊补牢的工作。
有些家长会说,我们都很忙:忙家里、忙家外、忙生活、忙应酬……一句话:没时间管孩子。也有的父母会说,管孩子学习就行了,只要学习好。而对于孩子来说也忙:忙作业、忙辅导班、忙看电视、忙上网,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正是因为这些,我们的孩子每天疏于锻炼身体,也懒于锻炼身体。当然,有的孩子怕苦、怕累、懒惰、意志品质差等。孩子平时在家喜好看电视,着迷动画片,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缺乏自觉锻炼的意识。所以,现在的孩子肥胖者增多、近视者增多、身体“豆芽菜”者也不少……
其实,运动不但能带给孩子强壮的体魄,同时能增进孩子的智力,消除大脑的疲劳,锻炼孩子开朗、坚强的性格,也是培养高情商的最佳途径。
运动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
医学研究表明,记忆力的高低取决于大脑的结构与重量。脑组织对血及氧的供应十分敏感,它消耗人体总血量的1/4。若想记忆力旺盛,首先要保证大脑得到充足的血和氧。体育锻炼一方面能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从而为大脑的发育提供必要的能量;另一方面,经常参加锻炼,能够使视听等感觉器官变得敏锐,使神经系统的传递速度加快,使分析思考能力和灵活性得以提高,人脑的记忆储备信息也随之得到增加。
运动也能使孩子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运动能带给孩子快乐,能放松心理的紧张与压抑。爱运动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豪爽、大气,很少有心理疾患。
运动还能培养孩子的情商,情商主要体现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坚持做一项运动,不论是跑步、打球还是游泳。运动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耐力和吃苦的精神,同时,参加体育比赛能培养孩子与团队成员团结、协调和合作的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服输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有了这种吃苦耐劳、勇于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孩子都将是最优秀的。
体育锻炼能增强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孩子还会表现出真正的勇敢精神。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运动中的各种障碍,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正如一个踢足球的孩子的家长说:“当初孩子坚持要踢足球,我们挺担心他会落下学习成绩。谁知,这段时间下来,孩子不仅增强了体质,还学会了团结协作与吃苦耐劳,学习成绩也大大地提高了。”
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进行体育锻炼时不要一味追求运动的强度,而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他自己喜欢的、有条件的,并能坚持下去的运动。关键是要坚持锻炼,风雨无阻。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会有大的效果。家长在与孩子共同的体育锻炼中,对孩子要少批评,多指导,多肯定,多鼓励,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
儿童要想锻炼好身体,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原则。根据人体生理的基本规律和年龄、性别、体质的状况等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项目,并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合理地安排运动量,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儿童年龄较小,自觉性较差,家长需予以正确的指导。
身体好才能学习好,身体越好,学习时大脑越清晰,每天学习时间越长,学习强度越大,考试时反应越灵活。提高身体往往更容易提高考试成绩。
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如果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那么,无论知识积累得多么厚实,考试成绩也不会好。每天超负荷学习,必然导致身体状况下降,大脑清晰度下降。不断提高身体的状况,学习时就能始终心情愉悦、大脑清晰、反应灵活。
学习时心情越愉悦,越能体味出知识的精妙细微之处;心情越平静,思考得越深入;身体越强,每天有效学习的时间就越长;大脑越清晰,学习和考试时反应越灵活、迅速。实际上,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人们很快就会发现,随着心态和身体状况的提高,学习进步得也快多了,考试成绩也越来越好!
一般的孩子应该每天至少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专门锻炼身体,并长期坚持。经过长期坚持运动,循序渐进地增大运动强度,渐渐地,就能在每次运动时都有产生力量的感觉,这就成为“高强运动”。这样,当孩子每天因学习时间长、学习强度大产生“气愤”、“忧郁”等不良心态,或者感到身体疲惫、大脑清晰度下降时,高强运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又能精神振奋、活力十足、心情愉悦地学习去了。
父母不但要从心态、身体、学习等方面不断严格训练孩子,使他们的心态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好,学习越来越好,还要把心态、身体和学习结合起来,确保孩子良好的学习状态。学习状态越好,孩子的学习进步就越快。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