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你在为谁学习
25868800000034

第34章 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要有崇高的友谊

友谊对人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种苦闷正犹如一句古代拉丁谚语说:“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人们的面目淡如一张图案,人们的语言则不过是一片噪音。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要有崇高的友谊。崇高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

在明代的时候,徐光启和利玛窦的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这两位中外科学家真诚相处,友好合作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徐光启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他对天文、立法、农业等都有很深的研究。利玛窦来自意大利,师从著名的数学家克拉维乌斯学习天文历法。他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做了一名传教士,他对中国的文化非常感兴趣,很快就成了一个“中国通”。徐光启和利玛窦兴趣相投,他们一见如故,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他们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徐光启从小就对农学和数学非常感兴趣,他希望自己能利用科学技术,为天下百姓造福。有一次,他听到了关于利玛窦的情况,非常敬佩他的才华和学识,便专程去南京拜访。利玛窦对徐光启也早有耳闻,他也非常敬佩徐光启。后来,利玛窦去了京城,被允许在京城传教,这样,两人就有了更多的见面机会。徐光启为了向利玛窦学习科学知识,就和利玛窦吃住在教堂里。他们一起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将欧洲的数学理论介绍到了中国。

徐光启和利玛窦交往密切,引起了一些保守派人士的批评和刁难。有一次,礼部侍郎沈催在报纸上写文章,含沙射影地说朝廷里有人听信传教士的“胡言乱语”,成了别人的“宣传工具”。他还在文章里提出,应把西方传教士赶出去。当时徐光启在翰林院专门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他见了这篇文章非常生气,就马上上书给皇帝说:“这篇文章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我跟外国传教士有来往?我跟他们在一起是研究天文、立法、水利,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要将他们的知识介绍过来,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由于徐光启光明磊落,皇帝没有怪罪他,还特意提拔他做了礼部侍郎。

徐光启最大的贡献就是和传教士们合作修订了《大统历》。元朝大学者郭守敬曾编写了《授时历》,后来使用中误差越来越大,于是朝廷决定重新修订立法,让徐光启负责。当时利玛窦已经去世了,徐光启就带领一些天文学家和另外几个传教士,认真观察,精确计算,终于完成了立法的修订工作。我们今天用的农历,就是当年徐光启主持修订的。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产生无比强大的能量,获得一个人无法取得的成就。

法国著名的化学家弗莱米,他和学生摩尔生有着深厚的友情。

有一次,两位科学家都在进行提炼氟元素的科学研究。弗莱米首先研制成功了氟化氢,可他却无法进一步提炼出氟。而他的学生摩尔生却用不同的实验方式成功地提炼出了氟,并送往法国科学院审查。科学院却派了弗莱米和另外两位学者组成了委员会审查摩尔生的成果。这时,许多议论传进了弗莱米的耳中:“弗莱米一定很难过,他活了大半辈子,想发现氟,最后却被他的学生抢了先。”

许多好事者都等着看弗莱米怎样收场:“这下有好戏看了,弗莱米决不会让学生超过自己的。”弗莱米对这些议论置之不理。他来到摩尔生的实验室,听完了摩尔生的研究报告之后,同意他演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没想到的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直到最后,摩尔生的实验却失败了,因为一个氟的气泡也没有出现,摩尔生急得满头大汗也无济于事。其他两位委员失望了,弗莱米却坚持让摩尔生第二天再进行一次实验。他一点儿也没为自己的面子考虑,反而替摩尔生忧虑,他诚恳地安慰这位年轻的化学家:“孩子,不用着急,没关系的,我们明天再来看你的实验,你一定会成功的。”第二天,实验成功了,摩尔生提炼出了氟元素。摩尔生和大家都明白,实验的成功是建立在弗莱米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所以,所有的人包括摩尔生都替弗莱米惋惜,有的人竟然认为,他们师生以后的关系恐怕不会再像以前那么融洽了。但弗莱米却高兴地说:“看到自己的学生能比自己强,是我最大的快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生活,这本是一个需要互相扶持的社会,先主动伸出友谊的手,你会发现原来四周有这么多的朋友。在生命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和其他的肢体相互扶持,一起共同成长。

在友情中,相互信赖是首要条件,这种信赖当然伴随着对对方的尊重。接触对你信赖的人,就可以发现自己所没有的长处,从对方那里得到激励与鞭策;反之,把自己的信赖寄予朋友,这也胜过任何鼓励与安慰。对待朋友真诚,会成就你伟大的事业。

教孩子学会欣赏和接受别人。只有能够真诚地欣赏他人的长处,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来讲,合作就是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双方长处的交融,也是双方短处的互相弥补。只有相互认识到对方的优点,欣赏对方的长处,友情才会有真正的基础和动力。因此,父母要经常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思想: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要学会真诚地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