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败源自细节
2590900000007

第7章 大失败源于小错误:忽视细节的代价(3)

该公司1961年销售额下降可归咎于两个原因:缺乏新产品和缺乏广告宣传。对此,公司匆忙制定出一套计划,试图通过增加新的“热门产品”把销售额提高到2,000万美元。为了直接增加销售量,需要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推销活动,并与零售商进行频繁的接触,为此销售人员的增加,他们又任命一名新的销售总经理和一名新的国际销售部主任。但后来证明,这一策略是徒劳无功的。1962年,公司的销售额下降到1,090万美元,亏损了281,000美元。造成这一亏损的原因,一是由于准备在1963年大规模扩充新的品种导致成本高昂;

二是处理废弃的原材料所需费用也很高。此刻,该公司把它最大的期望寄托在1963年销售季节上,并已花费了很大精力来扩大产品的花色品种。为此,他们增加了50多个新品种,使品种达到307种,创下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这一雄心勃勃的扩充计划看来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必需的;因为现在的市场已不仅仅是900万男孩,而是3,500万男女儿童。当销售结果最后揭晓那真是一剂黄莲苦药,令人难置信的是,非但没有获利,反而大大亏损了570万美元。1964年吉尔伯特公司的亏损上升到近600万美元。对于一个年收入不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来说,这是一种可怕的负担。为解燃眉之急,又重新进行了贷款谈判,不过利率比以前更高了。1964年他们又增加了20种新玩具。但账面亏损显示为190万美元。1965年开始的迹象是乐观的,预计这一年将会出现净利润。然而,事与愿违,大量的广告宣传支出确实使销售量达到了1,490万美元,为50年代初以来最好的一次,并比前一年提高了30%,然而亏损也增加到290万美元。1966年公司仍没有盈利,相反,宣布的亏损达到1287万美元。曾叱咤一时的AC·吉尔伯特公司终于在1967年2月停止了营业。

5.疏于监管——巴林银行倒闭

作为一个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必须有一套正确的管理措施。如果管理方式不当,企业内部人员就会一片混乱,那样弄虚作假,谎报数据的情况也就会纷纷发生。

20世纪90年代世界金融界的头条新闻,可能要算巴林银行的倒闭。巴林银行创建于17世纪中叶,由一家贸易银行发展为政府债券的主要经销商,其在欧洲金融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巴林银行的倒闭引起国际金融界的震动。因为巴林期货新加坡分公司所持有的日经指数未平仓的数额高达270亿港元之巨,如果不能有秩序地平仓,极可能造成日经指数暴跌,导致日本股市混乱,危及金融秩序。根据有关法律,巴林一经清盘,存放于巴林的资金将被冻结,势必殃及不少国际金融机构,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基金。为应付投资者大量赎回的热潮,基金不得不大量套现,这样又会拖累一年来饱受创伤的股市。

李森是这场金融灾难的罪魁祸首,他在巴林银行的职务是一名交易员,年仅28岁。

1989年,李森在伦敦受雇于巴林银行,成为一名从事清算工作的内勤人员,其职责是确保每笔交易的入款和付款。1992年他被调任新职,专门处理疑难问题。当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意欲成为亚洲新兴金融业务中心时,巴林银行也想趁机占一席之地。于是李森便受命组织一个班子前往新加坡。开始他仍做清算工作,后来由于人手缺乏,25岁的李森也开始从事交易工作。

1994年亚洲金融市场十分萧条,但李森却声称赚了2000万-3600多万元红利。李森的一些做法有些反常,当所有迹象表明应当卖出时,他却把行情抬得更高。每天开市前,所有的交易员都会打听李森将会如何做。李森的上司对他如此信任,以至于完全放弃了对他的任何监察。

1994年初,李森声称认识了一位神秘的客户,他的身份被巴林银行视为绝密。这位神秘的客户与李森通过私设的88888号账户进行交易。李森买卖的是日经指数225的期货指数。这是日本225种股票的价格指数,类似于美国的道琼斯指数。巴林银行对李森所为并未感到危险,因为李森宣称他所做的巨额买进是根据客户指令进行的,而且使用的是客户的资金。这些交易通过私设的88888号账户进行,不受任何约束,结果却是致命的。

1994年底,李森决定赌日经指数不会掉到19000点以下。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安全的下注,因为日本经济在经过30个月的萧条之后已经呈现复苏的迹象。1995年初,日经指数225向19000点下跌。1月17日,7.2级大地震毁坏了日本的神户,以往坚如磐石的日经指数在一周内狂跌了70%多。尽管如此,李森在此后的三周内买进了几千手期指,把宝押在日经指数将稳定在19000点以上。

在没有办法可以使巴林银行免遭巨额亏损时,李森试图买卖日本政府债券,没想到这又造成了新的巨额亏损。显然,巴林银行的财务已经失控,他们一直在为李森的疯狂举动提供资金。在短短4个星期之内,李森便动用了8.5亿美元。尽管公司曾命令李森减少银行所持有的日经指数期货,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一个私设账户上的透支已经超出了公司的资本。

巴林银行安排李森同时负责清算工作和作首席交易员是制度上的漏洞,这给李森的危险举动提供了一片自由的空间。巴林银行过于信任李森,把他视为具有相当综合能力的人才,这是犯的又一大错。1994年曾有一家银行考虑雇佣李森,但一家专事人才咨询的猎头公司在受托评价李森时却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李森的背景和业绩无可挑剔,但却不值得信任,因为“在雇佣他一年之后,他或许会使你陷入一个很大的困局”。

猎头公司的预言不幸言中,巴林银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赔进了一家具有232年悠久历史的老字号银行。

让自己的左眼监督右眼,这种监管形同虚设。

认识一个人不能仅看表象。巴林银行对一位在本行工作了多年的职工的了解,居然不及一家猎头公司几个月的调查,这的确是一种悲哀。

6.一叶障目,不见泰山——RCA公司大失败

RCA公司是美国音像业的一家大公司,率先开发出视盘并一度在市场上居领先地位。视盘作为RCA公司的秘密开发项目。曾研究了15年,代号“曼哈顿”。在此之前,另一个同样代号的秘密研究项目是“原子弹”,不过这次却没有出现“爆炸”。开发了5年,花费约5亿美元之后,RCA公司于1984年4月宣布放弃视盘产品的生产。至此,该公司一共卖出50万台视盘放映机,这意味着每台视盘机成本达1,000美元,而售价仅500美元。这笔巨大的亏损中包括开发研制费。如果他们销售的数量大,就不会亏损这么多。

什么原因使销售量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呢?在追踪这个事件的原委时,我们首先必须记住视盘机与录像机的根本区别在于:视盘机只能放不能录,而录像机不仅能录电视台的节目又能转录其他录像带的节目。当视盘机刚刚在市场上推出时,录像机价格比较昂贵,每台1,000美元。据此,RCA公司和一些厂商估计,视盘机将很快取代录像机。

录像机的成本大部分花在磁头上,为了使图像清晰,要求磁头有很高的精密度。但是技术进步极其迅速,日本首先使高精密度磁头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录像机的成本一下子降到300美元,结果录像机的销售量每年翻一番,而视盘的年销量仅30万台,其中RCA公司的份额占75%。据估计,如果视盘机最便宜的品种的价格降到199美元,1984年销售量可能达到50万台。但是RCA公司为减少损失,决定到此为止不再降价了。其他公司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先行撤出了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市场。视盘机曾是RCA公司董事长埃德加·格里福斯最得宠的项目,在他任职期间,该项目10年中一直优先发展。他的继任看,T.布兰德松1981年接任后,以一种崭新的思想考虑问题,因而他能够对这个项目从全新的、公正的态度加以对待和分析并有勇气作出放弃的决断。

在市场上,视盘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录电视节目。其次,录像带的价格也较视盘便宜。还有其他一些促使视盘败北的因素,例如录像带出租业务的发展,每天只花一美元,就可以租到想看的录像带,所以一些观察家早就预见到视盘的最终垮台,因为它所依赖的技术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对于RCA公司来说,这不是头一次“上错马”。30多年前,RCA公司放弃了每分钟33.3转的哥伦比亚标准密纹(慢转)唱片,搞出每分钟45转唱片,给市场造成很大的震动。此后,当价格昂贵但技术先进的激光唱盘出现并在欧洲发展起来的时候,RCA公司却没有跟上,仍然停留在过时的唱针技术上。激光视盘机价格虽然贵一些(商店售价约700美元),但其图像和音质是无可比拟的。偏高的价格虽使激光视盘不可能普及,不过据估计,其销售量将是很可观的。在激光技术领域,领先者是日本的先锋电器公司,他们的销售量一直在增加。据悉,他们正在积极研制下一代放录合一的激光视盘机,估计市场潜力很大。日本和美国的其他一些厂商则紧随其后,但其中却没有RCA公司。当视盘机生产线停产时,仍有1.2万台视盘机堆放在RCA公司的仓库中,另有15万台在分销商手中。由于消费者手中有50万台,此后几年,RCA公司一直继续生产和销售视盘机。

停产的消息一经宣布,中间商就开始考虑是否RCA公司的视盘机会成为收藏家的目标,但似乎没有多大反映。在迅速作出判断后,他们把没有出卖的机器退给了RCA公司或作为赠品送给了那些在本店购买贵重(5至10倍于其价格)商品的顾客。

一个简单的事实——由于消费者对复制功能的重视,RCA公司花了5亿美元才认识到这一点。早在1981年就有一篇题为“视盘行将衰落”的分析短文,RCA公司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晚了3年之久。而索尼公司决定撤出这个市场却早得多,并全力发展录像机,结果证明,这是一项正确的决策。据索尼公司判断,由于不能录制节目,用户最终将把它“扔进废铁堆”。而RCA公司当时的董事长因宠爱这种产品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最终导致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