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枕着唐诗梦游
2593600000043

第43章 一览众山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以揭露社会矛盾,同情民众见长,但他也有浪漫主义的一面,有些诗,比所谓浪漫主义诗写得还要磅礴、大气。《望岳》便是一篇意境开阔、新颖之作。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对泰山的雄伟、神奇作了展示后,诗人表示,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看群山匍匐在自己脚下。这大约是“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的诗意演绎吧。

俗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睥睨群山,“小视”群山,前提是,你得站在山顶上,而且必须是高山顶上。站在平地凹地或在小山丘上,你要“一览众山小”,那是梦言呓语。如果说战士瞧不起元帅,普通演员瞧不起艺术家,体校学生瞧不起世界冠军,小作家瞧不起大文豪,那只能是井底蛙鸣,就不是什么“一览众山小”了。

杜甫是有资格自我感觉良好的,也是有资格轻视藐视以至鄙视许多人的。杜甫对于唐诗的繁荣发展贡献巨大,他的诗,题材、体裁均十分广泛。他揭示人类内心,探索历史规律,鞭笞社会邪恶,为历史立言,为民众请命。他的诗,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都达到了至高的境界。《唐诗三百首》,选杜甫的诗近四十首,从一个方面可以证明杜甫的成就与地位以及经久不衰的影响力。

杜甫有首诗是描写壮士征战之苦的,题目叫《兵车行》,诗云:“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首诗,写尽了战争的残酷与罪恶,也写尽了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对战争的恐怖与厌恶。

杜甫还写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士子们鸣冤叫屈寻求资助,写过“三吏”“三别”,为民众请命。杜甫是世界诗歌史上的亮点,是诗人的良心,是中华民族文化人的优秀代表。杜甫可以跨越时空地“小”看天下所有的人,包括皇帝、君王、总统,包括宰相、总理、国务卿,包括元帅、将军、士兵,包括刽子手、宋江、洪秀全!为士子代言,为百姓请命,如此的诗人,于浪漫之外,尚存有清醒、血性与责任。杜甫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那是自然心性的流露,绝对不是矫情!

杜甫并不是生下来就有“一览众山小”气度与胸怀的。杜甫出身很好,他的祖父是小有名气的杜审言,他的父亲是兖州司马杜闲。杜甫出身名门,可这个名门又不太名,他的祖辈父辈,他家族千千万万的人,都希望他能更上一层楼,能光耀杜氏门庭,让杜家人登上中国人的高层甚至巅峰。可惜的是,杜甫没有刘邦的流氓气,没有朱元璋的乞丐精神,没有李世民的狠毒劲儿,他只是一介文人,而且每个细胞里都充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在仕途上有大的作为。他一直在唐朝政坛的边缘苦熬苦撑,以致于穷困潦倒,为茅屋上的朽草生闷气,为破烂棉絮发牢骚。就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物质条件下,在壮志不能酬的精神炼狱里,杜甫的思想越来越深刻,艺术越来越完善,成就越来越巨大。

终于,杜甫登上了人类文化的制高点,他开始藐视前人,藐视同时期的人,甚至藐视后人。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狂傲孤愤,杜甫同样具备。

“岱宗夫如何”?泰山怎么样?泰山高,泰山雄伟,泰山博大,泰山神奇,泰山远望时似乎能让人的眼眶眦裂,可是当诗圣杜甫一步步登上来时,泰山就人格化人性化了,就成了诗圣自身,就可以睥睨群山了。今天的人们,如果有雄厚的传统文化的底子,有美好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自己的领域,负重前行,一步步登上“泰山”,相信也可以取得藐视群山的成就与境界。

杜甫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层次。

20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