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文明史简编
25960400000017

第17章 印度奴隶制社会

从公元前1000年代起,印度形成了许多奴隶制小国家。各个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争夺霸权。这些国家以摩揭陀的国势最强盛。公元前6世纪中叶,摩揭陀国瓶沙王(约前544—前493年)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与犍陀罗修好,派遣医生为其国王阿般提治病,并和忄乔萨罗国联姻,出兵吞并了近邻鸯伽国。

瓶沙王对内实行严刑苛法,以维持奴隶制统治。他对违抗者,动辄施以监禁、鞭打、炮烙、斩首、割舌、折断肋骨等酷刑。瓶沙王之后几个国王都是自立为王的,暴虐成性,对外则穷兵黩武、大肆扩张,从而逐渐建立起在恒河流域的霸主地位,但国内统治阶级内部,经常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

公元前6世纪后,铁器在印度已普遍应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商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作为交易的商品,有纺织品、粮食、香料、香水、金银珠宝制品、手工业品等。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旺。在恒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些大城市,其中最著名的有王舍城、吠舍厘城、舍卫城、阿逾陀城、赡波城、忄乔赏弥城和咺叉始罗城等。城市商业的发展,使阶级关系发生明显变化:社会分化加剧,旧的等级关系遭到破坏与挑战。以刈帝利为首的军政贵族集团,不仅加强了王权,而且在经济上也拥有最多的财富。他们不甘心久居于婆罗门种姓之下。吠舍种姓中的一些人,通过经营商业和放高利贷积聚了大量财富,并挤进统治集团的行列。他们对婆罗门种姓的贵族特权也深为不满。同时,吠舍种姓中大多数人境况却越来越差,许多人不得不从事裁缝、陶工等被认为原是首陀罗的职业,他们的实际地位也与首陀罗相差无几。首陀罗则更糟糕,他们备受歧视、凌辱,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

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是古代印度阶级斗争极其复杂的年代,印度各城邦充满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与广大人民群众争取生存的起义。公元前364年,出身下层的难陀夺取了摩揭陀国的王位,建立了难陀王朝,并征服忄乔萨罗国,进而统一了恒河流域。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印度西北部,遭到印度人民的顽强抵抗。在印度人民反侵略斗争中,涌现出一位名叫旃陀罗笈多(前324—前300年)的领袖,他召集、收罗了各国的抵抗部队,统一指挥,最终击退了入侵军队,收复了印度西北部。旃陀罗笈多推翻了难陀王朝,在摩揭陀国建立孔雀王朝。孔雀王朝是印度历史上一个统一的帝国。

为了统治和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旃陀罗笈多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国王独揽军事、行政、立法和司法等一切大权。他还建立起一支有60万士兵的常备军,其中包括步、骑、车、象、辎重、后勤等兵种。孔雀帝国时代,印度的奴隶制有较大的发展。当时,奴隶的来源包括有:战俘、家中奴隶生的、买的、别人赠送的、继承的和被处罚为奴的。奴隶在国王和田庄、手工业作坊中劳动,或从事水利灌溉、建筑、采矿等繁重的劳役。家庭奴隶在古代印度使用得更广泛,主要从事家务或生产的辅助劳动,如做饭、打水、推磨、送饭等。在家庭奴隶中,有一种专供奴隶主享乐的侍应奴隶,他们大都在宫廷或显贵家里任侍从、宫女、舞女、歌手或按摩师等。奴隶作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买卖、抵押、赠送、出租。奴隶犯了过失,要遭殴打、关禁闭、挨烙印等处罚。

公元前273年,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前273—前236年)在争夺王位的斗争中获胜,成为孔雀帝国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是古代印度的大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大宗教家。阿育王在位期间,外交上继续采取扩张政策,他对孟加拉湾的强国羯陵伽远征,是孔雀帝国历史上最大的、最有影响的侵略战争,羯陵伽国被征服,15万人被掳走,10万人被杀。整个印度次大陆基本上被纳入孔雀帝国版图,阿育王时代是印度古代史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阿育王在位时大肆扶植佛教,公元前253年,他召集全国佛教僧侣,在华氏城举行大规模的佛教集结,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并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他还派传教士到国外和国内边远地区传教,弘扬佛法。阿育王的子女曾带领一班僧侣和许多佛教经典到斯里兰卡传教。经过传教与使节的往来,佛教很快在埃及、叙利亚、缅甸与中国得以流传与发展,并成为世界性宗教。阿育王还兴办了一些公共事业,如扩建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建造医院等。

阿育王去世后,被征服的羯陵伽国和其他小国纷纷独立,印度次大陆又回到战乱之中,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位国王被杀,孔雀帝国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