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几经改组的和记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该家族与怡和凯瑟克家族、太古施怀雅家族、会德丰马登家族,并列为香港英资四大家族。60年代后期,祈德尊雄心勃发,一心想成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大牛冲天,展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把黄埔船坞、均益仓、屈臣氏等大公司和许多未上市的小公司都归于旗下,风头之劲,一时无人能比。
祈德尊掐准了香港人多地少、地产必旺的产业大趋势,关闭九龙半岛东侧的码头船坞,将修船业务与太古船坞合并,迁往青衣岛,并将其他仓场码头,统统转移到葵涌去发展。从而腾出的地皮,用来发展黄埔新村、大同新村、均益大厦等。祈德尊满天开花大兴土木,地产成为集团的支柱产业。
传媒说祈德尊是个“食欲过盛,消化不良”的商界“大鳖”,他一味地吞并企业,鼎盛期所控公司高达360间,其中有84间在海外。祈德尊虽长有“钢牙锐齿”,但“肠胃功能”却太差,“腹泻不止”,有不少公司状况不良,效益负增长,让他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幸得股市大旺,祈德尊大量从事股票投机生意,以弥补财政黑洞。
1973年中股市大灾,从而引起香港地产大滑坡。投资过速,战线过长,包袱过沉的和记集团掉入财政泥淖,接连两个财政年度亏损近2亿港元。
1975年8月,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解救,条件是和记出让33.65%的股权。于是,汇丰成为和记集团的最大股东,黄埔公司也由此而脱离和记集团。
汇丰控股和记洋行,标志着祈德尊时代的结束,和记成了一间非家族性集团公司。汇丰物色韦理主政。1977年9月,和记再次与黄埔合并,改组为“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韦理有“公司医生”之称,但他一贯是做智囊高参辅政,从未在一间巨型企业主政过。同时,又因为在祈德尊主政时,集团亏空太大,韦理上任也未见其妙手回春,和黄的起色不如人们预期的好。
趁虚而入,是战场常见并有效的战术。李嘉诚在凯觎上九龙仓的同时,也垂青和记黄埔。以李嘉诚当时的实力,硬要收购九龙仓有一定困难。李嘉诚一个金蝉脱壳,积聚优势能量,进攻和黄。舆论皆说,和黄一役,足见李嘉诚是聪明绝顶的人。
首先,李嘉诚成全包玉刚收购九龙仓的心愿,实则是让出一块肉骨头让包氏去啃,而自己留下一块瘦肉。因为九龙仓属于家族性公司的怡和系,凯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会以牙还牙,殊死一搏反收购。怡和在港树大根深,收购九龙仓,必有一番血战恶战。包氏收购九龙仓,代价沉重,实际上与怡和打了个平手。
反之,已经沦为公众公司的和记黄埔,至少不会出现来自家族势力的顽抗反击。身为香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黄集团,各公司“归顺”的历史不长,控股结构一时还未理顺,各股东间利益意见不合,他们正期盼着出现一位“明主”,力挽颓势,使和黄彻底摆脱危机。所以,只要能为股东带来利益,股东不会反感华人大班入主和黄洋行,这便是李嘉诚最初的出发点。
其二,和黄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锁零售业,是一家极有潜质的集团公司。香港的华商洋商,垂涎这块大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为和黄在香港首席财主汇丰的控制下,均暂且按兵不动。
李嘉诚很清楚,汇丰控制和黄不会太久。根据公司法、银行法,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性业务。债权银行,可接管丧失偿债能力的工商企业,而一旦该企业经营走上正常,必须将其出售给原产权所有人或其他企业,而不是长期控有该企业。
在吸纳九龙仓股时,李嘉诚获悉汇丰大班沈弼暗放风声: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的和黄股份的大部分转让出去。
其三,李嘉诚梦寐以求成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为达到目的,李嘉诚停止收购九龙仓股的行动,以获汇丰的好感。李嘉诚卖了汇丰一份人情,那么,信誉卓著的汇丰必会还其人情。这份人情,是否是和黄股票,李嘉诚尚无把握。
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李嘉诚拉上包玉刚,以出让1000多万股九龙仓股为条件,换取包氏促成汇丰转让9000万股和黄股的回报。李嘉诚可谓一石三鸟,既获利5900万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购的九龙仓让给包氏去收购,还获得了包氏的感恩相报。
在与汇丰的关系上,李嘉诚深知不如包玉刚深厚。包氏的“船王”称号,一半靠自己的努力,一半靠汇丰的支持。包氏与汇丰的交往史长达20余年,他身任汇丰银行董事,与汇丰的两任大班桑达士、沈弼私交甚密。
李嘉诚频频与沈弼接触,他吃透汇丰的意图:不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黄经营良好。另一方面,包氏出马敲边鼓,自然马到成功。因此,收购和黄,以小搏大,李嘉诚成为最大赢家。他放弃九龙仓,一石三鸟,换取了最大的胜券。
[投资金律]
“趁虚而入,蛇吞大象”的经营战术表明,只有避实就虚进退结合,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李嘉诚在收购九龙仓的过程中,激流勇退,成为这场大战的最大赢家。此为避实,为退。李嘉诚退出九龙仓角逐,将目标瞄准另一家英资洋行——和记黄埔。此为就虚,为进。
6.“华南虎”斗“雄狮”,以巧搏强
以小搏大需要智慧,需要团结,而李嘉诚无疑具备智慧。他联合众华商财团合战地产大老置地,上演了一场众“华南虎”斗“雄狮”的经典商战。
中环在香港岛的繁华地带,是香港最重要的商业金融中心地区。这里鳞次栉比地屹立着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而且一幢比一幢显得神秘莫测,让人肃然起敬。
这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左右香港的经济气候,所以这里又是最容易受经济气候影响且波及面最大的“敏感地带”。
其中,有一幢高耸入云的大楼,它的圆形窗户面临风情万种的维多利亚海湾,它耸立在香港经济的金字塔尖,显得更为神秘。
这就是香港著名的怡和大厦。大厦各层中有许许多多世界各国的著名中心,以及驻香港办事处。大厦的顶层,就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也是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旧称怡和洋行的怡和财团总部。
怡和洋行于1832年在广州设立,1841年将总办事处迁入香港。怡和公司最初靠贩卖鸦片起家,以后逐渐将业务扩大成为一家经营范围很广、实力雄厚的多元化国际集团。1961午6月26日,怡和以有限公司名义在香港上市,从此成为香港十大上市公司之一,并获得“怡和王国”的称号。
怡和系包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拥有中区黄金地段的大厦物业,包括国际一流酒店、百余家超级市场及精品连锁店等。论控股地位,以怡和最显;若论资产,以置地最大。故而,怡和系又称怡置系,怡和集团主席理所当然地成为置地公司的主席。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香港地产大幅度增值,伴随而来是华人资本的迅速膨胀,资产成倍、甚至是几十倍地增长。怡和这个商界巨人越来越显得暮气沉沉,渐渐不敌这批虎气生威的华人财团。
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先后落入华人财团之手后,香港商业界便盛传,华人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置地。因为这些华人财团几乎是清一色的地产建筑商,谁不垂涎置地在中区的豪楼名厦?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时,怡和高层就已对华资财团有了防备。纽璧坚为防意外,重新调整了全系控股结构,其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与怡和证券控制置地的四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的四成股权。证券分析家将此结构称为“连环船结构”。
怡和置地互控,大大强化了抵御外敌的能力。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很大的弊病。敌手若控得一“船”,另一只“船”也难以幸免,可谓唇亡齿寒,一损俱损。
1984年间,怡和置地双双陷入低谷,债务累累,使投资者大大丧失了信心,股价迅速滑落。其中怡和最惨,市值仅剩下30亿港元左右;置地情况稍好些,尚有100亿港元。俗话说:“柿子先拣软的捏”,此时市场又一改原有的传闻,说华资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怡和,进而控得置地。
有一些股评家认为,这种连环互控的股权结构,就像两只大闸蟹,各用一只钳子把对方控制住,然后又各腾出一只钳子来抵御外敌。两者虽然同系,同一位大班,但两者的股东利益并不一致,因而彼此间各伸出的一只钳子难以协调作战。
但也有人认为,并非纽璧坚设计的互控结构不好,而是怡和大势已去。若在过去,即便怡和这头雄狮酣睡不醒,也没人敢打扰其美梦,更不要说斗胆拽其一根毛了。
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便发现了连锁互控结构的弱点,于是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专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包伟士到来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1986年10月,置地宣布将其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然后又宣布将另一家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
1987年2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怡策)。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的股权,怡策握有26%的怡控股权。怡控、怡策分别控有置地11%和15%的股权,分别控有牛奶国际9%和27%的股权,怡策控有文华东方35%的股权。据传,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在10%-1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