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苏东坡:人生突围
2600400000024

第24章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3)

第二天,苏东坡与家人启程南下。他弟弟子苏辙这时候仍在汝州任上,离京都很近,苏东坡先去看他,要些盘缠。苏东坡虽然在皇太后摄政9年期间,权力很大,但他却是个不贪之人,非常清廉。这也是他的魅力之一。苏东坡的俸禄只够一家人花销,另外,自己又喜欢与朋友聚餐,不可能总是吃别人的,不能公款报销签单子,就得自掏腰包,以致弄得家中没有多少余钱。弟弟苏辙仕途较为平稳,直升至宰相之位,且性格内向,不喜交际,按理家中有些钱,所以便伸手向弟弟要钱了。苏辙也没有多少钱,他只给了哥哥七千缗。

苏东坡现在是第三次降官,贬到广东惠州充任建昌军司马。他带着儿子苏过、爱妾朝云与另外两个老女仆前往。先乘船到南昌,再翻大庾岭到广州,路途遥远。即使是这种情况,苏东坡仍然有心情欣赏沿途的乡野风景,经过高山深谷,看动人心神的急流高山,他会停下来充分观赏,赋诗一首。

正在一路无忧无虑地行进之中,朝廷快马又送过来的第四道命令,将他的官阶再贬低一级。苏东坡笑道:“官是朝廷给的,全拿回去得了。”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己与同行人的生命安全。人活下去,最重要!这次降职,他乘官船至南昌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苏东坡与军官商妥,允许他在船上住到第二天中午。这时离通往南昌的湖上码头还有12里。如果运气好,明天午前能到南昌,就安全无事;若遇逆风,他和全家以及行李就只好被抛下船来。

苏东坡来到一座龙王庙,向龙王祷告,说自己如今身陷困难,明天早晨若到不了目的地,便须露宿野外了。他刚一祷告完毕,就刮起了强风。他忙上了船,只见船帆涨满,船向前行走极快,还不到吃早饭时间,船就到达了。后来,在他回程时,他写了一篇祭文,向龙王道谢。

大庾岭,这道关隘是一条非常危险的旅途,通过之后,便安全了,多少旅客往往是有去无回的。行人到此,不由得毛骨悚然,惶惶不安。苏东坡一行到了大庾岭,他顿觉自己犹如梦游,身躯轻飘飘地不知何处。他发现人是那么渺小,可有些人偏偏行为卑劣,野心勃勃,恨不得占尽天下的便宜,实在悲哀!就在行人紧张之时,苏东坡敞怀大笑,胸中的尘思俗念,随清风一扫而空。

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月二日,苏东坡到了惠州。这里和他以前所想象的不一样,处处是浓绿的草木和亚热带的水果,的确是“岭南万户皆春色”。好多事对他都显得新奇,如橘林、甘蔗、荔枝树、香蕉园,还有槟榔树,他越看越喜欢。他感叹,这里决不是个不适于生活的地方。在地方太守礼遇之下,苏东坡住在政府官舍中。一日,他站在两河会合处的合江楼上,看见宽广的溪流在下面城边流过,沿河是岩石和巨大的石卵,闲散的人正在那儿钓鱼。下楼后,他朝城正北罗浮山、象头山走去,到那里去揽奇探胜。

不久,苏东坡搬到了嘉站寺,他常在山顶的松风阁里留连不去。他想:“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人若悟此,当恁么时也不妨歇歇。”

半年后,苏东坡给朋友写信说:“来此半年,已服水土,一心无挂虑,因为已经乐天知命。”在黄州结识的老朋友陈糙写信告诉他,想来探望他。由汉口到惠州有一千里之遥。苏东坡给他回信说:

“到惠将半年,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孔子云‘虽蛮多百之邦行矣’;岂欺我哉!自失官后,便觉三山跬步,云汉路尺,此未易遗言也。所以云云者,欲季常安心家居,勿轻出入。老劣不烦过虑……亦莫遣人来,彼此须髯如就,莫作儿女态也……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二子作诗骚殊胜,咄咄皆有跨灶之兴。想季常读此,捧腹绝倒也。今日游白水佛迹,山上布水三十切。雷辊电散,末易名状,大略如项羽破章邯时也。自山中归来,灯下裁答,信笔而书,纸尽乃已。”

这样一说,陈糙迫不及待地要到惠州来了。

【东坡名词】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西江月》

6.苦海一定有尽头

苏东坡不会让不良的情绪困扰自己,他通常能够把恼人的事情放在一边,而让愉快的心情时时陪伴着自己。

正当他以为可以晚年在惠州安居下去而“乐天知命”时,在京都当大官的那一群人还在与苏东坡过不去,将种种罪名加到他头上。哲宗皇帝偏听谗言,又将苏东坡贬谪到更远的海南岛。

苏东坡接到远谪海南岛的命令,写了两行诗,描写在春风中酣美的午睡,一边听房后寺院的钟声。他的政敌章惇看到那两句诗,说:“噢!原来苏东坡过得蛮舒服!贬到海南岛,看你还舒服!”

海南岛在宋朝时,已纳入中国版图,岛上居民则大多是黎族人,在北部沿岸有少数汉人。苏东坡就被贬谪到北部沿岸一带,这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北宋有数百个大臣受到贬谪,受了不少苦难折磨,司马光后代子孙的官爵一律被削除,好多大官都予调职,其中包括苏辙和范纯仁,调往的地方不是南方就是西南。甚至老臣文彦博,已经91岁高龄,也没饶过,不过只是削除了几个爵位。苏东坡是贬谪最远的一个人,目的就是让他在受尽苦难后死去。

客观上看,苏东坡已经60岁,他到底以后还流放在外多久,颇难预卜,生还内地之望,确实渺茫。但是,政敌们哪里知道,苏东坡有个巨大的内心世界,他活在这个世界,谁也打不倒他。苏东坡船行数百里到梧州(在广西),然后南转,从雷州半岛渡海。他一到雷州,听说他弟弟苏辙在往雷州半岛贬谪之处,刚刚经过此地。苏东坡到了梧州附近的滕州,与弟弟相遇。当地是个穷县,兄弟二人到一个小馆子去吃午饭。苏辙吃惯了讲究的饭食,对那粗糙麦面饼实在难以入口。

苏东坡把自己的饼几口吃光,笑着对弟弟说:“这种美味,你还要细嚼慢咽吗?”

吃过饭,他们站起身来走出小铺子去,带着家人慢慢向前走,尽可能走慢一些,因为他知道一到雷州,就要立刻渡海了,这一分手,不知何时兄弟才能见面。弟弟将哥哥送到海边。离别的前夕,兄弟二人及家人在船上过了一夜。

苏氏兄弟之间情感非常深,苏辙说苏东坡:“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苏东坡说苏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苏洵为两个儿子起名字的时候,一个叫“轼”,意指车上的扶手,一个叫“辙”,意为车碾过的痕迹,没想到两个儿子日后无论在家庭、仕途,还是在文学上都如此相得益彰。兄弟二人从小在一起读书,未曾一日相离。苏辙在《遥堂二首并引》中说:“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在《祭亡兄端明文》中,对这种手足相依的亲情则有更详细的描述:“手脚之爱,平生一人。幼而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求学期间,兄弟间也时有调侃。例如苏东坡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称建用、杨尧咨、弟辙做大雨联句。称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最后苏东坡对曰:“有客高吟拥鼻”,子由对曰:“无人共吃馒头”。众皆倾倒。

苏东坡、苏辙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历史长卷中璀璨夺目的华章。而苏东坡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贯注于词作之中,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真情实感的关于兄弟亲情的词便如汩汩清泉喷涌出世。

可是,兄弟俩都遭到了贬谪。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次滕州离别是生离死别,真是令人黯然销魂,一直愁坐整夜。离别之前,苏东坡给王古写了下面的文句:“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仍留手疏与诸子,死即葬于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瞑,此亦东坡之家风也。”

那天,他向先贤调祈祷。有一个庙,供奉征南二将军的神像。凡是在此风涛险恶之处,过海的旅客,都求神谕,决定吉日良辰开船。过去发现神谕无不应验。苏东坡也遵照习俗行事。

苏氏兄弟分手时间是绍圣四年(1097)六月十一日,苏东坡和雷州太守派的沿途侍奉他的几个兵上了船。航程很短,在此晴朗的天气,苏东坡可以看见岛上山峦的轮廓矗立于天际。他心中思潮起伏,突然产生一股精神力量。他想到了唐代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文人韩愈。韩愈的一生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他虽然遭到被贬山阳令和潮州刺史等几次重大打击,然而并不灰心颓废,报国之志不减,仍然关注人民的疾苦。他既有非常伟大的超乎常人的一面,又有敢于为天下先,敢于言常人所不敢言的顶天立地大丈夫的伟岸气节。韩愈一生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

苏东坡曾在《潮州修韩文公庙记》中写道:“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正想着,一浪打来,船颠簸了一下,苏东坡毫无惊惧之色。他见儿子有些怕,就主动找儿子说话,你爷爷二十多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取得了成就,靠的是志气;李密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但他牛角挂书,努力不辍;韩愈年幼便成为孤儿,他立志成材,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儒者;周文王被拘禁而演周易;丘明眼睛瞎了而作国语;孙膑被砍断双腿,成为一名军事家;司马迁受宫刑而撰写出“史家之唱绝”的《史记》;蔡文姬颠沛流离而写出《胡笳十八拍》……《易经》中说“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这句话的是说,君子即使身处逆境中,也要积极追求,不达目的不罢休,身可死而志不可夺,虽面临困境也不气馁。没有大志向的人,不可能成大业,成大事。

儿子说:“我们不是‘泽无水’,而是四周都是水。”这一句话,让苏东坡笑起来,他回答道:“苦海一定会有尽头,它在儋州。”

登岸之后,苏东坡父子向西北岸的儋州目的地前进,七月二日到达。

【东坡名诗】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人生不能无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当中的。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无望之中,那么他只能是败者。人很容易遇到些失败或障碍,但不能悲观失望,或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遇到竞争对手,妒忌怨恨对方。其实,身处逆境而不丢掉希望的人,肯定会找一条活路,在内心里也会体会到真正人生的意义。

苏东坡当自己作为社会人,道德地存在(社会责任、价值的实现)不适意时,便转而去寻求作为理想人而诗意地存在(个人自由的实现)。这或许受到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启发,也许包含了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可见,苏东坡人生思考出入哲人高人之间,升华成一种终极意义的哲理。这种终极意义的哲理集中表现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将对于人生诸种问题的思考作了超妙绝伦的解答,注入了对人生最深沉的思考。

不管生活多么冷酷无情,只要保持一颗温暖的心,便总会迎来希望的阳光,所有的苦、所有的痛都会成为你生命中弥足珍贵的灿烂点缀。用一颗温暖的心去捂热生活的寒冷,就终会拥抱一个阳光明媚的人生!

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就悲观绝望,就自暴自弃地承认自己无能,是意志脆弱、缺乏勇气的表现,也是自甘堕落、自我毁灭的开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重新振作、心平气和地对待一切,充满信心地投入生活,永远不要承认自己就是这个样子,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度过人生最黯淡的时刻,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

当你面对艰苦日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泄气,不要绝望。要坚持硬挺下去。在困苦好像达到极点的时候,你要提醒自己:苦难不会持久,强者却可长存!假如你能觉悟到外力不足,而把一切都依赖于你的内在能力时,不要怀疑你自己的见解,信任你自己表现出的个性。能够成就事业的,永远是那些坚信自己见解的人,不怕孤独的人,敢于想他人之不敢想、为他人之不敢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