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26006800000044

第44章 好思路是一种境界(11)

在一个香水展销会上,某个不知名的小厂家分到的是一个偏僻而狭窄的展位。结果到展销会都快结束了,除了有几个人试探性地咨询了一些情况外,他们连一份订单都没有接到。看到自己的这次展销将无果而终,经理收拾产品准备打道回府了。就在这时,一边的推销员拿起一瓶香水扔到地上,顿时,浓郁而芬芳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展销会场。经理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许多香水专家已经“闻香而来”。

原来他们生产的香水质量很好,但因为不懂得如何宣传自己的产品,因而销路一直不好。原本以为参加了展销会就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但展位不好,他们又不知道如何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产品,因而,虽然他们的香水质量上乘,却不为人知。情急之下,推销员想出了“打破香水瓶”的招数,因为他知道,在场的人都是鉴赏香水的行家,只要闻到香水的气味,就知道它的好坏。既然他们不会为产品做宣传,就让香水自己说话吧。

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这样,抱着“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想法,总认为自己有能力就不怕找不到工作;想着“沉默是金”,太过于宣传自己的优势,会给人留下浮夸不塌实的印象。但现在的社会竞争的激烈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温文尔雅,无数本身没有太多能力的人,因为懂得推销自己,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如果我们有香味,就不要让盖子压制它。总是等待着别人来打开盖子欣赏你,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等别人发现你这瓶香水时,香味已经挥发完了。那时候,纵然我们被人重视,又有什么意义。我们已经错过了展示自己的最佳时机。所以,我们要勇敢地摘掉遮蔽我们香味的盖子,主动地亮出自己的香味,吸引众人的嗅觉。

然而很多人都意识不到主动亮出自己的重要性。有的是因为自卑,对环境和自身没有正确的认知,怕自己担当不了生活给自己准备的职责;有的是因为自信,总觉得自己是一匹千里马,要等到伯乐来发现自己,殊不知现在真的假的千里马让为数很少的伯乐目不暇接,即使有伯乐发现了自己这匹真正的千里马,那时自己已经成为伏枥的老骥,纵有千里之志,也是有心无力。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不敢把自己推销给机遇的人,即使自己有着超常的能力,也会被命运忽略。

一位专家给经济学培训班做讲演。他问大家:“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学?”但是没有一个人回答他的问题。

于是,专家就说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他刚到国外读书的时候,学校经常会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一些高级管理人员给学生做讲演。每次开讲前,他周围的同学总是拿出一张硬纸,在中间对折一下,让它可以立在桌子上,然后用鲜艳的记号笔在纸上醒目地写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把写有名字的那面朝着讲台。

这样,如果讲演者需要听众回答问题时,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他疑惑地问旁边的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学校要求的吗?这位同学笑着告诉他:来做讲演的人大都是商界的成功人士,是上层社会的人物,他们就意味着机会。如果你的回答令他们满意或者耳目一新时,就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很有可能会得到他提供给你的机会。所以大家都把名字写在纸上,希望能给自己创造接近他们的机会。

在专家讲完故事之后,许多人都举起自己的手要发表自己对经济学的看法。

于是想起了一句话:一等人创造机会,二等人把握机会,三等人等待机会,末等人错失机会。

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他关上你的门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机会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不同的是我们怎么去对待它,做几等人,取决于我们自己。当机会从我们身边走过时,你是等待它为你停留呢,还是抓住它同行?或者是任它从身边溜走?如果我们能勇敢地把自己的名字醒目地写在纸上让别人看到,只因为这个举动,机会很可能不请自来。

现实的环境里,人才辈出而竞争日趋激烈,机会一般不会主动来到你的身边,如果我们还是把自己局限在等待别人的欣赏中,那么我们的香味就只能孤芳自赏了。只有那些敢于表达自己、亮出自己的人,才能让别人认识自己,吸引了别人的目光,就有了抓住机会的可能,才能让自己的芳香弥漫世界。

不要轻易相信“是金子总要发光”这句谎言,如果你不把埋在身上的沙子清理掉,怎么能让别人知道你是金子?如果你不能主动展示自己的光芒,别人怎么知道你是会发光的金子?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

无论选择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都没有对错之分,大千世界,本就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只要没有违背自己的心,嫁给什么都会幸福。

爱情是一个亘古常青的话题,是我们人类最为伟大的情感,但爱情也有自己的承载体,这就是婚姻,爱情往往是以婚姻为目的的,没有一对相爱的人不渴望朝夕厮守,不追求携手一生。然而爱情也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有人把爱情比喻成娇嫩的鲜花,需要各种各样的滋养;有人把爱情看作是生存的奢侈品,在吃饱肚子的情况下会考虑;甚至有人说,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温暖的物质,是我们衣食无忧的衍生物。

然而古往今来,世事沧桑,又有多少荡气回肠的爱情篇章流传至今,有多少忠贞不渝的痴情男女彪炳千古。他们为了爱而爱,不计较对方是贫穷还是富有,不在乎世俗的褒贬和束缚,执着地追求着爱情的惟美。到今天还是无数人渴望的爱情榜样。

可生活是真实的,现实是残酷的,当女人们取下了缠在脚上长长的裹脚布,勇敢地迈出了封闭的闺房,在社会中承担起一定责任的时候,生活沉重的压力使得她们开始怀念传统中女人相夫教子的安逸生活。但我们不能够回到从前,于是,女人们把这种心理转嫁到婚姻上。

我们的生命离不开爱情,但更离不开面包。我们渴望拥有纯粹的爱情,但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于是爱情和房子,成为现实中的鱼和熊掌,不容易兼得,却又无法取舍。一位哲人曾说“痛苦是因为无法选择”,这大概就是我们徘徊在爱情和房子之间的原因吧。

心理学上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求,古人说的“食色性也”就是这个层面上的,这种需求是人的本能需要,是人存在的基础。也是其他需求得以实现的条件。

安全需求,人处在社会群体中,需要有安全感,需要保障自己的生命不受侵害,保障自己的财产不被剥夺。

爱与隶属需求,人区别于动物最明显之处,就在于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动物。我们需要爱人,也渴望被爱,渴望自己是某个团体(比如家庭)的成员。

尊重需求,在上述需求都满足的情况下,人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需要别人对自我的肯定。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精神层面的较高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这是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当社会满足了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之后,人就会有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希望能在社会中产生影响。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比起人类生存和安全的必要需求,爱的需求是一种奢侈品。那为什么人们还要在代表物质需要的房子和代表精神需求的爱情之间无法选择呢?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我们最追求的房子,已经不是满足我们生存基础需求的物质了,而是更高层次的物质享受,可以和第三层面的爱情一争高下。

我们是在已经有面包吃的基础上,选择是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能够用来满足归属感的东西莫过于房子,所以有一所房子成为婚姻所需的最必要条件,哪怕房子再破再简陋也是家。但是发展到现在,整个社会都变得崇尚物质,婚姻所需要的称为家的房子,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不单纯的是两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躲避风雨的港湾,而是成为高层物欲追求的代名词,是爱情华美而奢侈的外套。

房子为爱情提供了栖息之地,安置了爱情;而爱情则是一只温暖的火炉,温暖着房子的空间,这座弥漫着爱情温情的房子,有自己的名字:家。爱情需要有房子作为载体来承托;房子也需要有爱情蕴藏的内涵来完整。

但是我们想要的房子,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家,而是一种不敢面对人生苦难的逃避之所,是心疼自己活得太辛苦而选择的逃避。很多人最后分手的原因,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没有勇气去构建爱情需要的房子,所以才选择放弃。

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

大学毕业了,一边是相恋多年的爱人,但两个人在一起的话,最起码十年之内,要过艰难而清苦的生活,要为生计奔波。可能会为了几毛钱而和小贩斤斤计较;可能会为参加同学聚会没有得体的衣服穿而发愁;可能会因为囊中羞涩而不敢接受朋友的郊游邀请。而一边是家人给介绍的所谓门当户对,郎财女貌的对象,结婚的话,有房有车,甚至可以为自己找一份不错的工作,比起选择爱情,最起码少奋斗十年。可能会没有共同语言,但两个人可以通过娱乐来消磨时间;也可能话不投机无法沟通,但可以找闺房密友倾诉,而她可能正在为没有钱付房租而发愁;而且,在回家看望父母时,不用担心带去的东西拿不出手,更不会愧疚地接受父母的接济。但还是想到了和爱人在一起时拥有的甜蜜和欢乐,虽然物质上贫穷,可两个人合吃一份菜时把肉夹到对方碗里的关爱,下雨共撑一把伞时生怕把对方淋湿的温情,加班后疲惫地走出公司时守候在大门口的爱人给予的安全感,这一切都不是有房子有车用丰厚的物质能够换来的。

选择嫁给房子的人没有错,因为她们懂得生活的现实,能理智地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毕竟,人是有攀比心理的,当周围的同事尤其是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过的比自己好时,内心的失落感是很让人痛苦的。所以使她们选择了过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

选择嫁给爱情的人也是正确的,每个人都只有自己的价值观,在她们的心里,爱情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有了爱情,虽然生活会很艰辛,但有爱人和自己一起面对还有什么好怕的。更重要的是,她们得到了内心情感的满足:自己拥有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爱情。而爱情是自己追求并渴望得到的。

如果选择嫁给房子,就不要在乎世俗的评判,只要内心明白,自己不是爱慕虚荣,也不是追求物欲,只是想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享受人生的美好。

如果选择嫁给爱情,也不要留意别人的劝阻,因为自己知道,这个选择很理智,自己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是理想至上,更不是生活在童话里。有爱情同行,为生活奔波是一种乐趣,和爱人在一起,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无论选择是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都没有对错之分,大千世界,本就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只要没有违背自己的心,嫁给什么都是幸福的。

让孩子成为天使

每个母亲的手里都有一个特殊的苹果,在让儿子得到它的时候,就是母亲在选择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天使,还是失去飞翔的机会。

有一位妈妈,拿来几个苹果,颜色鲜艳,一看就让人垂涎三尺,她的两个儿子都过来要苹果吃。于是她就问儿子们:“你们想要哪个?”大儿子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小儿子抢先说出了他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应该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大儿子灵机一动,改口对妈妈说:“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吃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夸奖他是一个礼貌懂事的好孩子,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他。大儿子没有说实话,反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此,他就学会了说谎。长大以后,又学会了打架,偷盗甚至抢劫,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学会了不择手段。最终送进监狱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有另外一位妈妈,也给自己的儿子拿来几个苹果。儿子们都争着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而妈妈把那个最好的苹果举在手中,对他们说:“这个苹果又大又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那么就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两块,你们两个一人一块,负责清除上面的垃圾并浇水。谁干得最快最好,我就把苹果奖励给谁!”

于是儿子们开始比赛,为了得到最好的苹果,他们都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工作,力争比对方做得更好。而当大儿子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时,母亲对他说:“虽然苹果是经过你的辛苦努力得来的,但你还要有一颗爱人的心,因为你是哥哥,所以在你有好东西的时候要想到弟弟。”后来,这兄弟两个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他们一直相亲相爱,互相扶助。

苹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再平凡不过的水果,但到了母亲的手中,却有了特殊的意义。其实,并不是所得到的最好的苹果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而是他们得到那个最好的苹果的方式,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在孩子们刚刚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母亲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像第一个母亲那样,她教自己的儿子说第一句谎话,也就是教他一辈子说谎话;而第二个母亲,她教自己的儿子做一个诚实并且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也就是教给他一种生活的态度。所以,同样是从母亲那里得到苹果,但通过苹果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人生哲理大不相同,于是才有不同的人生道路和结局。

曾经有一位着名的心理学家,研究过母亲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他在全国选出五十位成功人士,让他们说一下自己的母亲对他们获得的卓越成就有没有帮助;同时又选出五十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也让他们说一下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调查结果不得而知,凡是那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好的母亲,她们可能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但她们都有乐观积极的精神,有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正是她们给了孩子以正确的人生教导,才为孩子在日后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而那些罪犯的母亲,或者本身就有犯罪记录,或者是对孩子漠不关心,甚至是教唆孩子不学好。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孩子怎么能够得到好的教育和引导?走上犯罪道路也就是他们的必然。

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纯洁如一张白纸,在这个时候,母亲会为他画上人生的第一笔色彩。你给他灿烂的阳光,他就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你只让他看见黑色,他的世界便没有了光亮。每一个母亲都应该意识到自己手中的笔,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一生。那样才会慎重地给孩子描绘世界的颜色。

有一句话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的,他可能不聪慧,可能不灵巧,但他肯定是纯洁的,是善良的。在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的时候,母亲给他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一生都是以幼时所接受的教育为基础的。每个母亲手里都有一个苹果,就看以怎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