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思无邪
2605600000014

第14章 式微,待归——式微,式微,胡不归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邶风·式微》

身在高原重山叠抱的云南小城,这里自一九九六年经历一场地震之后,为世人所知。好像被惊醒的睡美人一般,从此繁漪不绝,妖花怒放。

我先来是不喜,现在也不见得就爱。我是这样挑剔的人,看见荒凉就心生感慨,向往着热闹。看见繁华到不堪的事物又心生反感,觉得闹腾做作。夜间于山顶看见城市灯火招展如花,对它却没有一丝动荡。并非厌弃它,而只是知道,它与每个旅游城市并无不同,那美与光华不过世间物质吞吐出来的蜃楼。万千繁华终有令人厌弃、自行消散的一天,因此没有深入探求的欲望。当人真正了解内心需要,并遵从指示去做时,如同傍晚穿越花荫归家的少年,看到繁花错落满衣襟也不留恋。

所幸这里还没有完全被物质侵夺湮灭,当地的老太太仍穿着披星戴月的民族服装,早晨和傍晚在街头广场自得其乐地“打跳”,仍是女子当家的习俗,勤俭持家。由于女人的能干,男子有足够的时间悠闲生活,在树荫和水塘边常常见他们提笼架鸟,悠游闲逛,或者拿着一本书在桥头坐定。数百年前皇城八旗子弟悠然自得无所事事的景象,在这小小的山城昨日重现。

常常坐在客栈的阳台上看云,度过闲淡的时光。日影衔山的时候,看见妇女牵着马,背着箩筐经过,筐里常是装满柴火、蔬果,是一家人生活的给需。因她们,总想起《式微》。本是薄暮西山的时候,女子对在外辛勤劳作的男子的担忧和呼唤。在这里,整日在田间露水泥巴中劳作的是女人。仿佛风转了方向,“式微,式微,胡不归”成了端坐家门口烤太阳的男人对女人的殷殷等待。

这悲辛的曲子,原是劳作的奴隶,在不堪重负的间隙,以对歌的形式唱出的哀歌。对歌是民歌独有的方式,起自《诗经》。与官方的乐曲相比,它是山花开在峭壁,清新自在。汉乐府中“相和歌”是一唱一和或者一唱众人和,可以说是对歌形式的发展和延续。

对歌在云南常有。每到日落月上之时,就有人隔着水对唱。这种自然的形式在汉族已经没落,没有人在大街上隔街对嚎。因此汉人的嗓音远不如少数民族甜润清亮,唱歌时往往有唱不上去、接不上气的尴尬。KTV的音响伴奏差一点,还有跑调的可能。太习惯倚重物质器械的灵敏度来修饰,渐渐失去了甜美高亢的音色。

“式微,式微,胡不归?”是有意的设问,作歌的人自然知道天黑了还不能回家的原因——因为繁重的徭役,要养活高高在上的“君”。

生活的艰辛是上天设置的考验。众生如地上蚂蚁天天战战兢兢匆匆忙碌。农夫们感慨着“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要不是因为官家的徭役多,我们怎么会顶风冒露地劳作?要不是为了将养老爷们的贵体,我们怎么会天黑还埋没在泥水里?

劳者不获,获者不劳,是讽刺的现实,像身体里有癌细胞一样残酷的存在。相信这种社会现象会随着文明的进步而被缓解,只要人的“恶性”存在,要彻底消灭剥削就是艰难久远的过程。

我在此地亦开始更多的接触一些宗教教义,世间所有的宗教宣扬的“真善美”,放置在现实生活中来看,就是换位思考,多为别人考虑。人生而平等,不要太坚持自我,那些高高在上,接受农夫奉养的士大夫们,他们内心所认定的恰恰是在人世间暂时的位置,认为农夫奴隶就是天生为他们服务,不能反抗,乃至不能有怨艾,更自以为自己所执的是王道。

这小城日日人潮汹涌,太多人过来放松,过来减压。花数千元机票往返,只为在这里晒晒太阳,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些本该触手可及的东西,现在却遥不可及。何时起,我们的生活已如此窘迫如此逼仄?

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忙碌而错杂,虽然不用像农夫一样顶风冒露趟泥水,但生活压力也与日俱增。物质的极大丰裕亦叫人难以恢复旧时只图温饱的简单诉求。日日重叠的应酬交际,虽不见流汗,所耗费的心力却足以排山倒海,朝九晚五的辛苦未必在起早摸黑的农人之下。

大风凛冽的深夜。自笙歌不歇的场所逃离,冷风逼面而来,心中感念的正是:天黑了,我还不能按时回家,有太多朋友对我感慨,应酬繁多,喝到胃溃疡,真是身不由己啊!但是要我们碌碌无为,看别人有车有房,怎么甘心?

现时亦有农夫,仍需日日劳作田土之间,早早衰老心力交瘁,只为维持一家生计。纵然不用再供养君王官家,生活仍以毫不留情的姿态出现,强势地逼人就范。

《式微》有一种薄弱的未被剪绝的美,似在黄昏时望见的天际最后一缕霞光,远处小屋透出的一点橘黄灯光,遥远难求,却未至绝望。《诗序》里写它是黎国臣工对黎侯的劝谏,黎侯失国而寄寓于卫,黎国的臣子劝谏其君上:“国势衰微像这昏沉的暮色,我们还是回国去吧,若不是因为国君之故,我们何苦在此地受辱呢?”

这种“臣谏于上”的说法,明显牵强,与诗的本意不符,是读书人习惯性地强奸诗意,寄托臆断。如果以这种方法来读《诗经》,等于是给自己背上一筐的石头登山。不过,这种解释的可取之处在于它的比喻,将国势比之暮色,灰心颓败之感立刻生动鲜明,直至今日,我们说什么形势潮流走下坡路时,都会用到“式微”一词。

文字的美和存在的力量,其实在于它传达一种真理和坚定,因此获得冲破时间空间禁制的力量。不同时代的人,一样会在夕阳西下,在有所思忆的时候,不自觉地吟出:“式微,式微,胡不归?”

我想起王维,他曾经在暮游郊野的时候,“斜光照墟落,吟出: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这个天生的完美理想主义者,他以他天性中的冲淡清和,举重若轻地拂去了《式微》上的汗水和泥土,让愤懑变得宁静。他的眼睛看见的,是一幅悠然自足的田园风光,展现在他诗中的,有人间烟火,而无人间疾苦。平常郊野,寻常村落,在他的描摹下,俨然是桃源胜景。

王维不是刻意要去美化什么,这实在是天性所致,温暖闲逸是他所最能迅速感知的。一样的田园,如果站在那里看的人是杜甫,他吟出的诗必定是另一番景象。

江南小镇,文化底蕴浓厚,方言里就有“式微”一语,在天黑时走在古街小巷,脚边流水淙淙,听得一声“式微咯,回家吃饭咯!”回首之间,看见有人倚门而立,明知唤的不是自己,也有丝丝暖意涌上心来,瞬间有回家的冲动。

人生长行寂寥,赏心悦目却少。有人终其一生也只是为等待一个人,一声唤。若在天黑欲转归程时,得你一声唤,唤我回家食饭。

那么,无论这双脚是行在露水中,还是泥水中,如何满心疲累都可以卸下,拥住你,展颜一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