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就一点儿也不神秘。其实,孩子比大人讲道理,他们克制自己,要求也不过分,除非大人娇宠。
――(中国)孙云晓
【经典事例】
周末,妈妈带着6岁的儿子去逛商场,她觉得儿子一定会喜欢商场里热闹非凡的气氛。
妈妈和儿子来到商场,可是让妈妈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奋,而是无精打采地逛了一会儿,就吵闹着要回家。
妈妈很纳闷,为什么一向喜欢去热闹的地方玩耍的孩子,却会排斥又漂亮又热闹的商场呢?
当她蹲下来询问孩子原因的时候,她突然明白了。原来,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见商场里一条条的大腿,以及一些高高的柜台,在这个视野内看到的商场一点也不赏心悦目,拥挤的人群反而会让人非常不舒服,而以成人的角度是看不到这些的。
【智慧点拨】
很多父母都会从成人的角度去和孩子沟通和互动,间接或者直接地命令孩子,即使是玩耍也要“告诉”孩子应该怎么玩、玩什么。其实,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身体和思想高度都有待成长,父母若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孩子,就很难真正地懂得孩子的喜怒哀乐。
父母若想被孩子接受,应该找准与孩子沟通的角度。要蹲下来和孩子沟通,这不仅是位置和角度与孩子保持一致,更是一种思想和观念的“放低”。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条视平线上交谈,了解孩子的思路,并学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感受。这样才能和孩子有共同的语言,才能更好地沟通,孩子才会愿意听父母的话。
很多父母都抱怨,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但却很少有父母反过来思考一下,自己对孩子究竟了解有多少,能否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和情感需求,说出的话是否能够让孩子接受。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对周围的事物没有过多的感受,没有自尊心、羞耻心,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两三岁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只不过孩子的自尊表现形式与成人不一样而已。
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收到的效果往往大相径庭。比如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最好不要生硬地对孩子说:“你做的不对,你怎么又做错了?”而是应该委婉地告诉孩子:“你再考虑一下,这样做对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所以,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父母应该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这样可以掌握孩子的视觉、听觉与感受。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父母试使自己的思想、语言都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平等地与孩子沟通,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这样,父母就能够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不但身体健康,心灵也会健康。
【参考建议】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截然不同,父母如果不能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教育孩子,便会有碍于孩子的成长。
1.认可孩子的感受。
很多父母都很乐意聆听孩子表达的正面积极的情绪,而当孩子感觉生气、愤怒或悲伤的时候,父母却不容易平静地去倾听并承认孩子内心的感受。
许多父母都错误地认为,他们应该去试着和孩子讨论生气、悲观或者难过的感受。比如,当别的小朋友弄坏了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时,如果父母对他说:“不要这么生气,他又不是故意的。”类似于这样的安慰,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既不了解他的感受,也不在乎他的感受。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哦,他把你最喜欢的玩具弄坏了啊,我想你一定很难过。”事实上,当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孩子才会把他的感受更进一步地告诉父母,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在内心平静后,孩子自己便会意识到,其实他不是故意弄坏了玩具。
2.不要用成人的心理去分析孩子。
如果孩子的行为不是被父母所认可的,作为父母应该以孩子的心理去分析孩子的行为动机,倾听孩子的讲述。即使父母想要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也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能随意地提出批评和忠告。例如,孩子如果有攻击行为,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表达你的愤怒,但是你没有权利伤害别人,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情感上的。”
3.用孩子的眼光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由英国儿童健康协会在伦敦动物园举办的“婴儿世界”展览,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当成人戴上厚厚的眼镜时,他们眼前模糊的世界仿佛是婴儿的感受;他们戴上手套系鞋带时,体会的是婴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心理专家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感受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作为父母,如果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是不会了解孩子的。所以,父母应该把自己的心态落到与孩子一样的水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现实的世界。这样,父母才有可能理解孩子的许多想法和行为。
4.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如果父母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那么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仅是身高上的计时里面,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无法沟通的距离。
所以说,父母应该学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理解,这样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蹲下来与孩子沟通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只有缩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孩子才可能听从父母的建议,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金玉良言】
父母要学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好朋友,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才能真正地教育好孩子。但是要切记,蹲下来并不是一种形式,它意味着一种理念,一种平等,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