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中国)李贽
【经典事例】
5岁的马腾聪明伶俐,而且表现欲极强。每次从幼儿园回家,总喜欢给爸爸讲老师讲过的故事,或者干脆自己当老师,让爸爸当学生,他教爸爸背儿歌。
而爸爸对于孩子的这种游戏也乐此不疲,玩得不亦乐乎。每每此时,爸爸都会规规矩矩地坐在孩子给准备的小凳子上,认真地听马腾这个“小老师”传授“知识”,或者背儿歌,或者学算术。有时候,爸爸故意出些小错,“小老师”还会像模像样地“批评”几句。
每次马腾妈妈看见了,都会笑着说马腾爸爸:“你也是个长不大的,多大的人了还跟孩子瞎闹。”
但马腾爸爸却一本正经地纠正道:“这才不是瞎闹。跟孩子在一起,就要有一颗童心。我们失去童心太久了,生活压力又太大了。童心不贪婪,少欲望,像孩子一样生活,用孩子的心来看世界,你就会发现生活还是有许多快乐的。而且,不从孩子的心思去考虑,又怎么能对孩子进行教育呢?”
【智慧点拨】
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意思是说,道德修养极好的人,就如同出生的婴儿一样纯真自然。老子将童心与极好的道德修养做比较,可见童心的重要。因此,父母要向马腾爸爸那样,时刻保持一颗童心,用童心来体会孩子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好地教育孩子。
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尤里?亚科夫列夫曾经说过:“一个真正的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日子,仍然保留着童年时代的珍贵储备。人最纯洁、最独特的东西和他的童年密切相关。聪明智慧、感情深厚、忠于职责,以及成年人的许多其他好品质,永远不会同他童年时代的不可动用的储备相矛盾。”童心是未经过世俗污染的净土,孩子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而想用自己已经满是世俗风气的思想来为孩子设计未来的父母,说到底也是愚蠢的父母。
因此,父母要努力找回自己失去的那颗童心,用孩子的眼睛来看待孩子的事情,用孩子的思想来解决孩子的问题,这样对于孩子的未来教育也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建议】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成人已经失去了曾经的童心与童趣。而面对孩子,许多父母也习惯于从成人的角度去批评孩子的幼稚、天真与缺少能力。这是不理智也是不正确的做法,父母要找回自己已经失去的童心,将心比心,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1.给孩子讲自己的童年。
回忆是人的一种思索的情感,是过去时间在人的大脑中留下印象的经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经历,父母也一样。小时候做的一些游戏、办的一些傻事,或者曾经有过的梦想,父母都可以讲给孩子听。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给孩子讲自己童年的故事,父母可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而父母坦诚的态度,以及讲述的不一样的新奇经历,也会让孩子感觉亲切。
2.呵护孩子的童心。
孩子总是有其特有的特征,说起话来天真幼稚,玩耍起来不顾一切,会因为小小的事情大哭不止,也会因为微不足道的夸奖高兴得不得了。这就是童心,纯真而不含杂念,喜怒哀乐被区分得界限分明。
7岁的童灵总是会有妙语惊人。妈妈拿着课本问他:“为什么花会开?”童灵回答道:“因为花睡醒了,它想看看太阳出来没有,它想听听小鸟的歌唱。”妈妈笑笑,尽管书上写的正确答案是:“因为天变暖和了。”但是,妈妈还是呵护了童灵的童心,没有用书上的正确答案来纠正孩子的说法,反而夸奖他肯动脑筋。
其实,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的头脑中总是会有令人惊讶的想法。父母要借鉴童灵妈妈的做法,肯定孩子的想象力,呵护孩子的童心。只有这样做,孩子才能自由释放思想,未来他才能成长为勤于思考并且思想健全的人。
3.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
孩子的活动在成人看来也许是幼稚的,但是它却往往反映出孩子的思想,甚至反映出孩子的兴趣与特长。父母可以通过参与孩子的游戏或者其他活动,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这些活动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交流。
父母不要拒绝孩子想要一起活动的邀请,那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当然,父母对于孩子的活动也不要退缩,更不要寻找各种借口来推脱,这样对于培养孩子的信心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父母要保持一颗童心,抓住或者创造一些机会,多与孩子增进感情。
4.努力与孩子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
保持童心就要多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就是要求父母要从某种角度上将自己变成孩子。尽管岁月无情,总是会让父母与孩子在年龄上拉开距离。但是,父母也要努力让自己与孩子保持有一样的思想感情。父母要学会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兴趣去探索,保持有孩子般的纯真,并且要像孩子一样,用自己的童心去热爱世界。父母只有与孩子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体会孩子的成长过程。
【金玉良言】
保持童心会让人乐观、好奇而且富于想象,保持童心也会让人拥有宽容、真诚和简单的满足感。童心的清澈与纯净,会让人忘却这世界上许多不必要的烦躁与杂乱。而且,拥有童心的父母,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从而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