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科学需要得到满足总会快乐的,暂不考虑快乐所能持续的时间因素。对于人来说,需要总是递加发生的,一个需要总是发生在其他需要满足的基础之上,且每个人的具体需要都是多变多样、难以计量确定的。为了填饱肚子和为了光辉的事业这两种不同的需要,当成为个体的当前需要时具备同样重要的意义,都是个体所期望得以实现且不可缺失的。至于“没有生活困难的阻挡”的说法,因为需要的随意满足和需要活动的习惯性出现,这样的需要往往被个体所忽略,不把它视为需要——有难度的需要才被个体视为真正的需要。
自我完善是随着需要的不断满足而存在的,个体的多层次需要获得协调产生良好生存状态的客观描述。自我完善是主体自我对需要的矛盾升华化解的结果——需要是无止境的,但自我完善者给予自我一个相对完整的环境;需要是可以满足的,但自我完善者给予自我持续不断活跃的动力。矛盾和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机械性动力表现,人的存在发展同样也有类似的表现,这就在于自我对个人生存需要的矛盾冲突给予完美的协调,实现最快乐的人生表达。
自我实现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生存境界,每一个通过自己努力的期望得到满足都可能是自我实现。只不过,每一种需要得以满足的快乐感受程度总和需要得以满足的难度成正相关关系:难度越小、满足的快乐越小,能被个体看做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通常是“高难度的”。自我实现需要的难度之“高”,至少是相对自我生存的能力而言。需要实现的难度客观是相对而定的,同样的生存获取目标,能力强相比能力弱的完成这一需要就容易,如飞人刘翔要获得百米赛跑冠军就容易,对一个一般国家级选手来说,就比较困难。因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需要,都有属于自己的“自我实现”——当寿终正寝时多可“瞑目”了。有一种“成于萌芽”的自我实现比较特别,被称之为“神乎其神”的境界。如中国的医法和兵法的最高境界是反“难”道而行之,皇帝阴符经说“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医治于未雨绸缪,战胜于无形。华佗是神医了,当别人问及他和哥哥相比谁的医道更高明,华佗面露惭色说:“兄长比我更高明,总能医治于病态萌芽之时,而我仅是虚得神医其名”。从最没有难度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实施“自我实现”的需要,难度之高在于能把握萌芽的时机,的确比“病入膏肓”时再医治要高明。而这一高难境界更是为我们普通人所忽略——也许正说明最容易的是最难把握的道理。
自我完善是个体的自我修炼,是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的内心愉悦状态。自我实现相对很有难度,它是自我社会价值客观结果,依赖于个体自我价值的主客观双向判断,是人生自我价值高度圆满的终点。
41、主题一句话乐观可以诱发不健康行为,悲观可以诱发健康行为,乐观和悲观的倾向没有不健康。乐观和悲观的成因难以解释,但都从属于自然而然选择的“受体”
行为机制。
【抑郁图式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面对着许多积极、消极和模棱两可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带有情绪色彩。根据认知的分析,最快乐的人是那些留意积极信息、忽视消极信息、把模棱两可信息看做积极信息的人。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一种不现实的积极的生活憧憬。(Taylor & Brown,1988)。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我们常常不现实地、乐观地认为好事将会降临,而不幸属于别人……大多数人都戴着玫瑰色的眼镜看生活。】
——人格科学乐观是健康的心理,悲观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判断是错误的。
个体对事物发展趋势的评价倾向于好的一面是乐观,倾向于不好的一面是悲观,乐观和悲观是两种不同视角的倾向,本身并没有健康与否之分,健康与否在于这两种倾向引发的行为结果。主观的评价和客观实际状态的差异较大,则是认知“妄断”,诱发不利于个体的行为存在,表现为“不健康”;反之,主客观差异较小,乐观也好悲观也好,对行为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则视为“健康”。如幻想性趋利避害:常常不现实地、乐观地认为好事即将降临,而不幸属于别人,这就是不健康的“乐观”。
什么样的人会自然接受“积极信息”,什么样的人会自然选择“消极信息”?自然的接受或者选择倾向是稳定的。乐观的人对“积极”的信息选择倾向是稳定的,悲观亦然。这种稳定的倾向是怎样形成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很显然,这不能简单地用人格习惯模式和本能予以解释。但生命行为中存在的各类倾向性表现,多是源于“遗传及生命和环境长期交互的作用”,我们通常用“受体”概念予以描述性概括这一现象,如草食类动物不选择肉类,鸟儿不选择奔跑,一种神经细胞不会触发不相关的神经细胞联系活动等类似的“自然而然”的选择倾向存在。
42、主题一句话乐观者表现出较强的控制性行为机制,悲观者容易被消极情绪笼罩。乐观不是从一而终的,悲观因时因事而变。
【乐观体验是从事具体有挑战性、自我奖赏性的工作时产生的一种满足和快乐状态。】
——人格科学人本的乐观体验实质是快乐体验,和我们所共识的“乐观和悲观”的意义不同。
但以此我们可以思考乐观和悲观的意义,在我们的情感范畴内占有不可忽略的位置。
乐观和悲观首先是一种认知的情感倾向性表现:乐观者,关注更多积极的因素和良好的前景,符合人类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控制”强势性基本需要;悲观者,关注更多负面的挫折,表现出被动、软弱,容易被消极情绪所笼罩,符合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逃避接纳”弱势性基本需要。其次,乐观和悲观的认知情感倾向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受生物性遗传影响、认知环境影响,更受个体的自主能动性制约——控制感强烈的人较乐观,反之则较悲观。
一个悲观的人在某些事情上会表现出乐观,悲观和乐观不能因人确定,而是因个体认知的特点和具体环境确定。从某种角度来说,乐观带有“相对盲目”和“稳操胜券”两种成因;悲观带有“过于谨慎”和“难以确定的忧虑”两种成因。一个人认知的趋势是稳定的,所以,会相对地表现出悲观者和乐观者的差异。总之,对一个人的人格表达,不可以以消极和积极或乐观和悲观一概而论。
43、主题一句话情感和认知是双生体,特别是“头脑发热”的情况下,倾向性情感对认知视野有着非常明显的放大效用,这就是常见的情感认知热聚机制。
【假设你与朋友打架,你“意外地”撞翻了一个装饰架。装饰架是朋友的一件雕塑,无法用别的东西替代。你辩解说,你不是故意这么做的。这真是一次意外的事故吗?在弗洛伊德看来,许多看似意外发生的行为实际上是无意识冲动驱动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打碎雕塑的时候,你在无意中表达了一种要伤害朋友的攻击性欲望。病人声称自己偶然忘记了与治疗师的例行会面,也许他们的行为正是弗洛伊德称作的“拒绝”。】
——人格科学弗洛伊德先生强调的意外机制,仅是对潜意识作用的夸大化。这一论断的产生,本身就表现着认知思维中的情感导向性机制,也就是“情感热聚”效应。
情感认知热聚机制:个体高度处于某一认知情绪,这一情绪完全作用或控制自我的暂时性身心行为,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情绪化认知倾向性。当这一认知情绪逐渐淡化,这一倾向性也逐渐被淡化。写作者的灵感表现最突出,当作者处于某一情绪时,可表达出万千思绪。然而过了这一情绪高热时段,冷静下来时,万千思绪中的很多都不会为自己再认可。在某一高热情绪中思维,注意力被这一观念高度集聚于某一方向,导致一部分相关细节被忽略,也会导致一部分虚假相关的细节被放大关注,认知的结果或离客观很近或很远,表现出认知的极端化。
当某一观念主宰个体的大脑,这一观念就成为个体继续观察、类比观察的有色眼镜,所有的论断都会不自觉倾向于这一观念的聚集引力作用,从而抑制非本观念因素的发现和注意。如我们处于一个偏激的观念中时,觉得一个人狡诈,当那个人坦然热情地微笑时,我们也会觉得他笑得奸诈、不怀好意。我们觉得一个人善良,他的不好的行为我们也会往好的倾向解释,从而忽略了他不善的一面。热恋行为是最好的备注,西施的病态美也是绝妙的注解;类似于邻居借斧的小故事都是在通俗地解释“情绪化热聚效应”影响认知作用的有色眼镜现象。
弗洛伊德也难以脱离思维机制这一特点的作用,当他的头脑里都是对“潜意识”发现的惊喜,遂将潜意识的作用放大在认知环境中,忽略了影响某一行为的其他方面因素。如上例中对朋友物品的毁坏,可能存在嫉妒的攻击潜意识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不良意外结果都被不良的潜意识控制,有的行为根本就没有情感参与,或者说没有倾向性观念的参与。偏左偏右的观念存在,不左不右的行为同样存在,并不能将人所有的行为反应都给强行标榜上一定的倾向。
当然,上面一段话也可以这样理解,弗洛伊德先生强调的仅是所有意外现象中的“许多”部分,并没有指所有意外,只是被“我们”理解或使用中出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44、主题一句话子女对父母的依恋情结表现为“替代”关系,同性恋是自恋的一种。
【精神分析学派把恋母情结及对它的解释看做是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石,批评者则嘲笑5岁男孩对母亲有性意图的说法。在有没有恋母情结这一点上,弗洛伊德的唯一证据来自他对病人的治疗,或来自于年幼病人父母的谈话。弗洛伊德说所有的男孩都经过这一阶段,但他们对此没有记忆,因为他们用压抑恋母欲望来解决这一问题。】
——人格科学如果个体存在异性情结,则会对异性父母表现出更多的融合倾向,异性父母是个体生物性接纳的载体,完全是潜意识主导下的生物性“受体”反应之一。此时的“性接触”
和个体青春成熟后的“性接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为潜意识主导的对生理性支持需要依赖反应,基本无觉意识社会道德意义作用;后者为觉意识主导的生理活动需要,生理的成熟使性行为对象扩大为一类。尤其是后者,因能为个体性吸引接纳的对象已更多出现,不再是替代的父母,性对象实现转移,社会道德规范的导引,二者共同作用下使性情绪完全脱离替代对象——异性父母。
并非个体儿童没有记忆,儿童性需求体验也并不否定存在抑制过程,而是自然的替代和个体社会化的转移。反之,如果对替代的父母未能实现依恋的转移、完全转移,将会影响个体的情感方向选择。如母亲式、父亲式的“自然、和谐的生活伴侣选择”。
假如孩子在幼儿阶段有某一特殊情结,如男孩厌烦母亲或女性,因为没有觉意识的辨认,使本情结埋藏在潜意识,结果会怎样?性爱取向必然会出现偏差。如上所致,如果男孩个体生物结构本性较倾向于男性化,则会出现对异性性随意的行为态度,有性而没有对女人的欣赏和珍重,视女人如同衣服一样随意舍弃。如果男孩个体不仅是厌烦女性(母亲、祖母),而且倾向于亲近男性(父亲、祖父),情况会如何?如果男孩个体生物性倾向于男性化,在这样的后天环境中成长,个体性成熟后必然倾向于双性恋;如果男孩个体生物性是倾向于女性化的,必然会出现同性恋。性爱取向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更有后天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在童年、幼年,发展的时期越是靠前影响所产生的心理动力影响就越大,且越不易为成长后所理解。
对于同性恋,我们还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同性恋是自恋的种类之一,自恋包括“性别自恋、生理自恋、人格自恋、形容自恋、价能自恋”等等,凡是能被自我认可和自我相关的一切,都可以是自恋的目标。而同性恋的对象不同于生活常说的自恋所指,是对属于自我性征同类个体的意向。自恋的目标性征有的表现为自我个体的一类群体,有的表现为个体的整体性征或部分性征,如恋同性人,恋自己的身体,恋自己的眼睛等。同性恋可以说是身心的错配,如一个男性的身体承载着女性化的人格,一个女性的身体承载着男性化的人格,尤其是人格中的性倾向需要的错位,是同性恋的直接表达。同性恋身心错配是受精卵分裂发育的不协调结果之一;另外是环境作用下的潜意识行为表达,接受了一种行为刺激产生的异常反应。
45、主题一句话恋父、恋母的实质是对自我于童年形成的家庭生活人际模式的依赖和延续,并非爱恋某一特指对象,如父亲和母亲,而是爱恋可以给自己期待的生活关爱的人。
【人对妻子生理特征的偏好与他们对其母亲的描述有明显的相关,这一发现也许是解释未解化恋母情结提供了证据。这就是说,男人通过与其母亲相像的人结婚而寻求与其母亲建立象征性的关系。遗憾的是,多数恋母情结的研究都缺乏说服力……】
——人格科学妻子和母亲的相似性,并不是个体对母亲的性依恋,更不是寻求和母亲建立象征“性关系”,而是对这一从出生到童年直至独立的“家庭生活人际关系”模式的依赖及延续。将对象实体和关系模式混淆为一,是对弗洛伊德先生依恋学说的曲解,也产生了有违社会伦理道德的污名,让人类自我难堪。从人类另一心理机制角度分析,这种依恋关系模式的延续与存在,也是认知情感迁移心理机能的表现。
46、主题一句话焦虑的人比不焦虑的人需要更多的支持,对支持性刺激的敏感度感受也强。
【弗洛伊德理论明确断言:焦虑的人比不焦虑的人感到更多的幽默。】
——人格科学同样的刺激产生不同的反应,是个体感受性的差异导致反应的效果差异。焦虑的人,因为焦虑所需要的心理支持比不够焦虑的人所需的焦虑要多,相对提高一些幽默可以放松支持性刺激的感受性。
47、主题一句话幽默笑话是对人类自我建立的社会规范道德文明的戏谑,是人类对人类文明的自嘲。
【实验者对参加者的语言、书写和智力情况做出一些伤害性的评价,故意激怒他们。(Dworkin & fran,1967)然后让参加者听喜剧录音,这些录音有些有敌意,有些没有敌意。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一致,生气的参加者比不生气的参加者感到不友善的幽默更加滑稽。显然,由实验者激起的敌意情绪制造了紧张,在参加者听了不友善的戏剧情节时,他们的紧张得到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