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会被人认定是个什么样的,却无视于这样的认定是否正确,正是这种认定,却对许多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难以想象,这头老虎如果一直被认为是一只山羊,那么,它可能会在羊群中混一辈子,碌碌无为,甚至赶不上一只山羊。然而,最后它改变了对自己的认定,成就了自己。
边走边悟在生活中,你可能一直尝试做些改变,可是一再的失败,那一定是你所希望的改变跟你的自我认定不符所致。自我认定只是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可以改变和扩展的。
自我认定的转换很可能是人生中最有趣、最神奇和最自在的经验,当你换了一种自我认定,撕掉贴在身上的旧标签,你很可能就此超越了过去。
羊与狼定律
已经是冬天的第九场雪,从9月底就开始飘飞的雪,如今仍然没有停息。过去,只在山里飞飞落落,从一个山头掠向另一个山头,如今,它已飞遍整个世界。
雪使那些羊们忽然没有了绿草,也断了狼的许多念头,作为草原食物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狼回到原来的位置,从众多的食物来源中涌现出来的羊,只能成为狼此刻的衣食父母。
雪是致命的,绵绵不断的雪,增加了羊的绝望。
在雪地里,人会患上雪盲,可能丧失理智,雪是致命的。在第九场雪到来时,羊们都患上了雪癔。这是羊的一种精神病变,它们不再进食,目光散淡,咩声刚一出嘴,便被风驱散。更主要的是,羊群显得六神无主,或站或卧,一种不祥而恐惧的气氛,牢牢地笼罩羊群。
牧人们更是束手无策,请来的兽医根本搞不懂是怎么回事。面对着精饲料,羊们漠然无视,牧人只有祈祷上天保佑他们的羊群。
陷入白色恐怖中的羊们,实际上陷入一种无我无物的大境界,现在一切都停止了,没有愿望,也没有欲求,一副随遇而安、任人宰割的样子。羊能活到这份儿上,也算大智慧了。
狼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关于狼和羊的故事,千百年来,流传的只有一种版本:就是狼如何凶狠,如何狡诈,羊又是如何善良,如何柔弱,如何不堪一击。
在狼和羊的所有交往中,羊显然是以受屠戮的面目出现的,从来没有听说哪一只羊打败过一匹狼,羊头上的两只犄角,向来没有吓退一匹狼的进攻。只是听过虎口脱险,谁听过狼口逃生?
羊的存在,为狼提供了一次次证明机会;狼的野性,因为羊的存在,而越发生机勃勃。
天极黑,伸手不见五指,只有狼眼闪烁如寒星。峡谷之风掠过,羊的柔弱不能引起狼的怜悯,而是更加激起狼的兽性。狼扑进羊群,有血的甜味弥漫开来,有皮肉撕裂的钝响此起彼伏。
这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羊群忽然开始骚乱,仿佛大梦猛醒,或者被点穴道突然解开,羊群左奔右突,犄角锋利无比,在狼的面前呼呼划着弧线……
这时,牧羊人的猎枪恰到好处地轰响,狼用利齿扼着那些挣扎的肥羊,落荒而逃。
这是草原上最常见的狼对羊的突袭,令牧人大惑不解的是,经过狼的杀戮,羊的雪癔忽然全部好了。清点羊群,少了五六只肥羊,小小的牺牲,却换来羊群的健康。
边走边悟自然界的生物自有其生存规律,少量羊的牺牲,换来的却是整个羊群的健康。对于人类来说何尝不是如此!逆境中的艰辛奋斗,得到的是成功;必要的牺牲,换来的却是大幸福!
斑马与狮子
有这么一则童话,说的是斑马埃里克在一次逃避狮子的袭击中,本能地向后一踢,恰好踢中狮子的额头,狮子应声倒地,一会儿功夫就命归西天。于是斑马群中就流传着埃里克是上帝派来的保护马群的天马。
在大家的推崇之下,埃里克成了草原上斑马的领袖,狮子们也知道它们同伙中一名骁将就命丧于它的铁蹄之下,自然谁都不敢贸然主动前去找埃里克的麻烦。
一年后,埃里克在幸福安逸中发福了。庞大的体形配上油光发亮的毛皮,一眼就知道这是“马中之尊”,加上慢悠悠的走路姿态,一副十足的领袖身份。
一天,一头从外地流浪到此的狮子,见到斑马群早已垂涎三尺,它决定用择其弱者一口定乾坤的捕食原则。主意已定,它搜觅了一下斑马群,见弱者不少,但不是骨瘦如柴,就是小如羔羊,实在不值得填自己的狮口。
正犹豫不决时,它的眼睛突然一亮,一匹体态臃肿、油光发亮,走路胜似闲庭信步的斑马钻进它的视野,凭它的经验,它断定这匹马虽不年迈,但绝对没有奔跑力。想到这里,这头流浪狮子喜不自禁,于是一纵身向那匹它看好的斑马袭去。
埃里克也已发现这头狮子向它袭来,除了加快速度夺路逃窜之外,还使出它曾经踢死一头狮子的历史经验,抬后腿频频向狮子踢去,可这头狮子狡猾地一偏头躲过去了,并趁斑马放慢了速度之际,一口咬断了它的喉管。众斑马见它们的领袖被一头很一般的狮子未费多大力气地捕获了,个个停止奔跑瞪起惊奇的眼睛。
草原上斑马领袖埃里克成了一头很一般狮子的口中美味,作为低等动物的斑马,未必能找西真正的症结所在,但作为高等动物的人来说,再找不出症结所在可能就是笑话了。作为斑马埃里克一蹄踢死一头狮子是大家无需争辩的事实,应当算是绝妙无比的成功,但也得承认,埃里克那次绝妙的成功是偶然所得,并非必然结果。假如埃里克比较聪明的话,既然大家推崇自己当了领袖,就要以此为开始,苦练奔跑能力和求生技巧,而绝不能不自量力地贪图安逸,自高自傲。
边走边悟斑马总是斑马,经不起一丁点儿的尊贵诱惑,自己幼稚地养肥了膘,用生命早早地填饱了狮子的肚子。斑马埃里克的悲惨结局给我们竖起了很好的参考标杆。它从反面告诉人们:一次偶尔的绝妙成功算不了什么,真能耐、真本事还得靠自己在生存的过程中,不间断地总结经验,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这样才能夯实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然的话,一次偶尔的绝妙成功,说不定就会导致自己永远的失败。
大熊猫醉水
在风景宜人的九寨沟,有一则关于国宝大熊猫的传说。
一天,大熊猫独自去溪边饮水。在清亮的溪边,大熊猫忘情地喝着水。喝着喝着,忽然,它发现明镜似的溪水里,有一只大熊猫也在喝水。大熊猫一惊,顿觉十分恼怒:这还了得,它居然敢跟我抢水喝!于是,大熊猫拼命把头扎进溪水里猛灌一气,直到把肚子灌得鼓胀胀的,这才摇摇晃晃地离开溪边。
然而,刚走几步,大熊猫便停下来,它想,不对呀,我走了,那只大熊猫不是要把水喝完了吗?不能太便宜了它!这样,大熊猫又摇晃着臃肿的身子,再次回到溪边,再次把嘴伸进溪水里。
大熊猫就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直到再也不能灌进一口水为止。然而,刚走几步,它便如醉汉般倒在溪边,醉得不醒人事。
导游讲述这个故事,是想向游客说明,九寨沟的水是如何清亮,以至于大熊猫分不清自己水中的倒影,结果身体吃了大亏不说,还留下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话柄。
边走边悟水并不是致醉的原因,致醉的原因是大熊猫自私的心理。大熊猫醉水的故事,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弱点。生怕自己吃亏,好处一点也不愿让给别人,结果,吃大亏的往往是自己。
游向高原的鱼
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口的一条鱼却逆流而上。它的游技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它逆行了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又穿过了激水奔流的青铜峡谷,博得了鱼们的众声喝彩。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洞,挤过石罅,游上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即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动的姿势。有科学家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
一位年轻人感叹地说:“它真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行了那么远那么长,那么久!”
一位老科学家为之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却是死亡。”
边走边悟逆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然而逆反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和历史的选择,否则历尽艰辛,得到的只能是毁灭!
生命的立起
一只很小的虫子,能在没有水分的茫茫大漠一代一代生存繁衍,它们靠什么活着?
清晨,沙漠中的小虫们早早起床,打开房门,一只接一只地从沙丘底部它们的家爬上来,在沙丘顶上列队,一大排地立起身子,把它们光滑的背甲对着同一个方向,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会有一阵清风从这个方向吹来,抚过沙丘的表面,爬上小虫的身体。
风缓缓地,软软地,悄悄地来,小虫长时间一动不动,在它们的背甲上也悄悄地凝起了水珠,这是晨风带来的仅有的一点湿润,水珠越聚越大,它们相互融合,终于,成了一颗水滴。
水滴从小虫的背上流下来,流过它的脖子、脑袋、鼻子,最后,流到它的嘴边,成了这只小小的甲壳虫一天赖以维系生命的甘露。
这是一个自然的故事,也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求水活动,它发生在一种极其渺小、极其卑微的小生命的身上,它们每天都要重复着这样的劳作,靠这一滴小水滴一次次地将自己的生命垫起,再垫起!
边走边悟小虫仅仅为了一滴水,一滴要用来活命的水,静静地在沙丘上立起。这些小生命无疑让我们对它们生出几分崇敬来。
世间可以忽略的东西太多了,可以发现的也太多了,因此,突然的发现就会让人兴奋、感动和自省!这些极其渺小、极其卑微的小生命,其生存力量之强,不得不让人类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