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外不能御侮,内不能安民,广大民众不得不揭竿而起,寻求新的出路,以拯救民族的危亡。其战争的正义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满洲贵族虽曾以武力征服了中原,而后世子孙的腐败,却令其不得不依靠湘淮练勇来镇压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遂致晚清政局为之一变: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增强,兵为将有,权出私门,国家军政实权落到地方督抚手中。其实力最强的曾国藩集团,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国家命脉,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益趋严重。曾国藩充任首领时,虽有功高震主之嫌,亦不过握有东南地区及直隶等省的地方大权。而李鸿章接掌门户后,则又进而控制了中央政府的国防、外交实权,或战或和皆其一身承办,遂成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签约专业户。及至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清政府对外宣战,他们竟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公开分裂,同侵略者搞起“东南互保”。当那拉氏公开提出废除光绪帝时,而刘坤一又上疏谏争,结果一锤定音,再没有人敢议废立问题。其势焰之盛,概可想见。只是由于清朝统治阶级上层的满汉联盟尚可维持,方使君臣双方各安其位。
甲午战后清政府编练新军,本欲从汉员手中收回久违的兵权。而出于政治腐败这同一原因,使其事与愿违,陷入更深的政治危机。乘机而起的北洋集团,不仅与湘淮集团有着政治、经济、思想、组织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军营风气一脉相承。加以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利益纷争,遂将民初十余年间,弄成既无君权又无民权的时代。如果说,曾国藩集团既保住清朝的皇位又挖掉其墙脚的话,而袁世凯北洋集团的背叛,则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如果说,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成功,只是曾国藩军制改革之花的话,那么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就是其累累硕果了。由此可见,曾国藩集团这个近代史上最大的地方实力派,不仅数十年间暗中操纵着晚清政局,且开民国年间军阀政治之先河,其政治作用与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然而,他们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起家,又力主维护传统文化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中体西用,师夷制民,遂成为争议最大的一群历史人物。有人颂之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后世仿效的楷模;有人则斥之为遗羞百年的政治僵尸。真可谓见仁见智,竞奇斗艳。而要弄清其中的原委,予以恰当的历史评价,则不能不对之进行深入认真的研究。然多年以来,有关曾国藩集团的研究,虽多方重视,成果可观,但仍处于孤立、分散的状态。或限于某一人物,或限于某一侧面,很少有人对之进行整体考察,更很少有人将这个集团同太平天国、清朝政府以及北洋集团联系起来加以研究。而其得出的结论,则又往往政治色彩较浓,学术色彩稍淡。
笔者的研究则欲将曾国藩集团视为一个整体,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尽力探索其由内及外的种种联系,并将之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观察,以求取得较为全面、客观的效果。惟水平所限,时不我待,虽苦熬六载,初有心得,却难免舛误疏漏之处,诚请读者多多教正。尤期抛砖引玉,精品迭出,对这群历史人物的出现与消失,能够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从而走出近代史研究中相沿已久的非白即黑、不骂就捧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