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26200300000036

第36章 致胜有术(5)

江西向食淮盐,本为淮南盐场的引地。然自咸丰三年春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江路中断,淮盐无法上运,江西遂改食川、粤、浙私盐,致使盐课无收,这一财源也随之流失。咸丰五年四月曾国藩为挽回江西盐利,以筹集军饷,遂奏请借销浙引,在樟树镇设饷盐总局,由黄赞汤常住主持,负责承运、督销;万青黎驻守杭州,督办浙盐外运;另委万启琛、史致谔办理具体事务。同时,曾国藩还奏请借粤盐在湖南行销,因两广总督的反对而没有办成。不过,江西借销浙引之事很快办成,获利甚丰,仅万启琛经办之十余万引,即征得盐课银八十多万两,成为曾国藩与江西巡抚的重要财源。咸丰七年春曾国藩回籍守制,该事由赣抚继续办理,直到同治二年整顿两淮盐政,恢复淮盐引地,江西方停运浙盐。

咸丰四至七年,曾国藩共报销军费三百多万两,大部分是用上述方式筹集的。

二、常规财政收入,包括地丁、漕粮、盐课、常关税。这都是地方常规收入,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不论何人一旦获得督抚之位,也就可以支配这些款项了。由于开放口岸后,在开放口岸设立洋关,故有洋关、常关(又名钞关)之分。洋关收入由洋人经管,属中央财政。故地方督抚只能支配常关关税,不能支配洋关关税,如有特别需要,须向清政府奏准。

曾国藩有权支配地方财政收入,是在咸丰十年出任两江总督之后。但其所辖三省皆有巡抚,把持本省常规收入,而天京又在太平军手中,江宁布政使属地与两淮引地尽失,故在数年之内他没有从上述款项中得到多大好处。直到同治二年湘军攻占九洑洲,打通长江航路,恢复两淮盐场的大部分引地后,才重新获得两淮盐政的财利。及至湘军攻占天京,原由江宁布政使所辖各府的丁、漕收入,自然也落到曾国藩手里。不过,若与两淮盐课相比,就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了。

两淮盐政由江督专任,以及淮南盐场行纲盐之法,淮北盐场行票盐之法,都是道光中期陶澍任两江总督时确定下来的,一直沿用到咸丰三年春。同治二年曾国藩整顿两淮盐政,主要就是恢复陶澍时的旧制,在扬州设两淮盐运使一名,协理淮南盐务;在海州设盐务通判一名,受江宁藩司兼辖,主管淮北盐场。同时,曾国藩还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公布了《淮盐运行西岸章程》、《淮盐运行皖岸章程》、《淮盐运行楚岸章程》、《淮北票盐章程》等新章,设立了一套相应的盐务机构,如泰州招商总局、南昌盐务督销局、汉口盐务督销局、大通招商局、淮北督销局及众多分支机构,分别办理招商、承运、抽厘、掣验、岸销、销售盐票等具体事务。湖南盐务由东征局兼理。其承办人员除历任两淮盐运使丁日昌、程桓生、忠廉等人外,还有李宗羲、杜文澜、张富年、刘履祥等分任要职。此外,为保障盐船行驶畅通,改变自由泰兴入江以来,河道浅窄、挽运艰难的情况,还在瓜洲附近之新河口地方,另建新栈。同治四年春瓜洲盐务总栈建成,大大方便了淮盐的外运,从而使江西、湖南、安徽三省引地很快恢复。这样,除湖北一省仍食川盐外,淮盐旧有引地也就基本恢复了。同治十一年正月曾国藩在临死之前,曾制定了一个分批恢复淮盐在湖北的引地的方案,上奏清廷,要求将湖北各府一分为二,先将武昌、汉阳、黄州、德安四府引地收回,严禁川盐销售;其余安陆、襄阳、郧阳、荆州、宜昌、荆门五府州仍销川盐,但准淮盐设店销售,以明淮、川主客之份。其下文如何不得而知。不过,即使如此,曾国藩也从两淮盐政中获得巨利。自同治二年至十一年春,九年之中得盐课厘税银二千多万两,近于他镇压太平军期间开销军费的总和,等于湘、淮各军剿捻军费的三分之二。

至于地丁、漕粮、关税三项,其大致情形各省类似,数量虽有不同,但一旦位至督抚,也就成为自己稳定的常规收入。不过,因其数有定额,不能随意加收,要想既不直接增加农民负担,又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只有剔除浮收陋规,不令经办人员中饱私囊。于是,曾国藩集团首先从湖南开始,先后在两湖三江地区实行丁漕征收制度的改革,剔除浮收陋规,取得明显成效,基本达到减轻农户负担、增加财政收入的双重目的。

多年来,清朝地方政府中一直流行着一个不成文法,即征收地丁钱粮之时,准许经手司员巧立名目、层层加码,向农户多收百分之二三十甚或更多的钱物,名之曰浮收,号称中饱、陋规,除其中很少一部分用于补偿正常损耗外,绝大部分落入地方官吏的私囊。当时官吏薪资不多,养廉银亦有限,生财之道全靠钱粮征收中的浮收与司法诉讼中的敲诈索贿。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主要是从丁漕浮收中得来的。

这种因政治腐败而生出的毒瘤,久而久之,不合理变为合理,不合法变为合法,农户痛恨次骨,贤吏摇头叹息,人人视为陋规,但却无法将之除掉。左宗棠入佐湘幕之后,隐操一省大权,湘抚骆秉章对之言听计从,军事、饷事皆委之于他,遂二人联手,对各项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往日丁漕征收中的种种陋规加以革除。

左宗棠在为骆秉章拟定的奏折中称:“湖南钱漕致弊之原,不外官吏之浮收与银价之翔贵。州县廉俸无多,办公之需,全靠钱漕陋规稍资津贴,沿习既久,逐渐增加。地丁正银一两,民间有费至数两者;漕米一石,民间有费至数石者。款目太多,民间难以折算,州县亦难厘清,一听书吏科算征收,包征包解,不餍不止。从前银价每银一两易钱一千文,渐次增长至二千三四百文。农民以钱易银完纳,暗增一倍有余之数。(咸丰)五年收成稍稔,谷一石仅值钱四百文。农民以谷易钱,以钱易银,须粜谷五石始得银一两。有田亩可收租谷百石者,非粜谷二十石不能完纳钱粮”,致使“农末交困,群情汹汹”。据《骆秉章年谱》载:“咸丰四五年间湖南谷价甚贱,每谷一石值钱五六百文;钱价亦贱,每钱一千换银五六分不等。楚南地丁(银)向来每两加五钱,漕米折色向来每石收银六两。(咸丰)五六两年谷价钱价贱,民间每年收租谷百石,须卖去谷三十余石方能完粮。佃户除纳租外,收得谷石不敷工本,以致纷纷退佃。”结果,农户抗交,钱粮难收,逋欠日积。如“湘潭是著名大缺,每年收钱粮四五万两。”而实际上,“咸丰四年只收四千余两,五年已交七月,未见完纳。”而当时战事正紧,须饷孔亟,有赖丁漕银两。骆秉章忧心如焚,遂“通饬有漕州县,裁汰漕规”,以济国事而纾民困。结果,农户欢迎而官吏反对。子是,以巡抚、农户为一方,以司道府县官员为另一方,引发出一场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骆秉章在《自订年谱》简述了这场斗争的大致经过:“未几,有湘潭县举人周焕南等赴藩司递呈,被押发回县。未几,赴院递呈。批司与粮道核议。十月,该举人周焕南等又赴院递呈,地丁自愿每两加四钱,漕米折色照部议章程每石纳银一两三钱,加纳银一两三钱助军需,又加银四钱作县费用。即批奖其好义急公,准其照自定章程完纳,限本年内将(咸丰)四、五(两)年钱漕埽数全完,不准蒂欠。”条件看似苛刻,实则农户负担大为减轻。按漕折部定每两征银六两计,减漕之后巡抚得银二两六钱,县吏得四钱,农户虽比部章多交一两七钱。仍有少交三两的实惠。结果,大吏收入有部定双倍之数,农户得减免三两之惠,唯司员中饱之数大减,由原来的四两数钱减至四钱。故消息传开,各府纷纷效尤,要求依例完纳。长沙、善化皆欲呈请照湘潭章程办理,但却遭到善化县令的反对。“一日掌灯时候,忽有善化绅民十余人到大堂递呈。巡捕询问其何以不按卯期,据云,善化县太爷派差拦阻,不准百姓赴院。初三日堂期,粮道谢煌当堂力争,谓即减少,百姓亦不能完纳;照湘潭章程即是加收,与部例不合,亦难出奏。语近不逊。”骆秉章反驳他说:“减少尚不能完纳,增多独能完纳乎?若不揣度时势,仍照向来如此加收,恐本年钱粮分厘不能上库,湘省兵饷凭何支发?”骆秉章见其态度顽固,难以转变,为克服改革阻力,遂采用强硬手段,作出一系列人事变动。“是时,臬司是粮道兼署,遂札谢道专署臬司,另委徐道署粮道,又将善化谢令撤任。初五日堂期,谢道到署亦不传见。官场为之肃然”,再无人敢于阻挠此事。“嗣后,长沙、善化、宁乡、益阳、衡阳、衡山等县钱漕较重者,皆呈请照湘潭章程,均已批准。闻湘潭举人周焕南回县,足穿芒鞋,手执雨伞,遍历各乡,语同县人曰:‘此次减钱粮,费尽抚台多少心,我等亦当拈出良心,不要令抚台作难。’到腊月中,该县已报收钱粮十万有零,批准减漕之州县,亦纷纷报解。”不久,就减漕一事,司道官员态度渐有转变,并得到清政府的批准。“文藩司对人云:‘此举实有益于大局。’闻粮道衙门之漕规,实亦稍减。”“嗣后亦将减漕情形入告,奉御批:‘览奏均悉。汝久任封疆,所陈皆历练有据之论,洵非以耳为目者比。’”(《左宗棠年谱》,咸丰五年十二月条。岳麓书社1982年版,第48—50页。骆秉章:《骆文忠公奏稿》,第8卷,第12—17页。见《左文襄公全集》。徐翰编:《骆文忠公年谱》,光绪二十一年刊本,咸丰五年十二月条,上卷,第43—45页。)

至此,湖南的减漕工作取得各方满意的良好效果,对骆秉章、左宗棠来说,既得钱财,又得人心,复受到皇帝的好评,可谓政治、经济双丰收。骆秉章在奏报湖南“厘剔钱漕宿弊”的成效时称:“自(咸丰)五年以来,湖南钱漕始稍有起色,而元二三四等年民间积欠,率皆踊跃输将。国课不至虚悬,军储不至束手,州县办公亦不至十分拮据,而农民则欢欣鼓舞,举数十百年积累一旦蠲之,稍获苏息矣。见在各属田价渐增,农安畎亩,无复盼盼之意,向之藉钱漕聚众,动辄闯署殴吏者,自厘定新章以来,绝无其事。”(《骆文忠公奏稿》,第8卷,第15页。)虽不免有夸大之词,但从其后湖南兵精粮足的历史事实看,骆、左的减漕除弊之举是成功的,不仅本省获益甚大,且为他省提供了先例和成功经验。不过,从骆秉章的叙述看,好像全是他的功劳,不见左宗棠的作用,实则并非如此谁都知道,自左人湘幕以来,凡事皆以左为主,骆秉章不过配合而已,此事岂能例外?否则,他哪有如此胆识与魄力!因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里也就不再多加论述了。

湘军攻占武昌之后,胡林翼为了筹集军饷,减轻农户负担,也曾对湖北漕政进行过类似湖南的改革。据胡林翼奏秋,湖北漕粮有北漕、南米之分,每年征额北漕正耗十五万石有奇,南米十三万七千石有奇。其具体办法,实行统征分解,北漕运京,南米解交荆州旗、绿各营。其主要弊端,首在浮收太重。征本色者,每石浮收六七斗或七八斗不等,多者加倍征收,最多竟有征至三石有零者。其征折色者,每石收钱或五六千、七八千文,或十二三千、十五六千文,最多竟有征至二十千文者,如监利县,为通省漕弊之最。此外还有官吏敲索、刁绅包征等弊,农户苦不堪言。自咸丰七年十月起,胡林翼针对这些弊端,对湖北漕粮征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一面上奏清廷,要求革除漕弊、削减漕米定额,一面令省内司道官员严树森等彻查各属实情,制定漕务新章,在全省推行。新章规定,漕粮免征本色,一律按折色征收,每石折钱数额各属不尽相同,最少限四千文,最多限六千五百文。旗、绿各营兵米亦折银发放。同时规定,各州县衙门浮收一律革除,收余及节省银两归公,不得私吞。结果,行之甚有成效。至咸丰八年六月,北漕除明定缓征者外,均已全额完纳;南米向须迟延一二年始能征完者,本年已征至九成,为数十年所未有。同时,为民间省钱一百四十余万千文,为国帑实筹银四十二万余两,又节省提存费用银三十一万余两。大概除经办吏员外,也基本做到了皆大欢喜。(《胡文忠公遗集》,第23卷,第5—8页;第30卷,第8—16页。)

除两湖之外,曾国藩集团还在江、浙、赣、皖四省搞过减漕活动。据称,天下漕粮之重,无过于环太湖五府一州,包括江苏之苏、松、太三府州与浙江之杭、嘉、湖三府。此弊由来已久,源于朱明而清代承之。另外,还有大、小户之分。大户身份高贵,享有免赋特权,或折色减免浮收,或连正供全免之。而府县又不肯减少收入,遂将应收之税和浮收加征全部“飞洒”到小户身上,为绅为民均难幸免。再加上府县官员因财政亏空引出的摊赔各款,也要向小户征收,这就使他们实际负担的钱粮,大大超过清政府规定的数额。曾国藩为借革除弊政以号召民心,欲仿两湖之法,在苏、松、太三府州减免浮收,改革漕政。此事经过两年的酝酿,直至同治二年五月始由李鸿章出奏,清廷欲一劳永逸,并常、镇、杭、嘉、湖五府一起令所司议之。“户部议苏、松、太三分减一,常、镇减十分之一,杭、嘉、湖如之,奉旨如议。”(《庸闲斋笔记》,第6卷,第17页。)此举甚得民心,当时苏、杭、宁三城未下,于湘淮军的胜利进军或许有些作用。至于说“江浙百姓欢声雷动,五百年民困一旦以更生”,则似有些夸大其词。因为李鸿章的减漕新章,直至镇压太平军的战争结束后始行实施。而战争压力一旦解除,清政府各级官员的腐败风气也随之恢复,要想取得有如两湖那样的成效,也就不可能了。例如,部章规定漕米一石折银一两三钱,新章折价定在每两四千文上下,“米贱之年以收三千八九百为率,米贵之年亦收至四千二百为止”(《曾文正公书札》,第31卷,第38页。)。而州县官不顾此规定,随意增价。赵烈文曾当着曾国藩的面指出:“下游连年丰稔,米价贱至一千五六百文一石。而州县收折价至四千七百文之多,是三石输一也,民何以堪!”曾国藩解释说:“减赋后大户如潘曾玮、冯桂芬等仍抗租不完,故州县亦不得不略与沾润,以资弥补耳。”(《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八月二十一日。)而他在另一封书信中则说:“苏省减漕一案,初次疏稿渗漏原多,比来斟酌减赋分数,苏、松、太三属似应于三分减一之外再减一成半成,使最重之则不过半倍于常州,再倍于镇江,孰于部议‘不甚相悬’之义为近。”(《曾文正公书札》,第28卷,第45—46页。)这就是说,新章原本粗糙,实施成效更差,大户特权没有取消,折价限额也未能坚持。原来的弊端一项也没有彻底消除,仅减额三分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