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建筑奇观
26233400000037

第37章 人间何处大观园

早在《红楼梦》传世不久,乾隆时的明义写有《题红楼梦》诗20首,原诗小序指出大观园即是南京随园。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也有同样的说法,但并不可信。

道光年间,胡大镛的《七宝楼诗集》卷二十七,谈到他的朋友古香从北京来信,说到了大观园的故址,还说见到了赖大子孙。这是迄今所见最早认为大观园园址在北京的资料。此外,同样说法的有:谢道隆《红楼梦分咏绝句题词》的原注:“十汊海,或谓即大观园遗址,有白石大花盘尚存。”佚名《燕市贞明录》中也谈到十刹海(即十汊海)在地安门外,钟鼓楼西的北京西北,即是大观园的所在地。芸子《旧京闲话》、徐珂《清稗类钞》都持同样说法。这些说法成了红学家们研究大观园的起点。“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大观园园址这个谜,成为热烈探讨的内容之一。

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主张大观园即随园。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认为大观园在北京,但渗有江南风光。除此之外,新红学家们对大观园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说法,即“综合说”、“江宁织造署西花园说”、“恭王府说”。

吴伯箫在30年代提出了“综合说”。指出大观园凭借了当年园林设计的最高水平才得以创造出来。曹聚仁在《小说新语》(1964)中说:“所谓‘大观’,也不妨说是‘集大成’之意。不能看得太老实,却也并非虚无嫖缈的。”到70年代建筑学家戴志昂认为,大观园是吸收了园林建筑的素材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香港宋淇在《论大观园》、台湾袁维冠在《红楼梦探讨》中也认为曹雪芹把所知道的园林揉合了想象,创造了大观园。

“江宁织造署西花园说”来源甚早。在脂砚斋主人对《红楼梦》的评语中已有暗示。从60年代起,台湾赵冈力主此说,他在《红楼梦考证拾遗》和《红楼梦新探》中都认为江宁织造府行宫西花园即大观园。1980年他发表的《再谈大观园》以《红楼梦》所描写的大观园与南京行宫图相对照,最后指出:“这个荣府西花园,也就是南京行宫的西花园。”南京吴新雷在1979年写了《南京曹家史迹考察记》,考出大行宫小学操场的一角即当年西花园的西堂。

周汝昌在50年代写的《红楼梦新证》,提出了“恭王府说”。吴心柳的《红楼梦散记》提出了同样看法。陈从周在1978年写了《关于恭王府的通信》。信中从古建筑特点出发,指出了恭王府与大观园的惊人相似之处,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周汝昌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于1980年以《恭王府考》为题,出版了11万字的专著,全面论证了恭王府的地理环境、景物遗存、建筑布局、府第沿革等与大观园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恭王府说”曾得到周恩来的关注,他亲自参观了恭王府,发现了意见:“要说人家是想象,但人家也总有些理由。”“不要轻率地肯定它就是《红楼梦》的大观园,但也不要轻率地否定它就不是”。周恩来还指示保护好府第,作为纪念曹雪芹的地点之一。

“一梦红楼二百秋,大观园址费寻求;燕都建业浑闲话,旱海枯泉妄觅舟!”大观园的真实园址,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