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核能前景
26235100000016

第16章 矛盾与评估

在西方,特别是在核发电量最大的美国,围绕要不要发展核电的问题,展开过旷日持久的几乎是全民的大辩论。双方各有利益背景,当然也有站在中间纯技术立场上的,其观点各具特色。我们还是先把各种有代表性的意见摆出来,最好不要加进主观的褒贬,让大家从中领略二番美国人有关核辩论的概况,也许还能由彼及此,思考一下我们身边已经发生的或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自从海军上将里科弗1954年发起建造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后来在北极冰下成功地航行以后,他又将潜艇上的小型反应堆按比例放大,建成了世界的第一座可输进电网的核电站,核能的商用价值便得到了确认。

1963年在新泽西州建立起515万千瓦的核电站。经济分析表明,核电最便宜,从而1965年出现核能在市场上一窝蜂地上马的局面。

因此,60~70年代是美国核能蓬勃发展的时期。70年代初,有人针对这种情况开始担起心来。他们假定100年后全世界都用核能,那么约需3000个“核公园”;按每园8个反应堆计,遍布世界的24000个反应堆是安全保障的一大问题。

人们提出一系列政治性的疑问:这些“核公园”分布的国家主权和管辖权如何呢?难道一国会允许邻国不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就建造这样的核电站吗?任何微小的疏忽都会给邻国的土地和人民带来千百万年的毒害。谁能确保核电站的安全?

有人还提出技术上如何处理热污染问题:电力生产高度集中的“核公园”不仅把大量的废热置入水中,而且会造成大面积的“热岛”。

虽然那些真正需要能源的州赞同修建核电站,但几乎所有的州都反对在本州境内处理核废料。20世纪70年代末期,各州的这种观点就已很明确。1980年,17个州反对美国联邦能源部提出的一个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一些适宜处理核废料的地点。

由于核废料问题涉及到各州的切身利益,它们劝阻联邦政府不要采取单方面行动。

核废料的运输,这也是一个麻烦问题。

与20世纪50年代的情况相反,核能在大学校内不受欢迎,而且由于它的前途不稳定,使很多学生不敢进入这个领域。1980年,获得核子工程学学士学位的学生人数下降19%,硕士学位的人数财下降10%。这些情况的出现是从1979年3月28日三里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开始的。

至1979年,在美国已有72座领有执照的核电反应堆在运转。全世界具规模经济的核能的良好安全记录是其他任何能源工业无法相比拟的。在竞争剧烈的地方,新事物往往是要经受各种非议和挑剔的。

三里岛发生的一次并未为外界觉察的事故,使核能的命运开始不妙起来。

当宣传媒介知道这一事故以后,反核活动分子耸人听闻地对核能大加挞伐。

从此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核能政治。

一方面是亲核分子低估低度辐射的危险的倾向,他们担心公众因对辐射危害的惊恐而拒绝使用核能,或者为避免增加防护措施的花费,夸张它的优点,而掩盖其缺点。

另一方面是反核分子,夸张低度辐射的危险性,夸张核电站意外事故的严重性,对所有将来的核能发展计划都持否定态度,而没有认识到其他能源的不良后果。

劳伦斯研究所一副所长认为:“所有对某种能源最经济的学院式辩论都是没有用的。”

美国核协会环境科学部主任则说:“普通民众受不负责任的新闻工作人员所操纵。其实,在辐射方面来来说,我们必须认识到130×1016致癌可能性,危害是极其微小的。”

“氢弹之父”泰勒博士也出来说话:“工业用反应堆非常安全,我们目前仍不知道在美国有任何人的健康曾被这种反应堆的核部分所伤害。”

在美国的有关核能的辩论中,比较实质性的争论焦点核废料处理问题。

有些人反对建立核废料处理场所,也不希望高或低辐射废物经过他们的街道或储存在他们居住地的附近地方。核电站每年有1/3的堆芯或约30吨的核废料必须更换及处理。而现在这些用过的燃料捧,只能堆积在各核电站所在地。

有人怀疑:高放射废料在几万年内都是个难题。钚的半衰期24万年,因此需要50万年才会变成无害。任何人造结构物在时常变动的社会结构与战争、革命及社会动乱的变迁中,能将高放射废料隔离几万年吗?

但美国政府与工业界的科学家则十分坦然,认为核废料可以贮存于地层结构下,如盐矿层或花岗岩层中。这些结构在经过亿万年以后仍保持非常稳定的状态,远长于高放废料的生命期。例如,在美国西南部有盐矿的存在,就足以很好地证明它们自恐龙时代以来一直没有受地下水的影响(因为水很容易将盐溶解),而地下水可将辐射产物带回生态环境。这些盐层是在亿万年以前远古的海洋干涸时形成的。因此作为核废料的贮存所是很安全的。

另外,对废物本身的处理法如采用玻璃融封罐是否可靠,人们也提出了怀疑:剩余辐射的放热反应可能会分解玻璃。有人则认为这不是个问题,因为盐有高传导系数,它们可将罐内废物产生的热很快传导扩散出去。

不论处理核废料问题是技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在美国正式开辟一个永久废料储存场所前,这场争论不会有完结。但有些专家则认为,实施计划酌主要绊脚石,是政治上的而非技术上的障碍,他们断定核废料可与生态环境隔离几十万年而不会产生危害。

他们提出一个论据,认为自然界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证明辐射废料可在几百万年间不被移动。位于西非加蓬共和国的欧克洛(Oklo)的铀矿核裂变产物,经考证,是远古时代亿万年前自然核反应堆运转的结果。地下永曾将铀矿浸透而将产生的中子减速并形成一个小型的核连锁反应堆。虽然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已经全变成了核裂变产物,但是大部分放射性核素仍保持未动。这个例子证明,放射性核素在自然界中迁移的可能性有限。

拥护与反对建立核电站两方面争论的结果,促使新建核电站的成本发生急剧变化,因此核能是否经济又重新出现了问题。建设一个核电站,过去在60年代只需要2亿美元,到了20世纪80年代几乎上涨20倍。所以80年代初,核电制造商未收到任何新的订单。这就是外界获悉美国核电“死讯”的原因。

人们十分忧虑。

尽管如此,1980年末的哈里斯民意调查发现,人们对核能的态度是正反两面平衡,赞成及反对者各占47%,其余未定。后来,核能在能源供应上有最高的增长率,比煤高25%,这种大幅度增长的原因在于:核能安全地提供廉价的电力。

虽然反核势力不肯妥协,核能复原的征兆还是在抬头,这正如美国人在估计摒弃核能的后果时指出的:“在未来几十年中,节约能源与采用煤作为代替核能的主要替代晶,两种选择中的任何一种都不便宜。摒弃核能会进一步使美国经济增长减慢,摒弃核能产生的巨额经济损失可能在3000~12000亿美元之间。”

现在,美国已投身于一项新的能源战略,其中包括逐步增加对核能的依赖。前总统布什批准了一项旨在未来10年内大幅度减少美国对石油依赖的能源总体计划,该计划显示出美国在减少“温室”气体,促进核能发展以满足其电力需求的决心。

这一项美国国家能源战略是1991年2月下旬公布的。1985年以来,美国的石油进口量持续稳步上升,当时已占到总消费量的42%。

这一战略,号召节约能源和增加能源生产。为此,

——将精简法规,以加速天然气、石油和水力电厂以及核电厂的建设;

——通过改革核电厂和核废料处置厂址许可证颁发手续,开发“下一代”安全反应堆的新型设计方案,来鼓励更多地利用核能。

这些措施使得核工业界能够通过降低发电成本,增加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来满足电力需求。到2010年,核能发电量将比90年代初规划多10%。

这份战略文件断言:到2030年,美国新增发电量中的大部分可以用清洁而安全的核能来满足。前提是:①原先的核电厂运行寿命延长;②在规划新的发电能力时,能源界的决策人物能再次从技术上、政治上、经济上研究“核电选择”的可行性。

透过布什要求1992年用于核能的研究经费比1991年增加18%、用于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经费增加17%,美国能源专家们看到了实施新能源战略的第一个信号,因而受到了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