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区是指远离大陆架和浅海的开阔海域,它是海洋的主体。大洋区的面积广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50%,同时它也是地球上生命最密集的地方。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广阔的大洋区内到底栖息着多少种生物,科学家们估计,安家于此的生物大约有50万到1亿种之多。
人类对于大洋区的了解非常有限。由于大洋区涵盖的水域过于巨大,使得人类对其进行探索的难度不亚于探索外层空间。同时,这片未知领域的水深也是对研究工作的一个阻碍,深海勘探技术只是在近四十年才有所突破。技术的发展:勾我们带来了诸如深海摄影机、载人深海潜艇、遥控水下机器人等探索海底秘密的工具。
尽管从表面上看,大洋区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水平面,但海却不像它的表象那样简单而统一。大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时时刻刻受到地理、化学、物理、生物等众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任意从大洋中抽出1000个不同地域,它们的水文性质都是不同的。同样,某片水域中生活着的生命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因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700米,而所谓的“深海海床”是指水深为200~11038米的水域。如图所示,大陆向深海延伸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坡度明显加大的区域,这就是深海海床的边界。取决于当地的地质环境,这种下降坡的坡度可能是走势缓慢的小山,也有可能是接近垂直的海底悬崖。在有些地区,大陆坡上会包含一些类似陆地上峡谷的构造。科学家们分析这种海底峡谷是由于河流的侵蚀而形成的。因为在远古时代,海平面比现在要低得多,现在的大陆坡是由原来的陆地演化而来。除上述原因外,少数的海底峡谷的形成应归因于海底浑浊流的侵蚀。可以说,浑浊流就是海底的泥石流,主要由水和沉淀物组成。引起这种暗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地震或发生在大陆坡上的滑坡都可能导致浑浊流的产生。当浑浊流在大陆坡表面急剧流动时,就会对大陆坡造成侵蚀,因而形成了海底峡谷。
在大陆坡的底端,由于沉积物的不断积累而形成一个小小的隆起,称为大陆隆。总体来说,大西洋中的大陆隆数量要比太平洋中的大陆隆多一些。因为在太平洋的大陆坡底部存在着许多深不见底的海沟,容纳了部分从大陆坡流下来的沉淀物。在北冰洋和印度洋也存在着大陆隆。从大陆隆开始,深海海底开始延伸而形成广大的深海平原,其深度一般在4500~5000米。深海平原并不是绝对的平坦,平原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凸起的海底小山。这些海底山多半由海底火山活动和深层地壳运动形成,其中一些甚至高达1000米。海底山在整个海底结构中占很大的比例,据估算,大西洋海底面积的50%都是海底山结构。而在太平洋,其比例更是高达80%。
在深深的海底,存在着长长的火山山脉。这些山脉绵延伸成一条环绕全球的海下山脊,称为中洋脊。中洋脊的形成是海底火山长年喷发的结果。现今,中洋脊附近的火山依然保持着活力。在那里,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滚烫的熔岩从中溢出。熔岩到达中洋脊表面时便会蔓延开来,在海水中冷却石化成新的大洋地壳。这一地质活动使整个海底地壳以中洋脊为轴线,不断地向两侧扩张,其过程又称为海底扩张。新的地壳在中洋脊的两侧不断生长,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分开原有的大洋地壳。不断分开的旧地壳会在其所在版块边缘处被迫俯冲下沉。地壳下沉的区域称为“大陆俯冲带”。在俯冲带,旧地壳将沉入地幔之中,并被强大的地热液化而重新生成岩浆。如此循环往复,使地壳的新生和消亡达到消长平衡。通常,大陆俯冲带位于深海海沟之中,而世界上主要的海沟,多聚集于太平洋。
地球上最深的俯冲带位于太平洋。新几内亚北部的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全球海洋的深度之最。其最低点位于海平面以下11000米(即11公里)处,完全无愧于它“挑战者深渊”的称号。如果想要量化这一深度,我们可以做一个有趣的想象:倘若把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8米)填入马里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近3000米的距离!除马里亚纳海沟外,太平洋中其他重要海沟主要有三条,分别是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智利海沟;日本附近的日本—千岛海沟以及阿留申群岛海域的阿留申海沟。大西洋中存在着两个长度相对较短的海沟,分别是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海域的南三维治海沟及南北美洲中线东部海域的波多黎各——开曼海沟。
不同水域的划分为了更好地阐述海底环境的特性,科学家们在海底中划分了许多不同的区域。尽管这些区域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但每个区域都有它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不同区域概念的引入,方便了对于海底生态和物理环境的研究。
整体来说,海洋的表面被划分为近海区和大洋区。近海区是指从海岸线到大陆架末端的海域。而从大陆架末端开始的广阔海域被称为大洋区。无论是在大洋区还是近海区,我们都以深度为标准来划分海洋中不同的水域。而各个水域的名字是以希腊文词根来命名的。为了方便研究,海洋学家建立了“水柱”模型,即以某片深海海床为底,母线垂直上升的水柱。水柱是研究深海海水性质的模型。通常,海洋学家们把整个水柱称为“pelagic(译为远洋中的水)”,这个词是由希腊文中“海”(pelagos)衍生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