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话说中国——古代农业
26329600000006

第6章 原始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

夏商西周的农业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夏商西周时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所以,在这一时期,耕作技术明显有所提高。

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便是垄作的出现。垄作的出现,可能与解决排涝和灌溉的问题有关。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虽然是以干旱为主,但夏季作物生长高峰时期出现的集中降雨也会导致洪涝。垄作最初主要是与排涝有关。垄,时称为“亩”,《诗经》中有所谓“乃疆乃理,乃宣乃亩”,也就是平整土地、划定疆界、开沟起垄、宣泄雨水的意思。当时人们在进行这两项工作的时候,非常注意地势高低和水流走向,于是要求“自西徂东”,“南东其亩”,目的就在于排涝。

一部农业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与杂草作斗争的历史。原始的刀耕火种只能清除播种之前的杂草,但在播种之后,有些杂草又随作物一同长出,有些杂草不仅难以辨认,而且清除起来也要比播种之前困难得多,为使莠不乱苗,于是出现了中耕除草。商代卜辞中有耨草的记载,到西周时期,有关中耕除草的记载就越来越多了。

后来的农业实践证明,中耕除草还具有抗旱的作用。但当时人们对此并无认识,抗旱仍然主要借助于灌溉来解决。《诗经?小雅?白华》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诗句,这是有关稻田引水灌溉的最早记载。

在除草的同时,还开始了治虫。卜辞中有虫害的记载,而《诗经》中则有治虫的方法。《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螟、螣、蟊、贼分别是就其危害作物的部位而言,对害虫所作的分类。食心曰螟,食叶曰螣,食根曰蟊,食节曰贼。这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农作物害虫分类。从“秉畀炎火”一句来看,当时人们已经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以火治虫,唐代姚崇说:“秉畀炎火者,捕蝗之术也。”朱熹《诗集传》说:“姚崇遣使捕蝗,引此为证:夜中设火,火边挖坑,且焚且瘗。盖古之遗法如此。”这说明以火光诱杀害虫的技术在西周时代已经萌芽了。

什么是垄作?

垄作是指在高于地面的土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多用于栽培玉米、高粱、甜菜等旱地作物,其他地区主要用于栽培甘薯、马铃薯等薯芋类作物。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是: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容易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有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便于集中施肥。

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和地势而异。垄的横断面近似等腰梯形。我国东北地区的方头垄,垄台高约16~20厘米,垄距一般为60~70厘米。垄距过大,不能合理密植;垄过小则不耐干旱、涝害,而且易被冲刷。在甘薯栽培中有大垄、小垄之别。大垄一般垄台高30~36厘米,垄距80~100厘米,应用较普遍;小垄一般垄台高18~24厘米,垄距66~85厘米,适合于地势高、水肥条件差的地区。垄向应考虑光照、耕作方便和有利排水、灌溉等要求,一般为南北方向。我国西北、东北和沿海地区,垄向多与风向垂直,以减少风害。高坡地垄向与斜坡垂直和沿等高线作垄,可防止水土流失。

中耕有什么作用?

中耕是作物生育期中在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中耕可以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好气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有效化、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中耕的时间和次数因作物种类、苗情、杂草和土壤状况而异。在作物生育期间,中耕深度应该掌握浅—深—浅的原则,即作物苗期宜浅,以免伤根;生育中期应加深,以促进根系发育;生育后期作物封行前则宜浅,以破板结为主。

大开眼界

在甲骨卜辞中,关于农业生产及其相关的卜辞仅次于祭祀、征伐和田猎,可见农业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卜辞中反映的商代农业生产主要有以下环节:(1)垦田。商代农田的开辟往往与田猎有关,不少重要的农业区就是由田猎区发展形成的。也就是说田猎不仅是为获取猎物,而且为垦殖农田准备条件。人们在焚田之后,便把平坦的猎场辟为农田。(2)耕地。早春时节翻耕土地,然后还要筑垄和整理疆界。(3)播种。(4)进行田间管理。有施肥、除草、为禾苗培土等,必要时由商王问卜求雨。(5)收获。(6)贮藏。卜辞中把穴藏粮食之所称为“廪”,有考古发现的窖穴为证。可见商代农业生产已比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