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2634300000126

第126章 神奇的马王堆汉墓

西汉马王堆概况

马王堆地处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出长沙火车站往东走,过五里牌约1000米处,在广阔的田野中偏北方有一处双土堆——形似一个大马鞍,这就是世界闻名的马王堆。方圆约200米,因形似马鞍,故从前叫马鞍堆。后来传来传去,产生音变,就说成马王堆了。

马王堆共有两个大土堆,是东西向排列,相距23米。东边的堆下葬着一号和三号墓;西边的堆下葬着2号墓。1951年的冬季,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带领一批考古人员来到长沙进行田野发掘,这两个大土堆自然在考察之列。夏鼐先生当即断定是汉墓群。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并向广大军民发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湖南省军区医院从战备需要出发,经过一番策划,决定在两个土堆(他们认为是两座山)下面建一个地下病房。雄心勃勃的地下工程一开始便受到了古人冥冥之中的“干预”,东边的巷道掘进不到10米,便遭遇严重塌方,无法继续施工。

他们找来铁棒四处探查。突然间,从铁棒穿透的小洞里冒出一股气流。人们以为地下是一个空洞,便用水去浇灌。岂料气体压力很大,水被气流喷起。抽烟的人用火去点,气流顿时燃起了蓝色的火苗。大家十分惊异,不知这里面是什么怪物。

赶紧向上级报告,电话到了省军区后勤部,又转到了湖南省委。电话在长沙城里辗转了三天,才转到省博物馆。副馆长侯良一听便焦急起来,赶紧约了一个人一起骑着自行车赶到马王堆。

到现场一看,不少人还在洞口点火抽烟。

火苗燃了三天三夜没有熄灭。

搞过考古的同志都知道,这就是神奇的火洞子。什么是“火洞子”呢?是如何形成的呢?专家解释说:在古代,人们把火洞子归结为苍天或者鬼神的意志。现代则一般认为是地下墓室封闭完好积久多时,由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沼气。所以,凡是有火洞子的墓室,里边的随葬品一定会保存得很好。这也是考古人员所期望的现象。火洞子虽说不是千载难逢,但是也很难得碰上一个。至少当时在长沙,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见过了。

侯良从医院借来氧气袋准备收集气体。然而,因为燃了三天三夜,气体已经非常微弱,几经尝试,未能收集成功。

侯良先生遗憾地说:“这毕竟是马王堆汉墓科研工作中的一大缺憾。”

马王堆汉墓发掘纪实

当时湖南省委决定发掘马王堆古墓,报告送到国务院后获得批准,并由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拨款8000元经费支持这项计划。

1972年1月14日开始了马王堆一号古墓的挖掘工作。

因为地面有4.5米高的封土堆,一开始用推土机推走一部分封土。当方形的墓口暴露后便开始采用人工挖掘。市区调来了20多个待业人员,有老有少,劳力不强。博物馆内去除下放农村的,剩下的只有40多人,再除去老弱勤杂人员,平均每天只有30多人自带工具早出晚归,来回走五六千米路去马王堆参加艰苦的发掘工作。每天补助3两粮(150克),补助费两角。

经过一段时间挖掘,深遂的墓穴终于出现了。再往下,周围是四层台阶,每层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一米左右,每下一层台阶,墓口四周就各收缩一米,非常奇妙。

雨天挑土走在又窄又滑的跳板上,着实让人担心。后来在跳板上绑草绳,撒炉灰,才稍有好转,但进度十分缓慢。发掘人员站在墓坑内,仰望四周土墙笔立,令人生畏。当时有人戏言“搞不好我们大家都要殉葬了”。

为加快进度,博物馆向学校求援,长沙的10多所高校和中学,先后出动了1500多人参加发掘工作。长长的“人工传输带”,把墓坑的土一筐一筐地往外传。黏糊糊的泥巴粘满了竹筐,而且越积越厚,打也打不掉,人们就用手去抠,竹蔑常常刺破了手指,鲜血渗入了黏糊糊的泥巴。工程的艰苦可想而知。人们应当记住这悲壮的场面。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当年墓棺下葬的伟大。古人为后人留下了不朽丰碑。

1973年11月中旬,长沙东郊马王堆的考古发掘工地上热闹异常,位于一号汉墓南边的三号汉墓正在开工发掘。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科学考古发掘工作。为了取得完整的科学资料,在发掘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忘而有趣的事。

由于马王堆一号墓的发掘,出土了面目如活的女尸和上千件的精美文物,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因而对二号、三号汉墓的发掘,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有的盼望能再出土一具完好的古尸,以深化对古尸的研究;考古人员则希望多出土一些失传的古籍或其他新奇的文物,以更好地研究汉代的社会历史。为了探讨古尸保存之谜,棺液中是否有意加入了防腐药水?或者这些棺液是由尸解水和棺外气相的水分子渗入凝积而成?因而要求能在开棺之前就能钻孔取样,立即进行化验。为此,专门研究设计制作了一个仪器,在内棺的东南角钻孔,在开棺之前就取得了未曾与棺外空气接触的气体和棺液样品。后来由于内棺密封不严,尸体已腐烂只存骨架,故这些样品的化验结果的研究价值不大了。但这种设计对今后类似的考古发掘仍是很有用的。

经过20多天的紧张发掘工作,到12月中旬,三号汉墓中的填土、白膏泥、木炭均已挖出,木椁上露出了一幅25平方米的完整竹席,揭去竹席,杉木椁盖板呈现金黄的颜色,揭开三层盖板之后,木椁的四个边箱里,摆满了千余件随葬物品,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边箱有1米多深,无地插足,人不能下去,如何把这些文物完好地取上来,仍是一个难题。各路来的专家多,办法也多,棺室西壁悬挂的大幅帛画,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来的老专家张耀选等同志细心地剥了下来;边箱中的文物,也由几十年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经验的老师傅们一件件完好地取了上来……只有西边箱北端有堆竹简,共有400多枝,由于编缀的绳子已经腐朽,竹简已散乱在一些漆器上面,为了要保持原来的编缀顺序,便于今后研究,就要按竹简现状整个地提取上来,谁能解决这一难题呢?业务组负责人正在为难之际,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来支援的对保护文物有“智多星”之称的王振江同志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一任务,只见他蹲在椁板上,拿着自制的许多精巧的工具,在散乱的竹简交叉处用细线系起来,仅一个多小时,这400多枝竹简就按原状连成了一个整体,并提了上来,大家都甚为高兴,不约而同地称赞老王同志的丰富经验和巧妙方法。

1974年1月13日,长沙大雪纷飞,北风呼啸,马王堆考古发掘工地却人声鼎沸,热气腾腾,二号汉墓的发掘进入了最后清理阶段。此墓堆同墓主人的妻子的墓(一号墓)一样高大,但墓坑却小得多,形状也特殊,上半部为椭圆形,下半部为长方形,由于白膏泥使用不均,密封不好,加上多次被盗,棺椁早已腐朽,仅存底板,随葬物品也多已腐蚀,或被压碎。墓壁已出现多处险情,必须抓紧清理完毕。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李振军同志冒着严寒在现场亲自指挥,鼓励大家善始善终完成发掘任务。前来支援的解放军同志和省机械化施工公司的同志们也都抱着很高的热情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并盼望能出土新奇的宝物。可是出土的漆器、陶器全是碎片,尸体和丝织品连痕迹都看不到了,大家十分扫兴。不久,考古工作人员从边箱的污泥中摸出了铜鼎、错金弩机、玳瑁卮杯等重要文物,特别是发现了“利苍”玉印和“鄫侯之印”是龟钮铜印。“鄫侯之印”是利苍被封侯的爵印,是由汉王朝中央颁发给列候的,印应为“金印紫绶”,因要传给下一代侯,故随葬的这件爵印是用铜铸成,是专为随葬而制作的明器,仅外表贴附有些金箔,以表示“金印”罢了。有了这两枚印章出土,对正在争论不休的马王堆汉墓的墓主和年代问题,一下子都可解决了。一号汉墓是所谓“双女坟”(即长沙王刘发的母亲唐姬和程姬的墓),是第二代或第三代鄫侯之妻的墓说,均可否定,可以确定这三座汉墓分别是第一代鄫侯利苍及其妻子和他们儿子的墓。但按《史记》、《汉书》记载,利苍死在“长沙丞相”任上,应该还有一颗“长沙丞相”的官印,虽经反复寻找,仍无踪影,后来发现棺椁底板已裂开宽至2~3厘米,印可能从这些缝隙中漏下去了。于是决定把棺椁底板吊上来之后,把墓底的淤泥全部运回博物馆,经用水冲洗,终于把“长沙丞相”这颗官印冲洗出来了,也是一颗龟钮铜印,因为原物金印要传给长沙丞相的继承者醴陵侯越。由此证明《史记》、《汉书》中关于利苍曾封为鄫侯,并曾任长沙丞相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所不同者,《史记》中“利苍”的“仓”少了一个草字头,《汉书》中把利苍误为“黎朱苍”了。

古尸为什么能保存2000多年而不腐

经过2000多年保存下来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是一具非常罕见独特的尸体。她外形完整,软组织富有弹性。体重34.5千克,内脏虽有干缩,但外形完整、柔润……

令人们感到惊讶的是,该女尸不仅体形完好,全身柔软,而且肌肉居然仍富有弹性,用手指按下去后放开,凹下去的肌肉和皮肤又会慢慢地起来,恢复原状。浅黄色的皮肤,乌黑的头发,眼睫毛依然清晰可见,左耳薄薄的鼓膜仍然完好。脚趾的趾纹和皮肤的毛孔也仍然清晰可见。四肢可以弯动。用防腐剂进行体内注射时,肌肉随即鼓起,然后又逐渐扩散,竞和活人注射没有差别。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各种组织的切片中以胶原纤维保存特别好,几乎和新鲜尸体无异。

有趣的是,女尸是一双大脚,和现在的女人的脚差不多,说明汉代的女人并不裹小脚。

这一考古新发现曾轰动了世界,怪不得有言过其实的传说谓“老太婆”、“容貌如生”、“形如刚死”,甚至有港澳同胞问道“为什么不抢救呢!”

其实古尸并不是未腐败,而是腐败到一定程度被中断而保存下来。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具“巨人观”的女尸,就是墓主人死后早期腐败的现象。

人死之后,由于缺氧气,细胞发生自身溶解并导致组织自溶,尸体内的细菌与尸体外来的细菌在尸体内急剧繁殖,并分泌大量的有机物(如蛋白质等)酶,而引起尸体腐败。腐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体,挤压全身的组织内脏器官,使全身肿胀,张口、伸舌、眼球突出、肛门脱出……法医学称这些早期腐败的现象为“巨人观”。如果死者是孕妇发生了“巨人观”,气体压力可能将胎儿挤出阴道,叫内分娩。当然这具50多岁的鄫侯夫人不存在这些问题。

既然细菌能引起尸体腐败,为什么尸体不彻底腐烂而又保存完好呢?

尸体腐败,必须有腐败菌的参与。而腐败菌的生存、繁殖或死亡,同温度、湿度、氧气的有无、酸碱度、营养物质等密切相关。要防止尸体腐败,除了化学药物或物理方法来杀灭细菌外,改变腐败细菌的生存条件也可以停止腐败。我国西汉时代的劳动人民,采取了深埋密封等措施,使得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物理和化学的条件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而在尸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自溶腐败之后,及时地制止了腐败的滋长,形成了无菌的环境而使尸体保存下来。

据考古学家查证,可能古人用香汤和酒给尸体沐浴(抹澡),使尸体去秽、“香美”,还有一定消毒作用,并在入殓时喷洒了酒。棺液化验出乙醇(O.11%)和乙酸(1.03%)等,但棺内放酒浸泡尸体未见于我国历史记载。沐浴之后的尸体用丝麻织物紧裹达20层之多,不但隔绝蝇虫接触尸体而且把棺材填满,造成棺内空气极少,外面又套上密封条件很好的三层棺。诸棺盖封口都用漆封粘上,尸体在密封的条件下,棺内的少量空气很快被早期腐败的尸体消耗尽,形成缺氧条件;棺外的椁室内存放大量的随葬品包括食物等的腐败、消耗墓室内的氧气,腐败菌在这样极其有限的空气条件下生存随着氧的耗尽而自身延缓或停止繁殖生长,或死亡,或以芽胞形式停止生长(尸体的肌肉、肝、肾发现大量细菌芽胞),无氧环境抑制了嗜氧菌的生长,而厌氧菌却繁殖起来,继续对尸体起腐败作用,但它由于自身的代谢产物日益积累增多,反而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厌氧菌最后也死亡了,腐败也随之停止。

为说明墓室缺氧,我们还介绍一则有趣的小旁证:在启棺当时,在随葬品中发现了五只小昆虫(三头钩纹皮蠹幼虫和两头米象成虫)的完整尸体。这些昆虫也是2100多年前伴着随葬品活着入葬的。在墓室里,有空气有湿度有营养维持生活,为什么昆虫会死亡呢!很显然是空气被耗尽,昆虫窒息死亡。这说明墓室内形成缺氧后,腐败过程延缓、停止了。

尸体停止腐败,已腐败的部分当然不能恢复,已形成的张口伸舌突眼脱肛也不能复原,而没有腐败的组织被保存下来,仍然维持着器官内脏乃至全身的形状,这些组织保存最完好的是“结缔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超微结构十分丰富、接近新鲜状态。

为了保证墓室密闭,墓室的周壁用厚厚的白膏泥构筑,并防止地下水渗入。这样尸体在深埋20米的地下,维持着低温、恒湿密封、避光、又无大地震的恒定条件下,保持了2100多年。如果这种恒定条件遭破坏,尸体就不能保存下来,例如同样是埋在马王堆上的二号、三号墓是吕后至汉文帝时期入土的,其地理条件一样,墓葬措施也大体相同,但二、三号墓被盗或墓室密封不严,而引起尸体腐败。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在棺内放有某种防腐药物,尸体才不腐败,这完全可能,如化验棺水发现棺水中有汞(水银)、乙醇(酒精)……古人是将放水银作为防腐措施的,不过科学已证明,汞起不到防腐作用。是否用中草药防腐呢?目前也无确证。我国是文明古国,有许多古尸尚未发掘,化学药物防腐措施的解释让今后出土的古尸研究来证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