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大禹在太湖治水,有两名得力的助手,一位叫“胥”,是舜的农业大臣弃的儿子,另一位叫“冥”,是舜的民政大臣契的儿子。冥在治水工程中不幸殉职了,胥则在水灾弭平后,被尊为“水平王”。
想来是洪水退后,需要得力干部领导灾民重建家园。胥经历了这次抗洪考验,于是被任命为当地部落首领。此后这一地区就以胥为名,称“姑胥”。姑胥又作姑苏,是因为古代吴、楚“胥”“苏”同音,如《左传》所称的楚国大臣申包胥,《战国策》作“勃苏”,就是例证。现在苏州人仍把“髭(zī)须”叫作“租苏”,也是古语的遗留。这就是姑苏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