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集中力!决定孩子的人生
26608000000008

第8章 破坏子女集中力的父母

用心书写的日记4

有一件事情,虽然我心里明明清楚,但是到现在都不愿意承认,那就是我家善政的语言能力不如同年龄的孩子。擅长国文的我从怀孕开始就试过所有胎教,从善政出生后,更是用尽一切办法利用我的专业知识来提高他的语言能力。

正如其他的父母一样,我也相信我的孩子肯定会在各个方面比别的小孩优秀。但是,在善政5岁那年,我这些美梦被他的幼儿园老师击得粉碎。老师说,善政的语言能力不如班上的其他孩子。

天啊!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般砸到我的头上。我的孩子居然有语言障碍,而且是在国文系毕业的我用心教导之下……一定是老师看错了。从那时候起,我格外注意善政的语言和行为。

因为这样,我一直没有发觉的缺点如决堤般向我涌来。善政讲话结巴,而且无法集中精神做一件事,对刚刚讲过的问题也会不停地重复询问,直到让旁人也觉得很疲倦为止,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无法有条理地讲清楚一件事情。在我确认了这些事实以后,善政在我心里完全变成了一个问题儿童。看到这种结果,我再一次去拜访幼儿园的主任老师。主任老师说,先观察两个星期,如果到时候状态还是没有好转,那就要接受专业的教育和咨询。

一瞬间,我变得很难过。从来没在书法上输过别人、比谁都讨厌说话没有条理性的我,居然有一个患有语言障碍的孩子!我突然间浑身无力。

“我们家善政只能过比别人落后的生活了吗?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吗?”

只要是思维正常、身体健全的父母,谁也不会故意讲出对子女有害的话,做出有害的行为。反而会为了让子女能活得更好,做出更多努力。但是,不管父母怎么爱自己的孩子,父母的语言和行动中,有不少妨碍集中力提高的东西。

比如说,有很多父母沉浸在“我的孩子在所有方面都要比别的孩子强”的错误认知当中。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这种症状表现得愈突出。父母给孩子穿好衣服,让孩子参加三四个课外辅导,全是基于这种竞争心理。

刺激父母竞争意识的婴儿及儿童用品真的是数不胜数,从简单的数百万韩元的胎教设备到著名的妇产科医院和产后调理院,以及高价的婴儿用品、名牌教育用具、名牌儿童服装,还有私立幼儿园和私立小学等等。正是如此,我们的社会环境便怂恿父母通过提高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展示自身的身份和财力。

但是,不管使用多么高级的东西,都不能保证孩子不会辜负父母的期待。而且,有时父母过分的期待反而会让孩子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的才能。正如上面的例子中出现的一样,妈妈看不见孩子的长处,只能热衷于列举孩子的缺点。这位妈妈从幼儿园老师口中听说自己孩子的问题后,由于太看重自己的自尊心,而不能正视孩子现在的状态,完全依据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孩子的优劣,这是相当错误的做法。

事实上,只要是父母,谁都有可能这样做。那么,你是否属于破坏孩子集中力的父母呢?请认真思考一下。

过分期待型父母

过分期待型父母,就是在其内心深处有着“我的孩子怎么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或“虽然做得不错,不过还没有达到最高的标准,所以我们不应该感到满足”等想法的父母。这种类型的家长通常成长在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同时社会地位、经济水平也较高的家庭里,由于父母期待子女变得优秀的期望过高,而使孩子感到严重的不安和绝望。这些孩子实际上智商很高,在学校也能取得好成绩,但是却没有自信,而且对未来也抱有消极的想法。同时,由于时常感到不安,因此行为就显得很散漫。

在小学三年级时就开始向韩国集中力中心求援的志勋,正是因为父母的过分期待而承受了过多的不安和压力,导致集中力下降的典型例子。志勋的父亲因为事业的缘故,经常去美国,而母亲从怀孕开始就辞去工作,改做全职的家庭主妇,志勋正是出生于这样的家庭。

爸爸和妈妈都毕业于韩国的知名大学,特别是爸爸,还获得了美国东部一所知名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虽然志勋后面还有一个小他4岁的弟弟,但是,志勋的父母仍然对他寄予了相当大的期待。所以,他们给志勋最好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希望他成为最伟大的人才。而且,他们还经常用言语和行动向志勋传达“你是我们家的长子”、“所有人都在看着你”、“你要做弟弟的好榜样”等信息。

要求志勋做到最好的期待,成了他的巨大负担,逐渐转化成散漫的行为。此外,在来到韩国集中力中心之前,他还出现了不规律的眨眼睛症状。通过咨询和讨论,志勋的父母意识到了导致他集中力低下的原因,其实就是父母教育的问题。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志勋散漫的行为症状减轻了许多。

孩子对父母的评价很敏感,而且很容易受影响。即使父母在表面上说“做得好”,但在内心里还觉得不够,孩子也能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如果父母能降低自己的期待标准,心平气和地接受孩子现在的状态,那么,孩子就会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能够好好地发挥集中力。

不要问型父母

不要问型父母,是指完全不管孩子的智力水平或潜力如何,只管给孩子安排很难的功课,或只让他重复简单的题目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不要丧失自信,或者是为了让孩子时常和聪明的孩子们在一起接受教育,父母喜欢把孩子送到超出孩子现有能力的补习班里,让孩子学习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所以,孩子们根本无法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另外,有些孩子完全不知道这些科目对自己有什么帮助,而盲目地接受补习班的学习或课外辅导,也会让孩子们的集中力逐渐地下降。

初中二年级学生敏智的父母住在首尔大峙洞。在他们的坚持下,敏智要到十多个补习班去学习课外技能,同时还要接受课外辅导。虽然敏智的妈妈制定好了每周的课程表,但实际上敏智对自己所上的补习班的种类和具体时间并不了解。由于妈妈会按时开车送她去、接她回来,因此,她没有必要自己管理自己的行程安排。

敏智在补习班里虽然不惹是生非,但上课却很难集中精神,总是喜欢呆呆地胡思乱想。据补习班的老师说,她只是翻一翻书本上的内容而已,从来不喜欢深入研究其中的内容。

当别人问敏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的时候,她也是以“我不清楚,去问我妈妈吧”之类的话来搪塞。这都是因为她已经习惯由母亲来替她决定一切事情。但是,连为敏智制定好行程列表的妈妈,都不清楚这些学习内容对敏智有什么必要,也不确定是否真的适合敏智的能力。妈妈只是怀着不安的心情,跟着其他家长的做法尝试罢了。

为了提高敏智的集中力,最先采取的行动就是取消一部分不适合敏智的补习班或不必要学习的科目,培养她自动学习的习惯。起初,妈妈感到很不安,但是,当她听了我的详细讲解,知道过去的学习方法将敏智变得很被动,又如何降低了她的集中力之后,她果断地决定让敏智退出其中几个补习班的学习。

如果不想成为不要问型父母,就要在平时通过对话与观察,掌握孩子的能力和接受知识的限度,并学会区分应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功课和需要父母帮助完成的功课。另外,也要通过智商检验、成绩检验等方式了解孩子在智商方面的优缺点以及可开发的潜力,并结合孩子在学校、补习班的成绩,来制定适合孩子能力的教育计划。

Never Ending型父母

Never Ending型父母喜欢管理孩子的所有计划,一等到孩子完成一部分任务,马上督促他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从孩子的立场上来讲,父母剥夺了他们判断应该学习什么、什么最重要以及应该先做什么等问题的权利,他们只能被动地按照父母的指示行动,自然会表现出懒散的态度。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只要有任何事情不按照他的意愿发展,就会说“都是因为妈妈”、“都是因为老师”,最终把责任推给别人。而且,他们知道就算学习告一段落,还有另外的科目等着他,所以,他们喜欢坐在书桌前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消磨时间。

就像Never Ending型父母培养孩子的方法一样,我曾在不同的环境里体检过类似的情况。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兼职过一段时间,负责的工作是担任一位知名研究员的助手,帮助他收集数据、统计并处理数据。这名研究员在学术界颇受认可,参加了不少研究活动,因此,能够辅助他的研究,既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是一件相当愉快的事情。但是,有一位前辈知道了我在他手下做事的消息后,却给我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忠告。

忠告的核心内容是:“不要把丢给你的球太快地丢回给对方,这样,对方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将球还给你。”正如有二人参与的互相接发球的乒乓球或网球运动一样,我们应该给自己创造调整节奏和呼吸的机会。一开始我并没有明确地理解忠告的意义,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位研究员惊人的精神和热情,也让我领教了他对工作的严格要求和愈来愈繁重的作业量,我后来不得不感叹前辈有先见之明的忠告。

我碰到的很多孩子都很了解“调整速度”的原则,他们无法用明确的语言来解释,但却可以通过行动来实践这些原理。和妈妈一起制定规则、确定每天的学习量的时候,他们会对妈妈的意见产生质疑。他们会反复询问:“真的只要做这些就可以吗?要是我做得很快,你能保证不让我再学别的?”有些孩子甚至会学妈妈的表情和语气,嘲讽地说:“这么快就学完了!那我们再做一页数学题吧!”在完成了一项任务后又有别的任务在等着,却又不知这些任务何时才能结束的情况下,与其努力地集中精神学习,倒不如看着妈妈的眼色消磨时间要来得容易。

孩子在父母的唠叨和监视下无可奈何地学习时,最好多给他们机会去单独判断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与其由父母单方面下达命令,不如通过“今天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写作业”等问题,等待孩子自己思考,做出决定。当孩子参与一些反应自我意志的活动时,能发挥出比平时还强烈的集中力。

散漫型父母

对于散漫型父母而言,大都是因为父母的散漫,导致了孩子行为的散漫。比如,有开着电视去洗碗,途中要是来电话,就放着没做完的工作去讲几十分钟电话的父母;有一口气给孩子训了很多话,结果自己却忘记了谈话的内容,没能遵守约定的父母。出乎意料的是,像这样精神散漫的父母还不在少数。和这样的父母一起生活,孩子自然也学会了散漫的行为方式。他们连整理书桌或记笔记等习惯都没有,陈述事情的时候也经常表现得没有头绪。

曾经参加过集中力训练营的敏哲之母,从打电话来咨询有关训练营的问题时,就表现出了散漫的习惯。“训练营会教我们什么内容?”“敏哲虽然没有大问题,不过我时常为他感到不安。”“敏哲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转过学,不过好像到现在都还喜欢以前的学校。”“以前也送他去过其他的训练营活动,但他好像不怎么喜欢。”“本想让他在升初中之前到国外去游学一下,但又不知道他能不能适应。”“来参加训练营的孩子一般是什么样的孩子啊?”她毫无顺序、毫无头绪地问问题,却又不认真听取工作人员的讲解,不断地重复提过的问题。

敏哲做事也缺乏思考逻辑,想起什么就做什么,表现得非常散漫,做笔记和整理数据也不如同年龄的小孩。

如果父母具有集中力不足、散漫等特点,那么应该和孩子一起尝试提高集中力。如果父母还停留在散漫的状态,也就不可能有效地转变孩子的现状。父母做一套,却要求孩子做另一套,这只会让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愈来愈强烈的反抗态度。

首先,要检查家中是否有妨碍提高集中力的要素,并立刻整理这些因素。比如说,如果在孩子学习的房间里能听到客厅里电视的声音,就要调整书桌或电视的位置,或者干脆改变生活模式,将孩子学习的时间定为全家的阅读时间。另外,也可以在显眼的地方挂上白板或日历,养成在上面做记录或留言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