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事办到位:名人处事秘笈
26665700000031

第31章 第七扇门 善施谋略:掌握名人办事的经验智谋(2)

他决心要先整顿“法制”,谋求中央集权的强国富民政策。人性本是趋利避害的,因而必须实行以法为基准、赏罚分明的政治,以达成严格的君民统治。而富足民生,拉拢人心更是成为明君之大道。此外,还需同时致力于远播威名于四海的工作。这些思想不只是小国思想,也是称霸天下的统治思想。

齐国与鲁国相邻,由于国界绵延相连,武力冲突不断。齐桓公五年,齐国打败鲁国,鲁国只得割让自己一块土地求和。鲁王与将军曹沫一起前往齐国谈和。议谈中,曹沫突然站起来举起短剑抵在齐桓公胸前,以必死的眼光逼视着桓公说:“我鲁国是个小国,如今由于大王的侵略,国土越发狭小,无论如何请齐王退回所夺去的土地。”

“我答应。”桓公只得听命。

“那么,就在这里订下归还土地的盟约吧!”

由于短剑抵在桓公胸前,谁也不敢插手,于是签订了归还土地的盟约。

桓公为了保命才归还土地,并非真的要归还,于是在鲁王离去后,立即向群臣说:“盟约另行书写,绝不退出占领地,原有盟约无效。”此时管仲劝谏桓公说:“主君的心情我理解,但那样做必定因小失大。轻易破坏既定的法则,失信于诸侯,将会失去天下最重要的后盾,千万不要迷恋于这样小的土地。”

桓公立刻冷静下来,接受管仲的建议,收兵而返。这件事很快传到邻近诸侯的耳里,大家传颂齐王的果断,更敬畏桓公的英勇,齐国的信誉大大提高了。

齐国北方的燕国受到山戎的攻打,因而求救于齐国。齐桓公于是出兵征讨山戎,燕王为了感谢,亲自把桓公送回齐国境内。这在当时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因为越境送别只限于对待公子。桓公在自己与燕王之间挖了一道鸿沟,把燕王所到之齐地都给了燕国。

桓公赠给燕王一部分领土,小小的恩惠却得到很大的利益,诸侯听说桓公所为,均归顺齐国,齐桓公霸业乃成。

人的气量到底有多大,怎样才能看出一个人有大的气量,从什么地方能看出他的气量大?鲍叔牙不因为管仲贪小财而看不起他,知道他是一个有大才干的人,而齐桓公也是要用人治国,不计较他曾射了自己一箭的小仇。正是这样,管仲才发挥了他的才能,齐国也得到了治理,成为强国。

当鲍叔牙举荐管子给齐桓公的时候,当初如果齐桓公只是一味地考虑这个人贪小财的小毛病,也没有嫉恨管仲曾经射过自己,他明白人无完人,也明白用人就是要用他的大才干,不可纠缠于小过失,否则天下就没有真正的能人可用了。

的确,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我们在做人做事时,不要一味的苛求别人完美,也不要只记着别人曾经对自己不利,而是要想齐桓公一样,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成功地为自己办事,这才是明智之举。

哲学家卡莱尔说:“伟人往往是从对待别人的失败中显示其伟大的。”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你的“敌人”,这样就会表现出你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正因为你闪光的人性,使你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敌人的佩服,这样你就既赢得了他们的心,也取得了最高层次的胜利。齐桓公是深知这一道理的。

以下是对待曾经“敌人”的一些经验之谈:

1.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竞争对手。

2.竞争对手是会发生改变的,今天的对手,或许明天就是伙伴。

3.兵法上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在与“敌人”的竞争中,能征服对方的心,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而宽容是取得这种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

所以,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展。须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那为什么还总把眼光盯在那过失上呢?忍小节,就是不去纠缠小节、小问题,宽恕待人,用人之长。

对待对手或“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化敌为友。请看林肯的故事:

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他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这位官员批评林肯说:“你为什么试图跟那些敌人做朋友?你应该想办法去打击他们,去消灭他们才对。”

林肯平静而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就没有敌人存在了。”

面对“敌人”,大多数人的看法是毫不留情地把他消灭掉,因为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事实并非绝对如此,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我们的成功,也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造成的。”所以在一定的情况下要像林肯那样,用宽容的眼光去对待“敌人”,用宽容来“征服”他。

4.毕再遇&巧使金蝉脱壳办事术

毕再遇(1147-1217):字德卿,兖州(今山东省兖州市)人。南宋时期着名的爱国明将。毕的父亲官至武议大夫。公元1206年,也是南宋宋宁宗开禧二年,毕再遇随军北伐,对抗金兵的侵袭,他智谋超人,屡屡立显赫战功,遂升做武功大夫。随后又先后出任镇江都统制,同时兼任山东、京东招抚司事,再后来任骁卫大将军。因其勇猛过人,熟知兵略,且善于驾驭兵将,威名远扬,因此是南宋时期着名的统领。公元1208年,也是南宋的嘉定元年,毕再遇出任左骁卫上将军。公元1211年,又被提携为太平兴国公。公元1217年(嘉定十年),毕再遇管至武信军节度使,但是他却辞官归田,是年卒。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南宋时期,在抵抗金兵进攻的征战中,有这么一位智谋闻名名将毕再遇。

公元1206年,宋宁宗开禧二年,毕再遇率兵与金兵对垒,大战了好久,仍没有胜负。那时金兵突然援军赶到,看来兵力十倍于宋军,若强战一定会失败,于是毕再遇决定退兵。然而在强敌面前,公开退兵,一定会遭受敌人的追杀,那时候必定伤亡也会很惨重。于是毕再遇秘密安排起来。

首先他秘密传令三军,做下三天的干粮,让士兵们带在身上。但是兵营的营帐和旗帜等一律原地不动。又让手下找来几只活羊,然后将这几只羊后腿吊起,前腿放在更鼓上,吊缚好。

三更时分,毕再遇传令,马勒嚼链,兵士衔枚,摸黑准备悄然集合,就这样趁夜黑士兵陆续向南方悄悄撤退。

据说金兵主帅早就恨透了毕再遇,适逢今天得着机会,准备捆住毕再遇,金兵主帅打算活捉他。于是金兵主帅传令附近的兵马前来增援。他打算大军一到,让他们稍作休息和调整,明天一早就发兵攻击毕再遇。然而这个金兵主帅知道毕再遇是一位智谋超群的将领,目前的形势对宋军不利,估计毕再遇会设法撤退。于是,主帅下令派出多路哨兵,牢牢盯住宋军的兵营,若一旦有任何迹象,就马上向他报告,可以立刻挥师杀过去,金军主帅并严令那些哨兵盯仔细,殆误军机者军法处置。

只见哨兵们一接到命令,个个赶忙找好盯梢的位置,原地待命。只是宋军的今夜和往常没什么两样,入夜熄火即睡,旗帜依旧,并不断传来“咚咚”的更鼓声。

更鼓响了一夜,天明哨兵远望宋营旗帜仍在,因此没有一个哨兵去报告。于是,金兵主帅传令三军,准备吃饱饭后全线攻击,确保一举歼灭宋兵,同时活捉毕再遇。

饭后,金兵主帅上了高坡,向宋营张望,只见太阳老高了宋营中始终不见个把人影,却见一些乌鸦落在营帐上。金兵主帅赶忙命令手下进一步观察,原来,宋兵早已人去营空。毕再遇在退兵前,让手下放开几只羊前腿。羊被吊疼了,就会四蹄不断挣扎,前腿蹬得更鼓“咚咚”直响。这些羊蹬一阵子,蹬累了,便停下来休息一会。过一会儿,羊有劲了就又开始挣扎,于是更鼓就又响起来。远远听了,还真是和兵营的人打更无二。

这才知道宋军早已悄然撤离,只留下了一座带有旗帜的空营。金军主帅望着宋军的空营只瞪眼。

毕再遇眼知形势与宋军不利,如若硬拼,一定是损失惨败,于是他采用三十六计的“金蝉脱壳”之计,巧妙地利用几只羊为他们掩护,以此打更,扰乱金兵的视线,从而悄然撤退。这是用兵之道。毕再遇懂得两军交战,不能硬拼,只能智取,危难时可以选择撤退。作为逃跑手段的金蝉脱壳,在历史上与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除了毕再遇,还有孙坚、祖茂等人从敌军的控制或追击下逃脱都用的这一计谋。“空城计”中的典例中,公子元从郑国撤退时,为了防止追击,令营帐不拆,旗幡不动,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夜间溜出郑国领土,也是一出相当出色的金蝉脱壳戏。

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谋事,必要时也可以使用这一招。“金蝉脱壳”计是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以假象迷惑对方,实现安全撤离的谋略。人们在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时候,通常会直观地注意那些异乎寻常的迹象,而忽视原封不动的表象背后所发生的变化。“金蝉脱壳”就是利用这一思维定势,以貌似原形的假象麻痹对方的判断,掩护自己脱身而退。所以,当我们在某些场合碰到难题时,不妨来个“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用来指人,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时,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人际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但是,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根据这个规律,那么家庭之间一旦发生了连清官也难断的家务事,争吵打闹得不可开交的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出走”,那么家里混沌的局面很快就会平息下来。豁达的丈夫或是聪明的妻子,能够在对方发脾气的时候,适时地回避一下,暂避锋芒,使对方冷静下来之后,自己再作解释或是检讨,无疑比针锋相对大闹一场要好得多。

有些鼠肚鸡肠的人,心术不正的人,若是强力在握,能够发号施令,强加于人。若应其要求,事情做的好反遭嫉妒,事情做不好要受惩罚。这时候,如果能够巧妙地采用“金蝉脱壳”,便可摆脱进退为难的僵局。

由此可见,当你与别人无谓地争吵时,可以采用“金蝉脱壳”,当你在遭受辱骂、打击而无力还击时,不妨采用“金蝉脱壳”,当你在无法忍受冗长的会议时,不妨“金蝉脱壳”,当你面突发事件疲于应付时,不妨暂时的采用“金蝉脱壳”。

要从某种危险境地逃脱,又不被纠缠,不被追击,金蝉脱壳的确是妙计。脱逃时不会被发现,等被发觉时,敌对势力已经鞭长莫及了。

丘吉尔的父亲斯潘塞·丘吉尔公爵是一位才华出众、政绩斐然的政治家和妙趣横生的幽默大师。

有一次,老丘吉尔在他的俱乐部楼上碰到一个惹人讨厌的家伙。此人缠住他,喋喋不休地高谈阔论些废话,并对听者的不耐烦毫无反应。

老丘吉尔赶忙喊来了一位男仆,吩咐他说:“你就呆在这里听他说话,直到他说完才可以走。”说完,自己却溜之大吉了。

金蝉脱壳,巧妙走人的故事,莫过于此。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呢?

5.蔺相如&为难时可棋走险着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国上卿。相传籍贯为山西省临汾市古县蔺子坪,蔺相如原本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家中的一名舍人,若按正常的升迁,很难位居国相的职位,然而秦赵之间的尖锐斗争,为蔺相如脱颖而出提供了机会。从而使其成为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赵惠文王时,赵国得楚“和氏璧”,秦向赵强索“和氏璧”,宦官缪贤推荐手下门客蔺相如出使。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公元279年,秦又派使臣去赵国,约会赵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与秦王相见,蔺相如又随赵王前去渑池,在筵席上,蔺相如的机智和胆识,使赵国大长了志气,灭了秦王的威风,因此被赵王任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为避免和廉颇相争而误了国事,他每次出门,总是避让廉颇,常常装病而不上朝,借此不想和廉颇争地位,廉颇得知后很受感动,于是结为生死朋友,这就是历史上说的“将相和”,他们两个的言和,从而使秦国长时期内不敢出兵攻打赵国。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约请赵王在绳池相会。赵王怕被秦王扣留,不敢去,可大臣廉颇、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便是屈服于秦国。

于是廉颇辅佐太子留守赵国。平原君率领几万人在绳池附近策应,大将李牧率五千精兵跟随赵王和蔺相如前往绳池。

到了渑池,见到秦王,双方行过礼,便在筵席上叙谈,酒到中巡,秦王对赵王说:“我听说你喜欢弹瑟,我这里有瑟,就请你弹一支曲子助助兴吧!”赵王不敢推辞,只好弹了一曲。这时,秦国的御史走了过来,在简上写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宴会,秦王命赵王弹瑟。

蔺相如见此不悦,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击缶(瓦盆),我这里有个缶,请你敲敲缶让大家高兴高兴。”秦王听了勃然大怒,不肯答应。蔺相如又端起缶走过去,献给秦王,秦王还是不肯敲。蔺相如就说:“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应,我拼着一死,也要溅你一身血。”意思是要和秦王拼命。

秦王的侍卫看到秦王受到胁迫,慌忙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双眼,大喝一声,吓得侍卫连连后退,秦王心里很不高兴,也只好勉强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回头叫来赵国的御史,也把这件事情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宴会,赵王命秦王敲缶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