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优秀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做的10件事
26690600000019

第19章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会使一直为人们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会使教育活动失去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可行性策略

1.确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

老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信任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果说民主是架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那么信任便是这座桥的桥墩。只有相信学生拥有的能力及潜能,才会给学生真正的民主权。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教师也应以理服人,给予真诚的帮助。同时,作为教师应该明确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于争先。学生往往能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要不断进取。

3.放宽视野,鼓励学生批判

只知道盲目服从,一味接受的学生永远只能生活在权威老师的阴影里,成为知识的奴隶,老师应放远目光,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出发,鼓励学生向书本、向教师、向权威挑战,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

4.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教师的教学过程,实则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这些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的培养,同时还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和社会。他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为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作好表率作用。

此外,教师要更好地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必须不断地充电,完善自我。教师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补充新鲜血液,才能正确地给学生以指点,顺利地和学生合作,学生才会因教师无形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而乐于与老师交往,并在老师的身教影响下乐于求知,积极探索。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赖以传授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学生人生初期人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并且迁移到他的同伴关系,使他与社会与他人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影响他整个的人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师,面对当代社会知识信息传播媒介日益扩大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的现实,应不断地思考自身职能,使学生们在富于教育性的师生关系中不仅获得知识与智能的发展,而且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

那么,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何积极意义?

1.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人际关系是对人的心理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大量事实表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良好的学生,其心理则会健康发展;

反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不良的学生则会有敌对思想、自卑感,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大量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师生关系适应良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假如师生感情好,老师的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的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惩人,表扬和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同样,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深深地喜爱教师,进而由爱老师转变为爱他所上的课,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早日适应社会

可以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学生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学生往往有意无意地模仿成人的态度或行为榜样,通过他们去了解社会的期望和规范,教师在“有意无意”中就充当了这样的“榜样”角色。学生通过师生关系这扇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人际关系网,发展社交技能,学会友好合作,学会公平竞争,学会选择发展,学会适应生存,从而有效加速社会化进程。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当今教育家和学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1.以人为本,关爱学生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常常“老子天下第一”,认为我说了算,学生就得听我的,自己可以随意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根本就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来看待,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容易侵犯学生的权利和自由,从而与教师产生对立和反抗情绪,师生关系将逐步走向紧张,情感将逐步走向恶化,师生之间到一定的时候会形成一条不可逾越鸿沟,给教育教学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学生日益高智商发展的今天,学生不尊重老师,不配合老师,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几乎是痴人说梦。

因而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理解、尊重和关爱学生,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建议,尊重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提供锻炼的平台,显能的舞台,让他们有展示的空间与机会。

2.以情感人,以心换心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善待每一个学生,把他们当人,以情感人,发自内心地深爱他们,关心他们的成长。工作中力求以心换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征求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见解,鼓励他们建言献策。同时更多地让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更多地与集体交融,更多地感受到被人尊重、欣赏和关爱的一种温暖与甜蜜。即使教育学生也要力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尤其不要在学生面前板着面孔,盛气凌人,要以朴实的爱、热情的心和真挚的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一方面,学生有一种欲望,要求教师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关心照料他们,体贴关爱他们。为此,学生在遇挫或不幸时,教师要善于开导与同情,使学生得到安慰;当学生在犯错时,教师要给予公正的评判,真诚的帮助,使之获得更大程度的理解;在学生成绩下降时,教师要给予关爱和关心,他们将会在学习中、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干劲,重新鼓起前进的勇气。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有进步,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肯定,给予表扬,让学生有成功感。同时还要与学生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反馈,针对其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把他们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这样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挥潜能,师生之间定会架起爱的情感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