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26702800000006

第6章 走到地球另一端(4)

我有些抓狂:“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考试的重点是什么?”她不屑地一笑:“哈!你这个中国人!”“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特功利,但是我们以前不是这么学的,”

我无力地说,“我真的快被折磨死了,你赶快告诉我,你是怎么学的?”“你把那课本从头到尾读一遍呗,”可拉说,“我就是这么学的。”“可拉!”我震惊了,“这书这么大,一千多页,起码有好几磅,

书都能把我砸死!读完这书我都有孙子了!”“你别急啊,慢慢读,我有时候也读不进去,”可拉说,“我一般就是读几个小时,然后下楼做做家务什么的。”我还是不甘心:“难道就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吗?就没有个提纲什么的能让我背的吗?”

可拉有点急了:“你这人怎么这个样子啊!你不能这么学历史!你难道不认为那些细节才是历史的精华吗?那些故事非常有意思吗?你现在背了,以后肯定会忘了的,那样有什么用呢?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她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对于我而言……“那你在AP考试前是怎么复习的?”我不放弃,“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有!”可拉说。“什么?”我激动了起来。“我把历史书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我顿时感觉没有了希望,只好回到那本厚厚的大书里,一点一点地读起来。

可拉的话是对的。其实我在内心里也没有期望她告诉我一条捷径,因为那样的话,可拉就不是可拉了,可拉就不是那个读萨特、康德、黑格尔的可拉了。作为Central Academy最优秀的学生,作为连Central Academy的老师们都尊敬的学生,可拉是有她学习的方法的。而这种方法,就是单纯地阅读,大量地阅读。

“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潜力的”他们会永远保持他们固执的想法,不去接受新的思想,他们无法进步,即使数理化再好也无法补充阅读的空缺。

很多人认为美国人笨、智商低、数学差,但是美国人的情商却很高。这种高情商,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的。所以美国人也许不会编程序,做软件,但他们能够驾驭那些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人。这和自己有这种能力又有什么区别呢?

“美剧之所以强大,”石康说,“那是因为他们每个编剧都很牛,每个人都在特定领域内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组织起来就是一个全面的专业团队。而我们甚至对“创作团队”这个概念都不理解。”

我认为,在现在的中国义务教育中,应当加进大部头名着的阅读,而非仅仅几篇节选的阅读。这一点台湾就做得很好。不要被数理化的优秀蒙蔽了双眼,读书才是强国的根本啊。

在美国,你约会了吗?

我的美国朋友正在热恋中,在沙发上聊天,我走过去,试图加入他们的对话。“你俩都那么好看,以后一定能有很好看的孩子。”我说。他们俩忽然就红了脸,我的女友站起来,把我拽到一边:“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怎么了?”我很疑惑地问。“扯太远了!我们才刚刚开始约会,怎么能就谈到生儿育女呢!”“这有什么?”我一下子糊涂了,“你们难道没有想过未来吗?”“当你和一个人约会的时候,你应该只想当下,而不是去讨论未来!这样会毁了这一段感情的。”我摇摇头,表示不明白。那是我第一次遇上这样的情况。

罗曼蒂克有三个阶段:调情(flirting)或者是hook up,约会(dating),最后才是男女朋友关系。

后来我发现,在美国人谈恋爱的时候,最禁忌的事情莫过于讨论婚姻和孩子了。大部分人在刚开始约会的时候都是只想着两个人在一起很开心,而不是两个人在一起完成父母的心愿或者是支撑一个家庭。刚开始会很难理解,因为中国人对于谈恋爱的期望基本上就是结婚生子,而美国人可以以玩一玩的心态约会两三年。

罗曼蒂克有三个阶段——flirting(调情)或者是hook up(上床),dating(约会),最后才是正式的男女朋友关系。在美国,很多的男女朋友都是由一夜情发展来的。我记得小的时候看一个美国电影,女主角追着男主角跑,在他身后喊: “Can we have somethingmore than sex?”当时我就感觉这完全颠覆了我的逻辑,难道不应该是先有爱后有性吗?可是在美国,这个逻辑是倒过来的。

最常见的情况是:在一个party上,两个人喝醉了,相遇了;开始聊天,然后调情;最后去跳舞,然后醉醺醺地一起回家,上了床,第二天醒了才开始谈天。如果感觉好,那么会再出来见面,那就叫作“约会”,如果感觉不好,就从此说拜拜,成为朋友或者装作不认识。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这大概是最常见的状况了。

在约会的时候,最传统的流程就是男生去接女生,然后男生带女生去一个很好的餐馆,两人吃完饭以后就去看一场电影。男生送女生回家,在家门口亲吻女生。可是也有其他有意思的约会,比如去看一场freak show,或者去打paint ball等。

美国人的约会有点像中国人的相亲。一个人可以同时跟许多人约会,这并没有问题。而如果双方都很喜欢对方,那么可以“go exclusive”,意味着只约会一个人。

在约会中,还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叫作“open relationship”(开放式关系),就是两个人基本上是男女朋友关系,但是可以和其他人上床。西方人总体上把爱和性分得很开,所以肉体上的接触并不影响心灵上的依赖。一个人可以和许多人上床,但是最后在他(她)伤心难过的时候,有一个心灵伴侣去安慰他(她),这可能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校园里的人生大温拿

美国运动员在大学里的地位就好比中国学生会在学校里的地位一样——呼风唤雨。如果是学校里最好的运动队队员的话,在中国就像是进入了学生会的核心圈一样。在美国,从小学到大学,学校里最受欢迎的男生都是运动员,就像许多青春电影里演的一样。这些运动员四季都穿着背心短裤,露出胳膊上的肌肉,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在大学里,许多运动队都住在同一个房子里,经常party,并且有无数的女性崇拜者。上课坐在最后一排,有时发表一些很愚蠢的言论,可是看上去却总是一副人生大温拿的样子。

美国人对运动的热爱是从小就开始的。公园里你可以看见年轻的夫妇推着婴儿车跑步,父母在公共溜冰场教小孩子溜冰,素不相识的孩童一起玩飞盘。公共的篮球场和足球场总是有人,而大城市美国运动员在大学里的地位就好比中国学生会在学校里的地位一样——呼风唤雨。

里收费的健身房也是人满为患。新年的时候,最常见的“明年要做的事”就是“锻炼”,而高速公路上的广告牌几乎都被肌肉型的健康男女填满。在美国,有种特定的说法叫做“soccer van mom”(足球车妈妈),说的是一种开大型SUV的家庭主妇,来自中产以上的家庭,有好几个孩子,都在学校参加运动队,从名字上看来大部分是足球队。

这种妈妈一般受过很好的教育,生孩子以后就辞去工作,带着孩子参加学校里的活动。我住在长岛的时候,朋友的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soccer van mom,早上开车送三个孩子上学,下午放学了以后先送大女儿去足球队,再送二女儿去冰球队,最后把小儿子送到长曲棍球队训练。急急忙忙跑回家里做饭,然后再去把孩子们一个一个接回来。平时的晚上经常还有比赛,这时候就是全家出动去给家庭成员加油。在爱荷华念高中的时候,我和我的大妹妹在排球队里打了半年,每次主场比赛全家必到,就连我的小妹妹都没有一次缺席。我曾经认为这样很浪费时间——一个人比赛为什么要全家人都去陪着呢?可是后来我发现不仅是我们家这样,整个排球队的家里都是一样。就像是一种习惯一样,看孩子的球赛是家庭的固定活动,三大姑、八大姨都要来买张五美元的票进去拍拍手、喝喝彩。

有一次我和一个美国朋友在学校里跑步,前面跑着一个女孩,宽肩膀短腿,胳膊上小腿上肌肉成块状,特别明显。我朋友羡慕地说:“哎!我要能有那样的腿就好了!”我不可置信地看着她:“什么?在中国,没有人希望有那么粗壮的腿!我知道有人甚至去做手术把小腿上的肌肉拿掉。”

“不会吧!”她也不可置信地看着我,“在美国,人人都喜欢有肌肉的、健康的腿。为什么有人会想把腿上的肌肉拿掉?”

“你难道不觉得这样很没有女人味吗?”我说,“和男人的腿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啊,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之每个人都喜欢健康、有活力的身体吧。”她说。

在中国上高中的时候,晚自习一下课就有一群群的女生去跑步,不吃晚饭而是先去跑步,就是为了减肥,跑完回来还要拍打小腿肌肉,因为这样不会结成肌肉块。而且在冬天很冷的时候,大家不愿意跑步,就都喝减肥茶,一个晚自习出去上好几趟厕所,班里门开开关关。从那样的环境里出来,忽然到了一个以肌肉为美的国家,还真的是不太适应。学校里运动的男生受欢迎倒是不难理解——谁不喜欢健壮的、充满男人味的男人呢?可是为什么充满男人味的女人也会受欢迎?

女运动员在学校里的穿着跟男运动员几乎一模一样——背心、短裤、球鞋、发带,时而背一个印着学校名的运动包,经常满头大汗地赶来上课。但是在party的时候她们也会打扮得很好,穿上漂亮的裙子,显出健美的四肢。而因为运动的关系,女运动员和男运动员的关系很好,他们总是一起训练,所以他们总是一起吃饭,一起出去玩儿。

运动员在学校里总是制造很多麻烦——打架、酗酒、滥交等。他们从小被灌输一种“赢”的美国精神,导致一切都要做最好的。在大学里很多聪明的运动员都是经济专业,一出校门就去投行,延续这种运动精神。又因为他们认识很多其他在同一行业的运动员,一切就变成了最原始的游戏:一场新的比赛。在美国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上有许多“常青藤长曲棍球小组”、“文理学院划艇小组”,把学校和运动分类,这样这些运动员能够跟对方的运动员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说到运动员,就不得不提到啦啦队员。在美国的大学里,一般只有橄榄球队才有啦啦队员,所以那些以橄榄球出名的州立大学都有着非常漂亮的啦啦队员。啦啦队员显示的是一种性别歧视——女人只能漂漂亮亮地站在一旁做一个支持者。毕竟,啦啦队员基本上什么都不做,只是在一旁显示对男运动员的支持而已。啦啦队在东海岸的学校里并不流行,因为东海岸鼓励女孩子从很小就开始和男孩子一起运动。

我在美国高中读书的时候曾经是一个啦啦队员,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完全无足轻重,只不过要穿着小短裙站在一边领着观众为运动员加油罢了,但是在我居住的中部小城,女生都愿意变成那个支持者。

美国的这种全民体育文化也是让亚洲移民很难融入的原因之一。亚洲人擅长灵活性强、单独的运动,可是美国人喜欢冲撞性强的集体运动。一个中国朋友曾在大学里试着打了一个学期的橄榄球,最后实在受不了,跟我说:“我今天能不能不去啊,我怕去了被撞死了,五脏六腑都要被撞出来了!”

而融入运动文化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打得好。当我在高中里打排球的时候,是队里最矮的一个,又不会上手发球,所以客场比赛的时候都是坐在旁边候补,连胜利了以后成功的喜悦都很难感觉到,就更不用说和队里那些核心队员有共同语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