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趣说万事由来
26716100000028

第28章 美味佳肴篇(3)

到了宋代,粽子名目渐多。明弘治年间,用芦叶裹粽子,粽馅也多起来了,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桃等。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更出现了“火腿粽子”。

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如今粽子的品种越来越丰富。粽子不但是端午节的美味,而且成为了人们平时食用的方便食品。

饺子的由来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所着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后来,更出现了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

我们还可以看到1300多年前完整的唐代饺子。它是从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出土的。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放在一个木碗中。由此可见,至少在唐代,饺子已传入我国的边远地区。

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

面条的由来

我国的面条起源于汉代。那时面食统称为饼,因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面条的种类增多了。《齐民要术》中便收录有“水引”和“博饨”。“水引”是将筷子般粗的面条压成“韭叶”形状;“博饨”则是极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

隋唐五代时期,面条的品种更多。有一种叫“冷淘”的过水凉面,风味独特。着名诗人杜甫对这种面十分赞赏,称其“经齿冷于雪”。还有一种面条,制得有韧劲,有“湿面条可以系鞋带”的说法,被人称为“健康七妙”之一。

宋元时期,“挂面”出现了,如南宋临安市上就有猪羊庵生面以及多种素面出售。及至明清,面条的花色更为繁多。如清代戏剧家李渔就在《闲情偶寄》中收录了“五香面”、“八珍面”。这两种面条分别将五种和八种动植物原料的细末掺进面中制成,称得上是面条中的上品。

油条的由来

油条的由来,还有一则动听的民间故事:

南宋皇帝赵构和丞相秦桧,于1142年杀害了抗金英雄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消息传出,引起了广大爱国人士的愤恨。

有一天,汴梁两个油饼小贩谈到此事,他们气愤地说:“炸了他们才解恨呢!”于是,二人用面捏成秦桧及其夫人王氏的样子,并用筷子将两个面人压在一起,投入油锅,做成一种食品。他们把这种食品称为“油炸桧”。

从此,“油炸桧”成为国内流行的食品。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种食品的制作过程有所简化,叫法也通称为“油条”了。但有的地方仍沿用“油炸桧”的叫法,还有的地方叫“炸果子”,“果”就是“桧”字的音变。

点心的由来

为什么人们都把美味糕点称做“点心”呢·这源于南宋时抗金的一段佳话。

公元1130年,金兵大举南侵,渡过长江,占领了建康和临安。爱国人士奋起抗金,迫使金兵向北溃退。当时驻防镇江的爱国将领韩世忠、梁红玉夫妇趁机率八千精兵在黄天荡阻击金兵,将10万金兵在黄天荡内围困了48天。

胜利后,梁红玉命令烘制民间的美味糕饼慰劳前线将士,以表示自己的“点点心意”。自此以后,“点心”的名字便传开了。

月饼的由来

月饼最早出现在唐代。唐明皇八月中秋梦游月宫。从此民间形成祭月之风,逐渐发展为中秋赏月,制作出月形食品。

到了宋代,食用月饼的风气越来越盛。月饼成为中秋节祭拜月亮时最主要的物品,祭月后,月饼由全家人分食。由于月饼象征团圆,有的地方也将月饼称为“团圆饼”。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看来当时的月饼已和现在的月饼颇为相近。

明代,出现了一个和月饼有关的民间传说。元朝末年,阶级矛盾激化。足智多谋的刘基为了秘密发动群众,把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晚上约期起义的秘密传单,放在月饼内。当参加起义的群众吃到月饼时,就知道起义行动时间,从而一呼百应,群起反抗元朝统治者。从此,月饼的名气就更大了。

近代,月饼不仅成为传统糕点,而且制作风味也因地而异,各有千秋。

春卷的由来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春卷,那时叫“春盘”。人们每逢立春,就将用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所以称为“春盘”。

到了唐宋时期,食用“春盘”的风气越来越盛行。着名诗人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和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等诗句,都反映了人们喜食春盘的生活习惯。

唐代,春盘又叫五辛盘。明代李时珍说:“以葱、蒜、韭、蒿、芥五种辛辣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

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宋朝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这样描述:“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到了清代,人们不论富贵、贫贱,都多食春饼。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打春》中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闲也。”当时,吃春饼象征着求福祈寿,消灾去难。

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春饼”又演变是小巧玲珑的春卷了。这时它不仅是民间小吃,而且也成为宫廷糕点,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宫廷“满汉全席”中的128种菜点中,春卷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

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粥源于一个佛教故事。

“腊八”这天,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游遍了印度的名山大川,探求人生的真谛。有一次,他来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由于暑热难当,又累又饿,他终于倒下了。

这时一位牧羊女正好来到这里,便把自己的午餐拿来,同时取来甘甜的泉水,用火加热后,一口一口地喂释迦牟尼。牧羊女的午餐是几天来家里吃剩下的黏米和糯米粥混合而成的杂烩饭,里面还有她从山上采来的各种野果。

他吃完饭,顿感元气恢复,精神振奋。他在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

从此以后,每逢“腊七”,寺院里的僧侣都会选取好吃的谷物、水果,洗净器皿,到次日天明熬成熟粥,一些用来供奉佛祖,另一些自己食用。这种粥就被称为“腊八粥”。

久而久之,世人受和尚们的影响,也做起腊八粥来。据《天中记》记载:宋时东京腊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每逢腊八这一天,不仅朝廷、官府、寺院要做大量腊八粥,而且民间也争相效法,这种风俗广为流传。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之风更为盛行。在宫廷里,皇帝、皇后、皇子都要准备好腊八粥,赏赐给大臣、侍从、宫女。

萨其马的由来

有一种满族糕点,叫做“萨其马”。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原因。

“萨其马”一词,始见于清朝大学士傅恒所着《御制增订清文鉴》一书,其中写道:“萨其马,把白面(指已和好的)经芝麻油炸后,于糖稀中掺和。”光绪年间成书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萨其马乃满洲食品,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这两本书,详细介绍了萨其马的制作方法。

制作萨其马的最后两道工序是:把其切成方块,随后码起来。“切”,满语为“萨其非”;“码”,满语为“玛拉木壁”。“萨其马”便是这两个词的缩写。这种食品因此得名。

17世纪,清王朝建立,满洲众百姓入关。满汉人民开始杂居,风俗习惯与语言词汇愈来愈频繁地交流、融合。萨其马作为一种民族风味的食品,也逐渐被汉族人民所接受。其实,萨其马的汉名叫“糖缠”,这可见于《清文补汇》一书。但这个名称没有被叫起来,而萨其马却成了满汉两族人民共同使用的名称,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涮羊肉的由来

涮羊肉最早始于我国东北和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原称“涮锅”。据说,涮羊肉的起源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

700多年前的一天,忽必烈率军征讨敌人。在路上,他忽然想吃清炖羊肉。厨师急忙杀羊剥皮,剔骨割肉。这时,有人报告:“敌军铺天盖地而来,离此不远了。”兵贵神速,忽必烈要尽快吃完饭,好带兵打仗。

聪明的厨师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羊肉上拣一个肉好的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煮沸的水中,用勺子草草地搅一下,便捞到碗里,加上点盐,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当时,忽必烈感到这肉片格外鲜嫩。待胜利回朝后,忽必烈重赏厨师,御赐菜名为“涮羊肉”。

涮羊肉进入大城市是在明代,当时称为“生爨羊”。17世纪中叶的清宫膳食单上已有“羊肉片火锅”之名,并将此菜置于众多菜肴之首。清朝后期,北京前门外的正阳楼经营涮羊肉,非常出名。民国初年,北京的东来顺羊肉馆,由于所切羊肉片薄如纸,一烫即熟,加上调品味道鲜美,名扬全国。

榨菜的由来

榨菜起源于四川涪陵,它是在不经意间被发明的。

光绪年间,四川涪陵有个叫邱寿安的商人,在湖北宜昌开设“荣昌”酱园,同时经营四川大头菜。可是不知怎么回事,他的生意十分惨淡。后来,他雇佣四川中县人邓柄成在老家涪陵做腌菜工。

邓柄成很聪明,他把肥嫩的青菜头腌制成新的蔬菜。由于这种菜在腌制过程中经风干、脱水,使用了木榨压、除盐水的制作方法,所以被称为榨菜。

邓柄成将这种榨菜送往宜昌。邱老板觉得这种菜不错,设宴请人品尝。大家品尝后,都称赞不已。于是,荣昌酱园开始销售榨菜。结果,榨菜一上市,就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从此以后,荣昌酱园生意兴隆。

现在,全国的榨菜生产形成了两大基地,一为四川,一为浙江。

松花蛋的由来

松花蛋,俗称“皮蛋”,又称“松花皮蛋”。它有4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中国南方。关于它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

话说江南有个江河交叉、湖塘密集的三江口,在河埠头住有一对夫妻,男人姓厉。夫妻俩都年过半百,靠摆茶摊过日子,来喝茶的都是一些穷苦的渔夫。可是这年雨大且多,江河湖泊一片汪洋。打渔的少了,老两口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有一个养鸭老汉,将一对母鸭送给他们。他们就靠这对鸭子维持生活。鸭子一天下两个蛋,非常准时。可是好景不长,竟然拾不到鸭蛋了,夫妻俩十分烦闷。

十几天后,他们收拾茶具,还像往常一样,把剩茶倒入屋外的桑树灰堆里。他们忽然看见桑树灰里露出了一个圆滚滚的东西来,拾起一看,正是他们要找的鸭蛋。原来鸭子把蛋下到了桑树灰里。

可是这蛋在桑树灰里埋了这么些天,又天天被浇剩茶,是否已经坏了呢?他们嗑开一个蛋,只见蛋清已经变成黄褐色,像水晶一样,蛋黄也变成了绿盈盈的实心蛋。他们一尝,这蛋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这蛋就是松花蛋。

松花蛋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中医认为松花蛋性凉,可治眼疼、牙痛、高血压、耳鸣眩晕等疾病。

肉松的由来

肉松是一种精制的肉食加工品。瘦肉经过预煮、撇油、焙煎、脱水、炒松等工序,便被制成肉松,它的原料有猪肉、牛肉、鸭肉、鸡肉、鱼肉等。

相传400多年前,江南有位名厨,烹饪水平非常高超。府太爷便下令把这个名厨带入府中,收为官厨。这个府太爷,是个鱼肉百姓的恶人。百姓恨之入骨,都称他为“猪公”。名厨不甘心为恶名远扬的“猪公所”驱使,便消极怠工,做出的饭淡然无味。“猪公”非常恼怒,想惩罚名厨。

一次,“猪公”邀请陆天官来府赴宴。他为了不丢面子,便威胁名厨。名厨虽然恨他,却不得不应承下来。这天,陆天官到了,名厨一道菜一道菜地上。最后,按“猪公”的规矩,非有个红烧肉不可。

不料,名厨一时疏忽,把肉烧过了头,肥肉瘦肉完全脱离,烂得用筷子夹不起来。怎么办呢?名厨使出看家的本领,将肥肉汤油撇出,放入糖和料酒,把瘦肉翻炒搅拌,再脱水成干儿,变成干肉丝,端上桌去。“猪公”不知是什么菜,便向名厨询问。名厨说:“这是我的绝技,名叫‘松肉’,不是宴请陆大人我还不露这一手呢!”

陆天官非常高兴,吃起来备感有滋有味,一个劲儿地说:“好菜,好菜!”“猪公”也来了劲,说:“既是绝技,就把菜的做法给陆大人讲讲,也好助兴。”名厨说:“做法不难,只是要剥猪的皮,抽猪的筋,剔猪的肥肉,炒猪的瘦肉。”这番话,弄得“猪公”有气难出。

过了些日子,“猪公”便找了个借口把名厨赶走。名厨远走他乡,自己开了个小酒店,专烧松肉下酒。后来因“松肉”不顺口,便被改成“肉松”了。

豆腐的由来

豆腐所采用的原料是大豆(黄豆),而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人种植大豆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5000多年以前。

大豆原来的名字叫“菽”。早在夏、商、周时代,就出现了豆制品。世界食品史上,豆芽、豆浆、豆腐、豆酱是备受赞誉的“四大发明”。豆腐的发明,说起来还颇有巧合和滑稽之处,它竟然是一些炼丹家误打误撞,在偶然间发明的。这件事,和一个叫刘安的人有很大关系。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袭父爵为淮南王。刘安喜欢黄老之术,在淮南朝夕修炼。他广招天下的炼丹家,一齐研制长生不老的仙丹。一次,他们突发奇想,想用盐卤与黄豆炼制丹药。结果,在大火熬煮了许久之后,仙丹仍未出现,却出现了一块豆腐。

刘安一尝豆腐,觉得非常好吃,就下令大量制作。很快,豆腐的制作技术走入寻常百姓家,豆腐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中国历代食品中,豆腐一直被当做美味流传下来。

1959年到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出土了两座汉墓。一号汉墓中,有大面积的石刻,其中有豆腐坊石刻。这是一幅把豆类进行加工、制成副食品的生产图像。考古专家认为,这幅石刻可以证明,中国豆腐的制作不会晚于东汉末期。

臭豆腐的由来

臭豆腐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北京前门外延寿街有个叫王致和的商人,开了个豆腐坊。有一年夏天,因为给儿子娶媳妇急着用钱,全家人拼命地做豆腐。谁知,做得最多的那天,买主却挺少,剩下的豆腐眼看就要变馊。王致和急中生智,往豆腐上撒了些盐,又撒了些花椒粉之类的作料,然后把后腐放到了后堂。

过了几天,店堂飘逸出一股臭味。王致和跑到后堂一看,白豆腐全变成了一块一块的“青方”。他拿起一块,放进嘴里一尝,不禁惊叫起来:“哎呀!我做了一辈子豆腐,从没有尝到这样美的味道!”王致和马上动员老婆孩子,把“青方”全部搬出店外摆摊叫卖。幌子上写道:“臭中有奇香的‘青方’”。

有人出于好奇之心,买回几块,回去一尝,觉得味道异常鲜美。消息传开后,大家争相购买,几屉臭豆腐很快被抢购一空。王致和臭豆腐竟然名满京华。

臭豆腐是“闻着臭而吃着香”。更重要的是,它的营养价值高,而且不含胆固醇,适宜中、老年人及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患者食用。

豆腐干的由来

豆腐干味道醇正,存放时间长,是民间的一大佳肴。关于豆腐干的由来,有一段曲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