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估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两种型号的机关枪,造成了参战军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的伤亡率。
后来,近距离的手提机枪问世,被人们称做冲锋枪。这种枪的设计者是施迈塞尔,他发明冲锋枪是为了改良德国特种突击部队的武器。1921年,美国人通过刻苦研究,开发出汤姆逊式轻机枪,简称汤姆枪。后来,芝加哥匪帮开始使用这种枪。
英国斯登枪也叫卡宾枪,是在“二战”中研发出来的。它的结构并不复杂,主要依靠后坐力发射,与马克沁机枪有相似的地方,适合近距离扫射,但也有准确性不高的缺陷。
自动枪的由来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火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是枪的射速。一开始,人们是通过简化填装过程来提高射速,但用这种方法提速是有很大限度的。后来,人们又采取增加枪管的办法。在15、16世纪,有些国家将数支枪管联装在一起,有的排列一行,有的平行排列数行,但这样的设计使枪支变得复杂而笨重,不利于机动歼敌,也使士兵携带它很困难。
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名叫加特林的人,从装填机械化方面寻求提高射速的出路。他在多枪管的霰弹枪的基础上,利用手柄和鼓轮使枪管转动,鼓轮转动时传动机构完成打开枪机、装填子弹、闭锁、待发和发射等一系列动作。他经过仔细研究,终于制成加特林机枪。这种枪,紧张操作时每分钟可发射300~500发子弹。加特林机枪在自动武器的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出现,使自动枪所必需的机械构件有了参照的模式。
同样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种“斯潘塞连发枪”应运而生。它是在枪托里开一个洞,直通弹膛,子弹从枪托洞里一个接一个地被装进去,靠弹簧的力量向前送弹。这种连发方式虽然也是靠手动操作,但连续供弹的原理却给人以很好的启示。上述两种枪都推动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枪的出现。
英国工程师马克沁利用火药发火时产生的气体使枪管后坐的能量,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闭锁等一系列动作,于1883年设计出第一支自动机枪,使枪的理论射速达到每分钟600发。在此基础上,自动手枪、自动步枪、冲锋枪相继问世。20世纪以来,自动枪获得了极大发展。
火炮的由来
在战争史上,火炮是一种口径很大的管形火器,威力非常大。英国科学史家梅森指出,欧洲几个国家发明火炮的时间,应当分别是公元1380年、1395年和1410年。而中国与欧洲相比,早了约1500年。
火炮的老祖先就是中国古人发明的抛石机。过去,人们喜欢将抛石机、火药球、大口径管形火器和震天雷之类的武器,都冠以“炮”的名称。
公元前250年,抛石机在中国问世。一开始,人们总是用抛石机来抛掷石块。人们发明了火药以后,抛石机又有了抛掷火药球的功能。等到管形火器被研制出来,人们往往利用火药在管内燃烧产生的气压,使弹体从管内向外喷射。后来,经过不断的革新,现代的火炮终于问世。
东汉末年,一种新式武器——“石火炮”出现,它就是火炮的雏形。隋唐以后,威力无穷的抛石机逐渐取代石火炮,成为重要的攻守城池的武器。一直到明代,人们在作战时还会使用抛石机。而在欧洲,人们直到中世纪初期才使用抛石机,一直使用到15世纪。
根据考古成果,最早的金属火炮,应该是1982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铜炮。出土时,炮内还有火药和铁弹丸存在。这门铜炮口径约10厘米,长度约有100厘米,重量足有108.5公斤,由前膛、药室和炮尾三部分组成。
清代咸丰年间,有几百尊火炮在南京被发掘出来。根据炮上的铭文,人们了解到,中国在元朝末年已开始制造和使用火炮。
到了明代,火炮的口径非常大,炮管很长,炮身的重量也越来越大。《武备志》一书中提到,有一门名叫“常胜将军”的大炮,重达630公斤。有许多火炮还被安装在炮车上,能够从车上直接发射,射程有好几里远,有相当大的威力。
在欧洲,13世纪时人们才引进火药及火药制造技术。很快,火药技术就被用来制造各种火炮。最初的火炮只有炮筒,没有其他装置。炮筒是一种用金属铸造的圆筒,在尾部设置了一个小孔,用来点燃火药。
15世纪中叶,炮弹已不再是普通的实心弹,而成为威力更强的爆炸弹。欧洲还对中国火炮还进行了重大改良,主要是在火炮上安装了瞄准装置。
1600年左右,英荷战争爆发。聪明的荷兰人将一种从大弧度角发射炮弹的移动性武器运用于战场。这种武器叫做榴弹炮,名字最初来自荷兰语,意思是弹弓。
1736年,法国的古里鲍巴尔通过不断实验,对炮身长度、炮筒尺寸、弹丸重量、装药量,都进行了重大革新。他还首创火炮分段制造法,这样一来,即使炮体的某部分毁坏,也可以随时更换,非常方便。
1851年,美国海军将领约翰·达尔格林又对火炮进行了重大改进。这次革新被认为是第一次对战舰大炮的改进。
火炮技术的又一项极为突出的进步,是欧洲人发明了反后坐装置。以前,火炮一直使用刚性炮架。这种炮架在火炮发射时受力大,容易影响瞄准。到了19世纪末,弹性炮架问世,炮身通过反后坐装置与炮架相连接。
这种新型的炮架的使用,不但吸收了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还能在发射之后使炮管回到原来的位置,使火炮的发射速度和威力大大提高。
从20世纪开始,火炮朝着多样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式大炮。其中的佼佼者有加农炮、无后坐力炮、迫击炮、平射炮、坦克炮、反坦克炮、高射炮、航空机关炮、舰炮、海岸炮等。
雷管的由来
雷管是诺贝尔发明的。
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研制出炸药后,为了安全使用火药,他迫切需要解决安全点火的问题。1860年,诺贝尔开始研制雷管。在研制过程中,由于不断炸死人,政府下令,不许诺贝尔再进行火药的实验。诺贝尔只好把实验室搬到马拉湖上的一只平底船上。
在困难的条件下,他每天工作长达20个小时,终于找到了办法。他用雷酸汞代替黑色火药装进导管,用它来引爆硝化甘油,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种爆炸品的安全使用问题。
雷管的发明,使人类的爆炸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历史意义是巨大的。
火箭筒的由来
火箭筒是反坦克武器家族的主要成员。它主要发射火箭破甲弹,也可发射火箭榴弹或其他种类的火箭弹,除了在近距离能打击坦克、装甲车辆外,还可用于摧毁工事及杀伤有生目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火箭筒出现了。当时火箭筒有两种类型:一种是1942年美国装备的60毫米M1式火箭型火箭筒,另一种是1943年德国装备的“铁拳”无坐力炮型火箭筒。这两种火箭筒在“二战”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战结束以后,火箭筒因为重量轻、造价低、使用方便,易于大量生产和装备,所以得到了广泛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破甲威力,火箭筒的口径被逐渐加大。同时为了提高命中率,出现了测距、瞄准、计算提前量三合一的瞄准具,并在弹药爆炸力方面取得较大发展。在现代战争中,火箭筒仍是步兵反坦克作战的重要装备之一。
坦克的由来
在很早的战争中,人们为使士兵在前进中不受炮火的袭击,就产生了制造装甲车的想法。1482年,画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本上就设计过一张手摇曲柄操纵和人力驱动的装甲车的草图。
到了19世纪,有个美国人叫彭宁顿,他设计了一辆用蒸汽作动力的装甲汽车,车的轮子上覆盖了一层金属层,使车轮受到充分保护。1902年,英国工程师西姆斯经过刻苦研究,制造了一辆与之相似的装甲汽车,轮胎所采用的原料是钢。
1903年,有个叫威尔斯的小说家发表了一篇小说,详细地设想预测了一种非常厉害的装甲车的出现,这种武器被叫做“陆地毁灭者”。他的这个想法在一战期间终于成为现实。
1915年,堑壕战、机关枪和有刺铁丝网的结合作战,导致协约国和轴心国两大集团陷入僵持的状态。毕竟,就这两大集团的科技实力来说,实在是难分伯仲。这个时候,有人指出,如果能设计出自铺轨道的车辆,必然能改变战局。
当时,为了穿越对立双方战壕之间的无人区,就迫切需要自铺轨道的战车,因为有轮车辆在战火中很容易被毁坏,或者陷到壕沟中无法开动,浪费汽油。
这个奇特的想法是英国人厄内斯特·邓洛普·斯温顿中校第一个提出的。以前,斯温顿在南非写信给一位采矿工程师时,曾在信中提到这个想法。那个工程师向他提建议说,美国霍尔特拖拉机的履带非常有效,如果稍加改进,就可以制造出威力极大的战争机器。这种履带的“惊人的穿越崎岖地带的能力”和跨越壕沟的能力,是其他武器所不可比拟的。
在“一战”中,斯温顿向有关当局提出了使用霍尔特履带的想法,但遭到当局的冷遇。
英国海军上尉威尔逊和一位着名的工程师特利顿,共同研究出一套可行方案——用一条长轨带将整个车身环绕起来,使车身呈斜长方形或菱形,这样,坦克就具备了跨越深11英尺、宽6英寸的战壕的强大能力。当然,这种战车对于跨越宽的壕沟和冲破铁丝网的任务,还力有未逮。
根据威尔逊二人提出的方案,英国人于1915年开发出一种长菱形坦克。它是在履带式拖拉机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的,被命名为“小游民”。这种战车是在英国一家水柜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当时,英国制成这种武器36辆,真正投入战场的则只有十几辆。制造时为了达到保密的要求,研究人员把它称做“水柜”。因“水柜”的英文为Tank(音译坦克),所以“坦克”的名字也就这样被叫开了。
仅仅过了一年,又一种坦克——“大游民”也被研发了出来。它的发动机功率达到105马力,时速6公里,可乘坐8人,装有2门可以发射6磅重的炮弹的火炮以及4挺机枪。“大游民”于当年9月在索姆河战役中被使用,这是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批真正被用于作战的坦克。
最初的坦克,履带从车体顶部两侧通过,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闭合圈。但它的毛病也很突出:一是不能在车体顶部安装旋转炮塔;二是车体对乘员的防护能力不高,他们不得不穿上防弹衣,戴上链结式面罩。
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坦克的设计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首先是旋转炮塔的设计方案终于问世,并得到军事科技专家的首肯。后来,美国人沃尔特·克里斯蒂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对坦克的研制影响很大。
“二战”开始之后,由于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火器之间的对抗越来越激烈,坦克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极大促进。大战初期,希特勒凭借坦克的强大攻势,对欧洲大陆各国进行“闪电战”袭击。由于坦克的威力实在太强了,很多国家还没有进行多少抵抗,就不得不向德国投降,任其宰割。
当时的苏联、美国、英国对此作出迅速反应,大力发展性能更先进的坦克,来对付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由于间各国的技术竞争,坦克的结构走向成熟,很多国家普遍采用装一门炮的单个旋转炮塔和单一的履带式推进装置,现代坦克的总体结构形式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火箭的由来
火箭可以当做武器使用,也可以当做运载器使用。作为武器的火箭,装备有制导装置,所以有“导弹”之称。作为运载器的火箭因为是用于空间领域的,所以又有“太空火箭”之称。
全世界都把火箭的发明归功于中国人。最晚在南宋,中国人已开始用火箭做武器。他们在箭上扎一个纸筒,内放火药,尾部引出一条引火线,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从纸筒后面喷出,利用反作用力推动纸筒前进。
到了明代,火箭又得到改进。有人将多枚火箭捆绑起来,以增大推力。有人还使用了二级火箭。这种创造与现代使用的集束式火箭和多级火箭在原理上毫无二致。
据说,明代有个人名叫万虎,他把47枚火箭绑在椅子背后,自己手持风筝在椅子上端坐,让人把火箭点燃,好让他飞上天去。结果,火箭发生爆炸,碎片纷飞,万虎也化为灰烬。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献出宝贵生命的先驱,就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万虎火山口”。
至于现代火箭的研制,各个都国家颇费了一番工夫。苏联、德国、美国的很多科学家,都为现代火箭的研发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联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为现代火箭的技术理论奠定了基础。1895年,他创作了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奇异的地球和天空》,发表后得到人们的重视。1898年,他写了《用火箭推进飞行器探索宇宙》,首次对火箭飞行和火箭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加以阐述。1920年,列宁亲自下令,要求在各方面支持他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火箭技术的发展。
1923年,德国人奥伯斯的《从火箭到星际太空》一书得以出版。在这部着作中,他对许多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喷气速度、理想速度和火箭在大气层中上升的最佳速度。
1926年,美国人哥达德制造了用液氧和汽油做推进剂的第一枚液体火箭,这枚火箭在试飞过程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三年后,哥达德又发射一枚装有气压计、温度计和照相机的火箭。1930~1935年,他的多枚试验火箭被发射上天,甚至达到2500米的高度。
1947~1949年,苏联研制成功好几种探空火箭,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些火箭还在被使用。
导弹的由来
在现代武器中,导弹的威力非常巨大。它与枪炮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的制导能力很强,好像长了眼睛似的,能够跟着目标走,更准确地将目标击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德国人在空气动力理论、火箭推进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电子设备、无线电雷达技术、航空材料工艺等的研究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就,为新式武器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当时,德国为了称霸世界,希望研制出先进武器,以求克敌制胜。1932年,德国根据火箭技术对战略性导弹进行研制,并于1942年10月3日下午4时成功地发射了试验性的对地导弹。当时这种导弹只能被用于做实验,而无法在战场上被实际运用。
1944年,德国制造出V-1飞航式导弹。从外观上看,V-1飞弹像一架无人驾驶飞机,有很强的欺骗性。该弹由弹内磁性罗盘和一种特制装置操纵,以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做动力,用发射架发射,射程可达241公里,航速每小时达563公里。
1944年9月8日傍晚,德国纳粹集团在海牙海岸又向英国发射V-2弹道式导弹,给英国以巨大心理威慑。
1944年9月以后的半年间,德国从荷兰和法国海岸,先后向英国伦敦发射了10800枚V-2导弹,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人的抗战信心。导弹在100公里的高空高速飞行,导致英国的所有防空手段失去作用,从而给伦敦造成了极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