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最早只是指在学校读书的弟子。魏晋以后,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品位也不高。唐太宗时设文学馆,学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自宋至清,学士的品位一直很高。清朝的大学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
日本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借用汉语中的博士、硕士、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
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回来。这样,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在中国才同现代学位制度有了关联。
博士后的由来
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以后,许多博士经常协助导师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习惯上称为博士后。
我国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有关部门规定: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久,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试办期间年龄放宽到40岁),尚未分配工作或无正式工作岗位的青年,均可申请做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的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期满后必须流转出站或转到另一个站。在不同站流动的总期限不得超过4年。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户口、工资、科研经费、基金、住房、职称、工作分配和配偶、子女户口随迁方面,享受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
留学生的由来
现在把留居国外的学生统统称做“留学生”。其实这个名称最早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其由来要追溯到唐代。
我国唐代经济文化都相当发达,日本政府为了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
遣唐使因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太长。日本政府便想出各种办法,一是派遣一些在遣唐使回国时也与他们一同回国的学生,当时称之为“还学生”;一是派遣一部分在遣唐使回国后仍继续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这部分人就叫“留学生”。
以后,“留学生”一词也在我国被沿用下来。
语文的由来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五四”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白话文,提倡教学接近群众实际语言;中学仍称“国文”,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
1949年6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的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学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并采纳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将教材称为“语文”。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的谓之语,书面的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
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
常用数学符号的由来
“+”“-”号都诞生在德国,至今已有500多年了。那时候,德国有个叫魏德曼的数学家,他非常勤劳,整天废寝忘食地计算。
当时,还没有什么现成的符号可以使用,他在工作中,一边计算,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在横线上加一竖,就表示增加的意思。‘+’,你就叫加号吧!从加号中拿掉一竖就是减少的意思。好!‘-’,你就叫减号吧!”从此以后,“+”、“-”号就被他带到了世界上。
“=”的名字叫“等号”,它是由16世纪的英国学者雷科特创造出来的。当年他在研究数学时,经常碰到两个数字相等的情况,又无法标记,就决心创造一个符号。
比较了许多图形和符号,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更相同的了”。于是,他就用两条平行线段来表示两个相等的数,并给它取名为“等号”。
“×”号和“÷”号分别叫“乘号”和“除号”。乘号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发现的。乘法也是增加的意思,但又和加法有所不同,怎么办呢·他就把加号斜过来写,表示数字增加的另一种运算法,并给它取名叫“乘号”。
“÷”号诞生在瑞士。当时,学者哈纳在算账时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但没有符号可以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他就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来表示这种算法,并取名为“除号”。
算术的由来
公元3世纪,亚历山大科学院的丢番图综合整理了当时人们在数字方面的经验知识,汇编成《算术》一书。
他在书中提出了二百多个难题,成为一本系统的数学着作,但当时在罗马帝国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后来这本书传入阿拉伯帝国,引起了阿拉伯人巨大的兴趣,并对此书进行了研究。
1202年,生于比萨的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发表《算经》一书,将阿拉伯笔算法引入西方。到了16世纪,经过阿拉伯人修正的丢番图的《算术》又传回西方。
这部着作于1621年印刷出版,它标志着西方数学发展的新起点。在以后的17、18世纪,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建立了古典算术。
而在我国,算术发展得很早。秦汉时即有算术专着《九章算术》了,并且我国古人在勾股定理、π值计算方面都要领先于西方。
代数的由来
公元852年,花剌子模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模写了一本有影响的代数教科书。它的阿拉伯文书名是《aljabrW’al-muqabalah’》,意思是“结集一些未知数,使之与已知数匹配的技术”,其中的“aljabr”(结集)一词,后来逐渐演变为拉丁文algebra。英文的“代数学”一词也是algebra,是从拉丁文吸收去的。
清朝末年,有人翻译西方代数书时,按音译为“阿尔热巴拉算法”。1859年,清代的翻译家、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年)在翻译西方数学着作时,第一次把“algebra”译为“代数学”。从此,“代数”这个名词便一直在我国沿用下来。
几何学的由来
几何学源于古代埃及。相传古代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每年洪水定期泛滥,冲毁两岸的庄稼、房屋,并且带来大量泥沙。每当洪水退后,人们只好重新勘定划分田地,于是产生了最早的“测地学”。
据说,埃及人在实践中发现,画一个边长比例为3、4、5的三角形,与长度为5的边相对的角是直角,于是利用这个方法在地面上画出了直角。
后来,巴比伦人也知道了这个方法,并且发现,在三条边长的比例为5、12、13的三角形中,与长度是13的边相对的角也是直角。
公元前5世纪,年轻的希腊人毕达哥拉斯发现了众所周知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我国古时候所发现的勾股定理。
大约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总结和整理了前人积累的测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编成了着名的几何学经典着作——《几何原本》。
公元1607年,我国科学家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在翻译时,徐光启一连想了十多个音似的汉字,但都不十分贴切。
一天散步时,他忽然想到一句古诗“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猛然间,他从“几许”想到“几何”,geometry的字头geo,音译为“几何”再贴切不过了。而汉文“几何”的意义是“多少”,与原来的音、义非常近似。于是“几何”开始在我国广泛应用,并成为数学中重要的内容了。
米和码的由来
我国常用的长度单位分别为“千米”“米”“厘米”“毫米”,“米”是我们最为常用的。那么“米”又是如何来的呢·
长度单位“米”是1791年由法国科学家以地球经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通用长度单位确定下来的。当今“米”作为长度单位,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与“米”相对应的还有一个长度单位,就是“码”。国际上比较通用的长度单位“码”,其出现比“米”还要早得多,有将近900年的历史了。
它是英制长度单位,由英王亨里希一世规定的。一天,亨里希一世坐在宝座上,伸直手臂,跷起大拇指,对大臣们说:“看见没有,从我的鼻尖到大拇指的距离,就以此作为基本长度单位。”从那以后,“码”作为长度单位一直沿用至今。据测算,1码等于0.9144米。
π的由来
用尺子量可以知道长度,用秤称可以了解重量,可是怎样才能知道圆形的面积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数学和丈量土地的人们。
不过,人们很早就知道,无论圆的面积发生多大的变化,它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总是不会变的。这个比率就是人们常说的圆周率,现在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知道π的精确值,计算圆的周长、面积、直径、半径时,就会感到非常方便。可是,人们发现π是个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很多年过去了,许多数学家为了π的精确值耗费了无数心血。
在圆周率的研究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公元前1世纪,在《周髀算经》一书中就提出了“周三径一”说,意思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是3∶1。
但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通过运算,却发现“周三径一”所提出的比率,只是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周长与直径的比。他认为,圆内的多边形边数越多,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他用这一思想指导实践,创造了更符合科学原理的“割圆术”。从圆的内接192边形一直算到内接正3072边形,结果得出了π=3.1416的结论。
在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429~500年)在圆周率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他经过大量的科学实践,计算π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是当时世界上计算圆周率最准确的数学家,为后人打开数学宝库提供了钥匙。
同时,他还算出了两个近似的分数:“密率”是355,“约率”是22/7。其中,约率就是阿基米德计算出的数据,密率则是他首先发现的。他在《缀术》这部数学着作中记录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可惜这部名着毁于战火,没有流传到今天。
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后人给“密率”起了一个别名,叫“祖率”,还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
在西方,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计算π的数值。公元前2世纪的数学大师阿基米德通过不断计算,把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面3位数。300年后的托勒密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4位小数。
1427年,阿尔·卡西突破了祖冲之的研究成果,使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面16位。在欧洲,直到17世纪,安东尼松才算出了“密率”。
1973年,一位法国数学家算出了圆周率π的后100万位数字,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将其视若珍宝,特将它编印出版。这个成就被列入当年的“世界纪录大全”。
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人能依靠手工准确无误地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100万位以上。
圆周值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墨子给圆下过定义,他说圆是一条封闭曲线,它的中心与圆周上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这个学说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要早100多年。那么,又是谁将圆周定为360°的呢?这要追溯到37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
当时巴比伦人认为,从视觉上来说,太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到西边地平线落下,这条运行轨道即是天穹半圆。从地球上看,视觉中太阳的直径刚好是天穹半圆的1/180,即180个太阳直径恰是天穹半圆的长度。太阳每移一个直径的位置,正好需要1“分”时间,因此,半圆就是180°,那么整个圆周当然就是360°了。
算盘的由来
中国古代众多发明之中,算盘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的。它是古代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甚至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方法。
关于算盘的发明年代,至今有汉代、唐代、宋代、元末明初四种说法。专家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算盘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筹算”。“筹算”就是用一种竹签做筹码来计算数值的方法。但用算筹计算非常麻烦,人们渴望有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为了适应人们的需要,算盘和珠算方法就出现了。
东汉的《数术记遗》一书,是最早提到珠算的书籍,既然珠算已经有了,很可能那时算盘已经被发明出来了。有人认为,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还有出现算盘的画面。至于“算盘”一词,则最早见于元代学者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一书中。
到了明朝,在《鲁班木经》这部着作中,记录了制造算盘的方法。而1573年的《盘珠算法》被人们公认为最早的珠算专着。书中绘有当时的算盘图式,与现在通行的算盘毫无二致,此书的孤本现存于日本内阁文库之中。
1592年,一个名叫程大位的人写了一部《直指算法统宗》,使珠算得到推广和普及。这部书共有17卷,收入了595个数学问题,而求解这些难题的计算工具就是算盘。此书的问世对明末乃至清代的传统数学影响很深。
算盘有着简单的结构,它的形状为长方形,四周是木材制成的框子,框内有一根横木,把算盘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一珠当5,下一珠当l,具有“随手拨珠,便成答数”,“珠动则数出”的长处。
算盘上从右到左排列着一根根木柱,分别代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与之相应的,则是一整套珠算口诀。人们口诵真诀、用手拨珠进行运算,非常简便、迅捷。除此之外,算盘携带起来还非常方便。因此,人们越来越喜欢算盘,而中国全境的财会人员都开始运用这一先进工具。
明代以后,算盘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在日本、朝鲜、东南亚、印度及欧美,算盘的兴盛持续了好几个世纪。商业史家也很重视对算盘的记载,并不得不承认,它在频繁的商业活动中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
20世纪中叶以后,廉价而且准确的电子计算器被发明出来,算盘终于风光不再,渐渐成为怀旧者手中的玩赏之物。
0与负数的由来
“0”这个字符,最早是在《诗经》一书中出现的,意为“暴风雨末了的小雨滴”。很显然,它与现在所说的“0”毫无相同之处。
用“0”表示“没有”,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书中缺字用“□”符号代替的习惯。古代的文献资料中,凡是遇到缺字,一律用“□”代替,表示空缺。后来,“零”表示什么也没有,也用它来代替。人们用毛笔写“□”,写得快了,就变成了一个按顺时针画的圆圈“0”。于是,“0”就产生了。
魏晋之际出现了一位名叫刘徽的数学家。一次,他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把“0”作为一个数字写得很清楚。有了“0”表示空位的数字后,数学上的计数就变得更加方便、简捷。
在世界上,古印度也是较早使用“0”的国度。直到17世纪,欧洲发现中国用画圆圈来表示数字的方法很好,于是加以采用。可是他们画“0”时,是按逆时针方向来画的。
其实,中国人对数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不但“0”是中国发明的,而且负数的发明权也应算到中国人身上。
在数学里,比0还小的数就是负数。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为了计算付出的钱数和盈余的钱数,需要相对应的数值。于是,负数应运而生。
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中国人就知道使用负数了。《九章算术》一书正式提出了负数的概念,还罗列了负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对此,刘徽在注释中进行了解释——人们运算时如果使用筹算板,一般用黑筹表示负数,红筹表示正数。另外,有人还用斜列表示负数,正列表示正数;还有的中国人用三角形表示正数,而将矩形作为负数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