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才有自由,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恐惧的枷锁;勇敢才能成长,因为征服陌生就能不再胆怯。孩子在成长中需要跨过“勇敢”这道门槛,否则,将永远不能进入新的世界。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敢于做自己,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从小就要磨炼孩子的胆识,让他们勇敢起来。“不敢”很少是因为自己真的不能做到,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不敢。跨越这道心中的魔障,孩子的精神世界就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父母不要扼杀孩子的勇气
现在父母都有一个普遍的感觉,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父母小时候拿虫子当玩具,现在的孩子见了虫子就尖叫;过去的小孩子天黑也敢跑出去玩,现在的孩子天黑了不敢出门,听见打雷就发抖,看了恐怖电视夜里睡不着觉……越来越多的孩子变成了温室花朵,他们无法面对成长中的挫折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缺乏勇气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成长隐患!
调查研究表明,儿童中9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左右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6~12岁儿童则有7种以上的害怕。胆小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歌德说过:“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给孩子一颗勇敢的心,让他们无所畏惧地面对将来的一切,是父母教育的当务之急。
孩子在开始认识、接触、探索这个陌生世界时,难免会感到恐惧。但大多数恐惧对象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渐渐消退,只有少数被顽固地维持了下来,发展成为孩子内心的恐惧。
那么,孩子的恐惧是怎么造成的呢?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更多的是家长的不当言辞、不正确的教育方式造成的。这样说,是不是很多家长感到冤枉呢?可是事实就是这样,正是家长的过度保护扼杀了孩子的勇气。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凡事都包办代替,给了孩子过多的爱。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们不仅难以具备勇敢精神,甚至连起码的自立能力都没有。
社会的复杂使家长对孩子不放心,这令孩子心理压力大。现在的家长总是告诉孩子过马路多么危险,会有车祸,会有骗子,甚至一到晚上再也不让孩子出门;总是把孩子视为弱者,给了孩子太多的限制,弄得孩子总是处于惊恐状态,从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诸多因素加在一起,使现在的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与过去大大不同,他们天天与书本在一起,与电视、电脑在一起,远离了大自然,失去了小伙伴。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知道什么是探险,什么是挑战,什么是探险的乐趣。
现在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能考上好学校,将来就能获得好的工作,这与勇敢精神无关。但实际上,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要想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创造自己的事业,必须远离胆小、懦弱等不良的心理素质。
要想孩子有勇气面对未来,父母必须放开自己的手脚。给孩子空间,孩子才可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驾驭生活,以冒险的精神去探索生活。只有在不断的冒险中,我们的孩子才能获得像金子一样宝贵的优良品质——勇敢。
一个少年正在学骑自行车,他企求父亲不要松开他那扶着车后座的手,父亲点点头。于是孩子放心地骑起了自行车,直到他骑到第十圈时终于熟练点了,便四处张望了起来,偶然看见父亲居然很悠闲地在看台上吸着烟,而且那根烟已经吸掉了一大半了。于是他非常恼怒地下了车走到父亲面前,质问父亲为什么不扶着车。父亲问他:“你怕什么?”少年说:“怕摔倒。”父亲又问:“摔倒为什么可怕?”少年说:“摔倒了会流血。”父亲又问:“流血有什么可怕?”少年说:“流血会疼。”父亲又问:“你流血了吗?就算疼了,也只是一小会儿的事。”
少年最终学会了骑车,虽然摔了几个跟头,却再也没有让父亲扶过。
如果父亲不放手,孩子就体验不到独自骑车的乐趣。
要想让孩子勇敢起来,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要方法正确,让孩子变得勇敢就并非难事。
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不要用“听话”、“乖”等标准要求孩子。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听话的、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我们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就是用“听话”、“成绩好”等词语来形容优秀的孩子。拥有调皮、冒险、叛逆等性格的孩子经常会受到错误的对待,那些有点叛逆精神的男孩更是被视为异类。于是,胆小懦弱的孩子便多了起来。
另外,在很多学校里,对孩子的评价多是建立在诸如听话、顺从、认真、仔细、举止规范等标准上的,这也是“三好生”、“班干部”的选举标准。一些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行为粗犷、不拘小节、富有攻击性的孩子多被视为不守纪律。有了这样的标准,孩子外向、活跃、冒险的个性便被大大抹杀。
2.不要威胁恐吓孩子。
“别闹了,大灰狼来了。”“再不听话,我把你送给别人。”很多家长用这样的话对付孩子的不听话,这使得孩子越来越胆小。
孩子关于“恐惧”的体验是后天形成的,来自家长的威胁和恐吓是形成孩子恐惧体验的主要来源。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讲究方法,不要依靠威胁和恐吓获得孩子暂时的乖巧,应该善于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同时家长要善于理解和赏识孩子,不要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及时发现他的长处和进步。
3.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下面这句话,是许多妈妈的口头禅:“小心,小心,我来!”出于保护的心理,或出于不信任(甚至是省事)的心理,我们常常在孩子试图挑战自己的能力之前就遏阻了他尝试的机会,让他既来不及证明自己,又来不及学会该有的能力,还没有开始,就已经退出了。渐渐地,孩子就失去了兴趣和勇气。
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最好办法就是亲身尝试。只有通过亲身体会,孩子才可能正确认识新鲜事物,打消自己心中的恐惧感。
下雨了,妈妈给4岁的明明穿上雨衣,送他去幼儿园。明明高兴地跑在前面,忽然他发出一声尖叫,小脸吓得煞白,站在那里不敢动弹。妈妈跑过去一看,原来路上有条蚯蚓。妈妈在蚯蚓跟前蹲下,对明明说:“蚯蚓是益虫,不会伤害人,来,你碰碰看。”明明连连摆手说:“不要,我害怕!”妈妈用手指轻轻碰了一下蚯蚓,说:“不用怕,妈妈都敢碰,你是男子汉,还害怕一条小虫子吗?”在妈妈的鼓励下,明明小心翼翼地把蚯蚓捏了起来。“宝贝真勇敢!”在妈妈的夸奖下,明明高兴地笑了。
孩子往往会因为对事物缺乏了解而产生恐惧,比如有的孩子害怕色彩鲜艳的东西,有的害怕突然出现的小动物等。另外,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也来自家长的影响,比如,妈妈看到蟑螂时连声尖叫,孩子就会因此觉得蟑螂是个可怕的东西。如果家长因为孩子害怕就任由他远离事物,不给他观察和接触的机会,只会让他对这些事物产生更深的恐惧心理。
当孩子对某些事物产生恐惧时,家长应先教给孩子相关的知识,帮助他建立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让孩子明白这个事物并不可怕,然后再通过亲身示范,鼓励孩子自己去感受和体验,从而消除恐惧感。
鼓励孩子想做就去做
在这个世界上,“不敢”很少是因为自己真的不能做到,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不敢。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关键是能否大胆地付诸行动。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他小时候家境贫寒,但却聪明好学,胸怀大志。
在林肯渐渐长成小伙子时,他对未来开始有了自己的打算。他最推崇那本《印第安纳州修正法典》,并不只一次地向父亲描述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爸爸,也许我是块做律师的料,我也想向这方面发展,而且约翰·皮切尔法官允许我到他的办公室学习法律。”
“律师?我的儿子,你有没有想清楚?你是我的儿子,我是个移民,命中注定你要和我一样。只要你勤劳能吃苦,以后成家立业是没有问题的。做律师?我看你太不现实了。”
但是,林肯的妈妈萨莉却鼓励他说:“孩子,如果你想做什么,就大胆地去做吧。”
“可……也许爸爸说得对,我是移民的儿子,不是当律师的料……”
“他说的全是胡话!”萨莉语气尖锐地说,“你不是读过印第安纳州的《宪法》吗?那上面说得对,上帝创造了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
母亲萨莉的话给了林肯极大的勇气和信心。他开始没命地看书,这为他以后成为律师并走上总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有时想尝试去做一件事情,父母会因为害怕孩子失败,不敢轻易放手让孩子做;有时孩子会树立很伟大的理想,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做,又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和指导,使理想无法实现。对于这两种情况,家长都应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
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让孩子树立可行性目标。
孩子做事有目标是好的,但是一定要考虑目标的可行性,如果一个人的目标不具可行性,那么目标就失去了意义。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心理倦怠而失败。
所以孩子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明确,要选定达到目标的日子,然后用表格形式把完成时间及各时刻发生的所有事情固定下来。这样,他就可以随时采取走向目标的下一个行动。
2.告诉孩子心动不如行动。
美国的希尔博士在他所著的《人人都能成功》一书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63岁的老太太菲莉皮亚夫人,决定从纽约市步行到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去,这段路程大约相当于从北京至香港的距离。当她到达迈阿密时,记者问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她回答说:“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就是迈出一步,再迈一步,不停地迈,就到这里了。”
在这段故事中,从纽约徒步到迈阿密是菲莉皮亚夫人想做的事情,一步接一步地走是她想做的决心,然后迈出第一步,再迈第二步、第三步……就是她付诸的行动。如果她不去“迈步”,她就永远也不能到达迈阿密。也就是说,想做的事情如果不付诸实践就永远不可能实现。
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说:“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于能知,乃在于能行。”没有行动,一切目标、计划都将落空,成功也就无从谈起。许多孩子有一种惰性,做什么事情缺乏“只争朝夕”的精神。结果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为了克服这种惰性,父母应教导孩子做事情雷厉风行,凡是看准了的事就立即行动。
3.父母不要因为失败而责怪孩子。
很多孩子做事前还是很有勇气的,可是一不小心失败后,召来了父母和师长的责备、埋怨甚至是嘲笑,于是变得胆小起来,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就会失去勇气而变得怯弱。这是父母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或者遭遇失败时,父母要鼓励孩子,保护好孩子的信心。
有位画家介绍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时说:“我跟父亲学过绘画。那时,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尽管画!’因为我的性格比较谨小慎微,所以在绘画时先画一条轻轻的线。而父亲常常命令我素描也要使劲用粗线画。用水彩绘画时,我总担心用色过深而使画面落差过大。而父亲却一个劲儿地说:‘要放心大胆地画!’在画天空的时候,孩子们多数使用淡蓝色,我也一样。可是,天空有时也会有深蓝的地方,也会有又白又亮的地方。父亲把深蓝色颜料挤到调色板上,然后说:‘用这个深蓝色使劲涂涂看!’一涂上我就明白了:‘这样其实也行。’”
这位画家在父亲的鼓励下,得出一个结论:出了错,在上面重新涂过就可以了。
如果父母要求孩子“不许出错”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变成什么也不会做的废物,所以,在孩子失败时,我们要鼓励孩子“放心大胆地去做”。
没有冒险精神的孩子才是真危险
有一位母亲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
一天,她带着五岁的孩子找到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知道来意后,化学家没有向她历数自己的奋斗经历和成才经验,而是邀请她们随他一起去实验室。来到实验室,化学家将一瓶黄色的溶液放在孩子面前。
孩子好奇地看着它,显得既兴奋又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大笑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母亲疑惑地望了望化学家。化学家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虽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孩子本来是无所畏惧的,他们喜欢冒险,并从中获得了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勇气。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及周围的环境是不了解的,他们只有通过各种活动不断积累各种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孩子总喜欢跃跃欲试,做点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脚还够不着自行车蹬子,他就想去骑车;从来没有下过水,他就想跳到水中去游泳,这都是因为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想亲身弄明白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例如,对大人来说,一个红玻璃杯子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在孩子眼里,它却是一个无头绪的、不可思议的红筒,他摆弄过来摆弄过去,其间他的想象力会得到极大地激发,各种好玩的、有趣的幻想会冒出来。一般来说,周围的一切事物对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令人激动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逐渐熟悉了这些东西,知道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状态,习以为常,也就不再对它们感兴趣了。
因此,孩子好奇心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外界许多事物的刺激下,好奇心就会不断增强。如大人过于考虑安全问题,让孩子躲开有危险性的东西,就等于掐掉了好奇心的幼芽,压制了孩子能力的增长。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许多孩子常常爬树或者爬到很高的地方,他们喜欢那种从高处向下看的成就感,因为有飞翔的感觉,可是很多父母每天为此提心吊胆、担惊受怕。为此,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大加训斥,有的干脆强行把孩子从高处抱下来。孩子们之所以想往高处爬,一定是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去了解它们、认知它们,这是一种好现象。
家长不能因为危险,就禁止孩子冒险。否则孩子将什么也不会做。正是由于这种热衷探索的好奇心和冒险行为锻炼了孩子的勇气,令他们眼界开阔,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同时冒险有助于建立自信心,因为勇于尝试自己最害怕的事情,一旦有了一次成功的记录后,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定会猛增。为什么不给他们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