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26741900000025

第25章 世界部落文化(10)

科罗威部落中平时会有一些集会,比如“幼甲虫”宴会。这是一个很神圣的仪式,来自几十个科罗威族部落的人聚集在一起,一边吃烤熟的幼甲虫,一边谈论诸如加强联盟、对外战争、选择新娘之类的问题。

科罗威部落间时常发生无休止的战争,大多因猪、女人或以前的仇杀引起,所以科罗威人将棚子建在树上。如果遇到外部落的袭击,妇女、儿童、老人立即爬上去,战士则在空地上与敌人作战。

科罗威人主要的砍伐工具是石斧,这说明他们还生活在石器时代。他们吃的主要食物是从西米棕榈中提取出来的面粉。他们将西米棕榈锤成浆,用水淘洗,再做成一块块的面团,这就是他们的美味佳肴。

科罗威人不会记日历,记数最多只能到25。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从未见过比猪还大的动物,更没有见过现代社会中的种种事物。

由于战争、疾病、意外事故等,科罗威人的寿命多不超过35岁。很多孩子不到1岁便夭折了,所以孩子一般到18个月时才起名字。

由于印尼政府计划开发西部资源,大批森林被伐倒,淘金者从各地涌入,科罗威和其他一些原始部落如今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雅利部落:以械斗为乐的部落

雅利部落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查亚岛上,人数已十分稀少,部落中的大部分人从事农业,而不愿在森林里采摘果实,通常他们种植甘薯、山药、小米和芭蕉,肉食则以捕捉蜥蜴、老鼠、青蛙和袋鼠为主,另外他们还会养猪,生活状态和生产方式已基本脱离原始社会的状况。

雅利部落建造的茅草房很有特色,其房顶一直拖到地上,留有一个不大的门供人进出,这样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可能是为了防雨,因为他们地处热带雨林之中,防雨是房屋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从表面上看上去,雅利部落仿佛过着十分和平的生活,但实际上他们非常好战,并且部落中的男子都以好战和能战为荣,因此他们经常与邻居达尼斯部落进行械斗。

械斗可以说是雅利部落主要的部族体育运动,参加械斗的人身上和脸上涂着泥土,主要目的是不让别人辨认出来。在与其他部落进行械斗前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出征的战士戴上用天堂鸟羽毛制成的帽子,有些还会当众展示人的骨头。

另外,在雅利部落中还有一种奇怪的习俗,双生儿中的弟弟或妹妹会被认为比哥哥或姐姐低一等,不仅受人唾弃,还通常被遗弃到树林里面让他们自然死去。这一习俗也可能与他们在生活中难以同时养活两个孩子有关系。

马拉特部落:天性崇尚自由的部落

马拉特部落是印度较早时期形成的部落,现其大部分居住在今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信奉印度教,习惯说马拉特语。

马拉特部落的人天性崇尚自由,17世纪中叶以前,马拉特人先后受阿迈德纳伽尔和比贾普尔苏丹国家,以及莫卧儿王朝的统治。为反抗莫卧儿中央集权制、消除伊斯兰教封建主对马哈拉施特拉的统治,马拉特封建主西瓦吉率领马拉特部落于公元1646年举行起义。公元1674年,部落首领西瓦吉在赖加尔宣布成立独立的马拉特国家,定都浦那并自称为王,从而在政治上统一了马拉特部族。由西瓦吉直接任命的首相(派施瓦)和7位大臣,除负责司法和宗教事务者外都握有军权。文武官员的职务世袭制、军人采邑制和包税制被同时废除。实行募兵制的马拉特部队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大大地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

西瓦吉把由96个部族组成的马拉特国家逐渐建设成为行政效率较强的团结的军事国家。但莫卧儿帝国一直没有放弃征服马拉特人的企图。后来,英国殖民者占领印度次大陆,还发动了3次马拉特战争。

公元1818年,马拉特人在于英国人的战争中彻底失败。其领地和纳尔巴达河流域的马拉特领土归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有。马拉特联盟的其他地区成为接受英国宗主权的印度土邦。大部分马拉特封建主和高级将领则成为享有较大自主权的土邦王公。公元1948—1949年,这些土邦全部加入印度共和国。发展到现在,马拉特部落人口已在800万之上。

泰米尔部落:印度次大陆的原始居民

泰米尔部落是南亚一个古老的部落种族之一,据说是达罗毗荼人的后裔,因此可以说是印度次大陆最原始的居民。他们现在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岛的东部和北部地区以及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另外在缅甸、马来西亚、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斐济、东非和南非的印度侨民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泰米尔人。

泰米尔部落的人身材矮小,肤色较黑,鼻子小而扁平,嘴唇厚,头发黑而浓密、鬈曲。除一部分雅利安婆罗门外,泰米尔部落都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他们使用泰米尔语,属达罗毗荼语系南部语族,有独特的字母。他们信仰印度教,属湿婆教派,种姓制度森严,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现阶段,泰米尔人的诸多部落有的狩猎,有的从事畜牧或渔业,有的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泰米尔人长于建筑、青铜雕塑以及表演古典舞蹈和民间戏剧,对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及东南亚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航海、数学、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饮食方面,泰米尔部落以大米为主食,喜吃酸辣、椰油和荤食,饮用咖啡。着装方面,泰米尔男人通常只缠一条两米长的围裤;有的还披一条小布单或穿一件无领长袖绸衫。妇女则喜欢穿带金银花边的“纱丽”。

婚俗方面,泰米尔人的婚姻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的。青年男女无权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完全听命于父母。媒人为男女双方的家长牵上线后,要请婆罗门祭司为双方掐算生辰八字,看运数是否相合,生肖是否相克。如果八字相合,便选择吉日正式举行婚礼。

举行婚礼的这天,新娘要早早起身,用香花浸泡过的水沐浴梳洗,用象征纯洁的姜黄粉涂擦身体,并用一种植物做成的颜料在身上画出各种吉祥的图案。然后,新娘在母亲和女伴的帮助下穿上美丽的纱丽,在头上戴上金银首饰和香花。

泰米尔人的婚礼一般都在印度教寺庙举行,由祭司主持。新娘身穿鲜艳的纱丽,新郎也身着盛装。祭司宣布婚礼开始后,一对新人首先要栽种结婚纪念树,以保佑他们的爱情万古常青。然后开始“塔里”仪式。“塔里”是一条黄丝带,打有三个结,象征新娘对丈夫、公婆和未来子女的三种义务。“塔里”又叫结婚带,新娘的姐妹把它放在托盘上,端到来宾面前接受众人的祝福,然后将它系在新娘的脖颈上。“塔里”是婚姻的象征,一旦系上,已婚妇女要终身佩戴,直至丈夫去世。戴上“塔里”后,新娘的父亲拉着女儿的手来到女婿的面前,把女儿的手放在新郎手上,接着端起一杯“圣水”洒在地上,象征着把自己对女儿的责任转交给新郎。新娘便与新郎一家坐在一起;然后,新郎用一根丝带牵着新娘,绕“圣火”转三圈。婆罗门祭司则在一旁诵经,亲友们欢呼着将鲜花和彩米撒向人群,锣鼓齐鸣,婚礼达到高潮。最后,新郎要给新娘戴上趾环,然后婚礼宣告结束。

另外,泰米尔人盛行姑舅表婚,山区仍有抢亲习俗,这都是部落氏族体制的遗留。

俾路支部落:尚处于游牧阶段的部落

俾路支部落生活在南亚、中亚和西亚部分地区,自称“巴鲁奇人”(即游牧民)。主要集中地是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信德省和旁遮普省西南部。此外,在印度、伊朗、阿富汗和土库曼境内也有分布。

俾路支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他们使用俾路支语,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分东北和西南两大方言,部分人通用信德语或旁遮普语。

俾路支人的文化深受伊朗影响,许多部落名称都来自阿拉伯语,与帕坦人有血缘关系、俾路支人原住在克尔曼和锡斯坦,后受塞尔柱人、蒙古人的排挤逐渐向南迁移,再向东占据广大地区,称俾路支斯坦。

11世纪,伊斯兰教已传入俾路支地区,由于传统祆教及其他原始宗教残余的影响,伊斯兰教的传播很缓慢。一小部分俾路支人中仍保留神鬼观念。13世纪伊斯兰教进入信德地区,1783年征服信德人。1838年英国殖民者入侵之后当地人曾多次起义抗英。土库曼的俾路支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阿富汗、伊朗和锡斯坦等地迁入。俾路支人,特别是俾路支省的俾路支人还处于游牧部落阶段。

俾路支人一直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部落种族,主要饲养牛、羊、骆驼。在信德地区,他们多从事灌溉农业,种植小麦、大麦、玉米和豆类。俾路支人除从事畜牧外,还赶骆驼经商。妇女操持家务和编织地毯。

现在95%的俾路支人归信伊斯兰教,绝大多数属逊尼派的哈乃斐教法学派,只有托姆布卡部落中的少数穆斯林属什叶派。在俾路支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也有原始宗教残余的影响。

俾路支人严守伊斯兰教教法规定,妇女出门时必须穿戴有“网眼”的面罩及肥大长衫。在农村,清真寺到处可见。巴基斯坦广播、电视和报刊经常报导俾路支人毛拉从事宗教活动、讲解《古兰经》和穆斯林祈祷的内容。

桑塔尔部落:婚俗多样的部落

部落状况与生产生活

桑塔尔部落主要分布在印度比哈尔、西孟加拉和奥里萨等地。他们主要以务农为业,也善于狩猎,是印度人数最多的部族之一。他们虽然憨厚老实,但对封建地主和其他剥削者的残酷压榨也有反抗和斗争精神,1857年桑塔尔人的反英大起义就是一例。

他们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杂有欧罗巴人种血统。桑塔尔人皮肤黝黑,长头型,前额宽阔,眼睛呈黑褐色,鼻梁笔直,嘴唇稍厚,额骨突出,头发卷曲,胡须稀疏,中等身材。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稷类和豆类,辅以射猎和采集。不少人在茶园和工矿企业做工。桑塔尔人的土地在传统上归村社所有,个人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死者的财产由儿子们继承,但长子享有特殊继承权。女子无继承权。若死者没有儿子,财产则由直系男子继承。

在所用语言方面,桑塔尔人操桑塔尔语,属于印度最古老的一种土语。部落中也不少人也讲相邻民族的语言,无文字。

桑塔尔人信奉印度教,属湿婆教派。盛行祖先崇拜和精灵崇拜,每家均供有祖先灵位。社会处在父系氏族阶段,共分7个图腾氏族。村长世袭,负责收税、管理土地、调解纠纷、核准婚姻。大家族和小家族并存。分卡斯库哈德(王族)、穆龙哈德(祭司)、沙兰哈德(兵士)和马鲁迪哈德(农民)4个种姓。

在丧葬方面,桑塔尔人实行火葬,但儿童和孕妇实行土葬。火葬的第六天要举行一种仪式,即把邻居们请来,到死者生前居住的屋里沐浴,并向死者的灵魂上供。

多种多样的婚姻礼俗

桑塔尔人的婚俗可谓多种多样,桑塔尔人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在某种情况下,也有一夫多妻的现象。一般来说,他们实行成人婚姻,由于受印度教风俗的影响,童婚也时有发生。在桑塔尔人中,一般流行着以下几种结婚方式:

第一,媒人婚。即配偶双方的父母通过媒人商定,这是最普通的一种婚姻方式。在这种婚姻中,新郎的父亲向女方支付新娘的身价费。

第二,买郎婚。若一个少女婚前与人私通怀孕,而男方又不愿与她正式成婚,或者是由于氏族的规定而不能结婚,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男子就必须给女方的父亲一大笔钱,以便给女方一个新郎,其丑事则可一直瞒着,不做声张。

第三,服役婚。男青年到女方家居住,不需要向姑娘的父母支付任何费用,但必须无偿地为未来的岳父干活5年方可成婚。

第四,闯入婚。如果一对青年男女私通,而该男子又拒绝与女方正式结婚,女子可闯入男方家里赖着不走。这时男方会对女子进行多种折磨。若女子经受住了考验,最后双方只好成婚。

第五,自投婚。这是双方因家境贫寒,无力支付正规的结婚费时所采用的一种结婚方式。新娘把她的一些物品收在一只小篮里,顶在头上,带到新郎家里。到了新郎家,新郎在她的头上涂上朱红,就算成婚,不需要新郎支付任何费用。

第六,涂颜婚。在举行结婚仪式时,新郎用朱砂把新娘的前额直至全脸涂红。这种婚姻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男女青年商定的婚事遭到女方父母反对时;二是当男青年怀疑姑娘不愿与自己结婚时。

第七,自由婚。这种婚姻是寡妇或离婚的妇女与鳏夫或离婚男子的再婚。这种婚姻大都是婚姻双方的自由结合。这种婚姻给女方的身价费很少,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女子死后在阴间里还会与她的第一个丈夫重新结合,他们现在的结合只是暂时的。

僧伽罗部落:讲究传统风俗的部落

历史发展与文化概况

僧伽罗部落是南亚斯里兰卡的一个人口众多的部落,他们主要聚居在斯里兰卡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西部、西南部和中部山区。在人种上,僧伽罗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

史学家对僧伽罗部落先民的原居地众说纷纭,较为可靠的说法是:僧伽罗人主要来自南亚次大陆北部,后由多处多批的移民融合,并吸收部分土著部落如维达人等,逐渐才形成僧伽罗人。僧伽罗人分为低地僧伽罗人(又称沿海僧伽罗人)和高地僧伽罗人(又称康提僧伽罗人)。前者居住在沿海平原,自16世纪起遭受殖民统治;后者生活在中部山区,在外强占据沿海平原时曾保持独立,坚持斗争达300多年,故保留较多的古风遗俗。僧伽罗部落有种姓制度,具有世俗性质,最高为瞿维种姓(土地耕种者),最低为罗陀种姓(洗衣人)。

语言文学方面,僧伽罗人使用僧伽罗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文字以巴利文为基础,深受南印度格兰塔文的影响。僧伽罗人有2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物质文明,在水利灌溉方面尤为突出。有悠久的文学艺术传统,诗歌、绘画、建筑和雕刻有很高成就。

生活状况与风俗习惯

僧伽罗部落的社会以小家庭为单位。实行种姓内婚,多由父母包办。在僧伽罗人家庭中,生孩子,尤其是生儿子是件大喜事。在农村里,如果谁家生了儿子,家长就敲着铜盆走遍全村,把这喜讯传到家家户户。然后,家长把马具扔到房顶上,以表示生的是个胖儿子;如果生的是女孩,就把打稻子用的链枷扔到屋顶上。

孩子满7个月时,还要举行一个仪式。事先由星相家占卜吉日定下日期,到了日子家长就把所有的亲友都请来,围着孩子,由孩子的祖父或其他长辈把一口米饭喂到孩子的嘴里,同时呼唤着婴儿的名字。然后,人们把一个护身符拴在婴儿的手腕上。这护身符一般是用老虎的牙齿或大象的鬃毛,也可以是用植物的茎杆做的。僧伽罗人认为戴上护身符可以防病防灾,祛瘟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