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现在的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士兵的后裔。成吉思汗西征欧亚时,蒙古大军如潮水一般从蒙古高原奔泻而下,让欧洲人惊呼:上帝的黑鞭又出现了,欧洲人再次受到了鞭挞(第一次为匈奴部落后裔阿提拉大军的入侵)。成吉思汗胜利返回时,他的长子术赤征召了一批图瓦人,并授予他们“科克盟科克”(意思是蓝领带)。从此,这一部分图瓦人便佩戴蓝领带在这里巡逻执勤。在成吉思汗的军队中,戴领带者仅次于戴头盔的上等士兵。
一百多年以后,蒙古帝国如夕阳陨落,成吉思汗的子孙们从中原返回西域,各自为部,分割地盘,这一部分图瓦人便被人遗忘了。明朝开始的时候,他们将蓝领带从脖子上取下,将士兵服装收起,变成了老百姓。据说一些图瓦人现在还有蓝领带。
据历史记载,图瓦部落所在地原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14年,沙俄强迫图瓦人脱离中国接受其“保护”,中国政府未予承认。1912年,他们又在俄国怂恿下成立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26年改称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州,1961年改为自治共和国。现属俄罗斯联邦。
图瓦人在生活和文化方面深受蒙古人的影响,信仰喇嘛教和萨满教,少数信东正教。他们住圆木垒成的平房,牧民多住毡包和简陋的帐篷,穿蒙古式长袍。现多已定居,经营农牧业等多种经济。草原地区的图瓦人主要从事游牧业,饲养绵羊、牛和马;西部和东南山区的图瓦人畜养骆驼和牦牛;托真人从事养鹿业和狩猎。
汉特—曼西部落:崇拜熊的部落
汉特—曼西部落自古就生活在西伯利亚一带,现居住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主要由两个部族组成,即汉特人和曼西人。大部分汉特人和曼西人聚居在秋明州的汉特—曼西民族区,其余分布在亚马尔—涅涅茨民族区、托木斯克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一些地区。汉特语和曼西语同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鄂毕—乌戈尔语支,使用俄文字母的文字。
汉特—曼西部落的族源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中叶的额尔齐斯河附近的草原乌戈尔部落。一些乌戈尔部落北迁鄂毕河下游,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了新的部族。16世纪末汉特人和曼西人被哥萨克部落征服,归顺俄国。1930年建立了奥斯恰克—沃古尔民族区,1940年改为汉特—曼西民族区。
萨满教曾是汉特人和曼西人的主要宗教信仰,后来部分人改信东正教。另外也有自身的带有草原性质的图腾崇拜,汉特人和曼西人在部族起源、语言、历史和文化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
目前汉特人和曼西人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从事捕鱼与狩猎,现在汉特—曼西民族区已成为俄罗斯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
曼西人和汉特人目前仍然保留着崇拜熊的古老传统,猎熊也有特殊仪式,不许说“熊”字,只能说“住在森林里的”、“爷爷”、“它”等词。打死熊的人要请求熊原谅他,说是由于枪走火才打中的。在剥熊皮时要温和地说:“脱下皮袄吧,爷爷,到我们家去做客吧。”同时,猎人要干咳或者叫几声,免得熊认出他来。吃完了熊肉后,要恭敬地把熊骨头和其头盖骨埋葬好。现在俄罗斯禁止猎熊,但汉特—曼西部落过节时仍要临时借用熊皮和熊头,重演古老的仪式,他们伴随着舞蹈,戴着用白桦树皮制作的面具,请求“爷爷”宽恕。
乌德盖部落:源于中国的渔猎部落
乌德盖人据说是中国满族人的一支后裔,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在《金史》中他们被称为“野居女真”,元代称其为“斡拙”,明代则称“野人女真”,清代则称为“兀的改部”或“乌德赫部”。
乌德盖人自称乌德、乌德赫、乌迪赫。邻族对乌德盖人的称呼各不相同:那乃(中国赫哲族)人称之为那门喀、拉门喀,奥罗奇人称之为奇亚喀,埃文克人称之为拉姆喀,满人称之为恰喀拉,涅吉达尔人称之为奥勒昌,朝鲜人称之为乌奇喀。
在我国金、元时期,他们曾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一带,以狩猎为生,后来他们向北迁移,来到外兴安岭地区。因处于深山密林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状况都较为原始,故有“野人”之称。目前乌德盖部落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一个以渔猎为生的保有原始社会风俗的部族,主要居住于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
乌德盖人有语言无文字,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南阿穆尔语支,与奥罗奇语和那乃语相近。目前,乌德盖人主要讲乌德盖语和俄语,但他们与中国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同他们的先人一样,乌德盖人仍然从事着先人们传下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因其生活环境和生产状况也较为恶劣,乌德盖人人口繁衍不多,目前不足万人。
堪察加部落:苦寒之地的勇者
堪察加人又称伊捷尔缅人,居住在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南部。堪察加部落的经济和生活方式同太平洋沿岸地区许多部落一样,以捕捉每年洄游的鲑鱼为基础,并广泛利用野生植物来维持生存。
堪察加人是黄种人,可能是早期由生活在中国北方的一些部落迁过去的,其习俗与蒙古部落有些相近,其语言为古西伯利亚语的洛拉维特兰语,与临近的科里亚克人的语言密切相关。
因为堪察加气候寒冷,地处遥远的北太平洋,所以在100年前的俄国时期,“堪察加”这个词令人闻之色变,就像西伯利亚流放地一样可怕。过去,那些被罚到教室后排座位去的调皮学生常常被谑称为“堪察加人”。其实,据历史记载还从未流放过什么罪犯到堪察加,因为没有一个看守愿意陪犯人到那寒冷、荒凉和充满危险的地方去生活。因此堪察加部落可以称为是苦寒之地的勇者。
堪察加的土著人种到18世纪时几乎都被沙皇派来的哥萨克人消灭殆尽。今天,堪察加土著人残存的一些后代仍然在半岛上繁衍生息。
堪察加人主要靠皮毛和鱼类为生。目前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约有24万居民,这里是主要的渔港。堪察加半岛上虽然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和贸易,但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
堪察加人娱乐时的主要乐器是萨满鼓,鼓身较大,鼓圈较宽,为椭圆形;鼓背和布里亚特人的萨满鼓一样设一木制鼓架用手抓执之,但这面鼓的鼓架为十字形交叉的双梁式鼓架,而非单梁式鼓架;鼓圈和鼓架上分别拴有金属饰物,类似满族萨满鼓的“鼓环”,使用“棒式”鼓槌击鼓,鼓槌下缀金属环。这种形制的萨满鼓与满洲人的萨满鼓相似,设抓环,中置一木柄,用以执鼓。
吉利亚克部落:杀熊也敬熊的部落
吉利亚克人又称尼夫赫人、费亚克人,是生活在西伯利亚东部的部落,居住在阿穆尔河(黑龙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和附近的萨哈林岛上,只有数千人。其语言为吉利亚克语,属古西伯利亚语种。吉利亚克人在宗教上受与其毗临的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影响较大。
吉利亚克部落生产上以传统的捕鱼和猎海兽为基础,现在已开始发展耕作、园艺和畜牧。自19世纪中期开始有农业。直到近期,狗仍是唯一的家畜,用于拉雪橇、制毛皮、作肉食,又是交换媒介和财富标志,并在他们的宗教仪式中占重要地位。
吉利亚克人经常与熊博斗,他们不但杀熊,也很敬熊,这一点上他们和汉特—曼西部落很相象。他们每年一月份都举行一次杀熊分食熊肉的节日,在他们的宗教仪式中,牵着预先养大的小熊,先把它引到河边去,认为这样做会保证各家打鱼丰收。然后把它牵到村里各家,各家有肉、白兰地等物献给它。有些人匍匐在它面前,人们认为它进入家门是带来祝福;献给它的食物,它如嗅了,也是祝福。不过,人们不断地逗弄它、搔挠它,让它发脾气、使性子。各家都去过之后,就把它绑在一个树桩上,用箭射死。然后割下它的头,缀上刨花,放在设宴的桌子上。他们在这里求死熊原谅,向它礼拜,然后烤熟它的肉,用雕刻精致的木碗吃肉。他们不像阿伊诺人那样吃生肉,喝熊血。他们吃到最后连熊的脑髓和内脏也都吃掉。他们把缀着刨花的熊头放在屋角的一棵树上,然后人们唱歌,男人妇女都排着队跳舞,模仿熊的姿态。
吉利亚克人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与中国的满族人很相近。其室内连接在一起的大炕,很像我国满族式的蔓枝形火炕;吉利亚克萨满使用的萨满鼓与满族人的抓鼓在形制上也非常接近:鼓身不大,鼓圈较窄,为椭圆形;鼓背设有鼓绳,鼓绳以十字花形状交叉于鼓背并与鼓框相联结;鼓环在靠近抓环的部位串在鼓绳上,用“棒式”鼓槌击打。
布里亚特部落:最北部的蒙古人
布里亚特部落是最靠近北极地区的蒙古人,即“布里亚特蒙古人”,也叫布拉特人,我国元代时称“不里牙惕”。现主要居住在贝加尔湖以南和以西地区,在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人数最多。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东北也有一些布里亚特人。根据1689年的中俄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该地由清政府割让给俄罗斯帝国,布里亚特人也因之被划归到了俄国。
布里亚特蒙古人从种族上是厄鲁特蒙古人的近支,原游牧于外贝加尔地区,后来向北发展到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地区。布里亚特人是13—14世纪进入贝加尔湖地区的蒙古部落与当地居民混合而成的,其民族形成过程在17世纪基本完成。1631年,俄罗斯人到达叶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立即与布里亚特人发生冲突。经过25年的战争,布里亚特人被欺压才臣服于俄国。17世纪时,布里亚特人的土地开始并入俄国。但其中一部分人不懈地反抗俄罗斯人,并向南移入喀尔喀领地。另外一部分则在清军在黑龙江以西打败俄罗斯人时投向中国,被赐名巴尔虎人,编入八旗,安置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
1921年4月27日和1922年1月9日,俄国分别成立了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州和蒙古—布里亚特自治州。1923年5月30日将上述两州合并为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1958年改名为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
在语言、历史、生境和经济形式上,布里亚特人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喀尔喀蒙古人、中国境内的蒙古人和卡尔梅克人(卫拉特蒙古人)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主要的蒙古各族。布里亚特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自1939年起使用俄文字母的文字。该族在俄罗斯境内总数约有35.3万人;蒙古人民共和国约有3.5万人。
布里亚特部落历来是游牧的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饲养牛、马、绵羊、山羊以及少量骆驼。但狩猎和捕鱼业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布里亚特人原信喇嘛教和萨满教,后来改信东正教,但目前仍保留有大量萨满教残余。
布里亚特部落祈求神灵的方式也很独特。每逢重大节日以及家庭中有结婚、生子等重要事情时,他们会在树上挂上五颜六色的布条,再往树上洒酒、扔钱币,以这种独特的祭祀神灵方式来祈求神保佑自己和家庭成员平安、健康、幸福。
非洲部落
含米特部落:非洲最早文明的创造者
含米特人又称哈姆人,有时也称其为含族人。含米特部落的历史非常古老,在人类远古时代,撒哈拉以北地区和阿拉伯半岛就居住着含米特人和闪米特人的先祖。在漫长的石器时代,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到公元前5000年,含米特部落由撒哈拉向北迁移,成为古埃及人和北非柏柏尔人的先祖,并在此创造了辉煌的埃及文明,因此他们也是非洲最早文明的创造者。
含米特部落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至今不衰,现代仍有很多人将含米特人这一称呼特指北非及部分地区操含米特语言各民族的总称。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吉布提和苏丹、埃及、肯尼亚及坦桑尼亚等国。
在以前的非洲学研究中,含米特部落一般分为北支和东支:北支指柏柏尔人的部落,东支指古埃及人、科普特人和库希特各族。根据近现代的研究证明,实际上并不存在统一的含米特语族,旧称含米特诸语言应分成古埃及语、科普特语、柏柏尔语族和库希特语族。而使用这些语言的各民族甚至不能构成统一的种族,埃及人和柏柏尔人属于欧罗巴人种(白种人),库希特人属于埃塞俄比亚人种(黑白混合种人)。
那些认为黑人低劣、黑非洲文明由外面传来的含米特论,实属种族主义的偏见,在非洲学中已被否定;含米特人一词也已很少采用,而改用它原来所包含的各个民族的具体称谓。
含米特人在北非的发展影响了这一带的所有部落和民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北非一带的部落种族大都是含米特人。含米特人的分支和后裔有很多,在现代,古埃及人已与阿拉伯人融合,形成现代埃及人;科普特人为古埃及人中仍保持基督教信仰者的后裔,现为埃及的少数民族;柏柏尔人为北非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于埃及以西的北非各国;库希特人为非洲之角和部分东非地区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于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吉布提以及苏丹共和国东北部、埃及东南部、肯尼亚东北部和坦桑尼亚北中部。
柏柏尔部落:生活方式多样化的部落
柏柏尔部落大约形成于公元前后,关于它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柏柏尔人的祖先一支来自欧洲,一支来自撒哈拉,后来渐渐融合成了柏柏尔部落。
从公元3世纪开始,柏柏尔部落逐渐南迁,居住于沙漠平原和多沙丘地区,同苏丹黑人逐渐发生混合。公元639年,阿拉伯人侵入北非,在这里大力传播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在阿拉伯人影响下和在与阿拉伯人的斗争中,柏柏尔人曾建立两个强大的王朝:阿尔摩拉维德王朝和阿尔摩哈德王朝,其势力南至毛里塔尼亚,北达西班牙,东抵利比亚。而后则为突尼斯的哈夫斯王朝、阿尔及利亚的齐亚尼德王朝、摩洛哥的马宁王朝所取代。在这些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人大批迁入,多数柏柏尔人被同化。部分未被同化者则逃到西非的山区和沙漠地带,一直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13世纪后,属于阿拉伯世界的哈桑部落到达西非,他们征服了这里的柏柏尔人并建立王国,成为当地统治者,他们与当地的柏柏尔人发生混合,部分渐渐地融入了其中,后来这部分柏柏尔部落又被称为摩尔部落。因此,摩尔人实际上是柏柏尔人、阿拉伯人和黑人混合的后裔。至今摩尔人仍保留古代柏柏尔人一样的部落组织,有家族、氏族、部落、小部落群、大部落群和部落联盟组成多层次结构,并实行部落内通婚的制度。
另外,每个摩尔部落都以其先辈的名字命名,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男性为主的核心家庭,在经济上以畜牧业为主,在沙漠绿洲种植谷子、椰枣等。在现代,摩尔人的生活状况成为考证古代柏柏尔人生活方式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