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26741900000003

第3章 中国部落文化(2)

再比如“精卫填海”的故事也是被人们广为传诵。《山海经》载:“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水。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大意是说炎帝的女儿去东海游玩被淹死,之后化作一种名叫精卫的鸟,经常在西山上衔一些树枝或石块丢到东海里,想把东海填平,现在人常用这个故事来形容做事情矢志不移的决心和意志。

东夷部落:文化影响最大的部落

历史发展与文化概况

在一万年以前,在我国东部地区,大致从东岳泰山周围到东海沿岸的这块土地上,便有人类生息繁衍。如果不计阶段性的群体构成差异,权且按人文及习俗的相似上来说,这些古人类可统称之为东夷部落。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就是东夷文化,或称海岱文化。

东夷部落的渊源,据现在所知的考古资料,已可上推到大约与北京猿人同时的沂源猿人(约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一些考古发掘也证实东夷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在鲁中山区,迄今所见沂源猿人化石及其后继者的旧石器遗址,几乎全都集中在这一地区。此后在长达几十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东夷人”逐渐由山岭移居平地,并在鲁东地区及黄淮海大平原上散居开来。

至距今3万—1万年前后,“东夷人”这时大概还处在采集和狩猎的生产生活状态之中,以类型复杂的细石器为标志,说明他们还未开始农耕,但已处于农耕文化的前夜,并且已能生产陶器,其形制属于先陶期。

至5000年前,东夷部落已进入了文明时期,以大汶口文化为标志,说明他们已由母系氏族进入了父系氏族阶段,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精制的陶器和青铜器也开始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其文化对同时代的黄帝和炎帝部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东夷部落的强盛时期,其最著名的首领是蚩尤(一说是九黎部落首领),他非常好战和能战,作战勇猛顽强,曾与黄帝大战,双方战局僵持许久,后来黄帝取胜,蚩尤被擒杀。至今我国中原一带的民间也一直流传着有关蚩尤的传说,在今河北冀州等地仍有不少蚩尤祠,当地设坛为祭,于每年十月祭祀蚩尤神。据说有时候在祭祀时会有红色气体出现,一些古书上称“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间称之为‘蚩尤旗’”。但有古人又称彗星为蚩尤旗,见之必动干戈。相传黄帝还曾画蚩尤像以威天下,后世于是以蚩尤为战神。冀州民间还有蚩尤戏,即角抵戏,将蚩尤神化为牛耳、牛脚、牛蹄、鬓如剑戟、以角抵人的形象,表演者头戴牛角,两两相抵。这些大都说明了东夷部落的好战和能战。

东夷部落是汉族的另一个主源。他们所处的时代与炎黄部落相同,东夷部落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分。其地理位置的分布情况是:蚩尤部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居今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区,莱夷部居今山东东部地区,徐夷部居今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部居今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从这个分布中可以看出,东夷部落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到了夏朝和商朝的时候,东夷部落很大一部分融进了当时中原一带华夏民族的主体部落中;而在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则发展成肃慎、夫余、挹娄、高句丽、勿吉、靺鞨、女真等族,当今有满族、赫哲、鄂伦春、鄂温克、锡伯等民族的族源据说也是东夷部落的后裔;而在南方地区的一些部落则融进了百越、三苗等部落之中。

一些国内外学者对东夷部落文化的覆盖范围还有相当宽泛的看法,认为它发祥于渤海湾两岸,广布于松花江、辽河流域到长江下游、杭州湾一线;其延展区和辐射带北可达库页岛、阿留申群岛地区,西可至燕赵和黄河中游,东远及日本海沿岸,南直通台湾海峡和某些南太平洋岛域,亦即所谓百越文化的大部及其扩延。还有一种更为开放的看法则认为:东夷部落文化不但是中国大陆本土中原文化的基层文化,而且是整个环太平洋古文化的源头,它向亚洲东北部移动曾越过白令海峡而进入北美,向南洋群岛的散播则由南太平洋逐岛航行而抵达南美。

东夷部落为我国早期文化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很大作用,中原华夏文明就是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华夏族吸收先进的东夷部落文化后进入文明社会的。东夷部落文化目前已确定下来的考古学谱系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这三个前后相连的文化发展阶段大致是距今8000—4000年上下,其发展速度之快是十分迅速的。

生活习俗与发明创造

东夷部落也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比如发明了带羽毛的弓箭,创造了东夷文字,会制作青铜器与冶铁、制造舟车等。东夷族的陶器制作是格外高明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是大汶口文化的鸟造型三足器,这种器物一向被认为是东夷部落文化的“标准化石”。它的主要用途不是用来炊煮食物,而是被作为祭器使用,把它与黑陶高柄杯等组合起来看,可以窥见东夷部落以祭祀为核心的礼乐文化之情形。

在饮食方面,山东、河北地区大量泥条盘筑陶器的出土可以印证东夷部落制作熟食技术的进步和饮食结构的改善。在风俗方面,东夷部落有人殉、人祭的风俗,他们以凤为图腾,并繁衍为以各种鸟为子图腾的诸多部落分支。

东夷部落也有许多神话传说,比如东夷部落出现过的一个射日的英雄,即后羿。他是一个神箭手,据说当时天上出现了9个太阳,把河水都烤干了,庄稼也都枯死了,后羿就用神力,弯弓搭箭射下了8个太阳,人们才得救了。这个故事被称为后羿射日。另外还有嫦娥奔月以及蓬莱的神话等。

九黎部落:最早跨进青铜时代的部落

九黎部落是与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东夷部落同时期的一个大部落,主要生活在渭水流域一带的西南部,也有专家说九黎部落是东夷部落的一支,与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同在我国北方地区生活。

据历史记载:炎帝神农氏传到帝榆罔这一代时,实力逐渐衰弱,原来臣服的部落纷起争夺,其中最强悍好斗的就是九黎族。由于和炎帝部落杂居,有的记载还说他们也是炎帝之后,九黎部落的社会生活状况与炎帝部落也大致相同。

九黎部落是一个大部族,里面还有一些小部落,九黎族首领是蚩尤(一说是东夷族首领,东夷与九黎的关系还有待考证),黄帝战蚩尤的传说中说蚩尤有兄弟81人,对此专家解释为大抵这些部落的酋长都有叫蚩尤的习惯,因此兄弟众多,但这也说明了蚩尤部落中的确部族众多。

九黎部落的文化并不落后,据说最早的铜器就是他们使用的。可能是他们曾生活在有铜矿的山边,某次骤发大水,铜矿随水流出,九黎部落的人得以用它制成各种生活用品和武器,因而首先跨进了青铜时代,其军队的战斗力也因之大大提升。

蚩尤得到青铜制造的锋利兵器后开始大肆扩张和掠夺。这个时候大抵还在新石器时代,其他部落的武器还只是一些石器和木器,蚩尤部落的战斗力当然要强过他们许多,他们战斗时不但使用铜兵器,还用些铜块铜片包在头上,成了最原始的头盔。也许在跟黄帝打仗的时候,他们还用头上的铜片像牛角一样抵人,于是就有人说他们是“铜头铁额”。因此其他部落都对蚩尤又恨又怕,以致到了后来都把他当作一种可怕的怪物。

九黎部落十分好战,他们到处征伐,弄得其他部落怨声载道,等炎帝醒悟过来时,他们已经异常强大了,炎帝打不过,只得向黄帝求救,后来炎黄部落联合才将蚩尤打败。

蚩尤虽然死了,但他的声名仍然了得。有史书记载说:黄帝征服蚩尤后,“天下复扰乱,咸谓蚩尤不死,八方皆为殄天”。由此可见蚩尤在当时的影响,死后犹能服群雄,于是被后人奉为战神。据说汉高祖刘邦起兵之时,就曾祭祀黄帝与蚩尤。

蚩尤战败后,依附他的部落自然也就作鸟兽散。黄帝把他们分别进行了安置:降服归顺的迁到“邹屠之地”,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一带;野蛮而不服归顺的流放到“有北之乡”,也就是北方寒冷的不毛之地。但很多有能力的人也得到重用,还有的人被黄帝用来观测天文,以指导农时,这也说明九黎部落对天文历法已有一定的研究。而大部分的九黎族人南迁,成为三苗部落的来源之一。

东胡部落:分支众多的部落

东胡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主要活动在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关于他们的起源,有人认为东胡部落是蒙古高原以西东迁而来的部落,也有人认为东胡是东夷部落分化出来的一支。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部落存在了大约1300年。有关专家考证认为:早在商初,东胡部落就活动在商王朝的北方。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发掘的东胡人墓葬也可以说是上述考证的旁证。

春秋时期,部分东胡部落居住在燕国北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燕北有东胡、山戎。”战国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和赵国北部,这个时期东胡部落的实力最为强盛,史书上称其为“控弦之士二十万”,并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后被燕将秦开击败,多年不敢南下。秦汉之际,东胡部落逐渐衰落。公元前206年,东胡部落被冒顿单于率领的匈奴部落击败,余部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后来的乌桓、鲜卑、夫余等部。之后,东胡的名字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东胡部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部族。它所涵盖和传承的族系包括很多部落和民族:东胡、乌桓、鲜卑以及由鲜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秃发、吐谷浑各部,此外还有柔然、库莫奚、高句丽、契丹、室韦、蒙古等。可谓是我国古代分支众多的部落。

从有史记载以来,东胡一直是一个强大的部落,和中原的燕国和赵国的接触比较频繁。东胡曾打败过燕国,燕国的东北从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一带)至辽东一带,经常遭受东胡的侵扰。但燕国也曾大败过东胡,使东胡向后退却一千余里。之后燕国便从今河北怀来直到辽宁的辽阳一带修筑了长城以防东胡,并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用以防御东胡的南下。东胡和赵国也是战事频繁,赵武灵王曾进行过“胡服骑射”的改革。赵国的大将李牧在击败匈奴的同时也击败过东胡。

匈奴部落刚刚兴起时,也受东胡的欺凌。匈奴的冒顿单于刚即位时,东胡部落恃强向匈奴索要宝马、美女,冒顿单于采用麻痹敌人的做法,对东胡的要求一一满足。冒顿单于趁东胡部落首领轻敌之际向东胡发动进攻,从而大破东胡。从此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东胡各部成为匈奴的种族分支。

当然,东胡各部族并未就此消亡,如后来退居乌桓山的乌桓部落和退居鲜卑山的鲜卑部落就是东胡主要的部落。而他的后裔乌桓、鲜卑、契丹等部落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拓跋鲜卑建立的“代”政权和“北魏”王朝,还在一段时期内统治了半个中国。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也曾与五代和北宋并立,占据了我国整个北方地区,并把幽州升为南京,由此揭开了北京首都地位的序幕。

东胡部落以狩猎和游牧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语言文化方面,东胡部落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后来大漠南北的很多部落都使用它,如匈奴、高车、契丹等,据说现在的蒙古族语言就源自东胡语。

东胡部落处于青铜文化时代,考古人员在东北地区老哈河流域发现过不少东胡的遗址。出土的随葬物和兵器多为青铜制品,其中出土的双侧曲刃青铜短剑与中原地区出土的铜制短剑形制完全不同,它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这被认为是具有典型特征的东胡早期遗物。

从这一地区出土的猪、狗、羊、马、鹿、兔等动物骨骼来看,当时东胡部落的畜牧业已经很发达,而且还兼狩猎;从出土的农业工具石锄、石铲等来看,说明当时的农业也有所发展,但在社会经济中未必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东胡活动地区出土的战国时代各国的货币来看,说明东胡与中原的经济联系也比较频繁。

三苗部落:多元化发展的古代部落

三苗部落主要起源于九黎部落。“九黎”被炎黄部落打败后,余部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并建立了三苗国。三苗部落最早分布地带北达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这与作为华夏文化主要来源之一的仰韶文化分布区是紧密相连的,这也说明其与炎黄部落有着较大的联系。

在4000多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诸部落与“三苗”部落有着长期的征战。史载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双方作战于丹水(今丹江),尧的军队打败了三苗。三苗部落可能在这时参加了尧的部落联盟,且有文献说三苗的首领曾是“尧臣”,被称为“诸侯”。后来,三苗不服,又多次作乱,尧遂将他们的一部分人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将其首领流放到崇山。舜代尧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又不服,舜乃重整大军,但没有经过战争就降服了三苗。禹作首领时,三苗又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大败三苗的军队,从此三苗衰微下去,后来其国被夏禹所灭,部分三苗人融入华夏主体民族之中。

由于华夏族向南扩张,三苗部落余部不得不向西和向南迁徙。其一支沿汉水向西北迁徙,即《舜典》提及的“窜三苗于三危”,迁徙到今渭水上游和岷山以北的地区(即今陕甘交界地带),这是后来氐族部落的原始分布中心;而另一支向南迁徙至鄱阳湖、洞庭湖之间,后复向西迁移,逐渐分布于川南、湘西、黔东一带,其中一部分成为今天苗族的先人。据有人考证还有部分南迁至东南亚地区。因此,很多人认为三苗西徙和南迁的两支部落与后来的氐族和苗族及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有着渊源关系。

而留驻在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的“三苗”后裔,有部分与华夏融合,另一部分形成商周时期所称的“南蛮”;而居住在汉水中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后来,“荆楚蛮夷”中的先进部分逐渐发展为楚族,建立楚,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黔、湘、桂、川、鄂、豫等省毗连山区,成为这一带地区的先民。此后,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最近几十年以来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但章太炎、吕思勉等学者与此看法不同,他们认为现代的苗族与三苗无关。

三苗部落曾形成了很多部落联盟,以此壮大自己的实力。据说今日之台江苗族先民就主要由“方”“黎”两个部落联盟组成,民间常称为“九江黎”(即9个江略的黎部落联盟,简称九江,汉籍史称“九股苗”),“十江方”。这两大部落内部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种集会,商议大事。有的以节日的形式加以固定,在登鲁村和良田九匠,还有部落集会的遗址;有的在发生战争或重大事情时,联盟以御敌,在今贵州省剑河县太拥乡的“党固松计”地方,苗族九个部落曾在此立有九个石柱,代表九个部落,然后分支迁往各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