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别把生病太当回事
26742700000023

第23章 求医看病小窍门(1)

§§§第一节 看医生前要做哪些准备

有人说,去医院看病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第一步找医院,第二步找医生。不是OK了吗?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少病人往往会走许多冤枉路,浪费很多宝贵时间。其实在出门就医前,做好看医生的准备也是非常关键的。

1.看病前如何做好准备

很多病人和家属都有这样的感受:走进医院,就好比走进了“迷宫”,尤其是在那些分科较细、部门较多的大医院,更是被搞的晕头转向,往往是跑上大半天该办的事情也没办好。

张女士十分生气地向朋友诉说了她在一家知名大医院就诊的经历,反复的“折腾”让她精疲力竭。她说自己主要症状为烦躁、头昏,于是到了医院后先被叫到糖尿病专科,后来医生又让看妇科,但是妇科医生认为主要原因是更年期问题,于是她又跑到更年期专科门诊,可到了那儿,医生又让她去看神经科,到了神经科一看愣住了,原来这里还分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

就这样,她在5层楼的医院上下跑了大半天,先后见了5名医生才搞定。结果医生给她开了张脑电图的检查单,改天再来做检查……张女士一听,气得说不出一句话,在加上她跑了一个上午,整个人都瘫坐在椅子上,没了半点力气。

有人说,去医院比坐北京的公交车还难,坐公交只需排一次队,去医院却要排好多次队,挂号要排队、就诊要排队、拿药要排队、住院要排队……总之,到了医院永远有排不完的队,不把你弄得精疲力竭是不会罢休的。如果能够忙活半天,把事情办好,那说明你够本事,或者你本身就对医院轻车熟路,如果是“初来乍道”,情况可就惨了。

那么,就没有什么好办法,让事情做起来更顺利点吗?当然有,那就是就诊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就能让病人和家属节省很多时间,少走很多弯路,心情自然也会很舒畅。

一、熟悉环境。

由于各大医院的专科设置、医生组成、仪器设备都不大相同,治疗的侧重点也不同,所以在就医前,首先要掌握各个医院的特色,比如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安贞医院心外科、上海中山医院心脏科、天津医院的骨科等等,都是全国著名的特色专科。了解了医院的特色,再根据相关病症去相关医院看,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二、先给自己“号号脉”。

就诊前,应该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自己从何时出现这种症状;症状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种症状多在什么时间出现。也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一下自己的症状,初步给自己做个“诊断”,这样就不会象张女士这样,来来回回的折腾了。

如果是旧病复发的病人,平时一定要给自己建立一份健康档案,记录以往看病的时间、用药情况等。比如高血压病人,最好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这些资料在复诊时都对医生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帮助。

三、准备好检查诊断资料。

就诊前,必须准备好各种检查诊断资料,包括从初诊起的全部病历,以及三大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报告,有的还须准备好B超、MRI、CT、胸片、血糖、肾功能等资料。这样看一次门诊,基本上就可以做到初步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四、事先联系。

外地病人到大城市就医,应尽可能先与医院或专家取得联系,详细说明自己的病情,或将病历资料全部寄给医院或专家,等得到回复后在起身,以免多走冤枉路。

另外,需要提醒病人和家属的是:如果选择就近的中小医院就诊,事先应弄清医院的所有制,以免上当受骗,既浪费了钱,又容易造成误诊。

五、选择适合的医院。

生病了,急着往大医院跑,是许多病人和家属的通病。其实,这未必是好事,到大医院就诊,病人意见最大的是“四长一短”:挂号、候诊、检查、取药排队的时间长,与医生交流的时间短,这是因为很多人都往大医院挤。

大医院的特点是分科细、专家多,检查手段齐全、高端,但是有利就有弊,分科太细就造成了解病情不太全面。而小医院的医生就不一样了,什么病都看,往往经验更丰富,要是遇到复杂的疾病,需要转科,他们知道得更多、更准确。

六、穿宽松衣服。

看病一般离不开常规检查,测血压、听心肺、各种反射检查等都要求病人衣服宽松,这样才方便检查。穿棉质衣服,不会产生静电,可以有效避免静电对检测仪器的干扰。

七、搞好个人卫生。

看病肯定要和医生面对面接触。尽管“医者父母心”,但医生也是人,是人就有情绪。大众观点:美者喜,脏者恶,如果头发蓬松、衣冠不整、牙酸口臭,这些都会影响医生看病的情绪。比如:看口腔科的病人,在家吃完东西应该把口漱净,途中不能再吃食物,以保持口腔的清洁;看妇产科的病人应该在家洗净外阴部。

八、把握时间说清病情。

医生每天都要接诊大量病人,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表述自己的症状,对病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能帮助医生更快的获得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然后做出正确诊断。

向医生诉说病情时,首先要告诉医生从何时开始发病,症状出现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因为疼痛的部位、方式不同,诊断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同一种症状可能是不同疾病的表现,所以一定要尽量找出最贴切的语言描述症状,以便于医生诊断。

其次,说明症状持续的时间,以及在家有没有擅自用过药,做过哪些处理,并且要告诉医生以前得过什么病,或是正在做的其他治疗。特别是有过敏性体质的病人,一定要说出过敏史。在向医生说明病情时,要讲清以往病史以及有没有家族遗传病史,女性病人还要特别注意准备怀孕、正在怀孕的时间段以及月经生理周期,因为这些可能都是医生做诊断时参考的重要信息。

当然,如果属危急重症情况,就不必过分强调准备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最短的时间赶到医院,进行及时救治,以免延误诊断,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2.看病前应注意什么

在上一节我们讲了看病前该做哪些准备工作,以便节省看病时间,节省看病费用以及便于医生准确地对病情做出判断。除此之外,病人在就医前,还应该注意一些细节,比如穿着、饮食等,别看这些小细节,如果处理不当,也会给看病带来不小的麻烦。

一、饮食清淡。

在检查前一两天饮食最好清淡一些,不要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土豆、红薯、蚕豆等,这类食物会影响腹部B超的检查结果;不要吃含碘制剂或吃含碘量丰富的食物,如海带、海蜇、紫菜等,免得影响了甲状腺碘试验的结果;不要吃动物内脏,以免影响大便潜血试验的检查结果。

二、空腹检查。

肝功、血糖、血脂等一系列的生化检查,腹部B超、胃肠镜、腹部CT、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等等,都要求空腹时检查。而做脑电图、脑血流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等检查除医生有明确交待外都不需要禁食。

三、素面朝天看医生。

有些爱美的女性,即使到医院检查身体,也不忘了美,浓妆艳抹,这就给医生出了难题,因为化妆品掩盖了本来的肤色,对斑丘疹、贫血、黄疸、血管痣等病的诊断十分不利,特别是去看中医,更切勿化妆,因为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

四、不要在酒后或大量吸烟后马上就诊。

中等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或者大量吸烟后,都可引起心率、脉搏加快,血压波动以及出现其他异常改变从而产生某些假象,给确诊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病人在就诊前4~6小时内不得饮酒或吸烟。

五、就诊前不应用药。

某些药物可以遮掩症状,因此,除非病情紧急需用抢救药之外,一般在就诊前不宜用药,特别是解热药、降压药、镇痛药、镇静安眠药等。

六、就诊时不要紧张。

病人在医生面前感到有些紧张是难免的,但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则会妨碍诊断,给确诊带来困难。因为在高度紧张状态时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增高以及肌肉紧张等症状,既容易造成假象,又妨碍检查。

七、病史要如实告诉医生。

病史是诊断疾病最重要的依据之一,病史不清楚,再高明的医生也难免会误诊,还有些病人怕难为情,谎报病史,这比隐瞒病史更槽糕,对病人的危害更大。虚假的病史易使医生做出错误的诊断,进而导致错误的治疗。

八、积极配合医生检查。

医生在进行物理检查时,病人应该主动配合。如果病人不按医生的要求去做,必然会影响检查结果,从而造成误诊。用医学仪器检查,也需要病人配合,如做血液生化检查需要病人空腹抽血等。

九、不要点名开某种药。

有些病人就诊时不愿服用医生给开的药,而是向医生指名要药。这种做法有很多弊端。因为治疗必须对症下药,该用哪些药应由医生根据诊断开方,滥用药物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而且这种做法也是对医生不信任的表现,容易损害医患关系。

十、上午看病。

上午看病时间比较充足,如果上午没看上,下午可以接着等。而下午时间短,如不能顺利地完成检查,就免不了会多些路途往返奔波之苦,第二天再来的时候可能就不是昨天的那位医生了,问诊也得重来。

§§§第二节 看病谨防医托

“医托”实质就是医疗骗子,他们用欺骗的方法引诱病人及家属误入歧途,把病人骗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对病人进行恐吓、敲诈,甚至抢夺财物。因此,病人在求医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时时刻刻提防医托及医疗陷阱。

1.慧眼识“医托”

“医托”们总是游荡在大医院附近,一般都会选择外地来求治的病人,利用外地人对当地的医院和环境的不熟悉,往往用老乡等套近乎的方式将那些慕名到大医院求治的病人拉到附近的小医院或是小诊所,大肆开药坑害病人的钱财。

在外地打工的刘先生今年春节回家后,一直觉得身体不适,正好要到城里找朋友玩,便顺便到城里的一家医院求医。在排队挂号的时候,后面一名年纪和他差不多的自称也是来看病的年轻人主动和他攀谈起来,聊过之后,发现他们的病症都一样。

正说着,一名路过的大妈与该青年打起了招呼,刘先生从他们谈话的内容中感觉出两人好象是远房亲戚。这名大妈称当天是来医院探病人的,听说了青年的病后,热情地告诉他市内某医院治这个最好,而且比这里更便宜,并准备带其前往。因为看见还要排很久的队,刘先生经不住青年相邀也就同去了。

两人到了大妈所说的医院,医护人员都很热情,经过检查及询问病情后,医生郑重地告诉刘先生和那名男青年感染了性病,并告诉他们只要配合治疗,短期就能治愈。住院两天后,那名男青年说没钱了要想办法出院筹钱,然后一出去便不见了踪影。

刘先生天天打针吃药却感觉不怎么见效,可是治疗费已花去了数千元。刘先生越想越不对劲,便偷偷去城里的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只是普通的前列腺炎,而那家医院却不承认误诊拒不退钱。

在这个案例中,刘先生显然是上当了,看病的年轻人和中年妇女演的是一出双簧戏,使刘先生误入歧途,不仅浪费了金钱,对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现在大多的“医托”用套近乎、拉老乡等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骗术,却往往能令病人上当。

病人和家属要防止上当,就要具备一双慧眼,识破“医托”的骗局,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医托”的特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医托”专骗农村与外地求医者。

“医托”最喜欢对从农村赶来看病的病人下手,特别是年纪偏老的人,往往被“医托”一钓就会轻而易举的上钩。农村来的病人通常家里经济不富裕,看病也一心想着省钱,再加上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接触的人和事较少,警惕性不高,心理防线很容易被打破。

“医托”往往就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打着“疗效快、费用低”的旗号,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他们。蒙骗的对象主要以外地人为主,而且单身男女带小孩为最佳目标。首选对象是老实巴交、看起来没什么文化的人,另外,还有不富裕、涉世不深的打工族。

二、“医托”骗术多端。

针对病人看病心切的心理,“医托”打着“疗效快、费用低”的旗号,常常采用“众人联合、诱敌入穴、将其歼之”的战术对病人实施诈骗。绝大多数都是以“妇、夫、幼”三结合,并且以直系亲属和老乡居多。中年妇女热心助人、年轻人老实端庄、年幼的孩子体弱多病,三者的关系是母子、姐弟,让人看了觉得可信。

除此之外,医托的新花招也层出不穷,比如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外地病人来医院就诊,一帮医托就会专门扮成病人,准备以病人的身份,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然后诋毁专科医生,热心的为病人介绍其他所谓名医、神医,以达到骗钱的目的。病人朋友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医托所谓的好心蒙蔽,以防上当受骗。

三、“医托”以关心为诱饵。

其实,医托的手段并不算高明,主要是利用病人“有病乱投医”的心理,和病人聊天令他们有遇到救星的感觉。年老的唱、年少的应,年长的做钩、年幼的做饵,往往是病人看什么病,他们就有治什么病的专家和门诊。

另外,还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医托多出现在医院候诊室、挂号处,或者是在来医院的路上,比如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等。如果在此地点碰到主动搭讪的人,病人和家属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2.医托的惯用手段

“医托”的危害不仅仅给病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更可恨的是延误了病人看病的最佳时机,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因此病人就诊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了解医托常用的骗人伎俩,谨防上当受骗。要想识破医托,还要知道他们惯用的骗人“程序”。

第一步,找目标,套近乎。

医托们总是游荡在大医院附近,找到目标后,主动搭讪套取病情,接着不管你尊府何处,“医托”总能和你攀上乡亲,甚至冒称同姓,使你有“他乡遇故知”之感,从而对他产生信赖。

第二步,现身手法。

取得病人的信任后,“医托”接着以“亲身经历”或各种感人的“患者故事”、“病愈历程”向病人推荐某医院、某医生,谎称大医院不但贵而且治不好,某某医院某某教授是治这种病的专家,便宜有疗效,将病人骗至目的地。

第三步,贬低医院、名医。

说你要去的医院“牌子虽大,看不好你这病”,或说你要找的名医“不行,就那两下子!”或谎称“他已调走了”、“某专家出国了”、“专家号已经满了,你排不到”等等。让你在失望中向他求助。

第四步,大献殷勤。

抢着给你叫“的士”,甚至自己掏腰包打的送病人去某医院,帮你拿行李,让你被他的热情所感染,心甘情愿的掏腰包。

第五步,高价药骗钱。

总结一下“医托”的“工作程序”,可归纳为:寻找目标——现身手法——贬低医院、名医——大献殷勤——高价药骗钱。了解了“工作程序”,也应了解他们惯用的“招式”,以帮助就医病人及家属能更容易的认清他们丑恶嘴脸。

第一招,家族式。

几个“医托”往往是一个家族的,但是他们装着相互不认识,等到病人后,先是与病人聊天,待聊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就会轮番而上,围绕病人的病情帮病人“献计献策”,最后“忽悠”病人去他们指定的诊所。

第二招,隐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