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一种命数,我被派定了要为小村写一部书。这种“派定”还不是在我开始了以文字表述作为我的生命存在方式的时候,它比这要早得多。当我意识到它的时候,它已经饱吮着我的心汁长成了一株稼禾,于是我像劳作在田地里的农民先祖那样,更加用心地侍弄着它,盼它长成,结实。
这是一个漫长的期待过程。我要忍受的还不止是渴盼,我其实已经有了足够的准备,我没有想过在朝夕之间的收获;我要抵御的倒是反面,那就是它本身的时常躁动欲出。在最难按捺的时候我也用力把它按住,我告诉自己:你还需要成熟,成熟的意义包含了许多内容,譬如学养和阅历,比学养和阅历更加重要的生命意识生命强力,它们需要必不可少的条件来滋养,那就是时间。
我还要抵制一种诱惑。我如果零碎地拿出一些珍藏,也许会获得一些极具时效性的收益。但是我忍住了,我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那些最珍贵的部分,严守不动。那些最早的珍贵记忆,那些随着时间的磨洗日久弥新的情景,那些我还没有意识过就已经深注于心的生命之河的潜流,我把它们好好地储留着。它们不需要用笔记本记下,它们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跟我的肉体和心灵一起生长。我在最狭义最本质的意义上起用“本土作家”这个名号冠于我自己,如果有一种作家跟他出生的那块土地纠结难分,那块土地的地气地脉贯注于他的血液文字,那么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固守本土,也就是守住最富有的珍藏,反之亦然。这是一种深挚的土地情愫,有时候甚至顽固到了难以理解。
我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中度日如年度年如日,期待成熟的过程中痛惜时间无可挽回地流逝。这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悖论,令人欣慰生命充实的同时慨叹其倏忽。然而我还是耐心地等待,在我的计划中,它还在将来的某个时日。
公历的1993年无疑适合于各种各样计划的实施事务的运作,但似乎唯独不宜做潜思冥想精心构撰的事情。你满有信心自以为有力量抵御物的诱惑,可是你有时简直在一种情势的逼迫面前难以坚持了。就是这一年的八月,我在写完了一批中短篇之后,想要继续构思新的短篇,可是我连一个极小的短篇也构思不成了,这部书的涌动达到了空前未有的强烈。我试着用以往的办法按捺它,想着等待我以为“可以了”的那个时日,可是我没有成功,它一波又一波地在我的胸间潮涌,有时候激压得我呼吸困难,坐卧不宁,我没有办法再把它按住,等待我预想的那个日子了。在八月的那个下午,看着窗外小屋上剩下的不多的阳光,我作出了计划外的决定:动手吧。
我要克服的困难其实还有很多。困难的巨大正好相当于标高的尺度。调整,充实,推翻,原路折回,重蹈老路,进退维谷,绝处逢生。十一月铺纸进入正式的写作,才发现此前的中短篇写作中有过的“呕心沥血”之叹,固然不是虚假,但却实实在在是夸张了。在飘雪的冬天和飞花的春天我曾经好多次设想过写完以后的轻松与愉快,我也许会喝上一杯酒庆贺。可是当我写完了最后的一个句子的时候,我却没有预想的轻松,倒有一种巨大的怅惘漫上了心头,我知道我是与一块好长时段的日子告别了,那是我的童年我的青春,从此后它不再是我个人的珍藏,它完完整整地离我而去了。
天气很快地热起来,刚刚度过的春天似乎是不真实的。我骑着自行车在县城的大街上走过,一切仿佛都变得很陌生了,我在自己心造的那个小村里生活的日子才好像是真实的。完全是猝不及防的,我就被抛入了这一年里最热的日子。我到朋友的一个小文印室里打印这部书稿,打字的几个年轻人不能辨认我潦乱的笔迹,我一句一句地念着由他们打出,口干舌燥时含吮一种酸溜溜的冰袋,顾不得计较这种冰袋是不是假冒伪劣。近旁的电影院里正在上映一部美国人拍摄的电影,从大肆张扬的海报上我知道那是一部关于恐龙的片子。从架在楼门口的大喇叭里听着那种远古动物巨大的吼叫,我无心进电影院观看那种被现代科学手段复活了的动物假相。古生物的灭绝之谜还在被各种各样聪明的头脑探索假设,现实的忧虑却在逼近。千年不遇的木星彗星大碰撞被我们遇上了。我不知道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有声和无声的所有传媒都在极其卖力地宣传科学家们的预测,说木星彗星的碰撞尽管其能量大得相当于地球上现存核弹头的多少倍,可是它却影响不到地球。这些宣传让人放心又令人悲哀。这样千年不遇的星球大碰撞如果真的与地球毫不相干,地球人在这个茫茫宇宙里还有什么理由侈谈一些“永恒”、“永远”之类的话题呢?可是,在木星和彗星碰撞的日子里,天气却真是热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连下雨也是热的。在热雨里淋着,我无法像宣传工具那样乐观。我的这部书出生在千年不遇的木星彗星大碰撞的年月里,是不是也属于一种命数?当书中的主人公用他那只特异的“天眼”仰观天象,为地球人苦苦地寻找另一块家园的时候,他和我一样,都没有想到会赶上一次星球大碰撞,我们都不是先知。这是我们虽然并不乐观,但也不肯悲观更不会绝望的理由。
如果能有挽回的日子,我仍然要期待一种成熟,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书所不能包容的人类的大智慧:更聪明更合理更温情更美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