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栖霞民间故事
26942900000129

第129章 鹌子斗鳖

岁末年初,胶东农村都有办秧歌的习俗。所谓办秧歌不纯粹是扭秧歌,更有许多逗乐的节目穿插其间,如:丑婆子、傻小子、跑旱船、跑驴等等,这些吸引眼球的节目是整个秧歌的“戏眼”,每个秧歌队都会在这方面大下功夫。在栖霞市苏家店镇集后村有一种独特的节目名曰“鹌子斗鳖”,在当地久负盛名。近日笔者走进了这个有三百多户人家的山村,亲眼目睹了鹌子斗鳖带给人们的欢乐。

腊月里是农村最休闲的时节,村中央的广场上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人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随着时急时缓的锣鼓,场地中央一只硕大的乌龟正与一只高大的仙鹤来来往往,争斗不休,滑稽的表演不时赢得阵阵掌声,开心的笑声从人群中传来,在小山村上空飘荡。

“鹌子”其实就是当地人对仙鹤的俗称,仙鹤与鳖,一个是天上飞的,一个是陆地上和水里跑的,这两个争斗,自然有一番好戏。于是我们安静地欣赏起来。

鹌子和鳖都是由人来装扮的。那仙鹤着一身黑色的羽毛,三米多长的身子,显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一对巨大的翅膀,随着身子的跳跃和扭动而上下扇动,振翅欲飞。只见它仰起头来,东瞧瞧,西望望,那长长的脖子擎着一张长长的尖嘴巴,还有一双机灵的大眼睛,看起来高大威猛,很有些大将军的风度。那只鳖看起来却有些蹩脚,总蜷缩着的身体舒展不开,慢慢腾腾,猥猥琐琐,再加上一身花花绿绿的衣服穿在身上看起来像个小丑。

那鹌子总是好斗,踱着四方步,围着这鳖四处转,总想寻找那鳖的破绽,伺机进攻,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在一般人看来,这鳖总要不敌鹌子的。的确这鳖总是不敌鹌子,当鹌子在它四周悄无声息地逡巡的时候,起初它是一动不动。但是一会儿便会把那小小的脑袋从身体里伸张出来,先是嘴鼓出来,紧接着是眼睛。突然它发现了一直待在它身旁的鹌子,还没等鹌子的长脖子伸过来,小脑袋便又倏地一下缩了进去。等鳖头再伸出来,鹌子就用嘴叨,再伸出来再叨。这样反复几次,那鹌子却也一直无获。后来,鹌子干脆把嘴放在鳖头缩进去的地方,就等着它出来。也可能是那鳖感到了鹌子的呼吸,总也不敢把头再伸出来。过了一会儿,鹌子觉得总这样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也缩着脖子远一点儿躲了起来。

那鳖总是耐不住寂寞的,一会儿又把头伸了出来,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它显得更加小心,整个脑袋都露出来了,好像没有发现鹌子的存在,于是便放开胆子把那长脖子全都伸了出来。看鳖放松了警惕,鹌子在一步一步向它靠近。鳖突然看到了鹌子那晃动的身影,慌得想把头向后缩。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那鹌子的尖嘴巴已经向鳖那长脖子和圆眼睛袭来。鳖是不会束手就擒的,它急忙把长脖子向一边躲闪,鹌子的头接着跟了过去,鳖再闪,鹌子再跟。躲过鹌子的几招,鳖也改变了策略,开始进攻。鹌子叨住了鳖的长脖子,鳖也咬住了鹌子的长脖子。两个在人们的一片雀跃声中展开了殊死搏斗。鹌子的翅膀由于激动都竖了起来,那鳖更有意思,那咬着鹌子脖子的嘴丝毫没有放松的意思,正是应了那句话:鳖咬人不撒口。几个回合下来,鳖和鹌子都累了,双方争斗的节奏也慢了下来。鹌子也可能是想喘口气,嘴一松动,让鳖挣脱了,鳖头迅速地缩了进去。这时候,那鹌子忽闪着翅膀仰天长鸣,好像在告诉人们:我赢了!我赢了!人群里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人们的掌声中,装扮鹌子和鳖的人在村民的帮助下脱下了身上的装束,大冷的天儿,两位满带笑容,脸上淌着热汗,头上冒着腾腾热气。

我们看得正起劲,集后村的女支部书记姜翠民和村俱乐部的负责人范庆福看到了我们。范庆福今年63岁,是位退休老教师。从十六七岁便是村里文化活动的骨干,退休后又成了村里俱乐部的“头儿”,闲下来便组织农民在一起活跃一下。他把两位表演者叫到我们眼前介绍说:扮演鹌子的叫范会好,扮演鳖的叫范万颂。仔细打量,不到40岁的范会好个子高高的,不算怎么胖却是一位相当结实的年轻人,扮演鳖的范万颂有50出头,矮墩墩的显得十分壮实。范庆福老人向我们介绍:鹌子相对好扮,但必须要求身材高大,鳖扮起来有点难度,首先身材不能太高,要灵活,再一个就是要有毅力,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必须蜷着腿来回移动,一般的人披着那一身行头,动不几下就不行了,而整个表演下来要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没有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

鹌子和鳖的这一身行头材料其实十分简单,只是用竹条和细铁丝扎成了一个框架,然后在外面覆上一层布。鳖身上画着墨绿色条纹,由于鳖生活在水里,在巨大的鳖盖四周围上一圈蓝色的布,人在其中看不到身子和脚。鳖的脖子实际上是一根弹簧,外面裹着一层布,鳖头的伸缩由表演者的手控制,活动自如。扮演鹌子的人身子是不用蜷着,可是背着那二三十斤重的行头,又要跑又要跳,的确不容易。

鹌子斗鳖是集后村独有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形式。它的历史已无从考证,但是多少年来在当地却留下了一个传说。今年73岁的谢树香老人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个皇帝非常好色,经常到民间“微服私访”,看到一些年轻美貌的女子便想纳为妃子,百姓敢怒不敢言。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和不满,人们便编了这样一出鹌子斗鳖的“戏”,讽刺和影射这位为所欲为的皇帝。他们用鹌子代表女性,而鳖则直指那不道德的皇帝。最后,鹌子靠自己的机智灵活终于战胜了那霸道的鳖。

集后村表演的鹌子斗鳖声名远扬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他们代表栖霞县参加了在蓬莱举办的烟台市民间文艺汇演。为了参加演出,当时的县文化馆派舞蹈老师沈宝太前来指导,镇文化站长潘志兴则靠在村里组织排练,村里的范祥瑞老人负责制作鹌子和鳖的行头。表演鳖的范万颂当年只有20多岁,扮演鹌子的范庆来现在已经去世。那一年,集后村的鹌子斗鳖一炮打响,获得优秀表演奖,为此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在蓬莱的海边拍摄了《鹌子斗鳖》的专题片向海内外播放。

2003年,在栖霞苹果艺术节上,经过进一步加工改造的鹌子斗鳖再次亮相。这一次除了原来的鹌子和鳖,又增加了一对小鳖和一只河蚌,使整个表演更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得到一致好评,获得了表演一等奖。

集后村的党支部书记姜翠民告诉我们,到了春节,村里的秧歌队还有鹌子斗鳖将粉墨登场,而且还要到附近村里演出。他们期盼着一个新的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