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26971700000016

第16章 道经(16)

汉宣帝对那人痛斥道:“张安世掌大权而不揽势,居高位而不显扬,何人能及?如此大贤大德之人,联最是放心,实是我朝之大幸。”

张安世身兼选贤拔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不让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向皇上荐举的。有人闻得风声向他送礼致谢时,他也拒不受礼,坚决不肯承认此事。以至常有人误会他尸位素餐、不任其事。

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官,便请求朝廷将儿子调离京城。他的侄子张彭祖曾和汉宣帝一起读书,他的哥哥张贺对汉宣帝又有救命养育之功,张贺死后,汉宣帝追封他为恩德侯。张彭祖被封阳都侯,孙子张霸被封关内侯。

对于这些殊荣,张安世都曾多次谢绝、反复陈情,推辞不掉时,他便只受其名,将傣禄上交国库。更为难得的是,张安世生活俭朴,夫人竟是亲自纺织,家中仆人耕种土地,自给自足。他总是教育儿孙要戒除骄气,不可恃势凌人,如有犯者,他必亲自动手,予以严惩。

如此经营,苦心孤诣,张安世富贵久长,祸事不招,自不能说是幸运的缘故了。张安世身处高位,他谦卑不骄的作风不但没有使他损失什么,反而使他在朝廷受益匪浅,避免了诸多世事纷争。

史书中有种策略叫“欲擒故纵”,这和很多人得到觊觎已久的奖励却先再三推辞一番相同,有时候,采用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做事,比一味地强求效果要好的多。西汉末年的王莽就很擅于使用这种手段。

王莽在利益面前,总是反复推让,并且总要分利给自己的亲信和下属。他向元后说,鉴于以前哀帝的外戚丁氏傅氏奢侈的教训,太后在衣食方面要注意节约,以作天下人民的典范。王莽自己上书,表示愿意拿出一百万钱,献出田地三十公顷,交给大司农用于救济贫民。其他官员也都效法,又捐钱又献地。然后,王莽又带领百官向元后上奏,对元后歌功颂德一番。

元后诏中有一句“国奢则视之以俭”,这是很深刻的。国家有奢侈的风气,作为元首要用节俭的行为来向国人示范,表示崇尚节俭。西汉奢侈之风相当盛行,所以,王莽的节俭行动深得民心。一时之间,社会风气有了明显的好转。

当国内事情基本解决以后,王莽又努力在外交方面下工夫,先用重礼收买匈奴单于,让他说中国的好话,又让王昭君的女儿来侍候元后。元后高兴地说:“王莽不但帮我治理好了国内,而且在外交方面也很成功。”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王莽想到了另一条长久之计——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当皇后,以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王莽提出建议,皇帝九岁即位,过了三年,己经十二岁,考论《五经》,十二岁正是娶亲的年龄,应该及时娶亲,增加子孙的数量。可是,身为天子,要娶什么条件的女人呢?王莽的原话是:“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者适子女”。博采指从广大范围里去挑选。古代一个新王朝建立后,就封前两朝王族的后裔为诸侯国君,就叫二王。如周朝建立时封夏禹的后裔于杞,封商汤的后裔于宋。二王后,就是指二王的后裔。周公、孔子以及世代为列侯在长安居住的嫡生女儿。

说是“博采”,二王后、周公、孔子、世代为列侯,这种家庭有限,又是在长安居住的,还是正妻生的适龄女儿,加上这三个条件,可供选择的范围就很小了。王莽列出这些条件似乎无可非议,其实,他是按他女儿的实际情况来提这些标准的。

但是王莽时列侯多得很,那么王莽的女儿在众多女子的竞争中是否能夺魁,实在没有把握。因此,王莽为了保证女儿竞争胜利,就又附加了一系列苛刻条件,使诸多列侯的姑娘失去了竞争的机会。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有关部门上报候选美女很多是王氏家族的,完全符合候选条件。“王氏亲属,侯者凡十人。”再加上“三世据权,五将秉政”,自然有很多姑娘合格候选。

这时,老奸巨滑的王莽向元后提出:“身亡德,子材下,不宜与众女并采。”意思是说,我自己的道德比较差,女儿的材质也低下,不应该跟那些女子一起参加竞争。表面意思是自动退出竞争、让给别人。元后以为他是诚心诚意的,就下诏宣布王家的姑娘退出竞争。

当时,王莽位极人臣,在百姓的心目中,是“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当朝廷宣布取消王莽女儿参加竞争的权利后,一时全国轰动、反映强烈,公卿大夫跑到朝廷上论理,庶民、诸生、郎吏这些下层人每天有千把人上书朝廷,他们都纷纷说:“愿安汉公(王莽)女为天下母。”王莽又派遣长史到各方面去做工作,劝诸公卿、诸生,结果,上书的人更多了。

经过王莽反刺激的作用,激荡起来的形势迫使元后只好收回成命,根据公卿的意见,把王莽的女儿列入候选对象。这么一来,王氏家族其他姑娘全被排除在外。王莽一退,排除了一大批竞争对手。

在那种气氛下,王莽虽说要“博选众女”,大家也不同意。王莽又说要让人看看女儿,元后派长乐少府、宗正、尚书令等去看王莽女儿,他们回来向元后汇报说:“安汉公之女品德好、长相好,可以当皇后。”

其实,这种见面也只是形式,谁知道她的品德如何?谁敢说她长相不美?元后又派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庙,向汉朝列祖列宗请示,并进行占卜,结果是“康强”、“逢吉”,都是好兆头。

接着,信乡侯王佟又提出,根据《春秋》,天子娶亲,有一些规定,现在安汉公的封地还不符合古代制度,应加封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顷,以达百里。王莽推辞,只要原有的封地,加封之地全部退回。元后同意了。

又有人提议,按过去的先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王莽又让,只收四千万,其中三千三百万分送给别人。于是,群臣又说,皇后受聘,只收四千万,跟群妾差不多,显不出高贵来,元后又增加二千三百万,共有三千万。王莽又将其中一千万分给家族中比较贫困的人,实收二千万。封地赏钱,王莽的办法:一退二分。不贪小利得大利,而且大得人心。

几千年的中国史,奸诈比得过王莽的寥寥无几。他贪得无厌、凶狠恶毒又能蒙蔽上下视听。这恐怕是所有坏人中最难辨别的了。

王莽的这些行为虽然不足取,但其中反映出的道理却很深刻,那就是:越是谦卑退让,到最后得到的就越多;越是争名逐利,最终往往越会落得身败名裂的地步。

和那些傲慢的人相比,谦虚的人往往更能得到别人的爱戴,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做人谦卑一点,看似软弱,实则更有利于自己的处境。

三国时曹操手下的大将司马懿就是因为谦卑做人,最终摘得帅印、驰骋疆场。

司马懿是曹操手下的长史。所谓长史即是总管的意思,官职并不小,但总管属幕僚,没有实权。他深有韬略,逐渐成了曹魏政权的重要参谋,后来三国分别称帝建制,在曹巫、曹睿相继称帝时,他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但他仍处于辅佐地位,实权依旧掌握在曹氏宗室手中,这种情况使他难展宏图。每次战争,功劳是他的,但是得益最大的都是曹氏亲属,他因为这种情况深为苦恼。

刘备死后,蜀汉由诸葛亮主政,屡次兵出祁山,进伐中原。魏明帝在对蜀战争中的大将军是曹真,而司马懿只是担任他的副手,其实司马懿此时已成为诸葛亮的主要对手。

诸葛亮初出祁山,占天山诸郡,收服姜维,取得大胜,后因马谡失去重要战略要地街亭才被迫回川。数年后,经过休养生息,诸葛亮重聚大军兵出祁山,再伐中原。大军一路前行,势如破竹,并再次联络东吴,共伐曹魏。

在这紧急关头,大将军曹真却身染重病,只得回洛阳修养。军中不可一日无将,魏明帝心急如焚。就在这时,司马懿主动向魏明帝分析了形势,他认为蜀汉与东吴的联盟是貌合神离,东吴在吕蒙白衣赴江夺取荆州和在夷陵之战中大破蜀军后,已与蜀汉结下了深仇,不可能真心实意地帮助蜀汉,所以这一路兵马不足为患,所忧的倒是陇西诸葛亮的一路军马。现军中无主,得派得力之将前往主军,等蜀军粮草供应不济时,定可反败为胜。

曹睿见司马懿分析得头头是道,鉴于曹真有病,就委派司马懿为都督,总领陇西各路军马,抵御蜀汉讲攻。他派人立即去曹真那里取帅印交给司马懿。

司马懿阻止道:“臣自去取帅印便可。”

他来到曹真府上,先探病情,再告以前方军情。曹真因在病中,家人怕他病情加重不敢告以实情,现听说军情如此紧急,不禁深感忧虑,便说:“现在国家如此危急,皇上为什么不拜你为都督,以退蜀兵呢?”

司马懿明明已经受封,却装作毫不知情,这时仍推辞说:“我才疏学浅,不堪重任。”

曹真信以为真,忙叫人将帅印交给司马懿。但司马懿仍是不住地推托:“帅印仍请大将军掌管,我将一如既往,竭力辅佐。”

曹真忙说:“你不接帅印,我又不能理事,现在国家处在危难之中,军队怎么能没有统帅呢?我要亲自去向皇上保举你。”

此时,司马懿才说出实话:“皇上已有恩命,只是我不敢领受罢了。”

曹真一听,高兴地说:“有你挂帅,蜀兵可退了。”

于是,司马懿假意推辞不过,拜谢再三,接过了帅印。

既然皇上有命,司马懿何必还要装腔作势,自取帅印,好像是多此一举。其实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处心积虑地分析过,知道明帝命他挂帅是在紧急状况下做出的决定,一旦击退蜀军,帅印仍会回到曹真手中。再说曹真正在病中,被人取去帅印,心中必会不快,甚至要疑心司马懿从中作怪。现在司马懿亲往取帅印,而且再三推辞,此举既可消除曹真的疑虑,又可长保帅印,可谓一举两得。

谦卑并不意味着放弃,有时谦卑是为了韬光养晦,有时谦卑则是为了蓄势待发,有时谦卑是为了欲擒故纵……

总之,不管什么时候、身处什么境地,做人一定要牢记谦虚二字,因为越是谦卑低下越是受益!

第二十九节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

如果有人想要治理天下并取得成功,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了。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是随意能得到的,也不可以用强力来掌握。硬要这样做就会失败,硬要用强力来掌握,就会失去。一切事物和人物,有的走在前面(像领导人就是这样),有的跟在后面(受人指挥的);有的气势火红,有的处境寒凉;有的势力强大,有的软弱无力;有的增益、有的毁坏。

因此“圣人”要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

[本章要旨]

本章阐述无为的政治思想。

[评析]

本章阐述无为的政治思想。老子认为治天下的最好办法是“无为”,治天下若要“有为”,就不能成功。所以,老子主张理想的政治社会是顺应物性,听任自然,因势利导,达到“无为而治”的总原则。

[实例应用与分析]

去奢去泰——把握好做人的分寸

《道德经》中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的原意为:如果有人想要治理天下并取得成功,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了。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是随意能得到的,也不可以用强力来掌握。硬要这样做就会失败,硬要用强力来掌握,就会失去……因此“圣人”要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把握好做的分寸。”

老子告诉世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改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也就是说,要把握好做人的分寸。做人的分寸是很重要的,官场中尤其如此,懂得分寸并且谨守分寸的人,行事总是那么恰当妥贴,而不懂分寸的人则尤如脱了缰的野马一样横冲直撞,最终害己。

纵观历史,那些身居高位反而处处做事小心谨慎、事事注意把握分寸的人,都有一个不错的结局。而这种对金钱、地位不去争、不去抢的策略,反而会使自己的金钱更多、官位更牢。

西汉武帝时,酷吏张汤不得善终,他的儿子张安世从中吸取了很大的教训,他对朋友说:“一个人官职再高,也不能狂傲无礼啊。我父亲的死就是因为他太高傲了,我一定要记住。”

张安世当上朝廷高官之后,他总是请朋友指出自己的缺点。有人指出他虽是高官,但形如贱吏,让他有所改正,张安世听后却笑着说:“我不认为这是缺点,一个人做了大官,就该趾高气扬了吗?对人谦恭有礼才能消除人们的怨气,否则人们更会对我疏远忌恨,如此一来,祸根就埋下了。”

一次,皇上召张安世商量国事,他称病推辞,到了晚上才偷偷入宫。他对皇上解释说:“皇上只召我一人议政,一定会有人暗中嫉妒我,我不想因我的缘故让皇上遭到指责,说皇上只宠信我一人,所以臣现在才来,请皇上恕罪。”

霍光死后,群臣推荐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张安世十分不安,他对众人推辞道:“我身上缺点很多,实在担当不了大任,你们还是另选高明吧。”

张安世的儿子不理解父亲的举动,他对父亲说:“你德高望众,大将军之位非你莫属,你没有理由让给别人啊。你现在不肯就职,百官都会寒心的。”

张安世说:“自己的才能,一定要和所担任的职位相适应,这样为官才能长久。我不是故作谦让,而是觉得实在有差距,如果贸然接受,那么就是害了自己了。”